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与结构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与结构模式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科技传播是依据传播学,特别是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的。严格来讲科技传播的含义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是有区别的。《农业科技传播》是继《农业传播学》之后的传播实务分册著作。要论述科技传播的含义首先要对科技进行必要的阐述。概括起来讲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传播与传播学、农业传播学以及科技传播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与结构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是依据传播学,特别是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传播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科技传播现象之一,也是科技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

一、科技传播的含义

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来讲,有了人类就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传播。有了符号,就有了信息。有了思考、发现,就有了创造。将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传给其他人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传播科技的过程。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首先要传播的是科技知识和信息,其次要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播,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现代化的速度传播到需要科技知识和信息的受众那里,并使受众理解、接受和应用。严格来讲科技传播的含义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

根据以上含义,科技传播的基本功能是把科技人员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无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还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科技传播常常隐藏在一系列科技传奇的背后,不仅它的作用常常被人忽视,就是其存在的本质也常常遭到各种误解。一个相当普遍的误解就是把科技传播仅仅理解为各种科技文本(如科普读物、科技新闻稿等)的写作与传递,这就把科技传播局限于一个十分狭窄的领域。事实上,科技传播的社会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包括许多不同的传播途径,至少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等类别,以及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等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传播形态。

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是有区别的。“科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科技传播行为和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科技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它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本理论,以科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2)科技传播注重的是科技传播的信息来源、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播媒介、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以及科技传播的制度环境等问题。

二、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

《农业科技传播》是继《农业传播学》之后的传播实务分册著作。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理论问题做简要论述,重点放在传播实务方面。

要论述科技传播的含义首先要对科技进行必要的阐述。在我国,人们常常将“科学”与“技术”统称为“科学技术”,然后再简称为“科技”,这表明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但“科学”和“技术”存在着差异性,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人类活动领域。如果说科学活动主要是与人类认识相联系的话,技术活动则与人类的生产性、实践性、操作性活动相联系,实现的是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改良与改造,科学体现为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知识,技术则一方面体现为知识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另一方面又与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紧密相联。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则认为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硬件即生产工具和设备。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差异通俗地讲就是: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发现事物的基本性质和规律,科学进步体现在科学家们不断有所“发现”;而技术要问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追求对事物性质和规律的利用,技术活动的结果是“发明”;科学成果体现为定律、定理、理论、假说,科学家们主要用论文、专著作为表达科学成果的载体,而技术成果体现为人们首次创造出利用自然、改造环境以获得特定结果的手段、方法或操作程序,体现在技术原理、模型、专利、方法、生产工艺中,工程技术人员用专利说明书、设计图纸、程序、经验、技巧甚至机器设备、产品作为表达技术成果的载体。科学属于知识层面,技术则既有知识,又与器物相联系。

农业科技所包含的内容也包括:1.对与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有关的对动植物生长与繁殖的认识,对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2.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变化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概括起来讲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传播与传播学、农业传播学以及科技传播的相互关系。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传者、受众、信息、媒介、制度环境以及传播效果等。

三、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和类型

说到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就需要从传播学发展的历史、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以及我国和国际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

(一)传播的经典模式

说到模式有必要简略了解一下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模式与农业科技传播的关系。

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五W”模式,这是一个口语化的模式。它表示为:“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1958年布拉多克(又译布雷多克)(BraddocK)加以补充为:“Who Says What Through Which Channel to Whom Under What Circumstance For What Purpose 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产生什么效果),这就是“7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又称拉斯韦尔公式。国内传播学专著或教材大都采用图表的形式来描述:

img2

图1-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及相应的传播过程基本要素

2.香农—韦弗模式

1949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和和沃伦韦弗(Clavde Shannon&Weaver)的《传播的数学理论》(Ma the 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1949)从信息论角度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img3

图1-2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1966年传播学者德福勒对该模式进行了补充发展,利用循环模式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即通过信息的还原、转换和反馈等过程检验传播实现与否,指出了噪音对传播过程各个环节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这就是德福勒大众传播模式的由来。

img4

图1-3 德福勒传播模式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1954年,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批评香农和韦弗为解决工程应用问题而发展出的机械传播模式,说它没有考虑人类传播的问题。他以意义理论和语言过程为人的传播行为设计了一个模式(3),后有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形成了传播双方执行相同职能的高度循环的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

img5

图1-4 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4)

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为两个部分编码、解码、译码、传送和接收信号的互动,它强调了传播过程中各主要因素的行为活动,即行使编码、译码和释码职能,体现了反馈和共享信息的连续“循环”,是具有结构性、描述性特征的认识工具。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赋予了传送双方相同的主体,但是这与某些类型的传播不大一致。人们还是坚持认为,某些类型的传播的循环性更强一点,而另一些则相对弱一点。总的说来大众传播是属于后一类型的。大众传播链中的薄弱环节是反馈。施拉姆修正了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大众传播模式。

img6

图1-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5)

5.丹斯的螺旋模式

在对线性模式、循环模式批评的基础上丹斯修正了循环模式,提出了螺旋式传播模式。它引导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今天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传播的结构和内容。同时,该模式对传播的动态性质开始有所强调。与所有社会过程一样,传播过程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着的要素、关系和环境。螺旋式模式就是描述这种过程的各个不同侧面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动的。

(二)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传播;自从农业传播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对农业传播的思考和认识。在农业传播中,对社会发展起作用最大是农业科技的传播。

img7

图1-6 丹斯的螺旋式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属于农业传播的特殊性,具有农业传播模式的普遍性。在此重点阐述与农业科技传播有关的内容。

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主要是:农业推广模式、农业创新扩散模式和农业技术传播模式等。

1.农业推广模式

“农业推广”于20世纪20年代译自美国英语“agriculturalextension”,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农业推广的萌芽时期。(6)现代汉语词典》把“推广”解释为:“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例如推广普通话、推广先进经验。(7)在西方,“推广”一词的实际使用为1866年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首次采用了“大学推广”系统。可见,农业推广就是把与农业和农村有关的新科学、新技术、新观念从小范围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过程,农业推广学属于农业传播学,其推广的重点是农业科技知识。因此,农业推广学积累的丰富的推广模式是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一种。

“推广”一词隐含着一种强有力的外部因素,这种因素具有强大的外力,把小范围的农业新技术、新经验、新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农业推广模式中有自下而上参与式问题解决的模式,但是,在整体上,农业推广模式依然是一种劝服式、压力型的线性模式,是一种强势知识向弱势知识流通的单向模式。这种模式用图示简化为:

组织,可以是各级政府、农业推广职能部门、专业公司、农业协会、民间组织、农业科研单位、私人企业、推广人员等,他们负责农业科技信息的编码、释码、解码工作,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信源。组织的构成结构、运作模式、制度管理、追求目标等对于推广内容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推广内容不仅包括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还包括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综合咨询服务等。与其他传播不同,农业传播者(组织)采用多种手段向推广目标群体推广其内容,目的是提高其对象对科技知识的认识能力,改变其行为、态度,实现劝服,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使用劝服的手段很多,这些都是农业传播学有待研究的技巧。一般而言,农民是农业推广目标的主要群体,构成了农业推广的接受对象,但是农民不是农业传播的唯一主体,还包括管理者和经营者。

img8

图1-7 农业推广模式的核心要素

中国农业大学高启杰教授在研究农业推广学时,用模式的方式展示了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这个框架为:

img9

图1-8 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8)

此模型表示: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流动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亦称目标群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是指农村居民、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该模式的两个组织系统,是通过沟通与互动联系在一起的,说明在推广工作过程中,两个系统内的个体同处于一种关系场中,其行为受到广泛的社会内容的影响。主要包括:1.人际关系; 2.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 3.社会文化环境。

这个模型是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构建的。它注意到了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的互动,其缺陷是农业传播似乎是两个有组织化的系统的相互对象,而作为目标团体系统,它们不是一个有组织化的系统,而是居住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庞杂的群体。

2.创新扩散模式

创新扩散模式以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为代表,这个模式取之罗杰斯和休梅克的(1973年)著作。它是以美国农民和乡村居民为对象,受到了美国实践经验长久检验的一个模式。麦奎尔评价说:“本世纪(20世纪,笔者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美国率先作出了这种努力并评估了它的意义。现在,它已成为第三世界各国大多数发展计划的一个特色。那些计划不仅与农业有关,而且涉及保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9)

与这个模式相关的是:散布研究(diffusionresearch),又译扩散研究。它是多级流动传播模式的发展运用,具体而言,散布研究就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新的观念、实践、事物)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10)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赋予非媒介(往往是个人)的信源(邻居、专家等等)以重要地位;通过用提供信息或试图影响动机和态度的方法去寻求行为变化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11)

该模式有四个主要环节,三个主要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知晓、劝服、决策、证实。三个重要阶段是前奏、过程、后果,如图1-9。

img10

图1-9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扩散模式(12)

四个环节是一个创新采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必须按照顺序正常进行,必须经过获知、劝服、决策、实施证实的过程。前奏、过程、后果三个主要阶段体现了创新过程的思想。前奏主要是影响创新接受的接受者个人特征和社会特征,不同的接受者对创新采纳会用不同的态度,罗杰斯把接受者分为五类,以区分对创新采用率不同的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他们的特点是:

①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比其他同事有更多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②早期接受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③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④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之所以采用创新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不断增加的压力。

⑤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信息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13)

“过程”包括传播信源、知晓、劝服、决策、证实五个环节。创新扩散的传播信源通常包括:一般的大众媒介、广告或推销材料、官方的革新机构、非正式的社会联系等。不同的信源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对于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例如,大众媒介与广告可能产生认识和了解,地方的官方机构可以进行劝服,个人影响可能对决定是否采纳起重要作用,使用的经验可以提供主要的最近的证实来源,或者相反等。

“后果(consequences)”是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之后,给个人或社会系统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三种:1.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后果,取决于创新效果在社会系统内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2.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取决于个人或社会系统的变迁是对创新的一种直接回应还是创新直接后果产生的二级后果。3.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后果,取决于变迁能否得到社会系统成员的公认以及是否符合众人的期望。(14)无论创新的用意是何等善良,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会有满意的结果,一项创新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完全可能是有害的。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扩散模式诞生于美国农业推广的实践,有着深刻的美国文化的痕迹,这种模式后来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在各个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模式的具体运用成为农业推广学研究的重点,由此诞生了其他许多农业推广、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但是,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丹尼斯麦奎尔总结这些批评是(15)

(1)该模式是从外部或上级的变革力量这个角度设计出来的,这些外部或上级的变革力量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来决定什么是有利的,并通过动用大量的资源来促进变革。然而与此相反,可以说变革能够而且应该来自下面,由那些需要变革的人自己来发动。愈是这样做,该模式就愈变得不恰当。

(2)该模式领先假定事件的直线和合理顺序,认为是事先并按照外部决定的理性判断标准而计划安排的。这是上述外部或上级操纵方法所共有的相互关联的事物。

(3)该模式把劝服或态度变化放在“知晓”与“决策”两者之间。实际情况并非必然如此。除了判断性态度的形成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作出决策的基础。而且关于态度改变通常先于相关行为的改变这个论点,争论甚大,往往行为改变本身就是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原因。

(4)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过程中有很多偶然性和许多变动因素。很可能人们一无所知,或者只是崇拜名声,或者模仿别人等等而采纳了某种创新事物。

(5)如果该模式包含从后环节到前环节的某些反馈循环,那么它将更为完整。这样,决策对知晓和态度的证实反馈就可以分别增加或加强这些循环。

尽管存在上述批评,甚至正因为这些批评的存在,这个模式仍是十分有用的,也反证了它并非创新—扩散过程的完整范式或唯一范式。

3.农业技术传播模式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的杂交玉米技术产生并进入了推广阶段,结果推广很成功,为美国农业发展及农户带来了利益。这一现象引起了两位美国农业社会学家瑞安和格罗斯(Bryce Ryan& Neal Gross)的兴趣。这一研究的结果之一,就是农业传播技术的S型曲线趋势模式的诞生(见图1-10)。

S型曲线模式表示,在技术传播开始阶段扩散较慢,当采用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后,也即达到临界数量(critical mass)后就会达到起飞阶段,之后持续上升,在采用者的比例超过50%后,曲线又呈平缓趋势,因为大部分人已经采用了技术,新的采用者就越来越少,以至最后发展曲线与时间线平行。

img11

图1-10 农业技术传播的S型曲线模式(16)

这个模式是实证调查所得。从1941年到1943年,这两位农业社会学家,对爱荷华州的259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1928年至1941年,259位农民中有257位接受了杂交玉米技术,采用率很高。此间,农民接受该技术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特点:1928年至1933年接受该技术的农民仅10%,而1933年至1936年的3年间即达到40%,出现了明显的“起飞”阶段(tooKoff)。之后,接受杂交玉米技术农民的比例开始趋于平衡。

这一模式也是创新—扩散模式的一个变种。它是对罗杰斯区分的五类创新采用者随着推广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情况的最形象化的描述。创新者总是少数的几个人,早期接受者也不多,随着推广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早期众多跟进者,曲线呈上升趋势,随后不久,曲线急剧上升,出现了后期众多跟进者,以后跟着时间的推移向下倾斜,乃至与时间平行。E·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等传播学者对S型曲线趋势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验证了瑞安和格罗斯技术传播模式的科学性。S型曲线趋势模型被公认为技术传播的模式。(17)

技术传播S型曲线模式为我们揭示了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受众技术采用率的临界数量。技术传播研究表明,当技术采用率达到临界数量后,采用率将呈现起飞状态,而且技术的传播会出现“自续”(self- sustaining),无须外界过多推动,甚至在外界阻止下,技术采用率也会自然提高。自然界一些生长发育行为、社会上人口发展、商业销售行为等的长期发展趋势,也常常有这种特点。技术传播工作中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实际上就是如何提早临界数量的到来,以使技术传播早日达到起飞阶段并向前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技术传播的效果并减少成本。

经典S型曲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条件下,从农民个人行为中总结出的规律。现实中的技术传播活动并非只是个人行为可以描述的,不同经济水平、地理生态环境、社区系统、技术、传播手段等,都会使S曲线的斜率和趋势有差别,有的还会背离S曲线基本模式。无论如何,技术传播的趋势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在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方面是社会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要去做。一是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组织研究开发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工作,国家用财税收入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科研机构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科技创新工作;

二是支持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加强对农业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的支持,培养一大批具有既懂农业基础知识又对新技术、新成果有较好接受能力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人才主体。加大对大众传媒传播农业科技的支持,建立国有的公共农业科技传媒机构或栏目、频道,使其不受市场的影响,节目要根据受众特点编排,既有吸引力,又能很好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下大力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其具有接受农业新技术的知识水准,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严重制约着其接受新技术的决策能力,从世界各国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研究来看,知识层次越高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越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作用,在适于培训的时刻进行灵活多样的知识和技术培训。还有就是要创造鼓励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激励机制。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将在市场机制下能够完成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按照市场规律去实施。一是有市场潜力的具体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按市场法则运行。现在许多大的种子、农药、肥料等企业都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这些工作一方面是为提高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来尽早接受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其次是提高在使用者中自己形象增加对使用者的帮助,最后则有的放矢地推广本企业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者是自愿地、有选择地决定引进哪些技术,使用何种产品,其效果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后才会大面积地采用。二是提高全民对科技知识的保护意识,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如新品种的科技创新激励提留,新技术发明者的社会使用效益奖励等等。

我国目前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然在农业发展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其作用在逐步下降。有的地方政府为体现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强迫农民进行耕作模式或产业结构调整,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大力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科技传播的科学规律办事,力争取得较好的效果。

模式仅仅是某一事物内在联系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有“固定化”的趋势。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过大的一个产业,在一个地区实证调查形成的农业传播模式,在另一个地区也许不可能适应,模式的个别要素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种背景导致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传播模式,这些模式是当地探索农业发展的经验性的总结,与传播学意义上的模式也略微差别。同时,这也说明在使用农业传播模式时,要注意各地的自然条件,注意到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可盲目套用模式。

(三)农业科技传播的类型

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模式、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构成等方面千差万别,就是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其差别也不容忽视。因此成功的农业科技传播的类型也很多,经过传播学专家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几种典型的传播类型。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历史,我们做一下探讨。

1.人际传播

根据刘家峰《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一文中对“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起源于20世纪初的金陵大学农科,1914年秋农科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是中国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开端,也是我国开展农业科技传播的开始。只不过那时不是称作传播而是称为推广。其推广模式有以下四种:(1)与教会合作推广;(2)驻地推广;(3)巡回推广;(4)与农民直接合作。以上各种形式的农业推广活动,基本都采用演讲、展览、实地实验、示范、戏剧等方法,现代媒体电影、幻灯等也普遍采用。通过这些推广模式进行作物改良与推广、畜牧改良、病虫害防治、化肥实验与推广、水果栽培保鲜、新式农具推广等。

最早与农林科合作的教会是安徽北部南宿州的长老会。1917年卜凯邀请农林科的邵德馨于1918年11月办了第一个农业班,时间为两个月,每天1小时,有12名农民学员参加。这个班开启了地方教会与农林科合作的历史,也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始。这个班的学员大多是教会会众。他们学完课程以后,主动要求与农林科合作实验引进的新品种。1920年,他们实验种植从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引进的小麦品种达上百种,还有美国玉米、各种外国蔬菜、葡萄等等。有一位王姓学员不顾邻人嘲笑,大胆地在自己的田里实验18种化肥,至1924年已发展到包括牛种改良、牛瘟控制和小麦灌溉、水井改良等多项合作项目。

乌江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素来出产棉花,各大城市棉花店都以“乌江棉花”做幌子,但实际上在20年代初期乌江棉花已经退化,1922年,金大想利用乌江的盛名到乌江去推广棉业。推广员李杰斋背着棉种挨家挨户上门发送,但农民并不欢迎。1923年他租下镇上靠马路的18亩地把改良棉种引进此地。到了植棉季节,李杰斋把一些良种发给农民。秋季,学校农场棉铃怒放,与当地棉田形成明显的对比,引起农民的极大兴趣。种了改良棉的农民也喜获丰收,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想买种子。学校用手动轧棉机轧出棉籽卖给农民,略高于市价,还供不应求。接着李杰斋又举办展览:“展示改良棉花、轧棉过程。各种展品摆满了桌子、墙壁,一株棉花立在那里,雪白的棉花,像一棵圣诞树”。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农业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基督教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从而为近代中国农业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由此我们认为早期的农业科技传播是人际传播模式。

2.组织传播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起来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方针和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推动了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早在1950年就已经产生,在全国共有10个,主要在东北。1951年发展到43个,其中县站28个,区站15个。”(18)1953年,农业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提出了《关于充实农业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的意见》,规定在区一级设立技术推广站,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到1957年底,区站达到了一个发展顶峰。全国共建农技站13669个,有农技人员9.5万人。但1958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断了农技推广体系自上而下的推广。“文革”期间,农技推广工作被迫中断,一直到1972年才再次兴起。

1979年农村开始进行改革,人民公社开始解体,农技推广体系又出现了“线断”。1980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办好县一级推广机构。1982年7月,农业部成立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展开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建工作。1987年4月,农牧渔业部颁布了《关于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若干决定》,以县为中心迅速发展,在全国形成了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中枢、乡级农技推广为纽带、村一级科技服务小组为基层的推广网络。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村推广体系又出现了一次挫折,出现了“断奶”、“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党和政府及时总结了历史经验,国务院于1991年10月28日下发了国发〔1991〕5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全国种植业系统共有技术推广机构59501个,推广人员32. 77万人。1993年7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农业技术推广有法可依。至此,我国已形成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省级农技推广总站、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各级推广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共同把农业技术以及各种涉农信息传播给最广大的农民。1995年,农业部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组建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功能。

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各行各业对国家财政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些地方片面理解有关中央关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决定,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断奶”、“断粮”之风,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减拨或停拨事业费,从而对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机构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农技站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限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针对近年来全国两会众多关于重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提案、议案,国家正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因地制宜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逐步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农技站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在新世纪的农业传播中更为科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19)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在良种和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0年2月,农业部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陆续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如老来青(水稻)、平原50(小麦)、金皇后(玉米)、伤字棉(棉花)、优花生、胜利油菜等。1957年,全国良种推广面积达到8133.3万公顷,比1952年扩大l0倍,良种普及率达到52%。1973年,釉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它以根系发达、分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良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表现出强大的增产优势,一般每公顷较常规品种增产750千克以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以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种植面积从1976年的13.8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1664.8万公顷,增长了近120倍。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杂交稻的种植面积都在1533.3万至1666.7万公顷左右;单产从1976年的4740千克/公顷提高到1999年的6990千克/公顷,提高了47.6%。至今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2.63亿公顷,净增稻谷约2000亿千克以上。这对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保证农民增收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这一科研成果还推广到世界一些国家,1980年以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不仅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对世界农业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9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水稻在面积只扩大21.7%的情况下,稻谷总产量增加了3.1倍,达到19849万吨,单产提高了2.4倍,达到6345千克/公顷。

杂交玉米的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选用优良农家品种为主,同时开展品种间杂交种和双交种的选育和应用;60年代以推广双交种为主,60年代末开始选育玉米单交种;70年代逐步转向以单交种为主,因地制宜地推广双交种、三交种和顶交种;70年代中期,各类杂交种中,单交种占55%,双交种占40%,三交种和顶交种占5%;到8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应用已普遍成为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单交种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70%左右。90年代以米,玉米单交种面积已占玉米总面积的80%—90%。至今全国玉米品种已完成了6次品种更换。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杂交种的应用和推广,玉米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99年与1952年相比,全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从1256.6万公顷扩大到2590.4万公顷,增长106%;总产量从1685万吨增加到12809万吨,增长了6.6倍;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1343千克提高到4945千克,增长268%。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52年的10.1%上升到1999年的22.9%;玉米总产量由占粮食总产量的10.3%上升到25.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包括重大技术推广、植物检疫、种子检验、病虫测报、土壤监测、肥料质量监督等方面,这些工作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传播类型来看,农技站基本属于自上而下的组织传播,“这种传播通常以上级领导部门向下级部门布置工作、传达指令、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20)信息由高一级向低一级流动,“需要按行政或其他序列逐级完成”,(21)最后完成把信息传递给农民的任务。作为政府的农业推广机构,农技站与政府的政策方针、社会变革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中国农业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功能特色。

从广大农民的感受来看,农技站就是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技术推广部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起龙头作用;为农业部起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参谋、咨询作用;与省级‘中心’一道共同加强对县乡农技推广系统的综合指导、服务和管理作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管理和建设,并对下级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行业务指导;负责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及新品种、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负责组织实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负责指导全国种子、土壤、肥料的质量监测工作,并负责国家级种子质量监测纠纷的仲裁;负责农业部授权的国内植物检疫和品种区域试验;负责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保护及改良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农技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实施;负责农技推广系统的师资和高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定位的作用和职责不难看出,全国目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依然是以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主要工作。

3.大众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

(1)广播

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开始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建成开播,开创了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建国前夕,全国各地已有40座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旧广播事业的改造,广播事业完全由国家经营, 1950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65座,1960年增加到135座;1987年增加到386座,收音机拥有量2. 6亿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68%。到2004年底,我国有广播机构2195个,共播出2355套广播节目,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4.05%,收音机社会拥有量达5亿台。

延安时期广播电台宗旨是使听众了解解放区的情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台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1954年4月中央台的《对农村广播》开播了,其间办有《农业科学技术》栏目,是广播电台较早主办的农业科技栏目。(以上信息摘自《广播电视词典》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到目前,全国共有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广播电台282座,播出节目时间526万小时,分为新闻、专题、综艺、广播剧、广告和其他等六大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办有《中国农村报道》栏目,节目宗旨定位于“报道农业最新动态,突出新闻性;点评农村热点难点,树立权威性;解答农民疑惑,放大服务性”。

成立于1948年11月18日的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已有七个系列频道,全台七套节目全天播音170小时5分钟,总发射功率651.8千瓦。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道的《现代乡村》栏目主要播出农业信息、乡村风采、专家热线、法律热线、致富能人访谈等内容。

在电台的对农广播节目中向广大农民以及其他听众传播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

(2)电视

中央电视台创建于1958年5月1日,初名为北京电视台,同年9月2日由试播转为正式播出,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央电视台的诞生日。此后我国电视实业发展迅速,1987年,我国拥有电视台366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l.1亿台;1992年,电视台发展到近6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2.2亿台;1996年底,经初步统计,全国电视台已近9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3亿台。到2004年中央电视台有19套节目,地方电视台有2370套节目,每年制作电视节目211万多小时,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到4亿台,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5.29%。

电视在农村生活中特别是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方面作用重大。安徽省农委与安徽农业大学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64%来自电视,12%来自广播,8%来自报纸,还有16%是靠会议、黑板报以及邻里口耳相传获得。由此可以看到电视是广大农民获取有关信息最主要的来源。2002年,为了改变农民收视农业电视节目困难的现状,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的试点。13个试点县农业节目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了80%以上。“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试点县,每年就有9200多条七套农业节目的信息,被广大农民所采取,产生了可喜的经济社会效应。

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设置工作。1985年拍摄了《夏玉米高产之路》科教片,介绍了莱阳农学院刘绍棣教授主持的夏玉米高产开发配套措施,此后又先后制作了《粉丝制作工艺》、《黄瓜“十”字形嫁接栽培技术》、《山楂罐头制作》、《山楂丰产栽培技术》、《梨的防腐保鲜贮藏技术》、《苹果园快速改换良种(高接换头)》、《瘦肉型商品肉猪生产配套技术》、《鸡的败血霉形体病》、《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甘薯丰产栽培》、《粮田新歌》、《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激光治疗》、《巧剪出金秋》、《旱薄地苹果丰产栽培》、《苹果无病毒苗木的繁育》、《花生抗旱栽培新技术——果播覆膜》、《生物组织粘合剂》、《库区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花与农事》、《山东名产一莱阳芋头》等等一大批农业科教片。这些科教片科学内容新,实用性强,经电视台播出和出版社发行后深受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的欢迎。《巧剪出金秋》科教片介绍的是红富士苹果的整年修剪技术,解决的是如何通过一年四季的修剪使红富士苹果能够早产丰产品质高的问题。当时正值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红富士的高峰期,此片的推出促进了红富士苹果管理技术的提高。许多地区的领导到苹果产地栖霞参观苹果生产后都会购买一盘《巧剪出金秋》录像带。甚至在我国西部苹果产区有的人将此片进行大量复制在西部地区也进行了大量传播。这一科教片在当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从1991年开始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摄制系列农业科教片。其中主要有《植物保护基础》52集;《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效栽培》30集;《草编》10集;《农业病虫害发生与防治》34集;《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0集;《中国北方蔬菜》30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5集;《花生优质高产栽培》5集;《果树栽培进大棚》4集;《果树、蔬菜与大田作物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75集;《果树、蔬菜的科学种植》60集;《我们的苹果园》25集;《优质高产种蔬菜》40集;《优质高产种玉米》6集;《优质高产种花生》6集等等。这些节目都在中央电视台的农业科技栏目中播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少观众与我们联系咨询有关技术细节。

另外与金盾出版社、中国农业教育出版社和红星出版社合作向社会发行农业科教片VCD达300多部。制作的科教片《紧凑型玉米》、《银杏杀菌剂》等在中央台《科技博览》节目播出。

在2004年CSM所监测的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的电视栏目收视率前10位中,《科技博览》位列第十,这说明科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深受欢迎的电视栏目。在湖南长沙地区电视栏目收视率调查中,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农村专题栏目《乡村发现》收视率达到4.3%,市场份额达到12.2%,列收视率第十位。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名列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第十九、二十名,以反映东北农村人土风情农村文化为特色的吉林卫视栏目《农村俱乐部》名列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第四十五名。

以上这些案例均说明农业类、科技类节目在全国特别是广大农村有巨大的收视群体,办好此类节目将对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3)网站

网站就是互联网上一块固定的对外发布各种信息的地方。它由域名(也就是网站地址)和网站空间构成。衡量一个网站的性能通常从网站空间大小、网站位置、网站连接速度、网站软件配置、网站提供服务等几方面考虑。根据网站互联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国际互联网是英文Internet的中文译名,有时也叫“因特网”、交互网、国际网、网际网全球资讯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国际互联网的连接遍及全球,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数为78.84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9万个,增长率为16.4%。其中,2006年上半年就增长了9万个网站,远高于2005年下半年两万个的增长量。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网民人数2860万人,拨号上网网民人数4750万人,宽带上网网民人数7700万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电视、报纸分别占82.6%、64.5%和57.9%,互联网超过了电视和报纸。这与非网民的信息获取途径不同。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让信息传递变得轻松便捷。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来说,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电子邮件、BBS等信息交互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将信息发布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此外,网络同时又可以进行如网上直播或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的同步信息传播。这样的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满足不同传播形式的要求,使传播双方摆脱了时间的局限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这也是网络媒体的先天优势。

第七,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相比于其他的传统媒体来说,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员,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的播出设备和人员。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小而灵活。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些不可替代的优点,使其成为继电视之后发展最快的媒体,并开始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于是,有人开始称它为第四媒体。

由于网络媒体的这些特点,将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领域,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承担了青岛市科技局农业科技网站建设项目——“青岛市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该项目历时3年即将完成验收。在这个服务平台上设立了“推广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培训”、“专家讲坛”、“农业专家栏目”、“农业方针政策”、“农业科技110”等栏目。所有的栏目和资源农民全部免费观看、下载。

(1)推广农业技术:以多种不同的媒体形态,提供全国最新的农业实用技术。这个项目的特点是以数字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片来推广农业技术,生动直观,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3394部农业技术片基本上覆盖了大农业的各个学科,这是全国农业最丰富的资源库。(2)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意识与能力。80多门农业科学的电子课堂,对于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提高和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都是十分有益的网络课堂,内容全面系统,是我们近10年来几百名教授的精心之作,也是全国农业高校所独有的。另外,还有3333部用来进行培训的电视培训教学片。(3)专家讲坛:也是我校的全校各个学科教师队伍中的精华,还包括几十位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教授的专题学术讲座,总时间达到410个小时,数字化以后的数据量达到400G,也是基层农技人员学习的好资源,对中、高级农技人员也有较大的学习参考价值。(4)农业专家栏目:是实现专家和有条件上网的农民更方便、更直接沟通的桥梁,计划在成立平台专家委员会以后,在征得专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专家的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和电子信箱、电话,以及专家从事研究的方向、成果和正在完成的项目对外公布,实现农民和专家的咨询和沟通。(5)还有,青岛农业,农业市场,向青岛农民提供全国最新的涉农科技信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信息。(6)希望与青岛各地的农业科技“110”建立联系,并有望为各地的“110”提供技术支持。平台还开放了为农服务热线电话,经值班人员收转回答农民的问题。

经调查,国家、省、地等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其中有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信息网,以及这些政府网站下设的种植业、种业、农业机械化、水产、农产品安全、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方面的专业网站。农广校系统除了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以及各省农广校的网站外,大部分地级农广校和一些县级农广校也建有网站。其次,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部门和机构也都建有传播农业科技的网站。另外,一些农业企业建立的网站一方面开展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同时进行相关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也起到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作用。据Top.ny3721.com农业网址大全的最新统计,目前公开的农业网站有近7000家。所有这些网站构成了我国农业传播科技信息的网络群。有关网络传播的内容在《农业网络传播》一书中有专门的介绍。

在具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有时是采用一种模式进行传播,有时是几种模式同时使用。我们传播模式进行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范围和传播效果。

四、农业科技信息及信息的来源

从广义上来说,农业科技信息是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信息。从这个观点出发,一切能够应用到农业上的科学技术知识均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那么这些科技知识信息是如何分类的呢?

(一)科技传播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科技传播的信息是传播过程中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科技信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原创性”信息,即由科学家或科研组织创造、发明的新的科学技术;再开发信息,即在大量收集原创性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重组后形成的信息,可以分为科学知识信息、工程技术信息、科技动态信息等。

1.科学知识信息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20世纪以后,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似乎已不大可能,但在一般理解上,无论是从特性上还是从社会功能上说,科学与技术还是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的。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即人类认识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学科门类。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其目的是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体现为多种学科门类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技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技术包括社会技术、管理技术这类用于改造社会和人群组织的技术,狭义的技术则是指人类利用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的方法与手段。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其目的是利用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对应一定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

科学知识信息是科技传播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充分研究了相关科学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维和抽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种信息,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处于相当基础的地位,表现为在科学范围内成立的科学事实、科学判断、科学定律、科学定理、科学原理、科学假说等等。

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具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即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具有系统化的特征,包含比较严密的逻辑体系,不是互不相关的概念、观点、知识的机械组合,不同的概念、知识间具有一种逻辑化的联系。现代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知识网络体系,仅自然科学一类就已包括了数千门学科。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被生产出来。

科学知识每天都在利用科技期刊、学术专著、科研报告、学术研讨会或个人交流等多种不同的媒体和途径,从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等知识组织中传播出来,在社会传播大系统中汇集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流,其中有科学家们刚刚发现的新知识,也有早已被发现的“旧”知识,它们通过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等渠道,从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学家、教师、各类科技传播者那里流向社会。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承担着多方面的任务,不能理解为仅仅把知识输送到受众那里就算完成了科技传播的全部任务,科技传播并不能只停留在对基本知识或者对高新科技知识的介绍上面,还要以知识传播为载体、为基础,培育人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体现着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内涵。这样一种精神不仅对科学家的知识创新具有重要引导和促进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发展也有多方面的示范作用,科学精神的广泛示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2.工程技术信息

工程技术信息是科技传播的另一类重要内容。工程技术信息是反映人们利用自然、改造社会环境的技能和方法的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社会不断向科学技术化的发展,使技术研究和扩散获得了多方面的驱动力。在技术研究领域,每天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发明创造出来,而在技术传播领域,每天则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信息在流动,从技术的发现者、掌握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那里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生产的各个部门,构成了社会传播大系统的巨量工程技术信息流。

工程技术信息的扩散,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和渠道,比如科技期刊、学术专著、技术实验报告、专利文献、技术研讨会或个人交流等,也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商业或交易过程来实现,比如在设备引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专利许可等技术贸易过程中就同时伴随着工程技术信息的流动。

3.科技动态信息

在大科学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已成为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和支持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动态信息的扩散也成为科技传播的一项基本任务。科技动态信息可分为研究活动信息、应用活动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类别。研究活动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新进展、科技成果发现、科技研究人员活动的一类信息。这类信息一般通过科技新闻或成果报道的途径,利用报纸、电视、期刊等媒体来传播。科技应用活动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一些信息。科技应用信息的传播不仅可以动态地反映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而且可以产生示范作用,激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平。科技政策法规信息是指国家和政府发布的支持、促进、约束、控制科学技术发展及科学技术应用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科技研究人员、科技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组织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政策等,而且对于他们有效规划自己的科研开发活动,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技动态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的信息,它们的传播往往是通过组织传播或大众传播的渠道。新闻媒体对这类信息的传播往往具有重要影响,大量动态信息会通过“新闻价值”的评判而受到筛选。鉴于动态信息常常是社会公众了解和理解科学家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形成判断与看法,并由此对科技产生支持或反对态度的基础,因此较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信息的传播而言,这种动态信息的传播往往涉及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这种信息的传播,传播者不仅要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可能的影响做出准确判断,具备足够的科学鉴别力,而且要有一种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客观、真实、全面地分析某些科技成果的发现及其可能的应用后果,否则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就会充斥媒体。(22)

(二)农业科技信息的类型和特点

由以上对科技信息的分类来看,农业科技信息也应该分成三大类——农业科学知识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和农业科技动态信息。

农业科学知识信息是与农业有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一类的信息。常见的有:各种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现和研究,通过对雄性不育的研究找出雄性不育的原因,研究出控制雄性不育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作物或植物的育种工作中,可以提高育种的质量和效率。植物转基因研究,通过研究在不同植物间,甚至是在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各种基因的转移,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等性能,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短时期内不会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但其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也是需要及时让人们了解的重要科学知识,也是农业科技传播必须传播的科技信息。

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的农业生产不同环节实践中的技术,是指与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有关的各种科技信息。狭义的农业科技信息就是指这一类的信息。具体说来分为六类:1.气象信息。包括当地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发生状况,气象预测预报等。2.土壤分析诊断信息。包括当地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生态环境,分析诊断的方法等,以及相对应的正确的施肥计划。3.栽培管理技术信息。当前本地主要使用的栽培方式方法,各种新的栽培技术及其发展方向。4.品种管理信息。当前本地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特征特性、价格、数量和销售地点等等。5.病虫害信息。当前本地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6.生产资料信息。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成分的使用方法、数量、价格、销售地点等信息。

农业科技动态信息是指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前农业生产中正在推广的生产技术的种类和效果、农业生产方面的国家政策等等信息。

(三)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和农业生产者。科学工作者是指那些科研成果将来能应用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如化学领域的专家研究的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杀死某类害虫保护益虫的作用,这一成果就是农业科技信息,这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就是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现者、掌握一定农业生产技术的专业人员等。这些人员从事的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如:玉米的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人员,他们要研究杂交育种的每个环节何时进行、如何操作等等一整套的技术操作规程。再如节水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研究人员需要研究采用何种机械进行耕作可以达到节水的农艺要求。这些农业工程技术人员是农业科技知识应用方法和规程的信息来源。

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将农业工程技术在本地进行应用,其应用的过程中会发生与农业工程技术应用规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这些应用规程或方法需要进行局部或较少的改进才能实现技术应用的目标。这些与本地实践相结合的改进也是农业科技信息的范畴,农业生产者自然就是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当然,在生产实践中,农业科技信息也可以来源于其他一些群体,只是这些群体与农业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因而我们不在这里进行讨论。

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由此而来的是科技传播和运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要迈向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生产经营的科技化,搞好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传播方式——简单可行: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接受人群为农民以及农业基层科技人员、农业生产资料的加工者,这些人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形式尽量简单直观,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现场传授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现代大众传播的手段,形象直观地来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农业科技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新技术和常规农业技术结合进一步加强。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领域拓宽。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新品质,提高动植物抗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用机器人应用开发,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等方面,其特征是科学技术含量显著提高。结合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将在争取高产的同时,优质、高效、低耗的研究方向会更加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农业科学技术与市场的联系更趋紧密,产供销与贸工农将走向一体化,通过进一步分流组合、合理布局和横向联系,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将达到优化、配套和完善;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将进一步扩大,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更趋活跃。合理地利用农业科技信息,将会大大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