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小米时代”的颠覆者

互联网“小米时代”的颠覆者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的雷军,已经超过40岁,在互联网领域,堪称老兵。自2011年10月20日发货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小米就创下了100万台的销售业绩。更令人惊奇的是,发货当天,在短短3个小时内10万部手机抢订一空,2亿元的销售神话足以让消费者对小米这个后起之秀刮目相看。然而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质疑和攻击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5月,有人攻击小米暴利,又提前散布小米第三次融资的消息,这些给雷军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2010年的4月6日,我们几个人,在北四环的银谷大厦静悄悄地创办了小米公司,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雷军所说的几个人,其实堪称超豪华的联合创始人团队:雷军自不赘言,金山软件的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林斌是谷歌研究院的副院长,洪锋是Google高级工程师,黄江吉是微软工程院首席工程师,黎万强是金山软件人机交互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周光平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而刘德是一位自世界上顶级设计院校ArtCenter毕业的工业设计师。

那时的雷军,已经超过40岁,在互联网领域,堪称老兵。“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因梦想而伟大,他说,18岁时,自己想办世界一流的企业,到40岁发现目标渐行渐远,再试一把,输了也认了,不至于害怕得连试都不敢,老了后悔。

创业初期雷军很低调——先是悄悄成立了公司,然后以第三方名义开发MIUI系统,甚至在招聘时都不说他是真正的老板。在小米创办初期的一年多,任何人不允许讲小米是雷军创办的,也不发新闻稿,拒绝接受任何采访。雷军的想法是,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把产品做好上。

“高度认同‘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做。我们只做了一款手机,也只有一个名字,就叫‘小米手机’。”

雷军说,“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但是未来的硬件升级空间正在逐步减少,小米要回到原点,回到性能本身,之后才是价格。”

创业一年后的夏天,雷军以一种类似苹果发布会的形式,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演讲,正式推出小米手机。

彼时台下一众“米粉”喊出的“雷布斯”,似乎也彰示这位推崇“乔布斯”的中国创业者身上沉甸甸的创新使命。

小米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它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从商业模式、软硬件、营销方式、渠道创新和社区建设,是彻底的颠覆和创新。

小米先树立品牌,把手机变成渠道,装入移动游戏、社交、电商等,通过服务和软件营利;系统上,小米最早使用互联网研发模式,每周在线更新系统,而苹果是半年更新一次。

此时的雷军将自己定位成“创业者”,创业如同在悬崖跳舞,而这次,他孤注一掷。

小米时代的雷军完全沉浸在一个产品经理的快乐中,不再是西装革履,而是和互联网大多数老总一样,穿着T恤牛仔裤上班,随意但充满活力。黎万强说,小米是雷军产品精神的完美体现,为了挑选小米的开机画面,团队就看了100万张照片。“极致就是要做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做得非常好。”雷军经常拿“海底捞”讲故事,说做的产品要超出预期。

自2011年10月20日发货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小米就创下了100万台的销售业绩。更令人惊奇的是,发货当天,在短短3个小时内10万部手机抢订一空,2亿元的销售神话足以让消费者对小米这个后起之秀刮目相看。然而小米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质疑和攻击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5月,有人攻击小米暴利,又提前散布小米第三次融资的消息,这些给雷军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那时候,雷军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质疑一一回应,他还做了一张成本表,一个个算,小米到底赚多少。“提前宣布我们融资成功,使我们陷入两难——回复是抬轿子,不回复就被栽赃了,我们努力说服投资人公布融资信息。”

雷军说“小米公司的企业思想是尽量不树敌”,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