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解放军理工大学 钱田英 高 翔摘要语用学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它对语言运用进行了整体研究,为语言实践的探索建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其中语用学应用于外语教学已取得了显著效果,语用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更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成为翻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解放军理工大学 钱田英 高 翔

摘要

语用学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它对语言运用进行了整体研究,为语言实践的探索建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其中语用学应用于外语教学已取得了显著效果,语用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更为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交际者在语言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否恰当运用语言的一种能力。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是多种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成为翻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语用学 翻译教学 语用能力 语言语用能力 社交语用能力 语境文化

翻译教育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但是直到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学校才在欧洲诞生[1]。而传统的“非正式的”、“反复实践”的翻译教学法一直占据着翻译教育的统治地位[2]。直到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才引发了对于翻译教学的系统理论研究。

一、翻译教学的实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仍是沿着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条可以说是自私塾出现以来就业已成形的模式走路。就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翻译教学来看,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下,参考译文或教师自己的译文成了评判学生译文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仿佛一段相同的话语放在任何语境下其意义都是相同的。对于语言能力过分强调的同时忽视了语言行为和翻译行为发生的语境,等于否定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误导了翻译教学。

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应用过程,它不仅包括译者对原文的写作风格、文本含义的认知和理解,也包括对原语作者、原文背景的了解,还包括译者自身的翻译水平,驾驭译语的能力等等。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众多能力因素作用于译者,从而使译文成为一种多种能力相互作用的产物。翻译教学的作用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激活主体的能力因素,指导学生认知、验证并总结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完成这项跨文化的符号转换任务。因此,单纯掌握语言知识远远无法保证这一活动的成功进行。翻译教学活动应该设计成一种以培养各种能力因素为主导的模式。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就是指学生整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与目的语有关的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翻译教学的目标和方法、翻译课程的设置等等,也应充分利用翻译以及其他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二、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学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并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与重视。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尤其注重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3]。语用学对语言运用进行了整体研究,为语言实践的研究建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它不但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更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此后,语言学家们开始广泛关注语用学的应用问题,其中语用学应用于外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提出更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那么,什么是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交际者在语言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否恰当运用语言的一种能力。Leech[4]提出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语用能力也就相应地分为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

但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没有能和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翻译教学的作用失去了意义,无法真正实现其目标。笔者试从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语言语用能力

第一,语言语用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

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分类有所区别,但是总体并无大的相悖之处。本文倾向于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前者主要指某一语言单位所处的句子,以及对此语言单位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并有密切关系的前后句子、段落等。后者可进一步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两个次类。显性环境主要指情景语境,隐性环境主要指文化语境。关于文化语境,本文在讨论社交语用能力时将加以解释。翻译的原文总是处于特定的语境之中的,尤其是小说的翻译。所以在翻译时要考虑语境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要使翻译达到语用等效,首先要克服文化背景的悬殊造成的差异,达到正确理解原文;其次要创造出符合特定语境的语域;最后要营造出相同的情景语境。在翻译教学中,卡特福德[5]主张学生“系统的研究原文与译文,研究各自的语境,训练学生辨别和选择源于文本与译语文本相关的语境特征……必须仔细分析交际目的和‘有某种特殊需要的动机’”。

1.语言语境

负迁移体现了语言语境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迁移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理论,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学把后者称之为负迁移。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当已有语言与目的语不同时就有可能会产生负迁移,而负迁移无疑会阻碍新语言知识的获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克服负迁移作用的产生。就翻译教学而言,本族语的负迁移是指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把已经掌握的母语知识不恰当地迁移到相似的目的语任务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出的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中式英语”(Chinglish)。

例如,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的一个比喻句进行翻译时,两种译文均未能摆脱母语习惯的影响[6]

例(1)屋里呢,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小屋里是那么热,憋气,再添上那个老虎,他一进去就仿佛要出不来气。

译文A:At home,Tigress seemed more and more to live up to her name.The little rooms were hot and stifling,and with Tigress there he found them suffocating.

译文B:At home,he felt more and more that Hu Niu was like a mother tiger.On top of that,the rooms were so hot and disagreeable that,with the tiger added in,it was as if that he couldn’t breathe when he got inside.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用“母老虎”代指“泼妇”、“悍妇”已是再通俗不过的比喻了,而英语中tiger常常用来指男性的英勇气概。上面两种译文都是典型地把母语中已经掌握的知识错误地迁移到目的语中。笔者试给出下列译文:

译文C: Athome,Hu Niu seemed more and more like a vixen to him.He was stifled in the small hot rooms with such a shrewish woman in.

英语中vixen和shrew这两个表示动物的词和汉语中的“母老虎”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第四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stifle一词解释为“feel or make(sb.) unable to breathe(easily) because of lack of fresh air; suffocate”,因此译文A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出现了词义重复现象,造成了译文的累赘。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一些(负迁移)错误,往往很不容易纠正和消除。这说明负迁移有一定的顽固性。因为负迁移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对于这种顽固的负迁移,简单地归咎于教与学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通常认为负迁移对新知识的获得起干扰作用,迄今为止,大量对语言迁移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克服负迁移这种干扰作用上。其实这种干扰作用也完全可以被教师利用,作为提高学生掌握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例如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译文中出现的由于负迁移导致的错误归纳总结出来,结合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利用英汉比较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就这一点,琼·平卡姆女士的《中式英语之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依据不同的语言语境可以得出意思截然相反的译文。

例(2) I never had much in seeing you.There wa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 at any time,I think.(C.Dickens: Martin Chuzzlewi更斯《马丁·瞿述伟》)

译文:我向来不大想看到你,咱们两人之间大概什么时候都不曾有过好感。

例(3)…We grumble a little now and then,to be sure.But there’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O.Goldsmith: She Stoops to Conquer高尔斯密《屈身求爱》)

译文:……当然啰,我们有时也免不了争论几句,但是我们还是相亲相爱。

这里同样的一个句子“there’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之中。正是由于lost这个词处于不同的环境下,“There i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被翻译为“我们之间毫无感情”和“我们之间依然相亲相爱”两种意思完全相反的译文。同样一个句子因所处的具体语境的差异,有不同的语用意义。在例1中,“I never had much in seeing you”暗含着“no love exists between us”,而在例2中,连词“but”决定了前后分句的转折关系。

2.情景语境

例如,笔者曾把Would you close the door?这个在语法上称为疑问句的句子,拿出来让学生翻译,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仔细分析过后,可以看出学生的翻译大致分为表示“询问”、“请求”、“命令”、“要求”、“恳求”这几种功能。由此可见,一句话的翻译决不能简单地从语言形式上去分析下笔,也要从功能着眼。

可见,语用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把话语的使用者及其使用话语时的语境也考虑到研究的范围,这就使得话语的意义成为一个随语境的不同而灵活变动的因素。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下面的例子也说明了翻译中情景语境的重要性。

例(4)“Oh! Single,my dear,to be sure! 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 of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J.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译文:“……真是女儿们的福气!”(王科一译)

原文中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形容词“fine”实际上却意义重大。对这个单词的正确理解必须依靠故事发生的语境,尤其是作者的表达意图。看过名著《傲慢与偏见》的读者一定会对原著开篇的第一句话记忆犹新“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奠定了整部小说讽刺的基调。小说中的Bennet夫人对女儿的婚事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把每一个有钱的单身男人和女儿们的幸福联系到一起。这句话描述了当Bennet夫人又为女儿物色到一个“金龟婿”后喜悦的心情。译者准确地考虑到了作者的意图,把“fine”翻译成“福气”,Bennet夫人的形象被鲜明呈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二)社交语用能力

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翻译中要达到社交语用等效,就要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的使用,即考虑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各个民族通过自己的民族语言记载文化,反映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不学习和了解文化,只能是在“鹦鹉学舌”,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西方的主流文化中去,交际中就不能真正领略对方的交际意图,达不到交际目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人见面是常寒暄“吃了吗?”,但是翻译成“Have you eaten?”,外国人听了会理解成“You will invite him/her to have a dinner.”。就此而论,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非常重要。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自身和所排课程的限制,远远无法了解真正的西方文化对一门语言的学习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语用能力。

最能体现社会文化语境的莫过于谚语了。谚语作为语言的词汇单位,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是语言熟语的一种。谚语的主要源泉是民间口语,也有相当的谚语来自书面文献,如宗教经典、文学作品等。我们认为,对不同民族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下面的谚语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

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Venus grows cold.

这个句子学生直译出来是“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冷”。

这样的译文出来以后恐怕大多数人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但是如果教师在翻译前给学生讲解一下关于这句谚语的背景,一切就会明朗得多。这条谚语中的克瑞斯(Ceres)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而巴库斯(Bacchus)则是酒神,他们是丰收、温饱和欢乐的象征。其中的维纳斯(Venus)是众所周知的爱神,她是爱和美的象征。这条谚语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做伴,维纳斯就会觉得冷清。但真正的含义却是:没有温饱,就难以有甜蜜的爱情。

再如,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Forbidden fruit(禁果)一语出自《圣经》。在《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转义为“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从而产生了Forbidden fruit is sweet.这句谚语。因此,学生一旦了解了谚语的背景,就会很容易正确翻译出隐含意义: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决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获取语言知识必须依赖语言运用的环境。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其创作过程是通过在两种文化环境下文本的转换完成的。可是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教学片面强调语法和词汇,忽视了语言在篇章、特定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一再表明,语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使用也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一个不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人,很难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例如,学生往往认为汉语中的“请”一定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实际上,在某些场合中却不宜用please。比如宴请外国朋友,在餐桌上请人吃菜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是说“please eat freely”。

由此可见,翻译教学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问题,在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更应该加以重视,否则跨文化交际必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三、结语

翻译教学作为一种培养翻译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将某种翻译思想具体化,对一定的翻译理论进行验证的过程。Swain(1966)在“The Output Hypothesis,Focus on Form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一文中提出了输出假设,并阐述了输出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语言输出,一方面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使用外语的流利程度,另一方面,不断的输出也有助于提高掌握语言的准确程度。输出有助于验证学习假设。学生输出时的一些言语和表达方式,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的语言假设,正确与否,有的时候把握不大。在输出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即时反馈,尤其是来自教师的即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其学习假设。而在传统翻译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假设和验证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造成了学生翻译练习中的问题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出来,无法真正从翻译练习中受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对于翻译实践有重要作用。而在翻译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原版英文电影,或引发学生对于同一句话的背景大胆联想,进而翻译。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方式让他们深切体会各种语境的差异。学生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在自身的语用翻译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可以轻松愉快得到解决,而这种解决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是以往的翻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20。

[2]Baker,M.翻译研究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80。

[3]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

[4]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11。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45。

[6]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