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2-04-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趋势1.区域发展现状形成东、中、西梯度[2]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总量占全国半壁江山。②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群带动周边发展。区域产业梯度格局初见端倪,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区域间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及趋势

1.区域发展现状

(1)形成东、中、西梯度[2]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总量占全国半壁江山。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东部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2001~2007年,东部经济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7年,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0%,人均GDP达31302元。我国三个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都在东部,即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区经济圈成为我国的工业制造中心,2007年,这两个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经济的37.9%。

②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群带动周边发展。中部地区物质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5%,人均GDP为15334元,属欠发达的中间层次,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发展的第二阶梯,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将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区域经济发展极,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③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增长较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可喜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目前为全国的19%,人均GDP突破13074元,重庆、成都、西安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方面起到西部领头羊的作用。

(2)区域产业梯度格局初见端倪,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同时,地区商务成本、工人工资不断上升,土地等资源要素价格的上涨,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不足,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腾笼换鸟”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然,东部地区的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势头强劲;二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三是产业转移来源地相对集中,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承接产业转移更占有明显优势。中西部地区则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能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区域间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长期以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上大力扶持中西部发展,还组织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对口支援中西部城市建设。国家从政策到资金,从优势资源开发到科技人才培养,从产业发展到项目引进各个方面,都对各地区间合作予以支持。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已基本形成资本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民间资本充足,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是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地理的腹地,承东启西,是整合四方物流、八方市场的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粮棉油的产量高(占全国的比重均达到40%左右)、工业基础扎实,正处于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型时期,其较好的经济与技术基础有能力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目前,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开始结合,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为“龙头”,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东中西地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案例1:“十五”时期上海市对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

“十五”时期,上海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疆阿克苏地区,云南文山、红河、思茅、迪庆四州市,三峡库区重庆万州和湖北宜昌夷陵等地,围绕扶贫开发、移民安置、援建社会公益项目、培训各类人才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等重点,共投入无偿援助资金11.27亿元,实施对口帮扶项目1490个,其中援建各类试点村、重点村884个;累计派出挂职干部、各类志愿者1800人,帮助培训了一大批各类人才;与有关方面签署经济技术合作项目924个,协议资金174.82亿元。其中,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共投入资金4.13亿元,重点援建了日喀则扎什文化广场、上海家园、上海路、上海体育场、日喀则地区中专教学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及其他项目259个;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共投入资金1.6亿元,重点援建了阿克苏地区教师培训中心、阿克苏地区少年宫、阿克苏地区图书馆、阿克苏地区医疗急救中心、阿克苏地区科技活动中心等科教文化医疗项目388个;在云南四州市,共投入资金4.2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625个,启动了帮扶人口较少民族德宏州德昂族和思茅市苦聪人的工作;在三峡库区重庆万州和湖北宜昌夷陵,共投入资金1.25亿元,实施种养植(殖)、旅游等特色产业和移民就业基地等重点援助项目218个,先后安置7519名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

案例2:“借壳上市”实现东西部企业合作双赢

西部地区的一些上市企业由于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丧失了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东部企业充分利用壳资源,对其进行重组,因壳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低等因素,其收购成本低,东部企业通过合并壳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产生1+ 1>2的协同效应,实现东西部企业的互利双赢。

杭州华立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通过借壳上市进行资本运作,既支持了西部建设又拓宽了融资渠道,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推动了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1999年9月,杭州华立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收购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改成重庆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置换,使公司轻装上阵,提前摘掉ST帽子,还创造了政府、华立集团、股东和代表国有资产的四联集团四方受益的共赢局面。2003年7月,华立控股增发股份成功,募集资金3.61亿元,资本运作非常成功。在此基础上还成功收购重组昆明制药等两家公司,集团规模越做越大。此外,华立集团对重组的西部企业输入了新的技术、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长期经营不善,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

(4)区域发展改革逐步深入,探索适合各区域发展的新模式。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为完善改革推进方式,推进改革攻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其目的在于通过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改革发挥试点和带动作用。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求浦东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推进自主创新,率先搞好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继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其目的是探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为了探索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探索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使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各个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上进行探索,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道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随着成渝地区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改革试验区的相继获得批准,我国的东部、西部、中部都有相应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2.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东中西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①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相当大。从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方面看,其差距均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来比较,1998年,东中西部比为1.43∶1.1∶1; 2007年扩大为3.42∶1.35∶1; 2007年,东中西三地区人均GDP的比例约为1∶0.48∶0.42,经济发展差距非常明显。

东部属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2007年,该地区以占全国39%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9%的地区生产总值,68%的第二产业增加值,69%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100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三大板块之首;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的地区生产总值,33%的第一产业增加值,26%的第二产业增加值,23%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81倍;西部的经济实力最弱,西部以占28%的人口,仅创造全国19%的地区生产总值,27%的第一产业增加值,8%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和10%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水平的0.69倍。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在东部地区上海,其人均GDP高达65347元,而最低的要数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835元,相比之下与上海相差近10倍。

表6-1 2007年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img11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8)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东中西部按各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与全国生产总值有差异。

②各区域财政收入差距极大。近几年来,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5%左右,其中仅上海、江苏、浙江的财政收入合计占到全国的1/4,具有明显优势地位。中部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2%。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更低,仅占全国的13%,其中甘肃、青海、西藏等大西北六省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的2.7%。

(2)东中西区域投资不平衡。

①东中西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差异明显。尽管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在近两年已反超东部,但东部地区投资额却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投资额占投资总额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3%,而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仅为25%和21%,东部投资仍然处于领先。

img113

图6-1 2001~2007年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表6-2 2007年东中西区域投资增速与所占总投资比重表单位:%

img114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报告》(2007)、《中国统计摘要》(2008)。

②三大产业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在我国,第一产业投资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占全国的80.0%;第二、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其中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的投资分别占到全国的56.3%、56.9%和57.7%(见表6-3);中西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投资明显不足,不过自中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升,导致东部第三产业投资份额从1995年的高点67.6%下降到57.7%,西部除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以外,第三产业投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表6-3 2007年三大产业投资地区份额分布单位:%

img115

资料来源:程选:《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空间格局的演变》,国家发改委投资所课题,2008年。

③各区域城乡投资差距。东部地区城镇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4.5(以农村投资为1,下同),三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这一投资比例均在10以上,江苏、浙江省城乡投资比例小于3;中部地区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7.3,除河南、湖南,其他中部省区这一比例均大于中部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这一比值达到10.6,内蒙古比例高达36,其他省市如重庆、陕西、青海分别为15.2、12.9、11.4,西藏、甘肃、四川等省市城乡投资比例在10以下,西部地区城镇农村投资差距远大于东部地区。

img116

图6-2 2007年东中西部城镇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相差过大的原因有二:一是说明这些地区城镇化率已达到一个高水平,如北京、上海城镇化率均达到80%以上,天津城镇化率也有76%,城镇投资大是顺理成章的事;二是说明有的地区城镇化率在50%左右的地区,正处于重视城市的发展建设阶段,轻了农村建设,这样城乡差距会越拉越大。城乡投资比例小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小,投资建设比例相对不大,如江苏、浙江、广东;经济落后地区城镇化率不到30%,农村覆盖面较大,城乡投资比例也较小,如贵州、西藏等。

img117

图6-3 2007年三大地区部分行业城镇投资

④各地区社会事业投资差异。社会事业投资占各地区总投资的比例比较接近,如东中西部教育投资均占2%左右,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投资分别占各地区总投资的0.65%、0.78%、0.72%,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为0.97%、1.03%、0.94%,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分别为7.16%、8.29%、9.55%。但从投资额看,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资分别为197.8元、152.9元、153.4元,人均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投资分别为74.7元、56.4元、51.4元,人均文化、体育娱乐投资分别为111.2元、74.2元、67.1元。总体而言,中西部地区人均投资均仅占东部人均投资的62%左右,东部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差距仍然比较大。

表6-4 2007年三大地区部分行业人均城镇投资状况单位:元/人

img11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⑤各区域资金来源分布差异。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东中西三大地区所占比例差别不大,西部地区占35.75%,相对较多,这体现出了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在利用外资方面,东部利用外资占总的利用外资的80.54%,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明显,这与东部地区相对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关;在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来源方面,东部地区均占一半以上,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有关。

表6-5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img11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3)东中西各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区域发展的差距,不仅表现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上,而且更表现在人们享有的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上。

①城镇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东部人口素质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城镇化率较高,除河北省低于全国水平外,其余各地均在50%以上,上海、北京达80%以上;中部地区城镇化率在50%左右,最低为河南省达34%;西部地区除内蒙古和重庆较高外,其余各省均在30%左右,贵州、西藏最低只有28%。

图6-4 全国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

东部人口素质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地也相对较高;最低的属西藏,只占1.2%,其次是贵州、甘肃,西部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都普遍偏低。而文盲率(见图6-5)刚好与前面情况相反,西藏比率最高,且整个西部地区文盲率都偏高,中部的安徽省文盲率偏高,其余省市相对较低;东部除浙江、福建文盲率在10%以上外,其余都在10%以下。这说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素质越高,越是落后地区,人口素质越低。

img121

图6-5 全国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口素质情况

高等学校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占全国总数的44.44%,在校生人数也为全国的45.5%;中部高校数占比为31.1%,在校生为33.2%;西部最少,高校数占比为24.5%,在校生为21.3%。

②东部教育经费投入超过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明显投入不足。目前,中、西部多数省、区高中阶段学校的年均事业费平均只有2500~3500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一半左右,中、西部省、区高等学校的年均事业费只有8000元左右,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55%[3],要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但在2007年,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的53.12%(见图6-6)。

img122

图6-6 2007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投入所占份额

表6-6 2007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来源组成单位:亿元

img12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③东中西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存在较大差距。从三大区域的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情况看,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差距。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177.31元、119.37元和148.27元。西部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比中部高,主要由于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西部的财政投入力度。从医疗卫生支出占各省(市、区)财政支出的比重看,省与省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2007年,北京、浙江、云南、青海、江西等8个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都超过6%,北京达到7.21%;而除辽宁外其余各省(市、区)均在4%~5%,辽宁只达到3.77%,与北京相差3.44个百分点。

从三大区域的医疗卫生资源看,2006年,东、中、西部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1.81人、1.39人和1.4人,东部均为中部、西部的1.29倍; 2007年东、中、西部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1.71人、1.46人和1.43人,差距有所减小,但东部仍为中西部的1.18倍左右。从每千人医疗结构床位数情况看,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2006年,东、中、西部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别为2.91张、2.32张和2.33张,中、西部仅为东部的80%,2007年,这一指标三地区均有所增长,分别达到3.07张、2.69张、2.72张,但中、西部地区为东部的87.6%、88.6%。

img124

图6-7 2007年全国和分地区医疗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

④东部地区的各类社会保险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普及。2007年末,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城镇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01亿人、1.16亿人、1.8亿人、0.52亿人,东部各类保险基本占全国的55%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全国的62%,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上各项保险人数占比只有20%以上,西部地区更低,均在18%左右。这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中西部地区收入较低,首先需解决温饱问题,才可能考虑其他保障性支出;二是人们参与保险的意识差异,中西部地区在参加保险方面观念上的落后,也是导致保险覆盖面窄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6-7 东中西部各类基本保险占比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⑤东、中、西部各地区交通建设密度[4]有明显差距。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7966公里,东、中、西部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分别为27.4%、34.9%、37.7%,人均铁路里程分别为0.41公里/万人、0.65公里/万人、0.81公里/万人,铁路建设密度分别为200.93公里/万平方公里、162.97公里/万平方公里、42.83公里/万平方公里,在建设密度上三地区差距十分明显,这既与西部特别是新疆、西藏、甘肃等贫瘠的土地使人难以生存有相当大的关系,也与投资不足有关。

公路建设也存在与铁路情况同样的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公路里程分别为102.13万公里、122.31万公里和133.94万公里,人均拥有公路里程数分别为19.73公里/万人、29.23公里/万人和36.90公里/万人,公路密度分别为0.962公里/平方公里、0.732公里/平方公里和0.195公里/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212.12公里/万平方公里、98.06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1.86公里/万平方公里,在公路建设密度方面差距明显,尤其是高速公路密度东西部相差近10倍。

表6-8 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交通建设情况

img126

资料来源:《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3.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1)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的不同。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的发展战略安排、政策支持都可以改变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路径。改革开放前,国家更多的是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国家重点投资相对较多,当时的“三线”建设尤为突出。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采取向沿海和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实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些地区才得以率先实施优惠政策,获得率先发展优势,东部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又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先后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内地的发展,政府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努力缩小地区差距。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被提出,中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 2001年8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优惠政策,并提出加大中央对西部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的建设项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对土地使用、税收、矿产资源等实行优惠政策等,鼓励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措施,极大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3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改善投资环境、减轻企业债务、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技术和人力资源进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工作规划和可操作性文件。中央加大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项目投资力度,实行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国家对东北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购进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和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等所含进项税金,准予用当年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抵扣等优惠政策;加大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支持,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支持力度;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根据这一政策,中部六省也同样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

(2)人口、资源与地理环境等差异。人口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各地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人口已逾13亿,多聚集在东部和中部及西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地问题不仅在于本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还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其他地区的外来务工劳动者,更聚集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资源,人口素质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问题不仅仅是人口增长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口素质低、收入少等问题,越是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越低,人口素质就越低,经济发展就越落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资源、地理环境方面,东部地区多属平原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特别是西部地区70%以上均为山脉坡地,西北部更是沙漠地带,地理环境极为恶劣,尽管西部地区资源较为丰富,但交通运输还不发达。

(3)吸引投资的软、硬环境差异。对于作为吸引投资的包括基础设施、生产、贸易和交通运输条件在内的“硬环境”以及包括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人的观念、市场秩序及规范程度等在内的“软环境”,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均十分明显。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构成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尽管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一些改善,但运输成本及便捷性,东部地区仍具有区域优势。另外,中西部地区在能源供应、邮电通信、给排水、防灾系统、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也落后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经济所需的各种知识型服务业如金融、会计和法律服务业等的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中西部地域辽阔,但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下,市场容量小;而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大而集中,更有利于商家占领我国市场,在吸引投资的区位选择方面,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2007年,东部地区利用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的80.1%,人均利用外资794.4万元,而中西部地区人均利用外资分别为143.5万元、108.3万元,相差了7倍左右,东部地区在吸引投资的软、硬环境方面都有极大优势。

(4)产业发展基础与产业结构水平差距。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处于较高层次,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等城市和经济密集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更多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资源型产业特征突出,企业和产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能力较弱。另外,地区产业结构类同,导致各地区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意识,出现地区间的无序竞争和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复制,限制了要素的跨区流动和产业的区域转移,阻碍了地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提高,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5)地区市场化程度与创新能力的差距。区域市场化程度与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率差异和区域差距扩大的基本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互动循环,会产生区域间的“马太效应”。从三大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国有企业占比相对较小,创新能力强,通过对原有机制和制度的改革为东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制度变迁滞后,还继续旧制度、旧思维模式,束缚了制度的创新能力,阻碍了本就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另外,信息化与科技创新水平在我国也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地区差距也造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更需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4.区域发展的变化趋势

(1)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发达国家在继续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的同时,服务业的转移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变化,包括土地可供应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导致的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因素以及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沿海地区的产业也正在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产业将向城市周边地区和中小城镇转移。近期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

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长期来看,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不断加快。跨区域产业转移将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

(2)大城市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基础实施的完善,运输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心城市将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其影响将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逐步形成。在未来大城市圈形成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从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为主体的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转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圈将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态。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强的经济体系。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地区、胶东半岛、沈(阳)、大(连)、武汉、渝蓉等大城市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中心。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将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各地的开拓区域外市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更趋明显,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动力因此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展开,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在不断加强。近年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地区经济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实现了由单一的物资合作向商品、要素和服务全方位的合作转变,由单纯注重本地经济发展向谋求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由以政府行为为主向市场引导下的企业主动参与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转变,由对内联合合作为主向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并重转变,促进了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江、珠江、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