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相一致,是事关全局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国民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140)

全面推进国民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中国教育的根本使命。因地制宜,区域推进,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根本依托。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使命

素质教育在当代的提出、倡导与实施绝非偶然,有其古老的历史渊源和长期的实践基础。人的素质培养问题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每个时代的发展,必然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某种规格和相应素质的人。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及相应的教育实践,为当代素质教育的明确提出与有效实施,留下了思想与经验方面的宝贵财富,为现代人才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世纪之交中国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为革除教育发展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之势,当代学人在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社会进步,确保现代化进程,党和政府对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不断给予高度重视。国务院于1999年年初正式批转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即主要通过革新课程教材、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督导制度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措施,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从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号召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可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战线的重点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的大事。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唤起了教育界内外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使命。

其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初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奠基工程。新世纪之初,党和国家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基本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都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也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面总结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经验、系统借鉴国际教育改革动向的基础上,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2005年6月,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对实施素质教育做了重要批示,给予高度关注,认为素质教育是个大问题,影响未来一代人,必须通过综合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奠基工程,必将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尤其会得到教育界更加有效的实施。

再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相一致,是事关全局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全面实施国民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一致性。素质教育是在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为有效实现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概念无论如何表述,都必须体现与教育方针的必然联系,必须反映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决不是游离于教育方针之外的事情,恰恰相反,它是人们在教育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加深了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保证全面而深入地贯彻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要使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以便相互配合而全面推进。第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在考试评价、课程教材等教学领域改革方面要有大的突破,而且需要在改革教育体制、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配套,以便拓宽人才成长之路,并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第四,实施素质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应致力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尤其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应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和充分开发创造潜能的宽松环境,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五,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而且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二、区域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托

首先,国民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赖于各地各区域积极推进,必以区域推进为基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标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定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内在要求,无疑需要各区域根据自身需要与可能来实现。唯有通过各个区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才能推动全国层面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区域素质教育,作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育人系统和育人活动,作为一定区域在国家素质教育旗帜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本区域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必然会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特征的客观要求。经济区域是教育区划的基础。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区域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受到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和提出的要求、挑战与可能性,应充分把握所处环境特点和时代特征,善于研究和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从而把握区域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必然在区域教育之中反映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地方化,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这一发展趋势,使教育呈现出区域化特征与区域化发展态势,也从客观上要求各地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以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文化支撑。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意味着特定区域内的教育,更加符合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使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必然要求。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的特性,尤其是区域的差异性。地理学意义上的区域,广义是指地球表面的一部分;狭义是指地区范围的划分。本文着重从教育科学、教育行政意义上探讨行政区域,主要以地、县为区域对教育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区域具有可度量性。区域有边界、有范围,有一定的面积可以度量,在位置上具有稳定性和可排列性。区域具有多样性,各种各样的区域表现出类型上的区别。区域还具有系统性,区域内各要素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统是相对的,有层次的。一个区域既是上属大区域的局部,又是下辖若干小区域的整体。区域具有独特性。每个区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然受到区域经济和社会条件、地域文化、人口、民族和地理环境等的差异性因素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传统和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在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即使在同一区域内部,同一层次的教育也会因办学条件(师资、财力、设备、文化教育基础)的不同有所差别。不仅存在着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且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内又存在着发达的城镇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差异。诸如此类的差别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必然得到反映,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又有着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因而,各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程度不可能处于同一层次,对其要求也不可强求一律,而应采取不同的政策与策略,应从自身的基础、区位条件和特点出发,探索适合于自身情况的素质教育之路。

第四,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实现现代化,国家不断实施宏观发展战略,提出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也就是包括生产、生活、文化、科学、思想、习惯等社会方面综合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切都建立在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教育,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文明习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管理水平。近些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国家在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区,致力于中部地区的崛起。与此相适应,东部地区凭借经济和文化教育优势,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全民教育,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部地区以其“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扩大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准;西部地区利用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多样性文化资源,从实际出发探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教育,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实施“两基”攻坚计划,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第五,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体制变革的直接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相适应。1993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主张“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布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并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从而为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从体制上创造了宽松条件。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为此,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各地要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就必须在区域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无疑增强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多样化、主动性、特色化和优质化奠定了基础。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之路

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国运兴衰的高度,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出发,坚持改革创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之路,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

首先,树立现代理念——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因素。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变革始终居于先导地位,故应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每个方面,贯穿于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为确保区域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首先必须真正确立教育先行观,切实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提高国民素质、关怀民族未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切实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当前迫切需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有利于学生自主成长的人才观,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观,务实崇真的政绩观,区域特色发展观。

第二,整体谋划——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之要务。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要求各地政府将素质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是区域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基于此,各地政府应从全局角度全面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将素质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使素质教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和政策扶持。应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对国民素质培养的要求,认真研究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科学分析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发展战略、区域教育层次类型结构、教育重点、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及教育方式方法。

第三,特色发展——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国家统一要求与区域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相结合。国家层面的国民素质教育与区域素质教育,在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就总体而言,国民素质教育影响并导引着区域素质教育的开展。为了促进区域间素质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国家对区域素质教育的推行必然出台相应的政策,甚至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施加某些影响。区域政府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行为,包括区域性教育法规和政策,区域教育发展计划及调控手段,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法令、法规为依据,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服从国民素质教育的整体需要。推进国民素质教育,有其基本的共同要求,但也因区位条件不同而有其差异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完全按同一要求展开。区域素质教育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与发展特征,不仅有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而且受到区域政府的特定影响;不仅有对上级政府的对策行为,也有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各地成功经验可资借鉴,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循。即使借鉴成功经验,也应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力求特色发展。忽视区域差异性,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办学模式,绝非明智之举。

第四,统筹均衡——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方式是区域政府统筹,致力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区域政府作为当地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教育经费的提供者、教育发展的调控者,有责任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区域推进”本身意味着素质教育带有政府行为,需要政府统筹,而不是完全靠市场调节的规则行事;需要自上而下启动,而不限于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并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区域内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政府要统筹规划,组织多方面力量实施,既有分工,又重协作。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应充分利用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而且应各有侧重,需要政府统筹与协调,保证教育发展的合理结构、适度规模和质量效益。区域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区域内,不仅要求学校系统,而且需要政府、社区、家庭以及大众传媒的配合,需要人文环境的滋养,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政府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重视区域内协调和区域间均衡发展,并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根据现行政策,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的力度,注重解决贫困地区经费不足的问题;努力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解决地区内的经费投向过于集中问题,使公共教育经费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大力扶持弱势群体,高度关注农村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女童教育;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效果的相对均衡,致力于本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五,科学决策——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成效,有赖于地方政府合乎实际的科学决策。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不只是靠决心和干劲,也不完全取决于经费投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合乎实际的科学决策。区域政府应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减少政府教育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教育发展的效益。任何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注重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导向和咨询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掌握、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准确把握区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正确处理区域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务求教育的结构与地方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教育规模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发展的机制、政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实际需求。区域教育政策应避免偏差。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制定上,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避免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偏离国家政策法规。面对不同差异的区域,统一的教育政策,对部分区域适用,对某些区域未必适用。若不顾各区域差异性而强制推行,往往会事与愿违。区域教育的层次性与特殊性,要求素质教育决策与指导必须分类实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区域,其素质教育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教育决策与管理时,应因地制宜,有所区别,避免“一刀切”或“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模式,势必带来素质教育推进中的“夹生饭”,甚至酿成失误。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必要的决策预见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者若预见能力短缺,预见不到客观条件的变化,不能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信息资料,就难以准确判断所制定的政策的预期效果。在平衡区域内各种利益关系时,暗箱操作,缺乏公正公平,加上反思能力缺乏,必然带来素质教育推进中的偏差,甚至误导区域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思想混乱,学校教育无所适从,素质教育推行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国民素质教育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六,队伍建设——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要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本,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区域素质教育,主要由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这三支队伍来实施。其中,区域内教师队伍的质量,包括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专业化水平、工作态度和熟练程度、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等,则是提高区域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区域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可推动区域教育结构的优化,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经验表明,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善于从教师的来源、教师的待遇、教师的培训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就会不断得到稳定、优化和提高,从而确保取得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效。

第七,课程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就学校教育而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主要通过课程和教学来解决。成功的课程和教学,不仅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成功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政府重视区域实验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推出了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体系,提出了增强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师资培训,引导学校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体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取得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明显成效。

第八,督导评价——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和保障机制是完善督导评价制度。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政府重视、学校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督导工作的难点是督政。经验表明,督导工作要取得成效,区域素质教育要有所保障,必须把重视教育,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事,列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功过、荣辱、升迁结合起来。学生整体素质评价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人才素质是教育的最终产品,所培养的人才素质高低,应以是否符合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否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标准,而不宜以是否达到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的一定百分比为满足,更不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否则,会给素质教育带来不利的导向,甚至带入误区。

第九,信息化建设——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教育信息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有一致性: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意味着教师变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的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发现和探究知识。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有一致性: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有利于实现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有利于把比较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信息化面向全体学生与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有一致性:教育信息化可以很方便地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提供保障,使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线学习讨论等自主学习或个性化教学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减少区域之间差距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对教育欠发达地区而言,应以教育信息化弥补教育资源的短缺,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范围,带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区域教育补偿性甚至超常规发展,以免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拉越远。

第十,构建系统工程——区域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毫无疑问,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并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对实施素质教育有历史紧迫感和职业责任感,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家长和全社会也应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社会舆论宣传应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在全社会造成重视素质教育的好风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不可否认,当前教育之外社会大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仍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主要表现为:政府有些主要领导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仍以某个地区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地方教育行政干部政绩的根本尺度;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远未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依然将升学率的高低视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用人制度中偏重学历而轻视整体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强化政府行为,已成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其前提是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广泛共识与实际行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需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艰辛探索。素质教育是一项古老、崭新而永恒的研究课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来积极而深入地探讨。素质教育的研究,将会使人们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教育质量、教育方针、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的功能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由此也会开拓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的探索,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区域推进必将面临更多新的重大课题,但只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必将在多方面多环节上逐步进展与突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群策群力,为卓有成效地推进素质教育而尽职尽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