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电视健康传播_节目类型分析报告

中国电视健康传播_节目类型分析报告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下比较优秀的电视健康类节目无一不拥有清晰而独特的定位,如《健康之路》的定位就很有特色。然而像《健康之路》这样定位明确又风格独特的电视健康咨询类节目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电视健康类节目,只是笼统定位为传播健康资讯、养生知识和方法的节目,而无自身特色,不仅区分度低,节目内容也毫无新意,跟风严重。

一、健康咨询类节目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咨询类节目的需求也愈发强烈,电视健康类节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荧屏中。央视及很多省、市乃至县级电视台都纷纷开办了电视健康类节目,个别节目甚至实现了由电视台的边缘节目到黄金档节目的华丽转身,而健康咨询类节目作为电视健康类节目的一种主要形态,更是得到了电视观众的普遍认可。

(一)健康咨询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健康咨询类节目是由主持人及一位或几位嘉宾主讲,嘉宾通常是业内知名的医师,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谈话的主题则是围绕某一类疾病、某一种药物,或者某种新疗法,讲解的同时与场内的观众进行互动,有时还会设置短信与电话等互动方式,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参与进来的一种节目类型。

健康咨询类电视节目的内容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因此要求专家对专业的健康知识进行讲解,节目中专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所以,对于健康咨询类节目而言,专家的权威性直接关系着节目是否能够取得受众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节目中专家的可靠性,即传播者的身份,以及在其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节目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表1 部分健康咨询类节目

通过对全国副省级以上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健康咨询类节目共有47档,涵盖资讯、专题、真人秀、演播室谈话四种节目形态。通过对该类型节目的总体研究,从节目播出时间上看,中国电视的黄金时段是每天18:30—22:00,而我们所统计研究的47档健康咨询类节目绝大部分没有被安排在这个时段播出,节目时段比较边缘化,多集中在早晨和下午这些非黄金时段。主要原因是这类节目的目标受众大多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而这些时段正是他们惯于收看电视的时间。在健康咨询类节目的播出时长方面,相比过去有所改善,大部分节目都在30—60分钟,相对较长的时长保证了节目的完整性和信息传达的完全性,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健康咨询类节目举例

1.《健康之路》

在当下电视健康类节目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部分节目并没有清晰而独特的定位,只是模仿搬抄、一味跟风,很难得到观众的青睐。想要在数量众多的电视健康类节目中突出重围,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更是难上加难。当下比较优秀的电视健康类节目无一不拥有清晰而独特的定位,如《健康之路》的定位就很有特色。《健康之路》在创始之初就将关注大众身心健康、普及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作为宗旨,凭借鲜明的节目定位、权威的专家讲解、科学的现场演示,为大众传播最实用、最科学的健康知识。同时,在医学界也引发观摩效应,节目内容成为医生间相互学习切磋的话题。《健康之路》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电视活动,如去其他城市义诊等,这一举动不仅能使许多北京之外,甚至农村的朋友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更缩小了与受众的距离,是提高节目影响力的明智之举。

节目一开始便给观众留下了比较鲜明的印象,自然容易被识别。然而像《健康之路》这样定位明确又风格独特的电视健康咨询类节目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电视健康类节目,只是笼统定位为传播健康资讯、养生知识和方法的节目,而无自身特色,不仅区分度低,节目内容也毫无新意,跟风严重。

图1 《健康之路》剧照

2.《艾问·常识》

图2 《艾问·常识》剧照

《艾问·常识》是国内首档病理医学知识科普节目,于2015年1月1日在广西卫视开播。节目从病理学角度探寻疾病的真相,揭示人体的秘密。它将镜头聚焦于那些被歪曲的医学概念,专注解读疾病的真相,以真实案例和生动比喻把医学知识简单易懂地传达给每一位观众,许多蒙蔽人们多年的医学误区都能在这里找到正确答案。

该节目的设置可谓别出心裁,打造了“最敢说真话的专家”纪小龙。例如,在节目现场,“呆萌逗趣”的纪小龙“金句”频出:“去养猪场找一头和你一样重量的猪,把肝取出来,就是你的肝(的大小)”“吃什么补什么是一句愚昧的话”“脂肪肝诊治专科不靠谱”“医院希望病人越多越好”,这无疑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医生“呆板严肃”的形象。

3.《健康到家》

《健康到家》是由北京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全媒体健康帮助类节目,于2015年3月20日在网络直播,是此类节目实现网台融合的新探索。该节目通过网络直播互动搭建起权威专家与民众近距离沟通健康的桥梁,只要电脑在旁或手机在手,观众与网民就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健康。节目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使频道播出与移动端的“边看边聊”功能实现无缝对接,利用新媒体与观众互动。该节目不仅仅是普及医学知识,还会传授给电视观众一些生活常识。每期节目都会深入到不同的观众家中与其交流,以此引发观众共鸣,培养观众的收视兴趣。

图3 《健康到家》海报

(三)健康咨询类节目的不足

虽然健康咨询类节目越来越多地走进荧屏,收视率也随之节节攀升,成为各大电视台的新宠。但是总体而言该类节目依然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呈现出同质化严重、对嘉宾选取不严谨、娱乐化扭曲等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健康类电视节目基本上都存在寿命不长,甚至昙花一现的问题。把节目做得好看耐看的同时,如何能让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活力和生机,值得创作者思考。

健康咨询类节目作为一种以传播医学常识、打造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的节目,更应加强对嘉宾的把关与选择。某些健康咨询类节目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收视率,邀请一些表达能力较强却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嘉宾来上节目。而真正具有专业医学背景、出自正规医疗院校的专家学者,虽然对医疗疾病、健康知识知之甚深,但其表达能力却又很难配合电视台做出精彩的节目。所以,有些电视养生节目偏好选择一些所谓的畅销书作者或“民间科学家”。只要能说、会说、敢说,就能上电视,而不管他们是否是真正的专家。于是,众多雷人观点便纷至沓来,诸如“越好吃的越不健康”“喝生水,不能喝水”“腐烂的香蕉皮有营养”等。

节目内容制作得不够科学严谨,致使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得以传播,同时又大大削弱了节目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而对节目嘉宾把关不力,使得伪健康专家、伪养生专家频频出现在各类健康咨询类节目之中,大大削弱了这些节目甚至是电视台的公信力

二、养生服务类节目

近年来,以《养生堂》为代表的养生服务类节目风靡荧屏。其实我国养生服务类节目可以追溯到1960年1月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医学顾问》,但由于当时生活水平、健康观念的落后,加之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有限,普及率不高,此类节目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北京电视台的《健康生活》等节目的出现,才使健康养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009年以湖南电视台《百科全说》为代表的娱乐养生节目更是标志着养生服务类节目进入黄金时期。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和人口的老龄化,“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近1000万人的增幅‘跑步前进’,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将达1.67亿人”。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更是催生了大家对“健康养生”的关注。防患于未然的养生服务类节目受到人们的欢迎。

一方面,电视媒体传播信息快速及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传播画面直观易懂,形象生动;传播覆盖面广、受众不受文化层次限制、互动性强的媒体有义务传播健康资讯,服务大众。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冲击下,年轻受众的流失,使得能够稳定中老年收视人群的养生服务类节目成为电视媒体热烈拥抱的节目类型。如北京卫视的《养生堂》就实现了对电视台收视率上的反哺。

养生服务类节目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且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起到了贴近百姓、服务群众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像《中华医药》《藏地健康密码》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养生服务类节目实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优秀传统的复归,正如习近平同志说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因此,养生服务类节目十分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一)养生服务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课题组通过认真核实各个电视台的播出单信息,查找各大电视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咨询与电视健康相关委员会等方法,比较完整地获取了养生服务类这一节目类型的情况。

表2 部分养生服务类节目

目前,在央视、省级卫视频道以及地方频道中播出的养生服务类节目多达40余档。其中,绝大多数养生服务类节目的形态为演播室谈话类,例如,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的《36.7℃明星听诊会》等。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将专题形态作为主要展现形式的养生服务类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中华医药》。

通过对大量养生服务类节目的观看、研究发现,此类节目在样式、形态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在养生服务类节目中,一般都采用“主持人+专家+观众”的固定模式。整场节目围绕“健康养生”这一内容主题,通过引入主持人串联观众疑问与专家解答,形成现场交流,构成整场养生服务类节目的框架。从播出时段上来看,此类节目播出时间较为分散,大多在非黄金时段播出。

(二)养生服务类节目举例

1.《中华医药》

《中华医药》于1998年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每周三22:00首播,时长为50分钟,是中国电视媒体中唯一一档面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大型电视健康节目。该节目为海内外观众提供权威的健康医药资讯,全面展现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关注当代中华医学对世界的贡献。

图4 《中华医药》剧照

截至2015年,《中华医药》已开办17年之久,它不同于传统的电视健康类节目,栏目定位不局限于养生知识的普及,而是为观众提供健康、情感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服务,坚持栏目主题化、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的创作原则,强化节目的服务性、时效性,增强故事性、可视性,加强互动性,加大信息量。每期节目通常会先讲述一个健康故事,抛出问题,制造悬念,所呈现的故事短片直接深入现实中普通人的个体命运,所涉及的问题也往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主持人洪涛与专家、观众深入浅出地交流和互动,使节目充满智慧、温情,增强了节目的人文性,调动了受众的情感参与。此外,《中华医药》充分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医知识解释各种疾病的来龙去脉,通过中医药文化展示充满智慧和辩证哲学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医药》不仅用创新创优的傲人成绩自觉抵制低俗,而且还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中华医药》将一个相对边缘的服务类节目做出了知识性、文化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其发展经验和栏目精神值得借鉴、发扬。

2.《养生堂》

作为养生服务类节目的代表,《养生堂》创办于2009年的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年实际平均收视率为2.69%,单期节目最高收视率为4.68%,当年就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2011年,《养生堂》移到北京卫视播出,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0.50%,与2010年同时段相比,提升幅度高达256%,增长了两倍半。目前,《养生堂》在省级卫视同时段与健康养生节目类型中均为全国收视第一。BTV官网点击率周平均20万,在北京电视台所有节目中居第一位。

图5 《养生堂》剧照

《养生堂》是一档以养生专家讲解养生知识、发布养生观点为基本内容,以大型演播室访谈为电视形态的访谈节目。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宗旨,秉承传统医学理论,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实用养生方法。它从日常生活的最普遍层面切入形成话题内容,以专家的逐步讲解展开谈话层次,辅以现场演示与互动,注重信息的实用性、知识性和权威性。

《养生堂》紧紧抓住中老年观众的收视需求,它的简单和实用促使电视对娱乐潮的反思,让电视的性格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弥补。2012年上半年,《养生堂》相继获得电视民生类年度品牌节目、年度制片人、优秀主持人,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全国金牌主持人、第六届纪录中国创优栏目等多个奖项。

3.《36.7℃明星听诊会》

同样是演播室谈话类的电视健康类节目,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的《36.7℃明星听诊会》却显示出面对健康这个严肃话题时的轻松幽默态度。

图6 《36.7℃明星听诊会》剧照

《36.7℃明星听诊会》是由上海新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一档娱乐节目。节目开播于2008年1月3日。目前每周四晚19:57首播,由周瑾和陈国庆主持。节目内容为健康养生的各个方面,通常结合热门话题展开。

每期节目会邀请阿姨妈妈团、四位明星嘉宾及几位专家围绕特定健康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和问答。在一些节目中嘉宾会接受健康体检,通过“健康安全门”,以此来帮助观众普及健康知识及医疗术语,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虽然每期节目模式不完全固定,但节目在以演播室为主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再现式故事小短片、街头采访、食疗教学等环节,使50分钟的节目内容非常充实。而上海方言的加入虽然使得节目更加符合其在上海地面频道播出的特点,却也局限了节目的传播范围,但总体上开创了电视健康类节目的新风格,值得其他省级地面频道学习和借鉴。

(三)养生服务类节目的不足

近年来,养生服务类节目中不乏像《养生堂》《中华医药》这种良心之作,但如今的养生服务类节目更多的却是良莠不齐,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首先,一些节目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唯收视率为标准,对知识的科学性把关不严。其次,养生服务类节目的形式过于单一,绝大部分节目仍然以“主持人+专家+观众”的演播室传统形态出现,缺乏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档节目反复复制,重播率严重,缺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养生服务类节目需求量大,而且密切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政府部门也应做好监管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来看,养生服务节目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三、食疗健身类节目

食疗类节目的前身是美食类节目,美食类节目过去是作为家政家居类节目的一个板块出现的,一直拥有很好的收视成绩。所谓“病从口入”,美食类节目从一开始就与健康脱不了关系。随着节目的不断创新调整与观众消费需要的提升,食疗健身类节目越来越展现出形式多样、娱乐与科普并存的特点,倾向科普健康饮食理念与知识的传播。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国人的健康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2014年中国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18岁及以上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者达到1.7亿人,糖尿病为9.7%,患者达到9240万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在我国13亿人口中,每10万人中就有235个人患有癌症,并且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这些疾病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由于电视节目的传播特性,食疗健身类节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导合理饮食、正确锻炼的作用,因此这种节目类型十分值得我们研究。

(一)食疗健身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食疗健身类节目的播出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从播出平台来看,在食疗健身类节目中,食疗类节目覆盖广泛,包含省级卫视与地面频道;健身类节目则多集中于地面频道,如福建电视台青运频道的《运动时间到》、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的《健身吧》、江苏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健身360》等;在节目制作上,食疗类节目的整体数量也多于健身类节目,其节目形态以真人秀与演播室谈话为主;播出时间大多集中于周末下午(见表3)。

表3 部分食疗健身类节目

(二)食疗健身类节目举例

1.《健康至尚》

图7 《健康至尚》剧照

《健康至尚》是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一档食疗健身节目,它从运动养生出发,结合饮食、中医理疗等辅助手段,倡导科学运动养生方法。怎样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将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是节目传递的重点信息。在录制现场,节目还邀请到其他运动健身界知名人士现场讲解;其他嘉宾和学员边听边学边练;加强与电视观众的互动,通过短信、网络等方式,时时回答观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同时,配以专家嘉宾的理论讲解,以鲜活生动的个人事例讲解运动养生知识;并实地走进社区,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讲解运动养生知识。

2.《饮食养生汇》

《饮食养生汇》是湖北卫视推出的一档美食健康养生类节目。节目分为两个板块:“养生这点事”和“开饭了”。“养生这点事”每期邀请一位国内顶级养生专家,围绕一个养生话题,告诉老百姓最实用的养生知识或一个与节气相关的养生话题;“开饭了”每期由嘉宾告诉观众一道简单、易学的家常养生菜做法。

节目自2013年3月26日开播以来,因其“健康、养生、有机、节省”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以崭新面貌赢得了观众的信任和喜爱。

图8 《饮食健康汇》剧照

3.《绿色中国味》

《绿色中国味》是中国第一档绿色食品咨询节目,以绿色食品知识为核心,用明星参与答题的方式,大力推介绿色食品知识,宣传绿色食品产业。节目每期通过嘉宾综艺答题的形式,探讨绿色食品知识,做到寓教于乐。节目一开播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咨询与问答一直是健康服务类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最有利于知识的传播。《绿色中国味》致力于宣传绿色食品相关知识,解决观众在饮食方面的盲区。

图9 《绿色中国味》海报

4.《运动时间到》

考虑到当下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与有限的休闲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福建电视台青运频道推出了健身类电视节目《运动时间到》。这档节目采取日播形式,每集只有5分钟,试图通过简短的时间指导压力过大的观众运动健身。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使节目取得了一定的收视率,而且更加适应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有效组织起了碎片化时间。

(三)食疗健身类节目的不足

尽管食疗健身类节目本身具有纯洁的制作目的与不可替代的教育和服务功能,随着节目的发展,一些问题逐渐出现。

1.夸大失实

近几年,随着媒体的炒作、观众的盲目追捧以及节目数量的急剧增长,一些食疗健身类节目出现了夸张、失实甚至是误导情况,导致该类节目目前的权威性、可信度较低。

2.广告虚假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知名”明星与所谓“权威”的代言,使得虚假广告充斥节目的广告时间,这对节目直接造成了破坏,拉低了节目的整体档次。

3.心理缺失

有些食疗健身类节目一味强调通过食疗与健身,使人达到生理上的健康,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似乎反映了当下社会人对于健康的共同认知,即认为通过“吃”就可以获得健康。在中国,肥胖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并且心理疾病也越发常见与普遍。可见,目前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仍然具有局限性,不仅不重视运动锻炼,也不能同等对待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忽视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四、医患纪实类节目

随着医疗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疗活动对社会影响力的增大,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老百姓大多通过媒体了解医疗行业、表达对医患关系的意见,这在以往大多是通过新闻的方式实现的。在目前各大卫视的电视健康类节目中,反映医疗行业工作现状与医患关系的纪实性节目相对较少。

2014年,北京卫视第三季度播出的纪实类节目《生命缘》、浙江卫视第四季度播出的真人秀《因为是医生》以及东方卫视第四季度开播的观察类纪实节目《急诊室故事》,分别采用专题片+纪实叙事的制作方法,融合时下流行的真人秀元素,聚焦医疗行业真实现状,直面医患关系,对生命及医学伦理等问题进行了记录和探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医患纪实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1.通俗立体普及医学常识

围绕医疗话题、深入医疗现场,这类节目天生带有科普医学常识的基因。在《因为是医生》节目中,7位青年医生时常就各自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在《急诊室故事》中,每集都设置了“急诊医生说”环节,针对当前故事中的医疗或疾病知识,由专门的医生进行解读。由于紧扣故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该环节得到许多观众的青睐,在提高社会健康安全意识、普及医学常识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更多与我们日常就医息息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在这类节目中得到大众化传播。

2.采用纪实手法,真实反映医疗行业现状

首先,医患纪实类节目是对医疗体制现状的反映。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参与拍摄此类节目的医院均为国内知名医院,在不同案例中均提到患者从外院转诊到被拍摄的医院来求治的经过,以及患者离院寻求康复、临终关怀等情节,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医疗体系中不同层级医院的双向转诊、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转诊、医疗机构与家庭之间人员流动的运行现状。

其次,医患纪实类节目是对医疗服务现状的反映。这几档节目所涉及的专业以外科、急诊、重症监护(ICU)、妇产科为主,内科较少涉及,没有中医专业;案例多具有急、重、危和多学科参与救治的特点。节目中并没有回避救治过程中遭遇无奈与失败的案例。医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因为是医生》节目中,青年医生董世勇与倪萍交谈时也曾提到“医学可治愈的疾病种类用一个巴掌就能数出来”,然而面对疾病和死亡,医生必须和素昧平生的患者及家属共同承担风险;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得不放弃最佳治疗方案……这几档节目都试图以积极引导的方式去呈现这些医疗问题,促进观众理解生命、理解医学、理解医生。

3.平衡医患双方话语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以往的医疗事故报道中,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常常偏向患者一边,医生群体常处于“失语”境地、处于“被定义”的地位,想要获得其他社会群体的正确认识十分困难。在医疗类真人秀节目中,出镜的医生都不是演员,节目在呈现真实医生形象的同时也尽量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声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医生自己站出来而不仅是听候“解析”。这种真实感、不做作的方式不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让医生群体有了自我表达的媒介话语权。通过真实的镜头语言展现医生的工作与生活,有事实、有依据、有评论,自然而然能使观众有所动容,从患者的角度走出来进行换位思考,对医患关系产生正面理解。

(二)医患纪实类节目举例

表4 部分医患纪实类节目

1.《因为是医生》

由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医疗纪实人文真人秀节目《因为是医生》,聚焦年轻医生群体,紧扣医患关系等社会问题。该节目的拍摄对象(青年医生)共7位,分别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节目内容除了呈现7位青年医生各自在医院的真实工作情况外,还采用情景设置的方式,将嘉宾集中于家庭、社区、市场、广场等非医疗机构场合,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任务,并邀请明星嘉宾参与互动,从而立体化、生活化地展现7位青年医生的个性。除常规的后期处理外,节目组还加入了光电动画、人物内心活动卡通配字、音效等娱乐化表现方式,呈现出轻松、活泼、温馨、励志的风格。

图10 《因为是医生》海报

2.《急诊室故事》

东方卫视2014年第四季度开播的《急诊室故事》是一档使用固定摄像头拍摄的急救纪实类真人秀节目。单集时长65分钟,首季共10集。该节目利用全球最先进的固定摄像技术,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跟踪记录,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真实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为确保真实还原,现场使用66路全方位收音,确保急诊室各处都可以收到现场声。节目核心立意是直面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以“生命有痛,有你真好”为主导思想,通过深入挖掘一个个真实的救治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救治过程中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各种情感迸发,全方位记录、还原真实的医患关系,直击中国医疗现状。

图11 《急诊室故事》海报

(三)医患纪实类节目的不足

医患纪实类电视节目在真实反映医疗行业现状、正面引导舆论、积极塑造行业形象等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出于收视考虑,医患纪实类节目选取的案例倾向于急危重、疑难、曲折、患者及家属情绪反应较激烈的病例,并借助制作手段加以渲染。但是,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较多,大部分患者家属情绪稳定、配合治疗。这种常态性的场景由于不具备戏剧冲突,在播出时占比较小,部分程度上不能完全反映医生的工作实情。

其次,医疗话题的严肃性、特殊性导致节目观赏性不足。虽然一些节目在编排上加入了娱乐化元素,但在种类繁多、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地位。如何吸引更多观众、增强传播效果、实现口碑与收视双赢,从而使更多观众正确认识医患关系,也是此类节目在今后发展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五、养老育儿类节目

自1982年12月计划生育政策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至今,30多年过去了。随着政策的实施推进,我国人口的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同时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由人口老龄化加速、育儿成本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情况带来的社会压力日渐凸显,人们对于相关问题解决方案的诉求也日益增长。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小家庭来说,不同年龄层的家庭成员希望获取的相关信息具有差异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年龄构成接近的家庭对养老、育儿、保健等信息的需要又具有相似性。在此背景下,养老育儿类节目应运而生,专题、真人秀、访谈等多样的节目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的信息。

(一)养老育儿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表5 部分养老育儿类节目表

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2014-2015年度,中国电视荧屏上的养老育儿类节目共计11档。养老育儿类节目主要依托省级地面频道播出,因此在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都不算突出。但随着近几年亲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过去以提供咨询服务为宗旨,关注普通人生活的养老育儿类节目也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在凸显电视节目的社会公益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能够引起社会话题的优秀节目。根据养老育儿类节目的不同侧重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母婴养成类(如深圳卫视《辣妈学院开课啦》等)、亲子早教类(安徽卫视《超级育儿师》等)、老年养生类(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我们退休啦》等)。

(二)养老育儿类节目举例

图12 《辣妈学院开课啦》海报

1.《辣妈学院开课啦》

作为母婴养成类节目的典型代表,深圳卫视《辣妈学院开课啦》由明星辣妈李湘主持,于2014年3月首播。借《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丈夫王岳伦和女儿王诗龄带来的人气,主持人李湘通过《辣妈学院开课啦》重返综艺节目舞台,引发了新一轮的话题效应。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价值判断也日趋多样化。现代社会中,女性既要在家庭中承担母亲的角色,同时在社会上又要有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的能力。对那些外表依然漂亮、性感同时又极其有个性的妈妈,人们开始大方地讨论和赞美,“辣妈”便是对这些妈妈最流行的称呼。《辣妈学院开课啦》以李湘为“院长”,每期带领几位年轻妈妈,在营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各路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趣味亲子互动、多元化的电视表现方式,使亲子内容更加细节化、更贴近生活。李湘希望通过节目的播出,能让辣妈们把养孩子变成一件轻松、时髦的事。作为一档明星和普通人共同参与的真人秀节目,《辣妈学院开课啦》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猎奇心理,同时也让观众了解了成为“辣妈”的艰辛过程。与中央电视台的《人口》节目相比,《辣妈学院开课啦》在受众选择上更有针对性,明星阵容加盟其中,让节目整体更具有时尚感与商业性,由此也可看出育儿类节目在定位不同的播出平台上呈现出的不同风貌。

2.《超级育儿师》

图13 《超级育儿师》海报

《超级育儿师》于2013年12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2015年7月1日起开始在安徽卫视每周三晚的黄金时段播出。这是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席卷全球的亲子早教类真人秀节目。原版节目Supernanny在全球超过44个国家播出成片,由17个国家制作播出,是全球最成功、最具品牌价值的亲子真人秀品牌。中国版《超级育儿师》一方面继承了原版节目中的科学育儿理念,另一方面也结合中国家庭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中国家庭成员与主持人兼心理专家兰海的关系较原版节目更为缓和,节目的戏剧冲突主要有赖于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而主持人作为一个闯入者与改变的发起者在家庭中所激起的矛盾则被弱化。除此之外,亲子间面对面的谈心环节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是否能够起到如原版一样的效果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超级育儿师》作为一档亲子早教类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存在,对拓展现有节目类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当下众多引进节目中普遍存在的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儿童早期教育事关孩子的幸福成长,如何贴合中国国情进行有效的引进制作,是此类节目相比其他类型节目更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我们退休啦》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图14 《我们退休啦》剧照

正是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才使得近年来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受众的老年养生类节目日益增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于2015年5月4日推出了一档室内真人秀节目《我们退休啦》,关注城市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理财问题,开播以来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该节目每期基本都采用真人秀和情景再现的形式,结合街头采访和网络视频素材,围绕一个中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展开。例如在2015年9月28日的节目中,主持人邀请儿童教育专家与爷爷奶奶辈的嘉宾们共同探讨了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问题。通过嘉宾们现场的角色扮演再现了一般家庭中的类似情景,专家通过嘉宾们的表现指出了在面对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上家长们会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作为省级卫视地面频道,一直注重本土化的节目定位。以上海方言为节目主要用语让《我们退休啦》更加贴近上海本地中老年观众,使节目信息借助方言的便利和亲切感得到有效传达。选择了如隔代教育、保险理财、权益保障等贴合一线城市老年人实际生活的问题作为节目的内容,同时适当植入社区周边的服务信息,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

(三)养老育儿类节目的不足

综观2014-2015年的养老育儿类节目,在近年来亲子明星真人秀兴起、人口老龄化凸显、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节目形态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总的来看,养老育儿类节目有以下两种变化:一是开始摆脱以往仅以提供服务类信息为宗旨的节目导向,把信息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二是开通网络平台,及时获取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反馈,让节目真正服务于受众。但同时我们通过统计也能看出,作为生活服务性质的节目,养老育儿类节目在与其他节目形态相结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商业化、倚重城市人口、流于娱乐化等问题。因此,要学习国外制作机构对节目模式的开发方式,树立品牌意识,将节目的影响力从电视、移动终端拓展到相关衍生产品中,使节目中的有益知识全方位抵达受众。如何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承担社会公益的职责,是这类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始终需要用心思考的问题。

六、人口类节目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类节目的内容也逐渐发生了转向,它不再单纯地宣传国家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而是更加关注普通人的故事和命运,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这一转变,既是适应电视传播规律的需要,又是反映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突出服务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的需要。

(一)人口类节目的主要特点

到目前为止,人口类节目基本上是采用由政府相关部门与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共同生产播出的,内容题材多样,包罗万象。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节目,人口类节目表现形式相对固定。目前,在全国人口类电视节目中,有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人口》,也有地方电视台开办的人口电视宣传节目,比如贵州卫视的《贵州人口》、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人口家庭》、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人口视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人与健康》等(见表6)。

表6 部分人口类电视节目

(二)人口类节目举例

《人口》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办、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承办,是中央电视台目前唯一一档以探寻中国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专题节目。该节目创办于1988年,主要围绕人口、家庭和健康话题,向观众传播人口知识和健康理念,记录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倡导人文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倡导与观众的家庭、命运、健康、幸福紧紧相连。[1]

具体来讲,该栏目在内容上坚持以人为本,将政策与意识形态后置于叙事。选题涵盖了个体生命从起源到终点——婴幼儿期、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以社会学、伦理学、医学三大学科为支撑,将理性的知识通过富有情感性与叙事性的人物故事进行有效传达。在节目形式上,较多地利用同期声和内心独白,注重故事节奏与音乐的配合,以人物说命运,以命运说科学,以情节见真情;通过解决问题式的基本结构,使情节跌宕起伏,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图15 《人口》剧照

(三)人口类节目的不足

人口类节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密切相关,但人口类节目往往受频道、时段、时长等因素影响,很难形成较高的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此外,就节目自身内容而言,人口类节目对于“人”这一核心主题的展示往往止步于表面现象,缺乏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从表现形式来看,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传播能力比较弱,缺乏跨界合作。鉴于此,人口类节目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品质和传播能力。

总之,从计划生育政策到单独二胎政策,再到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家庭和社会问题始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口类节目应该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力争在我国电视传播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担负起新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视生命的价值,促进家庭的健康与社会的和谐。

(作者:熊景青 李 冰 孟 雪 罗 菁 岳文正

李若琪 赵 伦 王 菇 张玉玲 魏尚智)

【注释】

[1]刘健:《关爱生命健康 促进家庭幸福 构建社会和谐——央视〈人口〉栏目二十年的风雨路》,《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