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新特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新特征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学习成为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上述观点。网络学习成为一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学习新形式,与传统学习相比网络学习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而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则使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动态的社会性交互成为网络学习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学习成为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高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高目标实现是否成正比,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预期的强大教育功能,值得我们深思。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学习能力,但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大部分只是对相关文献以及各类学习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组合的低级学习行为,网络学习效率并不令人满意,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上网主要是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大学生是互联网信息化的使用主体,及时发现他们在网络学习﹑思想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养专业人才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对于全面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

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学习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行为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抽象逻辑的理解和空间思维的想象。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而学习态度却仅仅只有一种,那就是时时刻刻都要认认真真。学习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学习中的社会性交互,可以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学会分享与合作。

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络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调整个人的状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达到网络学习所需的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上述观点。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这种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使之具有了传统学习无可比拟的优点:第一,学生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传统方式中的教与学,老师的地位更具权威性,而如今老师是引导﹑辅助学生学习的,无形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第二,学习自主性增强。互联网的开放与便利,使学生学习不再受年龄的限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学习时空得以解放。宽松的网络学习氛围更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可以在网络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沟通交流﹑协作合作。第四,学习信息多向交流。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在独立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学习。第五,有益于实现国民教育的民主化﹑市场化。

同时,网络学习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要对其缺点有较为客观的认识:第一,网上资源纷繁复杂,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有限,学生的网络学习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从而很可能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一些网络课程只是通过视频授课,缺乏教师指导,主要依靠学生进行自学,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分心﹑无效甚至失败。第三,大学生由于在认知水平﹑明辨是非能力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当他们面对网上的多元价值观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从而容易误识误判。

二、网络学习的特征

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个大学校园中的计算机网络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等机构迅速发展,其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在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促进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有效学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学习成为一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学习新形式,与传统学习相比网络学习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学习媒介的刺激性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访问大量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信息,这种多感官刺激能对人的学习发挥积极作用。从人类大脑活动的机制来说,如果各种信息同时激活左右大脑的不同区域,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成倍增长。格式塔学派很早就证明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大脑的工作。让大脑接受形式不同的信息,可以使整个学习活动在更加广阔的层面发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很大改观。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符号化﹑高度抽象的知识的统治地位下降,计算机网络技术把符号化知识(概念﹑原理)转换为具体的情景,把抽象知识重新转化成原始的情境,完成质变式的转换,使学习者在接受﹑加工信息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动觉等感觉通道,从而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

(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学习的交互性源于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学习者与信息内容的交互,即面对以一定媒体形式呈现的信息,学习者联系自己的先前知识形成对当前信息的理解,当前的新信息同时又可能导致原有知识的重组或调整。另一种是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性互动。这两种交互形式都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学习者与信息内容的交互是在学习者身上进行的,它导致了个体性知识建构活动,而社会性互动则是在学习者与他人之间进行的,它导致了社会性知识建构。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要是面对课本﹑教参﹑课外辅导资料等,交互主要局限于第一种形式。而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则使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动态的社会性交互成为网络学习的重要特征。学习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

(三)学习活动的个性化

网络信息传递实现了由传统学习的“广播”到网络学习的“窄播”的转变。传统“广播”模式进行的教与学,学生几乎不太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讲授上,教师也不太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网络则允许个人以学习为目的使用所有公开的信息,允许个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不懂可以随时重播,反复进行某一学习过程,学生本人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使得网络学习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倾向。网络学习的个性化特点还可以表现为学习对象个别化﹑学习方法个性化﹑学习进度自主化等。互联网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在互联网上,所有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学生各取所需。此外,在学习指导方面,随着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建立智能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的师生关系。互联网使教育拥有超大的弹性,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发现自己的学习途径﹑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也能自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学习资源共享性

在网络环境下,改变了因师资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地域间﹑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打破了过去信息传递速度慢﹑共享性差的局面,不同城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都可以免费或以较低廉的费用获得网络中的学习资源。网络信息能够共享,弥补了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学习资源的差异,使教育公平成为可能。目前,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类型丰富,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各类专业教辅和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各行业最丰富完备的资料文献﹑最前瞻权威的行业动态,以满足不同求学者的各种不同需求。

三、大学生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十多年的传统灌输式﹑听从式教学,其学习观念缺乏创新,学习行为也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和学校。在网络环境教与学的学习模式下,面对互联网上庞杂的信息大潮,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许多学生出现“选择综合征”,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他们中的一些人乐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尝试﹑运用网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但更多的学生仍对传统教学模式充满留恋,对网络学习仍处于新奇﹑探索﹑尝试阶段。当然,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大学生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尝试主动接受网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二)网络学习的计划性不强

互联网上资源丰富﹑信息庞杂,信息的更新也存在着不平衡。这对大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控制学习顺序﹑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许多学生容易忽视学习自主权,网络学习更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缺乏科学的计划,学习内容和目标的随意性很大。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

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课堂所学的知识﹑考试所考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满足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与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相比,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各种娱乐功能的学习和掌握更具钻研精神,QQ聊天﹑追剧﹑读电子书尤其打网游等等,事实上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各种娱乐化功能的吸引,而沉溺于其中,反而影响了学业的顺利完成。

(四)针对网络学习教师指导作用发挥不力

面对互联网学习新模式的冲击,教师群体的应对能力也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教师缺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意识,仅限于通过网络搜索素材,对于互联网之“学习的革命”认识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指导和过程监控,使网络学习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