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经济进人互联网时代,在金融上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实现形式。在互联网金融中,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已经被极大地淡化了,被互联网技术所替代。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股权、债权、保险、信托等金融契约的内涵。在互联网金融内,金融契约无论以何种形式缔约,其本质内涵不变。

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

事实上,迄今为止其还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谢平教授等人在2012年发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涵盖了受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是一个谱系(spectrum)的概念。”

根据谢平教授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的概念。它介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或交易所市场等有形中介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是所有中间形式的统称。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也不是复杂到与传统金融之间没有关联,更不是现代金融体系之外的一个异生物。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经济进人互联网时代,在金融上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实现形式。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在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之上,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的的一种新兴金融业态。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出现了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作用将被削弱。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实现,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互联网金融真正实现了以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运作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理解掌握互联网金融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即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传统金融的沿袭与变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

1.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有机结合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在市场上为资金的融通提供服务。这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产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与生俱来的普世特性,相比传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互联网技术可以降低传统金融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中,超级集中的支付体系和个体移动支付的统一,使得支付更加便捷;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以大数据分析和高速算法为基础,并通过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不对称程度显1降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不经过银行、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直接在网上发行和交易贷款、股票、债券等,通过这种方式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上的成本更低;市场作用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接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中介或市场的情形,可以超越传统金融中介和传统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是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融资者手中,并以利息作为代价补偿给资金融出方。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往往伴随着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的参与。虽然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金融中介并不是必需的,但实际情况中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中介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资金运作方面存在规模经济和专业技术的优势,能有效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第二,传统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收集和信息处理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能缓解投融资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问题。

传统的金融市场上存在两类主要的金融中介和市场,它们致力于不同大小金额、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不同的预期收益等要素之间的匹配。其一以商业银行为代表,主要从事间接融资服务;其二以证券公司和交易所为代表,主要从事直接融资服务。这两类融资模式主导了金融行业几百年的发展,并促使金融行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最为核心的部门。虽然两种模式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交易成本的居高不下,表现为金融行业的整体利润状况偏高。以银行业为例,据银监会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银行业主要从事资金的融通服务,存贷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可以认为银行业的利润就是社会融资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最大优势在于降低传统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中,现代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已经被极大地淡化了,被互联网技术所替代。互联网技术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一大特点是易得性。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上至社会精英,下至普通老百姓均可以亲身触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原本复杂的交易手续已经被大大简化,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金融普及到社会大众,是一种普惠金融,体现出的是一种民主化的,不再是少数精英控制的金融模式。

2.对传统金融的沿袭与变革

(1)对传统金融的沿袭

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沿袭,主要表现在金融的核心功能没有改变。互联网金融仍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支付清算、资金融通和股权细分,为实现经济资源的时空转移提供渠道、风险管理、信息提供、激励问题等一系列的金融解决方案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股权、债权、保险、信托等金融契约的内涵。金融契约的本质是约定缔约方在未来不确定情景下的权利与义务,主要针对未来现金流。在互联网金融内,金融契约无论以何种形式缔约,其本质内涵不变。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内涵。金融风险指在未来承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这种风险依旧存在,而且个别风险可能要比传统金融行业遇到的风险程度更甚。

(2)对传统金融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大数据、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在金融行业的渗透。互联网技术的引人能显1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拓展正常交易的可能性边界,为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提供便利,逐渐改变金融原有的交易和组织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完成“金融脱媒”这重要的一大步。

第二,来自互联网精神的渗透。传统金融具有精英气质,讲究专业资格和准人门槛,金融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准人门槛的行业,而且进人门槛非常高。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自由选择、普惠和民主。互联网金融反映了普惠金融的兴起,金融不再是精英群体独享的服务,且这种普惠的思想也逐渐深人人心,普罗大众开始参与到金融行业中,从余额宝、理财通到各类银行宝产品,从P2P网络贷款到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

3.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

(1)日趋成熟的第三方支付

支付作为金融业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金融活动的形态,支付体系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其所能支撑起的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互联网金融中的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具体形式可以划分为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通常活跃在银行主导的传统支付清算体系之外,较之银行体系的支付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中的支付往往还与金融产品挂钩,丰富了商业模式。此外,由于支付与货币的紧密联系,互联网金融中还会出现互联网货币。

(2)便捷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是金融的核心,同样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有效地提高了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的能力,显1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互联网金融便捷的信息处理方式,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3)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资源配置是指存量金融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从资金供给者配置给资金需求者。资源配置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础,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前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金融业务开展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金融服务所能覆盖的人群增多。长期被传统金融机构所抛弃的客户可以凭借互联网技术享受高效的金融服务,交易可能性边界得到极大拓展。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客户不再需要通过银行、证券公司或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进行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配置,可以由交易双方自行解决,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个个细分子行业一点一点的累积而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划分,但基本上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分为五种主要业态: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理财(或互联网基金)和金融互联网化。本研究报告就针对这五种主要业态来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