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运营时耗费了大量的资财,但同时也间接创造了社会财富。那么,在本章中将介绍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在这些物品和服务中,有不少是由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14.1.3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根据国家预算组成体系和民办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相应由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组成。

第14章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

[重要概念]

●非营利组织        ●财政总预算会计

●有偿性负债        ●无偿性负债

[引 言]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其受到的关注也日益增多。虽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运营时耗费了大量的资财,但同时也间接创造了社会财富。那么,在本章中将介绍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务。

14.1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14.1.1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类型

政府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是一个与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学概念。在本章中,“政府”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为辖区公民承担广泛受托责任的一级政权的政府,包括中央(联邦)政府、省(市、区及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方政府、县(市、区)政府及乡镇政府;二是具体为辖区公民履行受托责任的政府机构或政府单位,即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所谓非营利组织,是指为社会而非为某一个人或组织谋取利益的法律或会计个体。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见的非营利组织有:高等院校、公立医院、文化事业单位、福利机构、慈善机构、基金代理机构等。

14.1.2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民和各种经济组织每时每刻都在消费各种各样的物品和服务,如食品、住房、服装、交通、安全、健康、文化、环境等。在这些物品和服务中,有不少是由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例如,公共道路、绿化和水环境、公安巡逻、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健康保健和文化娱乐、水电和煤气等,都主要是由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每时每刻,公民和各种经济组织都离不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向其提供的公共产品。相比较而言,营利性企业向公民提供的物品可称为私人产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由它们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为社会公众所普遍需要的,是不可缺少的。

14.1.3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

根据国家预算组成体系和民办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相应由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组成。其中,政府会计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政府行政单位会计。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以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政协机关等行政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核算和监督行政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以非营利组织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核算和监督非营利组织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业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公办事业单位与民办事业单位性质不同,有无政府拨款不同,财务管理要求不同,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需要实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办法。

根据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单位会计和公办事业单位会计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又称一级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领报经费,下面又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又称二级单位);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称为基层会计单位。以上三级会计单位都要成立单位预算,实行独立会计核算。有些人数较少、经费不多的单位可以不成立单位预算,不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其经费开支可凭单据向基层会计单位报销,这些单位叫报销单位。

14.2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目标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不同于企业会计的目标,其目标强调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及其代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社会公众及其代表理解和评价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情况。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履行受托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地作出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决策,其决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而不是有关决策者如立法和监督机构人员本身的利益。

14.2.1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目标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是具体目标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展开。

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7年5月发布的《概念公告第一号——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公告中,对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总目标作了归纳:政府会计报告应该提供信息以帮助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做出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决策。

而在概念公告中对具体目标的描述是:

(1)财务报告应当帮助实现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并且能够使使用者评价这种公共受托责任。

(2)财务报告应当帮助使用者评价政府主体当年的业务活动成果。

(3)财务报告应当帮助使用者评价那些可以由政府主体提供服务的服务水平,并帮助使用者评价政府履行到期责任的能力。

14.2.2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目标

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总体目标:向其资源提供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评价非营利组织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做出资源分配等的决策。

1980年12月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概念公告第4辑——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指出其具体目标为:

(1)应当向现在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和其他用户,在分配资源给非营利组织、作出合理决策时提供有用信息。

(2)应当向现在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某一非营利组织提供劳务及其持续经营这些劳务能力的有用信息。

(3)应向现在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为评估某一非营利组织经理人员履行其操持经管责任和其他方面业绩有用的信息。

(4)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某一非营利组织资源、债务和净资源的信息,并提供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发生对这些资源在权利变动方面的影响的信息。

(5)编制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某一非营利组织报告期内的业绩的信息。

(6)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某一非营利组织是如何获取和使用现金和其他流动资源的,它的借款和偿还借款的情况如何,以及可能影响其资源流动性的其他因素的信息。

(7)编制财务报告,应举例提供有助于用户理解其财务信息的说明和解释。

14.2.3 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目标的现状

我国政府会计方面没有关于会计目标的陈述,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经营管理。

学术界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也多有讨论,具体情况各异,但是总结起来无外乎这样一些观点:

(1)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应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服务对象、纳税人、资源捐赠者、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提供财务信息。

(2)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主要信息包括资财分配使用的信息、估价劳务和评价劳务能力的信息、评估管理当局业绩和经营责任的信息以及关于经济资源、债务、净资产及其变动的信息等。

(3)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资产负债表反映非营利组织某一时日拥有的资产和承担债务的情况;收入支出表反映非营利组织在某一时期的收入和支出以及收支相抵后结余的情况;基建投资表反映各方面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效益;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是对上述报表的补充和说明。

14.3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

14.3.1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会计原则

1.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的基本假设,它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特定的工作范围。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构成,所以从会计主体上来说主要由各级政府、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因为财政总预算的各项收支的收取和分配是各级政府的职权范围,财政部门只是代表政府执行预算,充当经办人的角色。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指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将在预期的未来持续有各种活动发生。虽然政府及行政单位主要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开展各项公共活动不仅不能带来营利,还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持续下去。在这个前提下,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并且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如果非营利组织不能持续下去,则必须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披露。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持续运行的时间人为地划分成时间阶段,以便分阶段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实行会计分期的作用在于能够对连续、相等的会计期间中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以及经营成果进行核算,并据以编制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并都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对象能够以货币方式加以度量,在实际操作中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如果发生外币收支,应当在发生收支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核算。对于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编报日期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实务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亦称客观性原则。这项原则要求:首先,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取得或填制合法的书面凭证,做到明了可靠、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手续完备,如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和事业成果。其次,会计核算过程应当是真实客观的,对同一会计核算业务,分别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会计人员同时进行会计处理,应得出相同的会计核算结果。第三,作为反映会计核算成果的会计报表应是真实的,做到账表、账账、账实之间的相互一致。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经济决策相关联。会计信息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三是要满足单位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的方法和指标口径,必须有利于会计期间以及相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分析。对这些指标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汇总,便于正确考核总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结果,满足使用者和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可比性原则表现为会计报表指标口径的一致和所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可比。

(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亦称一致性原则,是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对前后各期的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及时核算,及时反映,以发挥会计信息的效应。及时性包含两个要求:一是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应在当期内进行,不得跨期;二是会计报表应在会计期间结束后按规定的日期报告,不得拖延。

(6)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亦称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数字记录和文字说明要能一目了然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对有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7)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进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8)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从事经营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其经营支出与相关的经营收入应当配比。配比原则要求有经营收支业务活动的单位,对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支出应当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计算收支结余,考核经济效益。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支出,不能脱节,也不能任意提前或错后。

(9)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是指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状况;对重要的经济业务要单独反映。重要性业务的标志,一是看发生的金额的大小;二是看它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会计报表要充分反映一切重要的经济信息,以利决策。

总体上讲,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完全相同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原则与企业财务会计的会计原则(现称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基本相同的,仅在一些表述和归类上有所区别。

14.3.2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核算对象的内容多种多样,为了对有关核算内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就需要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把会计对象分解成若干基本的要素,这样就形成了会计要素。科学地确定会计要素,有助于设置会计科目,有助于设计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列示方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费用)五个要素。

1.资产

资产是一级政府掌管或控制的、一个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资产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二,资产必须能用货币来计量;其三,资产为一级政府掌管或控制,为一个单位占有或使用;其四,资产的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还可以是其他权利。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资产,包括一级政府的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以及待处理财政周转金等。

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资产,包括单位和组织的各种财产和债权以及其他权利。

2.负债

负债是指一级政府或一个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政府财政部门虽然是分配资金的部门,但在预算执行中,与上下级财政之间、与预算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人欠、欠人事项,加上发行公债,这就形成了财政的负债事项。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负债,包括应付及暂收款项、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借入财政周转金等。

行政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负债,包括单位和组织的借入款项、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各种应缴款项等。

3.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是属于一级政府、一个单位或组织所有的资产净值。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净资产是一级政府财政所掌管的资产净值,它包括各项结余、预算周转金及财政周转基金等。

行政单位和公办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净资产反映国家和单位对资产的所有权,它包括各项基金和各项结余。如行政单位的固定基金和结余;公办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结余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包括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如果资产或者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如资产的投资收益利息等)的使用受到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设置的时间限制或(和)用途限制,则由此形成的净资产即为限定性净资产;除此之外的其他净资产,即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4.收入

收入是指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或者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

行政单位的收入是单位为开展公务或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投入经费、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公办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是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具体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等主要业务活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5.支出

支出是指执行预算会计的一级政府或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如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各公办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等;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包括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14.4 财政总预算会计

14.4.1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

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概念

财政总预算会计,又称财政总会计、总预算会计,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是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根据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我国的预算体系总共分为五级,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五级预算。与之相应,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体系也分为五级,每一级独立的预算都设立一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负责核算、反映和监督本级政府预算的执行。

2.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

(1)政策性和计划性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始终围绕国家财政预算进行,增收节支,保证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并记录和反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和问题,政策性非常强;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入、支出核算为主,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也没有相应的实物资产及保管、使用方面的核算,其主要依靠计划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统一性和广泛性

国家财政预算是全国统一的预算,财政总预算会计必须以国家财政预算执行为中心,组织一个全国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否则,就无法定期、及时反映整个国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报告年度国家决算与各级地方决算;财政总预算会计分类核算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编制和执行国家财政预算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其预算收支活动都受到该核算体系的约束。

(3)宏观性和社会性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执行国家财政预算的收支分配中,通过大量、连续的账务核算和情况反映,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国民经济活动情况起着宏观监督作用;财政总预算会计具有操作主体的政府性、核算范围的宏观性和核算内容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意义上讲,它具有社会总会计的特点,社会性特点明显。

3.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任务

(1)正确及时地办理各项核算工作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对各项预算收支、资金调拨和往来款项进行核算和记载,做到及时、正确、日清月结。每年年度末了,要进行年度财政决算的审核和汇编工作,同时,根据财政体制的有关规定,进行年度上下级财政之间的结算和办理上下级财政之间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

(2)调度好各项财政资金

财政总预算会计为了保证按照核定的预算及时供应资金,要合理调度好各项财政资金,妥善解决财政资金库存和用款单位资金需求的矛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由于财政的收支都要通过总预算会计,因而财政总预算会计应通过收支核算和反映,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执行实施会计监督。财政总预算会计也要参与预算的管理,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4)组织和指导预算会计工作

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要指导和组织核查本行政区域内所属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同级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要组织预算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预算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5)做好预算会计的有关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会计在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不相违背的前提下,要制定或审定本行政区域内预算会计的有关具体核算办法的补充规定;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参与对预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及核发会计证的工作;负责对预算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

4.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结果。

(2)相关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信息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应该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4)全面性原则。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财政资金(包括一般预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周转金等)都应当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

(5)一贯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必须要变更,应将相关情况在预算执行报告中说明。

(6)及时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7)明晰性和重要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记录和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8)收付实现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9)专款专用原则。凡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

14.4.2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

1.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的使用

会计科目是各级总预算会计设置账户、确定核算内容的依据。各级总预算会计必须按以下要求使用会计科目:

(1)各级总预算会计应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按本科目使用说明使用。不需要的可以不用,不得擅自更改科目名称。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财政总预算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各级总预算会计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3)为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和实行会计电算化,《财政总预算制度》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编码。各级总预算会计不得随意变更或打乱科目编码。

(4)总预算会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名称和编码,不得只填编码,不填名称。

(5)有关财政周转金的会计核算,可由各级财政的预算部门或专门管理机构按本制度规定的科目办理。

2.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表如表14-1所示:

表14-1 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表

14.4.3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

1.财政总预算资产

(1)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所核算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和在途款。为了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的财政性存款,总预算会计设置了“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和“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

①“国库存款”科目。该科目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包括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借方登记国库存款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借方余额反映国库存款的结存数。本科目可以按一般预算存款和基金预算存款进行明细核算。

【例14-1】 某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当日收到一般预算收入为100万元。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1 00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1 000 000

【例14-2】 某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列基金预算收入为50万元。

借: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500 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 500 000

②“其他财政存款”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未列入“国库存款”科目反映的财政性存款。具体包括财政周转金、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在专业银行的财政资金存款、部分由财政部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基金存款以及财政总预算会计将预算资金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的款项等。其借方登记其他财政存款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借方余额反映其他财政存款的实际结存数,年终余额结转下年。该科目按交存地和资金性质分设明细账。

【例14-3】 收到农业银行报来的收款通知,收回小额技措借款50万元。

借:其他财政存款——财政周转金存款 500 000

  贷:财政周转金放款 500 000

【例14-4】 收到上级安排的粮食风险基金80万元,根据银行报来的收账通知入账。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存款 800 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 800 000

③“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该科目属于新增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在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业务,其借方登记当天国库单一账户存款划入冲销数,贷方登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当天发生直接支付的资金数,当日资金结算后,余额为零。

【例14-5】 某市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为某预算单位直接支付以一般预算安排的42 000元款项。

借:一般预算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42 000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42 000

④“有价证券”科目。有价证券是中央财政以信用方式发行的国家公债。各级财政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国家制定由地方各级政府购买的有价证券。该科目借方登记有价证券的增加数,贷方登记有价证券的减少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有价证券实际库存数。该科目按有价证券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14-6】 某市政府用一般预算结余20万元和基金预算结余10万元购买有价证券。

借:有价证券——一般预算结余购入 200 000

      ——基金预算结余购入 100 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200 000

        ——基金预算存款 100 000

【例14-7】 接上例,购入的有价证券到期兑付,收到利息收入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购入有价证券利息收入4万元,基金预算结余购买有价证券利息收入2万元。

收到本金时: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200 000

      ——基金预算存款 100 000

  贷:有价证券——一般预算结余购入 200 000

        ——基金预算结余购入 100 000

收到利息时: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40 000

  基金预算存款 2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40 000

    基金预算收入 20 000

⑤“在途款”科目。由于库存的报解需要一定的邮递时间,年终就会存在国库已经收入或各级国库已经在年前收纳,以及在清理期缴纳应属于本年收入的款项,但尚未转到支库或尚未报解到各该上级的各种收入,这些款项为在途款。为了在年终决算中全面反映各级实际收入总额,解决上、下年度间的库款结算问题,各级总预算会计要设立“在途款”科目,用于核算决算清理期和库款报解整理期内发生的上下年度收入、支出业务以及需要过渡处理的资金数额。在年终清理库款时,应在上年度的账上借记“在途款”,贷记“一般预算收入”;在下一年度的账上则借记“国库存款”,贷记“在途款”。

【例14-8】 决算清理期间,某市收到国库报来的属于上年度的一般预算收入3 000 000元。

在上年度账上应该记录:

借:在途款 3 00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3 000 000

在本年度新账上应该记录: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3 000 000

  贷:在途款 3 000 000

(2)其他资产的会计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债权主要有三类:一是暂付应收的往来款项,二是预拨款项,三是财政周转金借出所形成的债权。

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发生暂收应付往来款项的单位分为财政系统内上下级财政机关之间和财政机关系统外的预算单位之间两类,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将与预算单位间的暂付应收款项纳入“暂付款”科目核算,将与下级财政间的往来款项纳入“与下级往来”科目核算。

对于预拨款项,目前主要分为预拨的预算经费和预拨的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款项。预拨经费是由于特殊情况预拨给行政事业单位,不在当期内列支的经费。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发生预拨经费:一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当期汇款不能及时到达,影响单位按时支付,需要上级单位提前在上一个月拨付下一个月的经费;二是上年预拨属于下年预算的经费。但在此情况下,往往需要提前拨付,但却不能在本年度列为支出。基建拨款是指财政按基本建设计划预拨给受托经办基本建设支出的专业银行或拨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部门的基本建设款项。

财政周转金是指财政部门以信用方式有偿周转使用的资金,包括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和待处理财政周转金。财政周转金放款是地方财政周转金管理机构直接贷放给用款单位的财政有偿资金。借出财政周转金是指上级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用于周转使用的有偿资金。如果财政周转金放款超过约定的还款期限,经审核已成为呆账,但尚未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的,则该财政周转金成为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①“暂付款”科目。该科目用来核算各级财政临时发生的应付、暂收和收到不明性质的款项,经确认后,须支付、归还或转账,因此具有债务性质。借方登记冲转退还或转作收入的款项,贷方登记收到的款项,贷方的余额反映尚未结清的暂存款数额。该科目可按资金性质、债权单位或款项来源设置明细账。

【例14-9】 某财政总预算会计将预算资金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用于市教委采购设备,金额300 000元。

借:暂付款——市教委 300 000

  贷:国库存款 300 000

同时记录:

借:其他财政存款 300 000

  贷:暂存款——政府采购款 300 000

【例14-10】 某教委因维修危险校舍,向市财政紧急借款50万元。后经批准,该借款转作经费拨款。

借:暂付款——市教委 500 000

  贷:国库存款 500 000

借:一般预算支出 500 000

  贷:暂付款——市教委 500 000

②“与下级往来”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的往来结算款。各级财政机关借给下级财政款项时,借记该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体制结算中应由下级财政上交的收入数,借记该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借款收回,转作补助支出或体制结算应补助下级财政数时,借记“国库存款”、“补助支出”等科目,贷记该科目。

【例14-11】 某市财政借给A县财政临时周转金12万元。后来,A县财政根据库款情况归还市财政5万元,另外7万元转作市财政对A县的补助。

借:与下级往来——A县 120 000

  贷:国库存款 120 000

借:国库存款 50 000

  补助支出 70 000

  贷:与下级往来——A县 120 000

【例14-12】 年末经结算,B县应上解市财政600万元,实际已经上解400万元。余款200万元暂作往来处理。

借:与下级往来——B县 200 000

  贷:上解收入 200 000

③“预拨经费”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财政部门预拨给事业、行政单位的尚未列为预算支出的经费,其借方登记财政拨款数,贷方登记到期的列转支出数和各单位缴回财政机关数,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列转支出或尚待收回的预拨借方数。该科目按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

【例14-13】 某市财政向边远地区预拨经费20万元。

借:预拨经费——甲县 200 000

  贷:国库存款 200 000

【例14-14】 上例中预拨的经费转作经费支出。

借:一般预算支出 200 000

  贷:预拨经费 200 000

④“基建拨款”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财政拨付款,贷方登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职能部门或基本建设支出的专业银行的拨付建设单位数以及缴回财政数,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列报支出的拨款数。该科目按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

【例14-15】 某市财政委托建行代管某类基建财务管理,预拨基建拨款2 000万元。

借:基建拨款 20 000 000

  贷:国库存款 20 000 000

月末收到建设银行报来建设单位本月银行支出数200万元。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2 000 000

  贷:预拨经费 2 000 000

基建任务完成后,建设单位将余款60万元缴回财政。

借:国库存款 600 000

  贷:基建拨款 600 000

⑤“财政周转金放款”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周转金的贷放及回收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贷给用款单位的数额,贷方登记收回数或坏账数,借方余额反映财政总预算会计掌握的对用款单位的财政有偿资金放款数。该科目按部门、单位或项目设置明细账。

【例14-16】 某县财政向某种粮专业户贷放支农周转金50 000元。

借:财政周转金放款 50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 50 000

⑥“借出财政周转金”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上级财政部门供给下级财政部门周转金的借出和收回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借给下级财政部门周转金的数额,贷放登记下级财政部门的归还数,借方余额反映借出财政周转金尚未收回数。该科目按借款对象设置明细账。

【例14-17】 某市财政向所属A县借出专项周转金20万元。

借:借出财政周转金——A县 200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 200 000

⑦“待处理财政周转金”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经批准转入的逾期未还的周转金数额,贷方登记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的数额,借方余额反映尚待核销的待处理资金数。

【例14-18】 某市财政周转金管理机构向市属化工公司贷放的技术改造款15万元,经过初步审核已经成为呆账。

借: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150 000

  贷:财政周转金放款 150 000

2.财政总预算负债

(1)有偿性负债

有偿性负债包括借入款和借入财政周转金。借入款指按法定程序及核定预算举借的公债,包括中央财政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以及地方财政根据国家法律或国务院特别规定举借的债务。借入财政周转金是指地方财政部门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有偿使用的财政周转金,与“借出财政周转金”相对应,是财政周转金在上下级财政之间的融通。

①“借入款”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发行债券或举借款数,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款项,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偿还的债务。其可按债券种类或债权人设置明细账。

【例14-19】 中央财政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发行国债,当日国库实际收到款项2 000万元。

借:国库存款 20 000 000

  贷:借入款——国内债 20 000 000

债务到期时,偿还本金2 000万元,支付利息40万元。

借:借入款——国内债 20 000 000

  一般预算支出 400 000

  贷:国库存款 20 400 000

②“借入财政周转金”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借入时的数额,借方登记归还时的数额,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的借入周转金。其可按债权单位或资金用途设置明细账。

【例14-20】 某市财政向上级财政部门有偿借入财政周转金600 000元。后归还上级财政周转金,本金600 000元,利息2 400元。

借:其他财政存款 600 000

  贷:借入财政周转金 600 000

借:借入财政周转金 600 000

  财政周转金支出 2 400

  贷:其他财政存款 602 400

(2)无偿性负债

无偿性负债包括因体制结算和向上级财政借入调度款而形成的与上级往来款和收到不明性质的款项等应清理的暂存款。

①“与上级往来”科目。该科目与上级财政的“与下级往来”科目相对应,反映财政年度,上下级财政尚未结算或决算时,本级财政与上级财政间的款项往来,是上下级财政之间的无息债务。贷方登记向上级借款数额,借方登记归还款数额和上级欠拨补助的数额,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上级财政的款项,借方余额反映上级财政欠拨本级的情况。

【例14-21】 某县财政向市财政借入款项150万元用于临时周转需要。后县财政根据库款情况,归还市财政100万元。另外50万元转作对该县的补助。

县财政记录:

借:国库存款 1 500 000

  贷:与上级往来 1 500 000

借:与上级往来 1 500 000

  贷:国库存款 1 000 000

    补助收入 500 000

市财政记录:

借:与下级往来 1 500 000

  贷:国库存款 1 500 00

借:国库存款 1 000 000

  补助支出 500 000

  贷:与下级往来 1 500 000

②“暂存款”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收到的款项,借方登记冲转退还或转作收入的款项;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清的暂存款款项。其可按资金性质、债权单位或款项来源设置明细账。

【例14-22】 某市财政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当日收到不明款项为1万元。经确认该不明款项属于营业税收入。

借:国库存款 10 000

  贷:暂存款 10 000

借:暂存款 1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10 000

(3)已结报支出

已结报支出属于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核算的内容。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核算的特点,增设负债类“已结报支出”科目。该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资金已结清的支出数额,当天业务结束后,其余额等于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年终转账时,做相反分录,借记该科目,贷记“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

3.财政总预算会计净资产

(1)结余

结余是财政收支的执行结果,是下年度可以结转使用或重新安排使用的资金。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预算结余是指一般预算类收入减去一般预算类支出后的差额,是各级财政执行政府一般预算的结果;基金预算结余是基金预算类收入减去基金预算类支出后的差额,是各级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支的年终执行结果;专用基金结余是专用基金收入减去专用基金支出后的差额,是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的专用基金收支的年终执行结果。

①“预算结余”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年终从“一般预算收入”、“补助收入——一般预算补助”、“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科目转入的预算收入的数额;借方登记年终从“一般预算支出”、“补助支出——一般预算补助”、“上解支出”等科目转入的预算支出的数额;余额在贷方,反映本年的预算滚存结余数(含有价证券)。根据本年度预算结余增设(提取)周转金时,借记“预算结余”科目,贷记“预算周转金”科目。

【例14-23】 某市财政2007年年终结算时,“一般预算收入”科目贷方余额46 500 000元,“补助收入——一般预算补助”科目贷方余额285 000元,“上解收入”科目贷方余额580 000元,“调入资金”科目贷方余额145 000元,将上述一般预算类收入科目贷方余额转入“预算结余”科目贷方。

借:一般预算收入 4 650 000

  补助收入——一般预算补助 285 000

  上解收入 580 000

  调入资金 145 000

  贷:预算结余 5 660 000

②“基金预算结余”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年终从“基金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基金预算补助”科目转入的基金预算收入的数额;借方登记年终从“基金预算支出”、“补助支出——基金预算补助”、“调出资金”等科目转入的基金预算支出的数额;余额在贷方,反映本年基金预算滚存结余数。

③“专用基金结余”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从“专用基金收入”转入的数额;借方登记从“专用基金支出”转入的数;余额在贷方,反映本年专用基金的滚存结余数。

(2)预算周转金

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政府为平衡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是国家财政后备的组成部分。预算周转金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本级财政预算净结余中设置和补充;二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拨入。预算周转金专做执行年度预算周转之用,不能安排支出。预算周转金存入国库存款之中,不另设存款户。

“预算周转金”科目借方一般无发生额,因为预算周转金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设置,并不得随意减少。设置和补充预算周转金时,借记“国库存款”、“预算结余”等科目,贷记该科目。

【例14-24】 某乡开始设置预算周转金,收到县财政拨来的资金220 000元。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220 000

  贷:预算周转金 220 000

(3)财政周转基金

财政周转基金是指各级财政所掌管的可有偿使用的政府财政性资金,反映了一级地方财政周转金的规模。地方财政周转基金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国家制度规定,由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有偿使用,在列报预算支出的同时转入;二是年终结算后将周转金收入减周转金支出后的净收入转入。

“财政周转基金”科目贷方登记预算资金或用财政周转金收入补充的增加数额;借方登记赎回或核销的无法收回的数额;余额在贷方,反映财政部门财政周转基金总额,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

【例14-25】 某市财政部门按核定预算拨付某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周转金244 000元。

借:一般预算支出 244 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244 000

同时:

借:其他财政存款——财政周转金存款 244 000

  贷:财政周转基金 244 000

4.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

(1)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是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由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一般预算收入”科目核算各级财政组织的纳入一般预算的各项收入。其贷方登记国库当日报来的各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加数,当收入为负数时用红字记入,借方登记年终结转数,贷方余额反映一般预算收入累计数;年终时,将该科目贷方余额全部转入“预算结余”科目的贷方。

【例14-26】 200×年×月×日,某县财政局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以及所附收入凭证,列示当日一般预算收入为负数1 000元(经审核,系符合规定的退库数大于当日的预算收入缴库款)。年终,假定该财政局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00 000元,结转预算结余。

借:国库存款 1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1 000

借:一般预算收入 500 000

  贷:预算结余 500 000

(2)基金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的贷方登记取得的基金预算收入及其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贷方余额反映当年基金预算收入的累计数;年终时,将该科目贷方余额全部转入“基金预算结余”科目的贷方。

【例14-28】 200×年×月×日,某县财政局收到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20 000元。年终,假定该财政局“基金预算收入”账户贷方余额为100 000元。

借:国库存款 20 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20 000

借:基金预算收入 100 000

  贷:基金预算结余 100 000

(3)专用基金收入

专用基金收入是指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的各项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收入,是由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的或由上级财政部门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构成,如粮食风险基金收入。与基金预算收入相似,专用基金同样要求专款专用,但它并不需要缴入国库,而是在专业银行设立专户。“专用基金收入”科目的贷方登记取得上级财政部门或本级预算支出安排中的专用基金收入,借方登记退回的专用基金数额;年终时,该科目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专用基金结余”科目的贷方。

【例14-29】 200×年×月×日,某县财政局从上级财政部门取得粮食风险基金30 000元。年终,假定该财政局“专用基金收入”账户贷方余额为400 000元。

借: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 300 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粮食风险基金 300 000

借:专用基金收入 400 000

  贷:专用基金结余 400 000

(4)资金调拨收入

资金调拨收入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不同级财政之间以及同级财政不同资金项目之间调拨资金、平衡各级预算收支的一种手段。资金调拨收入包括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和调入资金。

补助收入是上级财政通过预算补助给本级财政的收入;上解收入是下级财政按规定采用预算上解方式向本级财政解交的收入。预算上解是指按财政体制规定,将下级财政的一部分预算资金解交到上级财政,其对于上级财政来说是上解收入,对于下级财政来说是上解支出;调入资金是为了平衡预算从预算外收入或自筹收入调入资金以及按规定从其他渠道调入资金,其仅限于地方弥补财政总预算赤字,在年终决算时,一次性使用,未经财政部批准,不得扩大调入范围。

①“补助收入”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退还上级补助数及年终转出数;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上级补助款;余额在贷方,反映上级补助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转后无余额。

【例14-29】 200×年×月×日,某县财政局收到市财政厅拨来的专项补助款100 000元,凭“信汇收账通知”填制记账凭证;后将该专项补助100 000元退回30 000元;年终结平“补助收入”账户。

借:国库存款 100 000

  贷:补助收入——预算补助 100 000

借:补助收入——预算补助 30 000

  贷:国库存款 30 000

年终:

借:补助收入——预算补助 70 000

  贷:预算结余 70 000

②“上解收入”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本级财政收到的下级上解款;借方登记收入退回数;余额在贷方,反映下级上解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转后无余额。

【例14-30】 200×年×月×日,某市财政局收到所属甲县按财政体制规定上解的收入款100 000元;后将该上解收入30 000元退回;年末,假定“上解收入”账户余额为70 000元,年终结转。

借:国库存款 100 000

  贷:上解收入 100 000

借:上解收入 30 000

  贷:国库存款 30 000

年终:

借:上解收入 70 000

  贷:预算结余 70 000

③“调入资金”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收到的调入资金;余额在贷方,年终结转后无余额。

【例14-31】 200×年×月×日,某县财政局经批准从基金预算收入中调入100 000元,用于平衡一般预算收支;年终结平“调入资金”账户。

借:调出资金 100 000

  贷:调入资金 100 000

同时: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100 000

  贷: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100 000

年终:

借:调入资金 100 000

  贷:预算结余 100 000

(5)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

预算支出是各级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将所筹集到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是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这些项目的相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与方法等,与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14.4.4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务报表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和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各级总预算会计必须定期编制和汇总预算会计报表。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务报表种类的划分标准有以下三种:

1)按财务报表的内容范围可分为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

2)按报送期限可分为旬报、月报、季报和年报。该四种报表的报送期限及编报的内容应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具体要求和本行政区或预算管理的需要办理。

3)按会计报表的经济用途可分为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等。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

扩展内容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比较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环境与企业的运行环境存在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组织目标、财务来源、监督与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决策受外界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目标

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告的基石。公共受托责任强调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须对政策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合法性受托责任进行适当的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

2.会计控制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代理人”,不存在所有者权益,一般不受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约束。其主要通过法律(规)及合同条款、基金会计和预算控制来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并对组织进行约束和控制。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基金余额);收入-支出=结余。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用预算规则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预算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由各级人大或控制公共组织的理事机构负责批准,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工作计划,对管理当局在各个方面的活动作出了详细专门指导。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提供了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基准。

详细预算的编制和审批以及将预算纳入政府会计系统,确保了政府的行为能够符合契约缔结主体的期望。经批准的逐项拨款作为可用于该年度每一项目的款项,都记入会计账簿中。由于政府基金的用途是有限制的,为了避免任一账目的支出超过拨款,设置了经费保留款科目进行控制。会计控制的这一特征确保组织的理事机构意愿不会由于执行差错或执行意图而受到阻挠。然而,预算抑制了管理者的创造和革新的动力。

3.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进行定义。其资产包括自然资源、继承资产、基础设施资产、国防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等资产。对于资产来说,成本记录、计价方法、会计准则和市价可能并不存在,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困难的,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当由于缺乏可靠计量而使这类资产不能被确认,为反映这类资产往往以附注的形式来披露(IFAC,2000)。

政府存在货币发行、环境负债、雇员养老金负债等特殊负债,同时很难把政府的合约或法律义务与政治承诺、提供一般福利的社会责任间进行区分。与企业的有限责任相比,民主政府倾向于扩大他们的责任,导致更大的预算和经常的赤字。由于政府会计的计量重点是当期的财务资源,忽视长期债务的计量,以致政府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给政府的持续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4.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分为非交换性交易收入、交换性交易收入、其他利得三类。税收、拨款和补助等在内的非交换性交易是公共组织主要的财务来源。GASB33号公告《非交换性交易会计和财务报告》规定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1)满足资产的确认标准或收到现金;(2)满足收入确认标准。根据这两个标准,政府的财产税可以可靠地估计,并有标的以利于强制执行。财产税可采用应计制或修正的应计制进行计量,而其他税种只能采用现金制进行确认。拨款和补助的资源提供者经常提出合格性标准或对提供资源的用途进行限制,只有满足合格性标准才能对拨款和补助进行确认。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成本计量重点是“支出”,而非“费用”,即会计期间内为:(1)日常运营;(2)资本支出;(3)长期借款本金的偿还和支付利息;(4)拨款或补助支出等目的而支用的财务资源的金额。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的要求,政府支出一般可按经济性质和按实现的政府职能或社会经济目标进行分类。

5.研究方法

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政府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齐莫尔曼(Zimmerman,1977)将政府财务报告与政治激励联系起来,开创了政府会计实证研究的先河。政府的职能就是确保社会所有契约能够被有效履行,确保各契约方的合作。政府本身又是一组契约的组合,行政当局的任务就是通过协商签订各利益方都满意的契约,并确保契约的有效履行。政府会计实证研究就是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会计政策变更对各利益方的影响。桑德运用契约理论来解释和判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差异。目前,我国除了侧重进行政府会计规范研究外,还大力提倡政府会计实证研究,以便对会计准则制订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本章小结】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因其建立和运行的目的不在于营利而在于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而明显区别于营利性企业组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可以分别由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组成。

政府会计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政府行政单位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是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与我国的预算体系相应,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体系也分为五级,每一级独立的预算都设立一级财政总预算会计,负责核算、反映和监督本级政府预算的执行。

行政单位会计是以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政协机关等行政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核算和监督行政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以非营利组织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核算和监督非营利组织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业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公办事业单位与民办事业单位性质不同,有无政府拨款不同,财务管理要求不同,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需要实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办法。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

2.简述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告目标。

3.简述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原则。

4.简述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定义及特点。

5.简述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内容。

6.某市财政局某年度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同级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共享收入日报表”等,列示:本级固定收入为7万元,共享收入3万元。

(2)收到同级国库报来的“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附表,列示收到的基金预算收入9万元。

(3)用基金预算结余10万元购入年息为5%的5年期国库券。

(4)拨付市教育局当月经费15万元,已收到国库预算拨付回单。

(5)将市卫生局解款余额6万元,转作当月卫生事业费。

(6)借给所属甲县财政局临时用款31万元。

(7)收到甲县财政局归还借款20万,余款作为对该县的预算补助。

(8)收到性质不明的预算缴款4万,列作暂存。

(9)收到市税务局送来的“更正通知书”,表明上述性质不明的收入为工商局的罚没收入,其中有1万为多收的罚没款,予以退回。

(10)总预算会计向上级财政机关借入急需用款20万,款项已存入国库存款户。

(11)收到上级财政文件,批准将上述借款中的8万转作对本级的预算补助款,其余借款当日电汇归还。

(12)根据市文化局申请,拨付给文化局当月经费15万。

(13)按体制规定,上解省财政体制款70万。

(14)根据批准的文件,年终预拨90万给市科委,作为下年度的科研经费。

(15)年终结算,所属乙县财政欠解的预算款30万和应拨付该县的专项补助款20万,转作往来款项予以入账。

(16)年终结算,所属丙县应上解市财政200万,已经上解150万,欠款50万;根据该县具体情况,经批准,决定追加补助20万。

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