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大学贫困生生存现状

互联网时代大学贫困生生存现状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念充塞其中,对贫困学生群体充满了冲击与诱惑。2.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层叠,影响着贫困生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互联网信息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思想宣传与引领的时代功效,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消极因素,比如攀比之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歧视弱者等不良风气,加重了贫困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扰。

当前在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更为便捷,多元化思潮﹑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生存状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贫困生生活现状

20世纪末,作家何建明历时一年有余,走访各地高校40余所,采访贫困大学生300余人,写出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真实地反映了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近20年的时光过去了,国家﹑地方出台了多项措施帮扶贫困生,使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即便如此,当今大学校园中的这一群体仍然需要我们关注﹑关心。据调查,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主要有三个来源:城市下岗失业家庭,农村经济落后家庭,单亲或失去父母等丧失劳动力的家庭。综合贫困生整体分析,大多数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地区偏远﹑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低﹑家庭收入少等是导致贫困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自然灾害﹑因病致贫﹑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等不可抗因素也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经济困难。在社会经济水平整体提高的前提下,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呈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的主要花费集中在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用以及社交费用四个方面。学费﹑住宿费主要依靠家庭筹措﹑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生活费用和社交费用则主要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及企业捐赠﹑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途径获得。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的特殊时期,合理丰富的食物补充可以满足学生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然而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而言,合理饮食与营养均衡却是较难实现的。“一贫如洗﹑三餐不继﹑家徒四壁”成为一些极度贫困生的生活写照,经济的困难﹑生活的拮据使得贫困生伙食差,营养摄取不足,生活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此外,大批学生要背负家庭困难﹑经济拮据的压力,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负担,许多学生选择了在课余时间打工或做兼职的方式缓解经济困难,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被压缩的睡眠时间,加上膳食营养的匮乏,造成了一些贫困生的亚健康状态。他们通常要在接受资助与自力更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过早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甚至承载起整个家庭的沉重负荷。

当前贫困生的生存现状不单单是学生个体的贫困,可以说在每一个贫困个体背后都有一个风雨飘摇﹑举步维艰的困难家庭。对贫困学生的个体帮扶只能暂时解决学生浅层次的生活基本需要,尚不能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所有需求。在此形势下,单纯依靠高校的救助工作无法解决贫困生帮扶的根本问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救助模式才能保障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系统的全方位建立。

二、贫困生思想政治现状

互联网时代,网络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它有助于贫困大学生通过网络信息窗口了解世界﹑关心世界﹑关注社会﹑投身实践﹑展示自我,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与完善。然而互联网多元化信息思潮的涌动,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贫困大学生一方面承受着生活的贫困﹑经济的拮据,另一方面也要承受互联网世界中光怪陆离﹑奢靡享乐生活的强烈刺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念充塞其中,对贫困学生群体充满了冲击与诱惑。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一书中对于贫困﹑特困阶层做了如下描述:低收入者﹑下岗﹑失业或家庭有较大经济负担者,农村﹑山区的贫困地区。此阶层对生活的感悟主要为艰辛﹑艰难。诚然,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们成为最大受益者,而温饱及以下阶层则是改革开放成本的最大承担者。家境的艰难,生活的磨砺使得大多数的贫困学生从小便培养起了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性格,生活的困境又使得这部分学生比较敏感,于是在思想上表现为自尊与自卑共生,独立与依赖并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高度的自尊心与自卑情绪的交织;独立自主的内心坚持与因物质匮乏引发的内心伸出的不安全感并存;为改变现实而心怀远大的理想,因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壮志难酬。

纵观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现状,在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意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1.大学生生活消费追高分层造成了贫困生思想上的阶层落差。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投射在大学校园中,使得大学生生活消费水平也产生了富裕学生﹑普通学生﹑贫困学生的分层。消费类型的多样化﹑丰富化,使得大学生生活质量产生了分化,家境富裕学生的生活追求品质,享受着高消费的奢华生活,普通学生也可以满足温饱拥有舒适充裕的物质生活,贫困学生则在为学费﹑生活费担忧的同时甚至还要过早地背负起改善家庭境遇的重担,同龄人间过于悬殊的生活质量与压力担当容易造成思想的波动与心理的落差。

2.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层叠,影响着贫困生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网络信息化社会为大众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网络平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接触社会。互联网信息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思想宣传与引领的时代功效,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消极因素,比如攀比之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歧视弱者等不良风气,加重了贫困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扰。作为青年学子,他们一方面渴望着与外界的交流﹑互动与关注,另一方面也自卑于自身贫困的现实境遇,由此产生的自闭﹑不善交流﹑集体融入性差等思想问题随之而来,阻碍了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成为贫困生从现实逃进虚拟世界的推手。

3.对自身现状认识不足产生消极心理。由于长期的生活经济压力容易使部分贫困生形成自卑﹑敏感﹑脆弱的心理特征,他们在面对各种现实压力时容易产生自我认知模糊不清﹑自我定位不准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从而感叹世事凉薄,对未来充满迷茫,极易造成消极心理。有些贫困学生习惯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的长期深陷“恨出生”“恨贫穷”的负面情绪中,更有甚者会陷入梦想“一夜暴富”“重财拜金”的怪圈之中。诸多事例证明,暂时的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精神的贫困拖垮。

三、贫困生学业现状

对绝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们几乎肩负并承载着家庭的全部希望,伴随着家庭成员的辛勤汗水﹑节衣缩食,父母大多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一旦他们出现学业问题,将会影响到正常毕业﹑继续深造﹑顺利就业等,由此将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家庭﹑社会问题。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情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他们在大学生群体构成中是拥有教育经济资源包括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等相对匮乏,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殊群体。[1]

该群体占有学习资源的有限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先天不足。因为贫困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或经济困难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先天不足。二是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贫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教育学习资源的缺乏,大多数学生是以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的,以书本知识学习为主,对于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跨学科知识的扩展具有局限性,造成贫困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培养复合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综合分析和理性思辨能力较弱。贫困大学生知识资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容易造成进入大学后学习状态的不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更倾向于自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和理性思辨能力,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贫困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其很难接受重思维轻记忆的大学学习模式。

贫困学生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进入大学后学业状态呈两极分化趋势:部分学生因艰难的成长历程﹑贫困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严格自律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以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奋发向上的求知欲,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了出类拔萃的优异成绩。他们中有的继续深造,也有的顺利找到理想工作,成为贫困学生的榜样。自2008年起,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推出的都是克服种种困难﹑品行端正﹑学业突出的杰出代表。然而也有部分贫困学生或牺牲大量学习时间去打工保证温饱,或怨天尤人无所追求,由经济贫困生进一步演变成了高校中的“学困生”。

四、贫困生心理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心理疾困现象较为普遍。贫困学生群体有着特殊的成长背景,承担着经济困难和自我发展的双重压力,精神焦虑﹑紧张是绝大多数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状态。当前,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卑与自尊心理并存。一方面贫困生活﹑经济重负容易使得贫困学生在一日三餐﹑着装消费﹑日常交往等方面上捉襟见肘,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经历生活的磨砺后,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们对成功﹑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十分强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过早地承担起支撑家庭的重任,使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比普通学生要强,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其他同学的学业成绩更为优秀。同时,他们通过兼职打工等途径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因此,部分同学的自卑心理也极易转化为自负心理,二者的矛盾状态为贫困学生个体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2.脆弱与坚强状态共生。狂想与现实之间仅一步之遥。穷则思变,可大路通天,穷且懒惰者,只能自怨自艾。贫困并不可怕,但因贫困而形成扭曲的心态更为可怕,因为不良心态可能将伴其一生。许多贫困生人前坚强﹑乐观,但人后独自垂泪﹑品味艰辛。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多疑,还有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在消极情绪的主导下往往将微小的事情扩大化﹑严重化,无形中又为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对于处于经济困难﹑精神紧张焦虑状态的贫困生来说,会有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问题。

3.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性格阳光﹑举止大方﹑谈吐得体的贫困生,但也有部分贫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封闭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不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尽量不与或较少与同学交往。这使得此一类贫困学生有着强烈与他人倾诉交流的愿望,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使其在社会交往中犹豫不前,在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的状态中呈现一种纠结矛盾的心理特征。

4.虚荣偏激心理状态亦有少量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青年大学生获得资讯的方式与途径更为便捷,拜金意识﹑享乐主义的盛行,使部分贫困生在五光十色的现实面前极易迷失自己,从而产生虚荣心理。此外,部分贫困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有失偏颇,认为自己的贫困是家庭造成的,是社会造成的,命运对自己极不公平。在偏激心理状态下,他们不愿接受正面的教育,拒绝外界合理的建议,以自我为中心,只以自己的现实利益为目标,一旦个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会以特殊或极端的方式去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五、贫困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择业﹑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更为突出,“毕业即失业”现象多有发生。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局。贫困生就业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也低于高校平均水平;二是就业标准务实。“有钱就挣,无论专业是否对口”,这不仅仅是部分贫困生的想法,“让孩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像城里人一样赚大钱,别再受穷”,何尝不是诸多贫困生家长的期盼;三是就业区域选择,“去基层化”现象严重,多数贫困生不愿回到边缘贫瘠的家乡,跳出“农门”,跳出“穷门”的想法强烈,虽然还有学生志愿回到贫困的家乡有所作为,然而那里往往缺乏其施展才能﹑大干一场的条件支持;四是择业成本投入明显受经济条件制约。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信息资源的占有十分重要,而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源于就业信息网站﹑校内外招聘会﹑用人单位内部信息渠道﹑家庭或亲友间的信息提供。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其就业信息的获取相对单一,大多数只能通过学校﹑社会招聘等形式进行求职,然而这两种方式通常具有覆盖范围广﹑应聘竞争者众多﹑成功概率低等特点,使得贫困大学生就业前景不明朗,直接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质量。

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的贫困模式有所改变,贫困类型涵盖的范围也有所扩展,由之前的经济贫困﹑理想信念缺失﹑心理贫困等拓展到信息资源的匮乏。由于贫困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与途径相对缺失,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对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即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2]

苦难是所大学。每代人都有不同的苦难经历,贫困可以影响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同样可以使我们创造财富与奇迹,暂时的物质贫困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不要被精神的贫困拖垮,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