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翻译教学中的核心任务

翻译教学中的核心任务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翻译能力的内涵及要素构成,学者们已有深入研究。除此以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还有技能培训论、阶段发展论等。婴儿的语言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化的情景建构过程,是在充分的生活情景与现场氛围中有效认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语言情景建构。因此,创设多维的翻译教学实践模式才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根本所在。
翻译教学中的核心任务_共生翻译学建构

除了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社会素养等基本素养外,译者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译者的专业素养应涵盖双语语言能力、翻译经验技巧、专业知识结构、翻译工具使用等方面;而译者专业素养的核心直指翻译能力。关于翻译能力的内涵及要素构成,学者们已有深入研究。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小组(PACTE)认为,翻译能力是“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需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6];马会娟列出了构成翻译能力的五个成分,即双语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和查询资料的能力[7];学者李明秋把翻译能力看作译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力,智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知识能力和口译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健康素质和职业素质[8];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认为,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是基础,职业翻译方法是核心[9];纽伯特(Neubert)认为翻译能力有五个考查参数,即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10];文军把翻译能力要素切割成四个“分力”,即语言与技能、理论研究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和IT能力[11];刘和平还针对口译能力进行了详细分解,认为“双语转换能力、相关知识、听辨及逻辑记忆能力、反应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口译设备的实用及职业道德应是口译能力包括的内容”[12];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外籍教师盖尔(Gile)创设的“IDRC”翻译模式把阐释、抉择、资源、局限等作为翻译能力的四大要素,认为阐释与抉择是翻译的重要能力,其中,理解是核心,抉择是关键。除此以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还有技能培训论(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五阶段论,潘菽的心智、动作技能两分法等)、阶段发展论(刘和平的以能力、技能、练习为核心论)等。

以上各种对翻译能力的划分非常细腻,思路倾向性一致,都在翻译能力要素层面进行了详细切割,即以翻译能力构成的成分或翻译学习过程中的习得特性来呈现翻译能力的内涵。然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也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的结果。若通过理论或数据对翻译能力要素进行切割,再按照切割的要素进行分片、分段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就像把语句或语篇切割成单词去进行语言教学一样,会使学生误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之中;这也像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惯用方法,把语言切割成单词、把句子与语篇切割成语法,这是逆语言学习规律的,是在做无用功,是师资和时间上的浪费。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单词、语法与语境、语篇割裂的做法恰恰是我国几十年英语教育的最大教训。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内部心理运作过程,是以过程为基础的心理活动,主要依靠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心理活动完成对信息输入或输出的心理加工。翻译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人类的认知心理机制与规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融合能力,即在适当的场景使用适当语言的能力。在语言习得方面,我们总是犯“成人不如婴儿”的错误,成人的语言能力是在知识的氛围中习得的,而婴儿的语言能力则是在情景的氛围中习得的。国内外的二语习得研究学者很早就开始注意婴儿在母语习得时的性征。一个婴儿,除了吸吮母乳之力外,似乎没有任何学习力和战斗力,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前知识”与“前理解力”,但却在不到3年之内,完成了母语语言能力的庞大工程,这是何等的神奇与壮举!所以,谈到语言的学习力,我们还得谦逊地向婴儿学习。那么,婴儿是怎样在较短的期间内获得母语能力的呢?很简单,情景化理解,生活化模仿。

婴儿的语言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化的情景建构过程,是在充分的生活情景与现场氛围中有效认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语言情景建构。在这一过程中,直观理解与情景模仿最关键。我们知道,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情,语言学习是生活过程,而生活是活生生的百科全书,当语言学习者融入生活,就是融入了场景化的大百科全书。人的观念的形成不是在教室或书本里,不是在概念的机械记忆与句法的反复操练中,而是在社会的真实阅历中。书本间接地反映世界,生活却是世界的直接反映。

婴儿母语习得能力的构成要件有:语言合作者、空间环境、涉事时间、涉事事件、涉事对象(人、物)、涉事场景等。因此,语言学习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人与时、人与所(场所)、人与景(情景)互为关系的共生过程。“人”是事件的涉事者,包括父母、亲朋好友、小伙伴等;“物”是事件发生的对象(当然,人、事也可以是事件的发生对象),包括室内外、街坊、商店等一切可视之物,比如牛奶、苹果、电视画面、玩具、花草等;“事”指事件发生的过程;“时”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所”是事件发生的场所;“景”是事件发生的情景氛围。总之,语言习得是一个情景反应与体验过程,我们在此不再全面涉及语言生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生理调动、心理认知、发声器官、记忆神经等生理和心理认知机制,仅从语言行为层面探讨语言习得的本质。那么,与婴儿相比,成人有“前知识”与“前理解”,因此可以形成自身语言学习氛围;也就是说,成人有更强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语言信息,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更快地驾驭一种语言。但是,由于缺少了语言所涉及的直观事件、空间环境、情景过程等,成人的语言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场景与特殊场景)始终显得蹩脚。也就是说,“情景化”“生活化”的语言实践过程是目前我国外语院校学生无法逾越的沟坎。因此,创设多维的翻译教学实践模式才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根本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