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特征与趋势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特征与趋势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求职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求职已经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网络求职因其快捷便利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是一些网络求职陷阱需要引起毕业生的高度警惕。从近三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

互联网时代一些新职业产生并迅速发展,一些传统职业内涵发生了改变,一些过时的职业开始衰退甚至消失。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因常年扩招而激增。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65万,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求职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就业形式与就业途径

1.大学生就业的方式。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756万,职业学校﹑初高中后不再继续升学的约有700万,新增青年劳动力近1500万。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巨大。近年来,政府不断采取措施,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积极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2)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书》,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

(3)定向﹑委培或参加国家(地方)项目的毕业生,一般按原协议或项目目标就业;

(4)出国﹑出境留学或工作;

(5)毕业生继续深造;

(6)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

(7)参军入伍;

(8)灵活就业等。

2.大学生就业基本途径。

(1)校园招聘。一般是由高校单独或联合发起,邀请有需求意向的用人单位或合作伙伴进入校园进行招聘。这是一种传统的招聘方式,优势在于用人单位数量较多﹑场面宏大,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但是组织校园招聘的人员﹑费用成本较高。

(2)网络求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求职已经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毕业生选择知名的招聘网站准备个人求职简历,通过在网上寻找合适的职位,投递简历,初审过关后会进入面试等流程。网络求职因其快捷便利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是一些网络求职陷阱需要引起毕业生的高度警惕。

(3)培训机构提供工作机会。一些应届毕业生选择报名参加专业培训机构,通过培训学习,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所在的培训机构提供就业岗位。这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渠道选择,只是因为培训机构对专业要求较高且费用可观,常常使一些毕业生望而却步。

(4)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应聘公务员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中央直属﹑省级﹑地市级﹑县级等),而事业单位考试则多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考试。一般有关的报名信息,在相关的官方网站﹑某些媒体和高校就业网络都很容易获得。虽然,近年来公务员热略有降温,但是此类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仍十分可观。

(5)人才市场。毕业季有许多用人单位或行业在当地的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多为当地人事主管部门举办,招聘也较多地针对有经验的求职者,招聘方多为企业。

(6)人脉资源的利用。孩子顺利毕业﹑找到理想工作是许多家庭的期盼,家长和亲朋好友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人脉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并给予帮助也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所希望的。当然,还有一些学生通过校友﹑学长的资源,通过用人单位内部推荐来减少盲目求职的周折。

(7)实习、见习提供的就业机会。有的毕业生在实习﹑见习中充分展现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努力为自己赢得就业岗位。

(二)大学生就业新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常见现象。虽然教育部通过积极扩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自主创业,开设“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系列措施促进就业,但是就业难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显现出一些新特征。

1.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比例上升。随着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政策的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2014年为例,“民营企业/个体”是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中分别有50%和6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均高于2013届。而国企和外企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下降。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与2013届持平。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近五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从大型企业流向了中小型企业。2010届至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在300人以下中小型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从35%增长到47%),在300人以上大型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从36%下降到26%)。

2.城镇就业比重迅速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持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持续大幅上升。从毕业去向的城市类型看,毕业生不再一味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转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城市的选择。数据表明,在过去五年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分布已经初步出现“重心下沉”,就职于二三线城市﹑一般地级市及以下城镇的比例逐步上升。许多中小城市﹑城镇把促就业和促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以产业﹑企业﹑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壮大服务业规模,充分发挥服务业的“最大就业容纳器”功能。此外,各地的大学生创业贷款﹑补贴﹑减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到城镇就业也具有一定吸引力。

3.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稳定。据统计,2014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从近三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2014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4%)。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9%)﹑“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28%)。

4.职业选择更为多样,创业比例上升。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盖洛普调查,全世界98%以上的人曾有过创业想法,但仅有千分之一的人有过创业的实践。尽管成功者尚属少数,但创业成功带给人的物质富足和成就感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互联网时代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大学生在读期间﹑毕业伊始就加入创业大军,利用国家﹑地方给予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开始一种新的人生探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2.1%)与2014届﹑2013届(分别为2.0%﹑1.2%)相比有所提升,连续三届呈现上升趋势。

5.毕业生薪资水平要求有更高期待。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平均为3487元比2013届的3250元和2012届的2048元分别增长了237元﹑439元。从近三届的收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扣除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的影响后(2012年至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2.6,102.6,102.0),近三届大学生实际工资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66元,三年来月收入增长2718元,涨幅比例为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6.就业观念异化现象有上升趋势。在现实中常常存在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事实上,“无业可就”并不真切,但“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确是现实存在。过去,大学生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国家有补贴﹑毕业有工作,而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普通劳动者”。但是,许多学生和家长仍希望通过大学教育鱼跃龙门找到理想工作,当现实未能达到预期,于是一些学生便滞留学校或在家啃老。“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

二、大学生求职择业行为的特征

(一)求职择业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求职行为”的研究很多,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确定的定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学者Kanfer(2001)认为求职行为是一种由就业目标所衍生的﹑有目的的﹑由主观意愿所驱动的行为模式,为实现就业目标,就业者需要对自身进行自我调适,在确定一定的目标之后,努力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据此,Kanfer也认为求职行为是一种使求职者逐渐走向成功就业的行为过程。这一理解,使求职行为具有更广泛的内涵。此外,学者Steffy(1989)﹑Bretz(1994)认为求职行为是一种信息搜寻的行为。学者Soelberg(2005)将求职行为视为彼此联系的四种行为,一是识别理想职业;二是构思求职方案;三是搜寻并选择职业;四是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基于Kanfer和Soelberg的观点,我们将大学生求职择业行为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求职准备阶段﹑应聘筛选阶段和进入组织阶段。

在求职准备阶段,主要活动包括:(1)获得有关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开始现实地思考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2)初步进行职业探索,包括实习﹑兼职﹑社会实践等,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职业活动的感性认识;(3)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或测试,获取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方面的证书;(4)获得一些求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编写求职申请书。

在应聘筛选阶段,主要活动包括:(1)主动收集或获知招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应聘;(2)通过相应的方式投寄个人简历和求职申请书;(3)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测试筛选;(4)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或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在进入组织阶段,主要活动包括:(1)按照就业协议或其他约定,到用人单位报到,办理报到相关手续;(2)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等;(3)接受培训,适应组织环境,参与或承担工作;(4)接受试用期考核,直至最后通过考核。从大学生求职的角度,只有顺利通过了试用期考核,其求职过程才告终止。

(二)大学生求职择业行为的新特征

1.求职意向不明确。当前社会发展迅猛,涌现了一大批新兴职业,与此同时不少传统的职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甚至被淘汰。大学生对职业认知的模糊﹑对自身认识的欠缺,都容易导致其在求职中意向不明。具体表现为简历投递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对用人单位和岗位并没有透彻的了解,或明知不符合条件或者求职意向时仍抱有侥幸或尝试性心理投递﹑应聘。百度用户消费事业群的《90后洞察报告》中显示“90后在选择工作时与发展空间﹑薪资水平相比更重视个人兴趣”,这也成为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是一群追随内心的现实主义者”的依据。

2.求职准备不足。在正式进入职场前,大学生所参与的各种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职业探索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通过收集信息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进而逐步形成较为明确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就业目标。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证书﹑实习﹑兼职的重要性。但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准备活动大多流于形式,并不具备真正的职业探索意义。只为多获得一个证书而忽视真正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习﹑兼职经历“水分”也很大,很难获得对某种职业的真实体验和能力提升。因此,尽管从统计数据上看,大学生似乎在实践经验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这些活动的“符号”意义远远胜过其实质意义。

3.求职渠道趋同。在招聘信息获取和应聘信息发送方面,大学生所选择的渠道也较为集中。获取招聘信息时的首选渠道,按被选择比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和家人亲戚的信息,各占46.1%﹑22.3%和10.8%。大学生首选的投送简历渠道,按被选择比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校园招聘会﹑电子邮件以及专业招聘网站的招聘系统,各占33.4%﹑31.9%﹑30.2%。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已经很少被求职者所关注,大学生更愿意借助于快捷﹑直接﹑有效的求职渠道完成求职择业。

4.自主创业热情高涨。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高度重视,自上而下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等。随着经济环境﹑社会氛围的营造,大学生就业观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也逐年递增。在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乃至在校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5.多重职业或将成为潮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Slash)”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这一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资源和多种方式来完成对自我的二次升华。在“多重职业”的新趋势下,把兴趣变成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三、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增长速度趋缓,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未来十年,中国就业面临着外部影响加内部矛盾的双重挑战。

(一)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

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仍难以摆脱结构深度调整的压力,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潜在风险相互交织。这将使得外部消费需求下降,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也将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发展造成压力。“亚投行”“一带一路”是我国扩大国际影响﹑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的有力措施,但世界各方势力都从本国﹑本地区利益出发挖潜经营,力图在世界经济低迷态势中首先得以突破。

(二)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高位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交织在一起,劳动力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叠加,将共同增加结构性﹑周期性﹑失衡性的失业压力。具体体现在:农村和农业劳动力需求急剧萎缩;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就业供给压力增大;供给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逐步提高,与产业的不适应性之间产生结构性矛盾;工业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步下降;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因发展模式限制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总之,受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社会岗位有效需求降低,致使人数年创新高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劳动力供需结构错位短期内很难改变

劳动力就业问题,从供给规模太大的矛盾转向了结构错位的矛盾,从以供给为主要方面的矛盾转向了以需求为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经济学家将失业分成“总量过剩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三大类,其中结构性失业值得重点关注。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失业的时间较长,通常在六个月以上。存在较为突出的是技能性结构失业﹑地域性结构失业和观念性结构失业。观念性结构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失业。目前,大学生失业很大程度上也跟就业观念有关。有关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显然,他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技能性结构失业是指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造成的失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的另一表现就是技能型人才短缺。这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大多数技术工种来说需求多于供给,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域性结构失业指的是劳动者的地域分布﹑流动,与岗位的地域分布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这种情况造成劳动力在某些地方过剩,另外一些地方却严重短缺。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县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急需人才来推动发展﹑改变现状;另一方面人才又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去。这就造成了欠发达地区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岗位空缺或由不合适人员顶替,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

(四)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尚需时日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就业中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985﹑211学校因学历出身比其他本一﹑本二学生更具优势;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生源地为农村或普通家庭的毕业生与“官二代”“富二代”相比无论是“财力”还是“家庭实力”都明显处于劣势,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就业机会……虽然现在许多招考中进一步推进选人用人的规范化﹑公开化,但是这种拼出身﹑拼学历﹑拼爹或者“量身定做”的现象会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