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大学生“村官”到任后面临的却是繁杂的农村工作和比较艰苦的生活条件,难免产生思念亲人、对比就业,因工作无处下手、所学专业得不到发挥而产生心理困惑、自卑等现实问题。大学生“村官”到任后,面临的最大生活困难莫过于吃和住。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当作今后工作的“跳板”和“敲门砖”。健全管理机制,促大学生“村官”快成长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旱塬播绿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妥成军

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8年9月,红寺堡选聘8名大学生到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助理。目前,这些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级管理水平、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要让他们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还需正确处理他们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做好培养和管理工作。

实现人文关爱,消除大学生“村官”心理困惑

大学生在学校时普遍都有宏大的抱负,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而大学生“村官”到任后面临的却是繁杂的农村工作和比较艰苦的生活条件,难免产生思念亲人、对比就业,因工作无处下手、所学专业得不到发挥而产生心理困惑、自卑等现实问题。对待这些问题,应采取人文化管理。首先把配备大学生“村官”的村按照产业特点一一列举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或专长进行选择,对“号”入村。同时建立村干部人才流动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到能尽其才的地方干事创业。其次,落实工资待遇。对他们的工资、安置费按时发放,及时办理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三是建立谈心制度。工委组织部、乡镇领导定期与大学生村干部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在艰苦环境下锻炼成长的信念。四是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村官”到任后,面临的最大生活困难莫过于吃和住。各乡镇、村从当地实际出发,有的实行集中吃住在乡镇,工作赴村的办法;有的专门置备了灶具,安排他们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等,为大学生“村官”解决了实际困难,创造了安心工作的条件。

加强培养教育,激发大学生“村官”进角色

做好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选聘是基础,培养是关键。为了使这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念好“村官经”,尽快从“空降兵”转变成“领军人”,必须下大力做好培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任前教育。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当作今后工作的“跳板”和“敲门砖”。如果不从思想上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不能认识到自己到村任职的重要性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能从更高层次理解和领悟党中央决策的重大意义,就很难沉下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因此上好任前“区情课、取经课、意识课”“三节”课必不可少。“区情课”,就是让他们了解红寺堡的开发建设史和现状,增强服务发展的信心;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加深对农村和农村工作的认识,对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好必要的准备,做到“知彼”。“取经课”,就是聘请优秀村干部宣讲自己在农村的工作经验、感受、认识。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个复杂的大课堂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工作中,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对待农民,如何巧妙化解各种矛盾,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做到“知己”。“意识课”,就是要树立平等意识,正确面对农村的落后现实,决不能对农村抱有偏见;树立乡土意识,把自己当作农村人,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多与农民沟通,努力成为农民“自己人”;树立主动意识,主动工作、主动服务、主动接近群众。通过任前培训教育,让他们结合村情民情,主动思考,理清村级工作思路和帮助群众发家致富的路子。二是加强培训。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涉农法律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集中授课、专题培训、以会代训、集中驻村培训以及外出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指导他们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三是实行结对帮扶。建立村干部当师傅、乡镇干部带着干的“2+1”帮扶模式。手把手地教,身不离影的带,尽快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实行列席会议制度。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机关的集体学习、重要会议等,让他们熟悉有关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工作动态,了解上级要求,减少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健全管理机制,促大学生“村官”快成长

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为了使大学生“村官”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制定“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人员管理办法。要求他们切实做到“五不准”,即:不准接受群众宴请或用公款吃请;不准在村上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准在所驻乡村低价购买物品和土特产;不准收受贿赂或接受各种答谢性礼品、礼金;不准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活动。二是实行检查考核制度。组织部门与乡镇联动,制定一整套有效的管理、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对大学生“村官”档案,实施月考核、季度汇报、半年普考、年终总评的考核体系。年终考核实行“一述双评”制度,通过三级考评与本村党员、村民代表、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年度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或工作考勤每月达不到每月20个工作日的(法定假除外),或聘任期内有违法违纪及重大工作失误的,要予以解聘。三是大胆放手使用。红寺堡、乡镇、村根据农村工作特点,按季节、分阶段地给大学生“村官”部署指导性工作任务,进行跟踪指导,用“压”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要求他们做到“八个一、两同、三个一次、四员”。“八个一”即每年深入所在村各家各户做一次深入调研,听民声,知民情;写一篇发展农村经济、党建等方面的调研报告,提供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联系一名党员致富示范户,“访富问经”;帮扶一名贫困户,帮其“脱贫致富”;给村子出一个发展的好主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抓一户计生超生户,帮助解决计划生育工作难的问题;上一堂时事政治课,让村民成为知国情的明白人;记一本民情日记,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两同”即每周和农民同吃一天农家饭;同干一天农活。“三个一次”即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对致富能人、种植户、养殖户、妇女分期分批进行业务、信息、技能培训;每周主持一次“三农呼叫”,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每周主持召开一次党员学习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四员”即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讲解员,对村民进行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做一名技术员,不断掌握农业生产技能,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做一名信息员,及时向上级党委反映农民的呼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做一名调解员,对农村发生的矛盾问题进行调解,建设和谐社会。

通过半年多的培养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努力,已初见成效。8名大学生“村官”都能深入农户,主动和农民群众交朋友,对“三农”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人撰写了1~2篇卓有成效的调研文章和几万字的民情日记;累计为党员讲党课、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党的惠农政策80多场次,让农民对党和国家有了更多了解;行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帮助三农呼叫,收益群众达到5000人;“一帮一联、双挂双创”活动中,他们每人帮扶1名贫困党员户和1名致富示范户;还担任了远程教育信息员、村务公开录入员等多个角色、大到帮助村上跑项目、引导群众创业致富,小到给老百姓排忧解难、调处家长里短,事无巨细,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同时,他们都能定期主动向工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汇报思想,以前没有入党的5名大学生“村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希望早日加入党组织的迫切愿望。2009年,其中一名被红寺堡评为“十大杰出”志愿者;一名办起了养殖厂。总的看,他们已完成了从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换,已融入到农村和农民当中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