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不同在学状态青少年网络视频品牌使用率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表4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要高于网民总体水平,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上信息完全信任的比例为3.8%,比网民总体高0.6%。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已有网民6.68亿,手机网民5.94亿,且这项数据一直处于不断增加中。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有生命力的一股力量,亟须源源不断地从各种社会资源中汲取知识与能量。而互联网具有迅速﹑便捷﹑丰富的特点,已经成为最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接收﹑交换信息的工具。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学术动态,还可以作为社交工具﹑娱乐媒介。互联网带来的诸如此类的便捷使得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上网,以掌握大量的网络技能,从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娴熟地运用各种软件查阅资料﹑休闲娱乐,更加便捷﹑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播。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而大学生群体显然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2015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79.6%,从网络依赖程度来看,58.4%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就青年大学生群体而言,对于网络的使用与依赖因其知识层面的提升而更甚。换言之,互联网已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刻入深深的印迹,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分析

(一)权威调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网民数量已达6.49亿,其中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网民总体的42.7%。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为青少年上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运用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的比例分别为87.6%﹑70.1%﹑44.0%,大学生周上网时长也比2013年多了4.2小时。

如表1所示,对于互联网的功能应用,大学生是“信息获取”的搜索引擎和博客的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对于“交流沟通”的各项功能使用均高于其他群体,在网络商务的应用方面,大学生明显高于青少年群体和网民总体平均水平。大学生使用网络购物比例高达73.5%,比青少年总体高16.6%,比网民总体高17.8%。

表1 各互联网应用在青少年网民的普及率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2显示的是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互联网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该群体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网民总体。而青少年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互联网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选择非常依赖﹑比较依赖的高达67.1%。这种依赖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网络沉迷现象。大学生偏重娱乐类应用在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如果过度沉迷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表2 青少年网络依赖程度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3显示,优酷网是青少年总体使用率最高的网站,使用优酷网收看网络视频的比例为64.7%。从不同在学状态来看,小学生收看网络视频的网站主要是奇艺﹑爱奇艺,比例为62.3%,其次是土豆网,使用率为48.2%;中学生使用率最高的视频网站为优酷网,使用率为64.0%;作为重要用户群,大学生仅腾讯视频和百度视频的使用率略低于青少年总体水平,其他均处领先。

表3 不同在学状态青少年网络视频品牌使用率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4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要高于网民总体水平,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上信息完全信任的比例为3.8%,比网民总体高0.6%。一个明显特点是,青少年网民年龄越大,对互联网的信任度越低。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完全信任的比例最高,为5.9%;中学生完全信任的比例次之,为4.5%,大学生完全信任的比例最低,仅为1.3%。

表4 青少年网络信任程度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表5显示,在青少年网民遇到的网络安全事件中,账号或者密码被盗的比例最高,为27.8%,超过了网民总体水平。此外,电脑或者手机中病毒﹑木马的比例为25.4%,在网上遇到消费欺诈的比例为11.7%。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遇到的网络安全事件比例越高。大学生遭遇各类网络事件的比例高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对互联网应用更为广泛,因此面对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多。

表5 青少年网络安全事件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中年纪轻﹑学历高的特殊群体,互联网使用在该群体中基本属于全覆盖。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影响着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

1.积极影响。

(1)开阔视野,促进交流,利于开放思想的形成。网络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年学生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开阔了视野,给学习和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极大限度地缩小了因时空给人际交往带来的不便与障碍,打破国家﹑地区间的壁垒,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利于促进交流,助于思想解放。

(2)发展个性,促进创新,利于自主意识的增强。互联网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青年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舞台。更少的依赖﹑更多的自主,成为网络鲜明的特点。在网上,青年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都由自己确定,他们可以不必顾及年龄﹑地位和身份的限制,凭借丰富的想象,充分展示自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地建立理想的网络空间;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交流的方式,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于青年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3)拓展空间,舒缓压力,利于良好精神素质的培养。互联网为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提供了释放自我的空间,他们可以忙中偷闲,或进入聊天室,和自己喜欢的朋友聊上一会儿;或玩一会儿网络游戏,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竞争带来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同时,网络虚拟环境也为青年学生创造了各种角色实践的机会。在网上,他们可以模拟﹑想象﹑扮演某种特定的社会角色,与不同的人交流,帮助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角色体验。通过这种角色体验,青年学生能够较早地了解社会,加强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参与度,增强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从而培养良好的精神素质。

2.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庞杂容易造成青年学生思想混乱。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使用方便是互联网最突出的优点,但是一些黄色﹑黑色﹑暴力﹑黑客信息和虚假信息也借助互联网而广为流传。特别是由于网络发展程度不同,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信息资源,他们输出的信息表达着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是非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大量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他们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及西方文化,进而动摇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造成思想观念重心的偏离。

(2)网络的隐蔽性容易导致青年学生道德意识弱化。在一人一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青年学生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交往,从而缺少传统社会中对人的行为的规范约束,削弱了个体责任感和受到社会道德惩戒的担心,“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和职业与人交流而不被对方察觉。这种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使得网上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青年学生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缺失。

(3)网络的魅惑性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对网络沉迷和学业的荒废。由于在网络上获得快乐比现实容易得多,因此吸引了难以计数的青年学生,他们痴恋沉迷于网上游戏与网上聊天,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在网络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与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久而久之,导致一些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完美人生,而更加消极失望地对待现实世界。不少上网成瘾的学生,性格变得孤僻﹑冷漠﹑无情和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出现了深夜上网精神抖擞﹑白天学习无精打采的现象。

(4)学习时间被碎片化切割。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商品。为了更好地迎合用户心理,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服务成为运营商遵循的原则。尤其是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导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消费群体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有调查显示,86%的用户每天都会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文字越来越少,链接越来越多。学习时间被海量信息切割成无数碎片。即便在课堂之上,“低头族”也是大有人在。于是,有些高校才会出现“课堂手机收纳袋”等举措,甚至有的高校教学楼使用屏蔽设备,用外力将学生拉回课堂。或许有同学会说“我在阅读”,然而“读屏时代”的浅阅读虽然具有快速﹑快感﹑跳跃式浏览等特点,但也会因为浅阅读促进人们的“浅思维”,每个人的大脑已经沦为永远过时的计算机,人们对于创造性和原创能力的关注已被速度和群体认识远远地甩在后边。安德鲁·基恩曾经表示,“我们身处一个患了注意力分散症的文化中。我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无法集中精神注视别人的眼睛。而我们需要用自制力去忽视我们的移动设备,关掉它们,把它们放在家里,真正地和大家坐在同一间屋子里﹑同一张桌上,而不是时刻准备着查看和发布消息。”互联网消解着人们的理性思维,使人逐渐变为懒得思考的“平面人”。

(5)群体性孤独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个人化的网络社会,个人必须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特有位置,如果坚守自己,不太容易被他人接受。有一种现象我们要关注,那就是“群体性孤独”。虽然网上好友成千,但是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网络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孤独像瘟疫一样在社会蔓延。互联网使得这种深度的隔离状态成为今天乃至明天人们更为关切的问题。这是互联网带给人类难以逆转的困境。过去,人们以自己的生存半径构建了较为紧密的关系依赖群体,它成为人们责任与担当﹑爱与恨﹑亲与近的来源。但是,互联网正在重新界定人们的距离与情感。互联网所链接的世界异常精彩,比身边的世界更为广阔﹑更具吸引力。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同时,也已成为它的“奴隶”。互联网娱乐功能的“吸睛效应”,容易造成群体性孤独的人格现象的发生。

总之,互联网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影响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学习知识﹑了解时事﹑休闲娱乐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中也存在着一些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乃至国家利益的行为。这就要求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利信息为自己成长服务,还应学会辨识各种信息,让互联网成为可驭之舟。

二、原因分析

Heider认为,每个人都是朴素的科学家。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事情的发生肯定由一个或者多个原因引起。其归因理论核心在于原因的内在属性或外在属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一个独特的青年亚群体,他们的社会认知具有自己的特点。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践经验不同,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期待和采用标准的选择与简化也存在差异。

(一)内部原因

1.大学生群体人格素质。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渡期,其特点是动摇的﹑起伏的。他把这一时期称为“暴风骤雨时期”。“90后”富有朝气﹑勇于担当的社会形象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以“90后”为主要构成群体的大学生有理想虚化﹑意志弱化﹑思想西化﹑生活物化﹑亲情淡化的趋势。诚信﹑自强﹑仁爱等中国传统的人格特质被他们视为“古董”。大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基本特征是矛盾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摇摆,甚至有时会走向极端。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互联网的特性使得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多元现象。面对多元化的信息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尤为重要。“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培养自身对待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既有益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无可替代的力量。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这种责任感却有渐弱的趋势: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违反道德的言论有跟风之举;有些学生对于黑客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甚至产生崇拜心理;对于网络信息的虚假性往往持漠视态度。互联网先驱人物克拉克曾说:“网络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问题,就一定是人文社会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因为网络是将人连在了一起而不仅仅是将电脑连在了一起。”当代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使之更好地为自身和社会服务。

2.大学生群体成就动机。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人视为天之骄子,人生中的朝阳时期,充满激情,渴望认可,渴望成功。班级管理﹑社团活动等不足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能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在胸,他们渴望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来改变“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式的校园定律,网络恰恰给予了他们既能身份自隐又能随意抒发心绪﹑甚至登高一呼﹑享受一呼百应虚荣心理的机会。互联网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社会交往的主体实体逐渐被数字化的符号所代替,根据个人偏好或需要,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成为“任何人”。虚拟身份成为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多数社会交往活动的非实体﹑非实名的代表符号,各种信息甚至包括性别在内的真实性都有待考证,仿佛一场戴着面具的化装舞会,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份,于是可以尽情地High,长此以往,对于强调自我的新生代更容易产生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主观错觉。

3.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群体已经步入成年,知识不断扩容,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周边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家庭的保护意识﹑对社会的担当意识不断增强,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也在膨胀。网络正逢其时拓宽其社会参与的途径,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参与的机遇,使大学生群体能够在网络上“平等”地拥有话语权,使得大学生以更为积极的心态进入公共领域﹑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一些大学生在面对使用网络的问题上,存在着从众和攀比心理:看到别人买电脑不管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无好处,也会要求父母给自己买;看到同学的不良网络行为不仅不会对其进行劝止,久而久之反会受其影响;看到同学在网游上花钱,有的人则会花比他更多的钱以张扬自己的优越感。这些从众和攀比绝不只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从众和攀比心理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而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又会使这种心理越发严重。当代大学生应努力跳出这个怪圈,调整心态﹑提升自己,使自己有能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4.人际关系疏离,压力宣泄不畅。与20世纪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相比,现在的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多,诸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困惑等等。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班不同学﹑同寝不同专业已成现实,加之大学生将大量时间用来上网﹑参加社团﹑兼职等活动,使得同学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节奏﹑学习节奏各不相同,20世纪大学生那种同学之间学习﹑生活超级同步的现象不复存在,进而导致同学之间交流时间越来越少,感情联系越来越疏远。许多人的压力无从宣泄,便将之转移到网络上。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使他们自由自在地变换各种角色,寻求朋友,消除孤独,满足归属,乐此不疲地畅游在网络世界中以满足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为此他们付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脱离了班集体,对于自身成长来说也是弊端丛生。

(二)外部原因

1.家庭培育的失衡。家庭有“人格制造工厂”的别称。现在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成为子女中心意识的养成地;过分溺爱﹑过分保护的家庭氛围不利于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服务精神的养成;重身体健康﹑轻心理成长,重智商提高﹑轻情商培育为自我中心主义提供了可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接触孩子生活﹑学习各个方面最多的老师。家长对于网络应用的识辨能力越高,孩子对于网络的应用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往往有些家长网络应用知识欠缺﹑运用网络的能力不强,没能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甚至对孩子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有些家长则是对于孩子的监管不到位,没有足够重视孩子在网络方面的行为及言论,引导不及时以致孩子对于网络的盲从与迷失;有些家长则一味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这反而会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家庭氛围的不和睦﹑家庭关系的不协调也会使孩子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社会充满敌意,从而导致孩子在网络世界中的迷失甚至堕落。

2.学校教育的机械僵化。基础教育的应试特征已经成为顽疾,由此衍生出学生理性判断缺失﹑自我意识削弱或极度膨胀。学生渴望自由又离不开师长的帮助,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规范学生言行的道德提升与改造,而忘却了其发展人﹑成就人,帮助其构建个人﹑公众美好生活的意义追求。学校管理强调统一制式﹑标准化测试﹑量化考核,学校刚性的管理与学生希望得到充分尊重的柔性内需间产生矛盾,容易使得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的行为采取双重标准。网络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全新的学习方法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但面对势不可挡的互联网发展态势,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培育机制:学校仅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以致学生只获得最基本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却不知如何辨识网络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高校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于一些不当言论及行为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和相应的惩罚,没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些教师自身对网络认识和关于网络知识的储备尚不充足,不能满足学生深入了解网络的各项现实功能和网络使用的精髓的需求;网络德育形式呆板﹑内容单薄,网络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3.社会环境的庞杂多元。近年来,价值的多元化使得一些人缺乏内心信念的坚守,金钱与利益成为成功的评价指标,社会环境庞杂多变。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崇尚自由﹑抗压能力较弱,他们对于社会﹑政治的关心参与呈现淡漠化﹑片面化﹑极端化交织共存的态势。此外,由于政治参与渠道相对不足,即使在线参与,也往往表现为表达性参与,多为情绪化的争论和基于政治立场的站队。加之,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环境复杂多样,尤其是某些以商业性﹑娱乐性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体更是利益至上,为了迎合大众或某些利益集团而丧失职业操守和社会道德,不惜损害公众的利益。虚假广告﹑官员贪腐﹑娱乐八卦等信息充斥网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对自身的约束和要求不断降低,羡慕香车美女,崇尚土豪骄奢,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日渐淡薄。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极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因此在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大染缸时非但不能洁身自好,反而有一部分人会受到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

4.网络传播特质的影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意识形态工作却步履蹒跚。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参与已经成为其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甚至个人生活的主要途径。他们在网上购物﹑娱乐﹑学习﹑交友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关注时政﹑表达意愿﹑展示自我,而这种关注与参与也时刻受到各种思潮﹑国际国内形势变迁的影响,网络的开放交互性﹑社会的多元多变性﹑大学生的有限理性相互作用,或调频共振,或充满悖论。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一个独特的青年亚群体,他们的社会认知具有自己的特点。以同龄人为主体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所研发的软件﹑提供的服务尤其受到年龄相近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践经验不同,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期待和采用标准的选择也存在差异。日新月异的网络成为当下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平台。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平行的“无形学校”,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