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述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含义﹑分类﹑成因﹑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理论分析,对选取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际解读。基于此,可总结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传播规律,分析网络舆论引导控制的难点,从而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规避网络舆论事件引发公共事件而产生的办学风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困难重重。

前述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含义﹑分类﹑成因﹑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理论分析,对选取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际解读。基于此,可总结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传播规律,分析网络舆论引导控制的难点,从而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规避网络舆论事件引发公共事件而产生的办学风险。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传播规律

网络舆论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这一规律本质上是传播学规律。舆论传播过程因为管理作用发挥的差异可能产生多种变化,但基本的传播学规律始终是符合客观常态的。熟识规律,把握常态,是高校管理工作者规避网络舆论引发公共事件风险的前提。

(一)网络舆论传播的特性

1.自由性、开放性。网络生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正因此,新媒体的激烈竞争致使各类交互式网站或软件应用层出不穷。其直接结果是热衷网络应用的大学生,可能在虚拟社会中获得多个独立自主的身份。他们通过这些身份悠游于网络世界,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和发表评论,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自由度和交互度等发生革命性变化,推动网络舆论事件迅疾向社会化发酵而难以管控。

2.多变性、从众性。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人们认识﹑参与网络舆论事件一般都是快餐式的,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网络舆论的从众效应更为明显[20]。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常常是观点犀利者引导舆论走向,而不是事件真相。因此,大学生网民容易跟从先行发布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观点而随声附和,形成舆论场。然而,这一舆论场并不稳定,当新的证据﹑新的观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时,不同的舆论场就会形成。多变而多数量的舆论场迫使舆论引导异常被动。

(二)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基本规律

一则消息从网络上出现,到发展成为被大学生群体广泛关注的事件,再到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进而从虚拟走到现实,直接引发现实社会中的行动,必定经历着一个发展膨胀的过程。局部问题的全局化﹑简单问题的复杂化﹑个体问题的公众化﹑普通问题的政治化﹑一般问题的热点化,都遵循着基本的传播学规律。

1.聚焦阶段——网络议题的形成。网络舆论的产生源于校内外敏感信息的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不同程度引发大学生群体思想波动,形成网络议题[21]。能够引发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现实刺激信息涵盖极广,内政外交﹑社会民生﹑安全卫生﹑教育文化等等,几乎无所不包。社会现实事件一经在网络上出现,但凡具备非常特征,就会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兴趣。施展才华的成就感﹑展现自我的自豪感﹑彰显个性的新奇感﹑表达不满的愤怒感,都使得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事件中。一旦形成较多的关注群体,现实事件便从最初的事实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成为引发众人讨论的网络议题。

2.扩散阶段——群体情绪的激荡。聚焦网络议题展开的自由讨论,既是观点和情感的表达过程,也是信息和情绪的扩散过程。聚集人群当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是纵横交错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不自觉模仿﹑采纳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22]。由于任何事件的评述都具有情绪性特征,甚至成为情绪发泄的平台,因此,新的行为模式在传染机制作用下,强化了群体意见。随着网络群体意见的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其中,他们或全面围观,或积极表达,期望出现令人信服的主导意见。在这样充满变数和期盼的网络舆论扩散过程中,群体的情绪不断升腾和激荡。

3.高潮阶段——集群行为的爆发。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高潮阶段,是集群危机行为爆发的临界状态。在此阶段,利益攸关的群体间进行充分博弈。博弈的主导者通过把控舆论走向实现控制群体的目的,称其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参与舆论的人群中,或者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或者拥有的知识更丰富,或者所持的见解更鲜明,其舆论影响力也就更大。在舆论高潮期,一些意见领袖发挥着深化舆论﹑组织动员的作用。他们通过对网络事件关键证据的发掘和现实意义的评析,使主导意见内化为网络参与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而起到带动引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组织动员的力量突破临界状态,其最终结果便是集群行为从线上走向线下,爆发为实际行动,形成公共事件。

二、引导控制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难点

网络议题的发端,网络舆论的发酵,网络集群行为的爆发构成了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三部曲。在这一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特性是客观环境因素,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不足﹑高校网络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是主观人为因素。主观因素发挥负面作用或不能发挥应有的正面作用,是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导控的难点。

(一)网络参与能力的缺失

“有好义之风,有刚劲之气。善用之,则足备干城;误用之,则适滋事变”,大学生自身特点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主观可能。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领域问题具有浓厚兴趣,喜欢通过网络表达对形势﹑政策及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受制于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成熟,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和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的意见表达,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加之网络匿名性和监管不到位的特点,很容易加剧非理性情绪的膨胀。

当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无限热情与有限理性间的矛盾冲突,遇到学校或社会的既存问题时,便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客观“土壤”。综合认知判断﹑学识判断和价值判断而成的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还不足以合理应对网络舆情[23],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当大学生遭遇现实生活和自我实现的矛盾,自身能力或对于校方的期盼都无法得以解决时,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网络就可能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便利平台;二是当突发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或涉及民族﹑宗教等政治性强的问题时,一些敌对政治力量可能寻求机会策划发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而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容易受到蛊惑,容易冲动冒进。

(二)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

网络议题一旦形成,网络舆论便呈几何级数态势悄然传播。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困难重重。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通讯台,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关注和被关注。在自由洒脱的自媒体时空中,网络信息形成快﹑传播广﹑内容杂﹑影响大,这就使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面临难以明说的困难。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舆论引导控制却常常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响应效率,躲﹑堵﹑拖成为不可言传的基本法则。

舆论管控的缺位最本质的原因在于观念落后。一是尚未形成防患于未然的观念。网络群体性事件看似突如其来,其实都有现实根源和时间上的情绪累积。管理者缺乏应对群体情绪的前瞻性,不能在舆论苗头乍起时做出及时回应,导致利益相关者意见表达不畅,知情权得不到应有尊重,情绪逐渐被激化;二是尚未形成先发制人的观念。视网络舆论事件为洪水猛兽﹑心头大患,严守能谨小慎微绝不主动放大,能不理不管绝不主动作为的观念。直到问题不能回避时,仍然坚守查明真相,研究好对策再对外发声明﹑表立场的传统网络舆论引导理念[24]。然而,弄巧反易成拙,“躲”不是长久之计,“堵”难以平息事态,“拖”只会累加矛盾。躲闪的态度违反了因势利导的原则,难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网络舆论管控观念的落后,造成响应速度的迟滞,几乎等于放任舆论自由泛化。

(三)网络舆论管理办法的低效

大学生聚居于校园内,他们精力充沛,遇到网络舆论事件时,愿意用集体行动来表达情感与意愿,希望学校方面出面,于情于理于法给出合理解释。在这个解释的逻辑中,他们往往把“情”放在首位,在情感上得不到满意答案,内在的叛逆意识就会逐渐显现。不巧的是,学校层面则多用法理情的逻辑予以回应,“法”的规则观念不自觉摆在首位。

对于利益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乐于先向校内管理部门寻求解决。然而,当高校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粗放的纪律约束与教育管理阶段时,在情感层面就违背了学生的意愿。学生压抑的情绪不能及时得到安抚和疏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逆反情绪,他们一旦认为校方处事不公,合理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会带着更为极端的情绪把不满诉诸网络,于是,造成集群行为升级的局面便在情理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样的刚性控制还具体表现在高校方面不重视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封账号﹑删跟帖﹑堵信息等老套的策略上[25]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规避策略

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而言,网络舆论事件绝不是一项没事忽视﹑有事说事的临时性工作。有效化解网络舆论事件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的风险,应为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一项全方位立体工程。它应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厚重的政治根基,推动致力于养成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教学改革,以及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主导信息发布机制。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主动权,规避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发生的风险,有效化解高校公共事件。

(一)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永恒的前提和最持久的力量。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意识形态也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得到传播。意识形态广泛渗透到群众个体的心理层次中去,个体就会丧失批判能力,群体行为也因此变得一致化﹑情绪化和非理性化。[26]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寄“厚望”于网络,煞费苦心的经营新媒体,从中广泛﹑隐晦的传播﹑渗透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论﹑网络自由论等各种社会思潮。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如果有所忽视,任自由思想泛化,导致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模糊不清,网络舆论是非就将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极有可能出现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乃至政治后果。

强本才能固基,高等学校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意识形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等的指示精神,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世界格局重塑﹑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及大学生群体新风貌的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三个自信”,增强政治敏锐力﹑洞察力以及抵制和纠正错误思潮的能力。

(二)着力培养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

网络参与能力是指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它指向于助力个体的发展和助推社会的发展。网络参与能力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而生,既涵盖选我所需﹑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涵盖遵守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规则﹑网络安全等制度与道德层面的素养。

网络参与能力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课题,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新焦点。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内容,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能效意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一是引导大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体验和信息反映,培养网络公共精神﹑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27],使得网情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学情,少做无用功,多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真实有效的舆论观测信息;二是加强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健全完整的人格,引导大学生不因个人好恶选择价值偏向,不在网络空间发泄情绪,恣意妄言;三是强化网络安全危机意识,培养大学生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既要提高在网上获得﹑辨别﹑利用信息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又要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拒绝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而扰乱社会秩序[28]

(三)切实建立权威声音发布机制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以“先发制人”的理念,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依法管网和网上舆论引导,驱散网络舆论生态的雾霾,构建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秩序[29]。网络的事情网络办,高等学校应自觉树立网络舆论引导的先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尊重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确立开放包容的网络舆论引导理念,建立权威声音发布机制,把问题解决在网络上。

网络权威声音的发布能否做到“先发制人”,取决于时间的第一性和声音的权威性两大因素。为此,高校要有计划﹑有目的选配﹑培养意见领袖,使政治素养高,熟悉高校历史文化,责任感强,分析能力透,有人格魅力的师生代表占据优势网络空间,运用心平气和﹑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微言微语”讲好网络舆论“故事”;信息网络在付诸实践之前,是能够像道路一样被预先设计的[30],要精心设置﹑运作和安排网络舆论走向,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提高舆情研判能力,做到总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质疑和谣言,抢占网络舆论引导的先机,不给小道消息和谣言以传播空间。用权威主流的评论分析引导舆论,稀释非理性声音,凝聚师生共识,规避网络舆论爆发的风险。

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因受事件本身﹑大众心理﹑各色传媒﹑学校或政府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突出性和多变性。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自律意识,建立﹑健全高效的舆情监测﹑研判疏导﹑处置反馈的引导机制,不断提高对公共事件的干预﹑处置水平。尤其要树立高校及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民众理性参政的信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预防高校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扩大化的根本所在。

【注释】

[1]计卫舸﹑武宇清《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类型及诱因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江矞《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因与防范》,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石静《从个体事件到公共事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化与应对》,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江矞《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因与防范》,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计卫舸﹑武宇清《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类型及诱因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石静《从个体事件到公共事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化与应对》,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王子伶《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殷向阳《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社科纵横》2013年第3期。

[9]《舆情聚焦:华科大泼水节是文化还是骚扰?》,《中国教育舆情周报》2015年第45周。[EB/ OL].http://www.edu.cn/html/t/ceyqweekly/vol201545/index_keyword1.shtml.

[10]知乎,「华科泼水节」是怎样的校园活动?[EB/OL].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36977/,2013-06-22.

[11]高富强《华科泼水节存在性骚扰是铁一样的事实——答人大新闻学院某学子》。[EB/OL].http:// blog.sina.com.cn/s/blog_4b423c430102wakl.html,2015-12-21.

[12]五月浪花《复旦黄山门》。[EB/OL].http://bbs.tianya_cn/post-free-2059478-l.shtml,2012-12-17.

[13]石静《从个体事件到公共事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演化与应对》,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4]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新闻特写:《南山南》引百校接力抒学子乡愁。http://cen.ce.cn/ more/201602/15/t20160215_8847948.shtml,2016-02-15.

[15]央广网,多所高校隔空对唱《南山南》同一首歌讲述各自的故事。[EB/OL].http://finance.cnr.cn/ txcj/20160119/t20160119_521166250.shtml,2016-01-19.

[16]清华大学官方微博。[EB/OL].http://weibo.com/1676317545/D8YcxkjJe?sudaref=www. so.com&type=comment

[17]知乎,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化学楼爆炸事件?[EB/OL].http://www.zhihu.com/ question/38641134?rf=38647902.

[18]王子伶《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9]中国汽车消费网,钓鱼岛事件日系车成众矢之的。[EB/OL].http://inf.315che.com/ n/2012_09/282246/,2012-09-19.

[20]李朝晖﹑赵彦莉《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与引导研究》,《教育评论》2014年第2期。

[21]白贵﹑王秋菊《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与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河北学刊》2013年第2期。

[22]Ginnecen,Jaap van.collective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3:98.

[23]马松《网络推手能否主导网海暗流——沙丁鱼群体行为研究在网络舆情控制中的仿生应用》,《新闻实践》2009年第8期。

[24]陈虹﹑鞠海鸥《政府莫在网络事件“癌变”后才操刀手术》,《视点》2010年第5期。

[25]徐强﹑王玉娥《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现状与对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26]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7]张继东﹑李会杰《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预防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1期。

[28]殷向阳《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第1期。

[29]贺永强《立足管得住 给力正能量》,《求是》2014年第9期。

[30]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