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和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领域。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加入WTO,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后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而捷足先登。伴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的挑战,又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1)互联网金融客户持续增长

面对着风起云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大举进军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银行除了不断完善电子银行和网上商城等平台外,还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新模式。2016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客户交易规模达到618.8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率为10.6%,目前仍逐年增长。

(2)业务品种不断完善

银行业在占领和巩固电子商务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仅仅把业务停留在支付、结算等领域是远远不够的。某国有大型银行同时上线两大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个人平台”“善融商务企业平台”,这两大平台不仅为客户搭建交易平台,还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和贷款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有望创新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信贷融资的新模式。银行创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利于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银行了解客户全面、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不断完善批量化信贷业务的数学模型,提高小微企业和零售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职业操守不良带来的道德风险。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和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领域。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创设小微企业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在网上提出贷款申请和财务数据,银行据此进行评分,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企业在无抵押、无担保情况下就可能获得贷款融资。

(3)交易成本的降低

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客户对原有的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网络交易无须面对面,无须等待,在客户服务方面,金融机构所需的不再是原有的柜台人员,而是一套完善的、使用方便快捷的软件设施,如POS机、ATM机、网上银行及客户终端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提供的服务,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柜台的压力,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

(4)政策管制与跑路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在整个行业政策导向明确之前,快速地发展着,灰色、红色、绿色的区域界线没有明确,这可能是最大的风险。从互联网金融开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年年底,一些征求意见稿相继出炉——保监会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证监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央行关于比特币和第三方支付的一些新规定等,可以看到政府政策层面正在逐步规范和监管。

2.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移动支付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催生了移动支付这个巨大行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0.8亿手机用户、4.2亿手机网民的互联网大国,移动支付有可能变革传统的商品交易模式。

目前互联网实现的一大金融功能便是移动支付。随着手机、iPad等移动工具的使用,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的运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支付。支付宝正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牢牢抓住客户,最终获得认可。除支付宝外,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介入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市场正日益蓬勃发展。

在移动支付的年代,尽量实现账户的多功能性,集购物、支付、投资理财等服务功能于一身的账户,才能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便利,具有强大的黏性,实现锁定客户的目标。

(2)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随着产生数据的终端与平台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了2013年科技界最为火热的话题,依托新兴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从现有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数据的价值,提供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在提升营销与广告的精准性等方面进行探索。看似指数级膨胀的大数据,貌似负担,实则是无价之宝。借助先进的工具挖掘分析数据,对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提炼和分析,可能为公司在发现新的商机、拓展业务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惊喜。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金融行业整体业务和服务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的扩大,金融行业的数据收集能力的提高,将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金融海量数据,其中不仅包括用户的交易数据,也包括用户的行为数据。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快速匹配供需双方的金融产品交易需求,发现隐藏的信息和趋势,进一步发现商机。

在金融领域,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阿里小贷公司便运用交易数据提供信用评估,据此为申请贷款的客户发放贷款。华尔街的投资高手已经开始通过挖掘数据来预判市场走势,比如根据民众的情绪指数来抛售股票,对冲基金根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来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银行根据求职网站的岗位数量来推断就业率;投资机构收集并分析上市企业,从中寻找破产的蛛丝马迹。麦肯锡在一份《大数据,是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阵地》的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对于企业来说,海量数据的运用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增长的基础”。

(3)线上线下互动营销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将带动金融服务新方式的诞生与发展。近期,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即O2O模式,简单说便是线上线下互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已经广泛被互联网所关注。过去,是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的传统零售企业和虚拟世界的互联网企业。而虚实互动的O2O新商业模式的引领,将带动新的营销方式、支付和消费体验方式的涌现。

移动互联网将会加速对用户生活的渗透,而O2O模式很好地结合了线上信息资源与线下实体资源,以用户生活为核心,关注用户细分需求的移动O2O生活服务取得大发展。例如,手机下载一个应用,发出打车需求,最近的出租车便会来到身边,打的费用的支付可通过手机支付完成。交易完成后还可通过评价促进服务改进。二维码的迅速火爆和应用,让O2O的模式应用更为便捷。通过移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进入产品信息的全页面,完成采购、支付一条龙的交易活动。

金融服务相比传统零售行业,更容易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产品大都为虚拟产品,不需要实体的物流运输,规避了物流损耗风险等问题。例如,运用结合二维码进行营销推广,将大大提高营销的直接性以及到达率。可以想象,每一个金融产品配置一个二维码,当一个客户对公司的金融产品满意度较高,并愿推荐给朋友时,只需要让朋友的手机扫一下产品的二维码,便可进入产品页面详细了解和订购支付。其他客户的评价也可直观地显示在产品页面,供客户购买参考时使用。又如,对客户的调查活动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单击提交的方式。比起此前的电话、马路调研等人工方式,这一方式可大大降低调研成本,移动终端显示的客户身份信息,让调研过程与结果更可靠有效,解决方案也更具针对性。

(4)大平台运用

建立支付体系,以及大交易平台,让投资者在平台上实现自助式投资理财、交易融资等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功能,这或许是多数金融机构的终极目标

例如,风靡全球的苹果公司,就是运用平台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其成功的一大因素便在于搭建了一个商业平台——APP Store。他去掉所有中间环节,让开发者直接将应用发布给最终客户。收益由开发者和苹果共同分成。国内的淘宝腾讯正在通过打造强大的平台,实现平台经济最大化。

在大平台运用上,资源自主实现优化配置是核心的价值。大量的供求信息在平台上集合,在信息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形成“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如资金供求信息的交集与配置,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迎刃而解。对于证券公司而言,互联网首先只是一个接触客户的渠道,专业化服务才是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通过大平台上提供展示个性化、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才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