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残疾人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残疾人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的残疾人教育体系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而存在,以实现所有残疾学生充分就学的目标。《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残疾人教育发展目标,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确保残疾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各地区的特教资源均衡分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残疾人教育体系更加完善_残疾人社会工作

二、残疾人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现有的残疾人教育体系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而存在,以实现所有残疾学生充分就学的目标。《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残疾人教育发展目标,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确保残疾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各地区的特教资源均衡分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鉴于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最大现实情况,就是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尚不能完全满足残疾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结合《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任务,我们可以将未来特教体系发展的指标厘定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更加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未来十年的特殊教育发展主要就包含这四个方面:

1.普及与提高残疾人九年义务教育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已经“普九”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其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逐年提高;未“普九”地区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0%。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有条件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要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地方各级教育、民政、卫生部门和残联要相互协作,采取多种形式,在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3.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具备条件的地市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4.加快发展高等特殊教育

进一步完善国家招收残疾考生政策,普通高校应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专业)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多样化的特殊教育安置模式

特殊教育安置模式是实现和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的教育组织方式和制度体系,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差异、城乡差距比较明显。目前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隔离的专门教育形式,回归主流的一体化教育形式,现在正朝向全纳的、融合的教育形式转变。未来十年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将再上一个台阶,届时我国的特殊教育也将逐步接近先进国家,着眼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推进多样化的特殊教育安置模式——双流向多层次的安置形式。这一形式主要以残疾儿童残疾程度和限制程度为维度,按照这两个程度由重及轻,分别安置在医院或其他隔离教养机构、家庭、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普通学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普通班级。使每一类和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借助这个体系受到各得其所的良好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