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新课改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因而,在今天仍需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创新教学,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中小学生,主要是前两种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现代教育也应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在无疑处而有疑,以促使学生创新性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因而,我们要建造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成,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否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一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直接或间接出现10多次。可见,新课改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从最近抽样问卷调查中得知:赞成中小学进行创新教学的为49%;学生有创新力的仅为15%。其结果令人吃惊。创新教育已倡导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有人认为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培养的。也就是说,创造力是先天所有而不是后天所为,以从根本上否定创新教育。因而,在今天仍需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创新教学,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前提,重新审视创新能力

创新,也叫创造。广义上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对个人生活的价值创新;狭义上是指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的价值创新。创新能力,又称创造力,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且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以成果(物质与精神产品)为标准可分为两种:一是产生的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种是所产生的成果对于创新者个人来说是新的,有价值的,而对社会来说则不是新的。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对于创造者个人来说都是新的,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对于创新教育来说,无论何种结果的创新能力培养都是一样的,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创新力的级次不同罢了。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能力。它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性中的创造性。除弱智者和病患者外,每个人一生包括儿童时期都有创造的可能,只是个体间和个体不同的阶段,创造的水平和级次不同而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不应把创造视为天才的专利特权,创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上海市和田路小学一至五年级,开展小发明竞赛,选出了57件有使用价值的小发明。按学生平均学习成绩排列,发明者人数比例分别为:优生占36%,中等生占44%,差生占29%。这表明,尽管学生有年龄、性别和成绩上的差异,但他们都有创造力。也正表明著名心理学家奥托的论断:“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杨成章教授把创新能力又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对于中小学生,主要是前两种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初级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创新因素,是萌芽形态的创新力。如孩子的幻想,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等等,都属初级创新力。中级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改革创新的能力,产生对自身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已被前人发现或发明。对于学生来说,只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和证明已有的成果,尽管这种结果已被多数人熟知,这仍然属创新,属于“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这种创新能力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如写人的作文,哪怕这个人物形象是别人已写过而熟知的,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把人和事写出来,就属于中级创新力。这种创新力可以升华为真正的创新力,即高级创造力。很显然,中小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初、中级创新能力,蕴藏着创新潜能,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必须加强培养训练。因为,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是在低层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层次的创新能力孕育着高层次的创新能力。作为前后衔接链条的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创新观念,即:每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活泼主动地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

总之,我们在重新树立创新观念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认识,才可能谈得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则是创新思维能力。因而,语文创新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是课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要求。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改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求新求异,表现出主动地、创造性地发现新事物,见他人之未见,想他人之未想,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他人之未创的一种思维。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则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教材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它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了的。语文教学可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发现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这里所谓创造性发现问题的思维,即指“在别人视为平常中发现问题,在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重要问题”(爱因斯坦语)的思维,但这种创造性思维,在我们的教学中又常常被忽略。牛顿因为发现并提出“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的问题,才创立了地球的万有引力的理论。然而,提出问题又常常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课程标准》把“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作为一条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这种发现问题,古人也非常重视在阅读中培养。他们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也应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在无疑处而有疑,以促使学生创新性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现,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中的开始阶段,要多加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训练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思维。

2.鼓励想象与联想

想象与联想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许多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就是依靠想象与联想的创新思维来实现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与联想,就没有创造;离开积极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新思维因素,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进行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阅读,形象再造后,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红日是一个人的话,你觉得红日像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出了红日是一个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英雄,联想到生活中一个个的人。学了《迷人的张家界》写作文时,就带领同学们到附近的山下,要求同学们自由观察联想,自主观察想象,看那些石头想象些什么。同学们说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形状:像猴子、像老人、像森林、像山、像水等等,而且平常不爱说话的学生在这时候也能畅所欲言,写出丰富多彩的好文章,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样通过联想,再造想象,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训练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过程中,尽管学生的创新和科学家的创新在层次上、水平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思维品质特性却是一致的。因而,语文教学应抓住如下基本品质特性,培养创新思维。

① 求异性品质

寻求与众不同,与前人不同的思维特性。如《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所写的是科举制度下,热衷功名的同一主题而却又是不同性格的两个人物:范进猥琐、懦弱又圆滑世故;孔乙己则是麻木迂腐、清高傲气,而又不乏善良正直。我们就应引导学生知道,这同中之异,异中之别,就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所为,我们要自觉培养这种求异性思维品质。

② 批判性品质

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甚至自我解剖,修正思维错误,达到创新要求的思维品质。如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则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愁惆近黄昏。”改变思维角度,批判否定,使思想感情升华。这种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培养。

③ 探索性品质

探求各种解决办法,从各个方向提出设想,包含纵向、横向、逆向探索。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的要求。比如《赤壁之战》一课在讨论中:一些学生主张东吴获胜,找出历史事实为依据,史实就是如此;一些学生主张曹操获胜,中国就会早些统一;个别学生则主张谁获胜,老百姓都一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不迷信书,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探索质疑的精神,在我们教学中应积极引导,认真加以保护和培养。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④ 多元性品质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扩大思路,有所突破。如课本中的曹冲称象与老臣们方法不同,就是通过分、合思维方式,解决了称象问题。古今对同一“独”的描写抒发众多,但对“独”的情感理解,却纷繁各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发被排斥打击、孤独悲怆之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抒发了孤独飘零,念乡思亲之情;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孤舟独钓,孤傲而不与世同流之态;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仍为一“独”字,却是看万物争春,想“百侣”击水,思浪遏飞舟,何曾有“孤独”之叹。同是一个“独”字,同为诗人,但他们的理解领悟,却各不相同,这种各异之别,靠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多元性特征。

这种创新思维多元性的特性,表现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俯拾即是,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应加强培养与训练。

(三)保障,营造创新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要充分尊重和关怀,理解每个特殊个体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思考、创新表现成功机会的环境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升学压力的影响,习惯重视教师传授讲解,学生苦读多练。调查表明,创新教育需要良好教学氛围,但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氛围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创新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而教学方式封闭,学生负担过重,疲于应付,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语文教学应该营造哪些课堂氛围呢?

1.民主和谐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潜在之中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学是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才有可能创新。

要使课堂教学民主化,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又是可亲近的朋友。教师要处处关心学生,时时爱护学生。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平等讨论,学习交流,以诚相待,保持宽松和谐的氛围。不能只想到纪律,做课堂警察,严厉苛刻,求全责备,训斥挖苦,简单粗暴,使学生在强大的压力下听课,破坏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卢格说:“一个感受到温暖和热爱的孩子,才能自由地探索与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一个学生受到压抑打击,个性遭到“封杀”,要想培养创新精神,是不可能的。

2.愉快欢乐的氛围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抑郁、压抑、沉闷的气氛不利于学习;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可以改善师生心境,更好培养创新能力。语文课堂应保持欢乐愉快的气氛,尽力排除抑郁、烦闷、焦虑、厌恶的不良情绪。教师有趣的讲述,诙谐、幽默的语言,故事笑话的穿插,都能打破过分严肃紧张的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应创造出自由、轻松、坦诚、友好的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思考,在欢乐中创新。

3.激疑探究的氛围

设疑引导学生刨根问底,激发探究兴趣,始终保持一种激发创新的课堂气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引起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故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激发创新思维,引发刨根探究的兴趣。中小学生好表现自我,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哪怕有偏激,或只有一点正确,也要让新的发现得以表现。尽管他的发现也被我们早所发现证明了的,但对于他自己却是“了不起”的创新。

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既活泼又紧张;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获的喜悦;既有知识殿堂里的舒心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战斗。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树立创新理念,提供创新机会,千方百计地营造出民主和谐、任思维自由弛骋的课堂氛围,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创新火花,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