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重构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重构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教育”从最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目前最受关注的“教育职能化和个性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推送与自适应。在2.0时代,资源库主要由课程构成,包括网络精品课、远程视频教学、微课程、MOOC等,使用者主要是教育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以学生为主。在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主要以网络资源为主,其类型逐渐由单一的纸本材料向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转变。

在线学习、创客教育、翻转课堂、STEAM课程、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基于脑科学的学习等,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这些学习后面的本质,就是回归学习本源,试图从上千年来单向化、工具化、标准化的培养范式中走出来,应对日益多样性、体验性、深度探究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剖析每一种学习方式,创新背后的深层逻辑都是通过课程与教材重构,技术与评价运用,学程与流程再造等,来“重构学习”。重构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学习变革的必然结果,是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效果的立体化再造,是基于学生选择性、个性化的学习转型,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是这个时代带来的学习盛宴。

一、教学资源的重构

(一)从教师个人建资源到人人建资源

在资源库建设阶段之后,随着技术和工具的不断发展,教师个人建设资源成为可能。纵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库里的资源对师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应用状况也并不理想。现有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组织加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资源库建设的思路是“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平台”,对素材层、功能层、应用层有着不同的要求,碎片化资源应该主要放置在后台,前台出现在用户面前的应该是结构化、体系化、逻辑化的内容,但目前大多数建设项目却直接将碎片呈现在用户面前,而碎片化的资源呈现等于没有资源。另外资源库的菜单太多、图层太厚,对数据进行的是“图书馆式”分类,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仅仅熟悉网站的结构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失去了信息化、大数据的优势。在资源库的内容上适合教学应用的太少,载体不丰富、形式不活泼,支持家校互动、合作学习、合作教学的资源很少。针对现状,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从教师开始,教师人人建资源成了资源建设的一种趋势。

(二)资源的推送与自适应

“互联网+教育”从最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目前最受关注的“教育职能化和个性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推送与自适应。学生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历史形成了个人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动地推送教育资源,学生则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互联网学习资源实现自适应学习。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标签技术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统计学、测量学摩擦出火花,产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之一即产生了最新的在线教育模式,自适应教育。所谓自适应教育即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学习活动和进程,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自适应教育能够诊断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掌握状态,然后根据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学习目标来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项技术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

图1-21 资源推送与自适应模型

(三)资源供给侧的变化

教学资源库建设经历了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转变,“互联网+教育”促使教学资源库建设迈向3.0时代。

在1.0时代,资源库主要由教学资料构成,包括教材、学材、数字化图书、光盘、软件等。使用者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以教师为主。这个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假设是,教师都是合格的,只是缺乏足够的资料支撑教学。在2.0时代,资源库主要由课程构成,包括网络精品课、远程视频教学、微课程、MOOC等,使用者主要是教育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以学生为主。这个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假设是,由最好的老师讲授最好的课程,让其他老师和学生受益和提升。

到了今天,也就是3.0时代,资源库将主要由平台、资源和工具共同构成,这是一个在一定理论、方法体系支持下的大数据、网络课程和工具(包括开发工具、交互工具、学习工具、评价工具等)有序有机的组织系统,使用者除了教师和学生,还有社会学生,他们通过角色互动,实现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生,又都是教师,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从中得到进步。3.0时代的资源库建设,无疑会突破传统教学和传统学校的边界,要汇聚来自更多方面的力量,面对的用户群也更加复杂。

在3.0时代,资源库建设应注意以下4点。

●资源库建设模式应实现从“供给思维”向“需求思维”的转变。

●资源库建设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建设,更在于利用。

●资源库建设与利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资源库激发互动。

(四)资源类型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主要以网络资源为主,其类型逐渐由单一的纸本材料向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转变。当前,可供学生使用的数字资源琳琅满目,这里介绍以下三类较常见的数字资源形式。

1.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时间介于30秒到20分钟间,具有内容广泛、多样视频形态的视频短片的统称,这些视频短片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以在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微视频首先具有视频生动易读的品格,同时具备数字视频制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微视频具有生动易读、制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微”是微视频最大的优势。短快精、大众参与性和制作上传的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备受欢迎的主要特征。

2.TED

TED(technology,entertainm ent,design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 TED 大会著称。作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成功范例,2006 年以来 TED 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全新的共享理念异军突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成为全球 OER 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TED大会的演讲特点是简明扼要的专业讲座,观点新颖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大会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即认为优秀的思想可以改变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图1-22 TED首页

3.网络公开课

网络公开课,是学校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的录像,以造福全世界的求知者。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可称得上是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赠予。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并计划在10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随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免费网络公开课的影响范围不断拓宽。网络公开课基于资源共享原则,通过网络营造公开课堂。

图1-23 网易公开课首页

二、教学流程的重构

2011年萨尔曼·汗与比尔·盖茨在TED大会上作的《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精彩演讲,掀起了全球教育者关注翻转课堂的热潮,有关翻转课堂的各种模式及其反响的译文便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教育类网站和报刊上。美国各地翻转课堂迅速兴起,国内许多学校也随即跃跃欲试,引进翻转课堂理念,进行翻转课堂试点。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丰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校的进一步实践提供了参考。

(一)教学结构的变革

什么是“翻转课堂”?要了解“翻转课堂”,必须从传统课堂说起,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和操作或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变化的比较如图1-24所示。

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的主要情况见表1-7。

图1-24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变化的比较[1]

表1-7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对比表

(二)教学结构变革案例

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实践较多,下文中我们选取了几个案例。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实验

萨尔曼·可汗在TED的激情演讲,引起全球教育工作者关注“翻转课堂”。他创办提供视频学习资源的网络学校--Khan Academy(可汗学院),用虚拟黑板、彩笔、光标和同步会话配音录制学习视频,放在可汗学院(学习网站),供学生学习,并通过学习管理平台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萨尔曼·可汗不但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线学习,而且学生的作业也是在线的,教师通过学习管理平台(a live dashboard)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介入指导。现在,来自全球的注册学员已达数百万。比尔·盖茨称萨尔曼·可汗“预见了教育的未来”,为可汗提供资金,支持他的网络教育事业。

2.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实验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预先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把观看视频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在学习课程之前的晚上,在家里通过网络、U盘或者DVD观看教学视频,称为“预点播(Pre-Vodcasting)模型”。然后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科学实验或完成原本的家庭作业,教师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个性化互动式指导,帮助学生弄清楚他们不懂的概念。

图1-25 萨尔曼·可汗的TED演讲

3.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实验

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可以概括为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课前四步骤是:①设计导学案;②录制和上传教学视频;③学生自主学习;④教师制定个别辅导计划。课中五环节是:①合作探究;②释疑拓展;③练习巩固;④自主纠错;⑤反思总结。聚奎中学是国内翻转课堂实验的领头羊,据学校调查问卷显示,教学效果明显。

不难看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翻转课堂”都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无论何种“翻转”,都是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技术的发展让学习不断地回归本源。

三、教学评估的重构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评价

互联网正在促使新的社会形态形成,教育完成了阶段性成果,我国的教育正在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以及更科学的教育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呈现出三个趋势。

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是考察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与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思维品质等深层次的表现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技能等非学业表现也是评价的重点。第二,追求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学生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评价应顺应学生天性,重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第三,注重过程和表现性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单一的考试分数,不足以对学生的成长状态做总结性的评判,而应综合考虑发展过程与学生的平时表现。

(二)基于大数据的实证评价

基于大数据的实证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实证评价仍然面临重重阻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缺少能够反应教育质量的大数据;缺少大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大数据分析技术尚不成熟;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还十分缺乏。

虽然基于大数据的实证评价在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上都不够充分,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教育深入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教育评价正在向智能化、科学化、可视化等方面发展,教学评估重构迎来契机。

1.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大数据的形成与分析创造了条件

2012年,随着“教育管理云”“教育资源云”的开启,为基础教育大数据的形成创造了基础,将全国学生的各项管理信息和资源利用信息汇集到一起,为管理、教研、教学等等环节提供了基于实证的数据支撑。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教育评价云,针对学生质量评价从标准、工具、采集、存储、分析与结果呈现,进行研究与设计,旨在为基础教育质量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奠定基础。

2.各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大数据分析提供过程性和表现性数据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地开展“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录播系统”和“学生学习系统”的建设,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采集了大量的过程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家长的参与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挖掘价值,将作为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四、教学管理的重构

图1-26 手机APP平台下O2O教学管理工作方式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源与方式趋于丰富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正规教育渠道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网上课堂、家长课程、在线教育等网络平台以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实现自主学习。此外,教育资金投入也同样趋于多元化,学校不仅有国家财政投入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这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在网络时代教育资源逐步多样化与丰富性的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正在发生以下五个转变。

(一)管理理念从基于经验的管理到基于数据的管理

当前,传统的校园已经逐渐走向信息化,数字校园、云服务等信息化产物使大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在线完成。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教学管理方便管理者搜集数据,此外,还能够根据学生、教师在网上的足迹实现大数据分析。互联网同时也加速了数据的传播,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这一系列转变加速了管理理念从基于经验的管理到基于数据的管理,促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

(二)管理形式从行政管理到服务支持

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趋向于科层制的行政管理,这类管理起先被政府机构和公司等与教育差异较大的组织所采用。然而,教育有其特殊性,具备组织的松散性和职能的柔性化特征,学校里的主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教育关系。因此,直接沿用科层制的行政管理形式,容易造成种种问题,教学管理应该逐步过渡到以服务支持为主的管理形式。互联网+教育赋予了管理者更高的管理效率,更丰富的管理资源,这有利于教学管理者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为教学管理形式从行政管理走向服务支持创造条件。

(三)管理过程从分割到统整

以上管理理念、思想和过程的转变促使教学管理的状态和结果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条线的分割走向整体化的管理。互联网让整个教学管理过程联结的更加紧密,教学管理不再是分割的碎片,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校园云服务平台,可以把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统整起来。

(四)管理效率提升

互联网+教育促使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过程发生转变,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智慧软件的应用替代了原本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传统管理形态,节约了成本,精简了管理团队,最终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倒逼管理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计算机科学教授迈克尔·马丁·哈默(M ichael Martin Hammer)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而核心思想是要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过程,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为学生发展服务,传统的教学管理类似于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的特色不够凸显,互联网引入教育,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促使教学管理流程再造,从而促进教学管理向顺应人性的服务型转变。

【注释】

[1]徐福荫,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1):58-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