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哥特因素

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哥特因素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遗产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中最为国人熟悉的就是巴黎圣母院。这是分辨哥特式与之前风格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上许多杰出的哥特式建筑皆无尖顶,如巴黎圣母院,向来被公认为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然而它的钟塔却是没有尖顶的。飞扶壁也是哥特式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

上海近代建筑中的哥特因素

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遗产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中最为国人熟悉的就是巴黎圣母院。直到今天,哥特式教堂仍以惊人精湛的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西欧自公元476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之后就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文明被整整遗忘了五百年,直到9世纪才重新开始苏醒,新的建筑风格也开始逐渐形成,先是一种似罗马的风格,接下来就是哥特式的了。哥特式建筑无论在形体还是结构上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在技术和艺术的和谐一致方面,哥特式达到了希腊—罗马时代曾经达到过的高度。

img17

图016 圣·丹尼斯教堂顶部的肋拱

我们看哥特式建筑的精髓就在于肋拱。这里不能不提法国的圣·丹尼斯教堂。1134年,闪电引起的大火烧毁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当时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院长苏格开始考虑如何重建它。这位院长是自古罗马维特鲁威之后的第二位建筑史上不能不提的人物,因为他把自己改建圣·丹尼斯教堂的过程写成了一本书,而这本书很幸运地保存了下来。他天才地在这本书中强调了肋拱的重要性,他说:“愚钝的心灵需要透过物质来了解真理。”高耸的肋拱可以增强人们对宗教的敬仰,由于肋拱的增多,由肋组成的网络就足以承担屋顶的重量,因而在拱柱之间的墙承受的压力就小了。于是苏格创造性地用彩色镶嵌玻璃组成的大窗替代了墙。光线就这样第一次以瑰丽的形式透过窗棂进入了原来教堂里阴暗的空间。信徒们在这种光线形成的氛围中,怎么不会产生接近神灵的感觉?

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教堂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来自欧洲各地的主教们惊讶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御的魅力。于是在25年之后,欧洲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

img18

图017 法国兰斯大教堂诗歌坛上方的玫瑰窗

如果说复杂的肋拱网络是哥特式建筑的第一个特点,大面积玻璃窗的出现是第二个特点的话,那么拱形状的改变就成了第三个特点。我们知道,从古罗马真拱演变出来的拱结构相当多,有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内角拱等等,但它们的横截面都是半圆形或者一段圆弧。但到了苏格手里,拱终于有了尖顶的样式。这是分辨哥特式与之前风格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人都认为尖拱是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因为这在东方是常见的。但苏格以及他的追随者们使用尖拱的效果造就了全新的建筑。

从力学的角度看,尖拱很明显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地向下传递。这样一来,建筑侧向的外推力就减小了,在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建得更高,更容易造成竖长的样子。这方面极端的例子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1248年始建,最高的西侧塔楼建成于1880年,高度达到了150米,整座塔楼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在信徒的视野中消隐,也把他们的心灵带到了天堂。

但不要以为只有高耸的尖顶才是哥特式教堂的特征。事实上许多杰出的哥特式建筑皆无尖顶,如巴黎圣母院,向来被公认为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然而它的钟塔却是没有尖顶的。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才是最有名的,同名电影中的卡西莫多曾在其间穿梭跳跃,让观众惊叹于他的灵活。飞扶壁也是哥特式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教堂越来越高,中世纪的石匠们虽然采取各种减轻建筑自重的办法,但重量还是太大,由此产生的侧推力需要被抵消,而扶壁最初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建造的。早期的扶壁都是实心的墙,13世纪时出现了这种轻巧的结构,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跃动感。终于成就了这样一种美丽的形体,与哥特(Gothic)一词的原意“野蛮”有着天壤之别。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巴黎圣母院“简直是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同样,在莱茵河边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前面,德国诗人歌德说出了他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img19

图018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

img20

图019 巴黎圣母院。背面可见巨大的飞扶壁支撑着建筑的侧推力

可惜上海找不到如此经典的哥特式建筑,但只要留神,说不定走在路上不经意间你也能发现一两处带有哥特风格的建筑装饰,譬如尖拱、小尖塔什么的,还有铅条镶嵌的彩色玻璃等等,而徐家汇天主教堂应是上海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了。这座于1911年重建落成的教堂由道达尔洋行设计,采用的是简化了的法国哥特样式。事实上,在建造这座教堂时,历史早已走出了中世纪,宗教不再是人们心灵唯一的寄托,教会也早已世俗化,即便在欧洲,人们也不再会倾一城一邦之力去建造大教堂了。哥特式和希腊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等建筑体裁一样成了业主或建筑师们的选项,同时还要考虑到建造成本、用途、材料等因素。我想,建筑师在这里选用了红砖砌筑教堂的墙体,大概是想营造出些许与红砂岩建造的法国大教堂神似的效果吧?还有上海的其他几座有名的教堂,如基督教圣三一堂采用的哥特和罗马风相结合的形式;沐恩堂采用的美国学院派哥特复兴风格都令人印象深刻。

img21

图020 徐家汇天主教堂

img22

图021 徐家汇天主堂立面细部

基督教圣三一堂位于九江路201号,是上海现存最老、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其正门所对着的那条街(江西中路)曾被早期旅居上海的英国侨民称作教堂街,最近又恰逢圣三一教堂全面修复完工,读者一定愿意听听这座教堂的故事。

img23

图022 上海基督教沐恩堂内部

img24

图023 建成之初的上海圣三一教堂

英格兰圣公会是英国的国教,其属下的基督教差会在中国通常以其音译被称为“安立甘会”(The Anglican Church)。鸦片战争结束后,安立甘会就派遣传教士到我国沿海城市传教,后来他们建立了为中国信徒礼拜的圣保罗堂。但因为居住在上海的英国外交官、商人和他们的家属也要做礼拜,于是在1847年,由老牌大鸦片商宝顺洋行的老板比尔捐出其位于今江西路九江路口的地产,建造了专供英国侨民礼拜用的教堂。第一座教堂建筑质量很差,经常需要修理,后又连遇首任牧师溺水身亡、有人从屋顶上摔下致伤、暴风雨袭击屋顶坍塌等事故,于是在1862年就决定要将其拆除重建。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理事会,聘请了英国建造教堂的专家吉尔伯特·司各特(1811—1878年)爵士设计。司各特是英国设计哥特复兴式建筑最成功的建筑师,曾在牛津和德国汉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后又建造和修复过英格兰以及英帝国殖民地的几百座教堂,并主持设计了许多重要的公共建筑,因此被女皇册封为爵士。他于1863年至1864年间在英国为上海圣三一堂设计了方案。但是教堂理事会对他的设计并不满意,因为设计方案只安排了460个座席,而理事会要求的则是800个座席,又因其造价以上海的标准衡量过于昂贵。于是在理事会的要求下,一名年轻的苏格兰建筑师威廉·基德纳(1841—1900年)被派往上海负责指导教堂的建造。基德纳对司各特的设计方案作了许多改进,包括对建筑整体的加长和加宽、改用木材而不是砖材来建造屋面、用砖材取代石料建造拱形结构等等。最后教堂理事会和司各特都赞同了基德纳的修改设计。

新教堂于1866年5月24日破土动工,根据文献记载,在基督教圣三一堂的奠基石上刻有:“圣三一堂基石,上海。按照安立甘会的礼仪,在中国安立甘牧师指导与监督之下,奠基于一八六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英国领事:文察斯德;安立甘会牧师:派克董事:克倍生、凯丝威;司库:狄更生;建筑师:司各特、基德纳;承造者:番汉公司。”

1869年8月1日新教堂正式对外开放,前后共历时4年。建造圣三一堂的材料除了红砖产自上海,石材产自宁波外,其他如金属制品,地面花砖,屋面石板,宗教家具和室内陈设,以及花窗玻璃等等均从英国运来。而普通上海人因为教堂全用红砖砌筑,在当时比较鲜见,故习称其为红礼拜堂。

建成后的圣三一堂被认为是维多利亚中期哥特风格建筑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个时代的建筑师喜欢把许多从久远的建筑中得到的灵感综合为自己的设计特色。同样,圣三一堂把中世纪意大利北部罗马风建筑的外形和装饰特色与时下英式大教堂的内部设计和空间的宏伟结合了起来。教堂内的人字形天花板下面是一排上部呈尖角状的拱形木屋架,两边有高度稍低的六孔尖券走廊。圣坛、青铜洗礼池都有精细的雕刻,座席为靠背穿藤的长椅,窗框和椅背部钉着有捐献者姓氏的铭牌,窗户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组成的圣经故事画,一如欧洲古教堂的遗风。整座教堂的外立面均为三层处理,作连续的券饰,正面山墙上饰玫瑰窗,东西人字形屋脊顶部耸立着十字架。南北两侧有带扶壁的券柱长廊。有一个时期曾爬满青藤,与红砖和青灰色的片岩屋面组成一幅宁静肃穆的画面。教堂是开放式的,周围是植有稀疏树木的草地。

圣三一堂建造的成功,确立了基德纳在上海建筑界的地位,并很快使他的业务范围扩大到教堂建筑以外,尤其是那些已完全在上海站稳脚跟的外国洋行、银行的办公大楼,完成了圣三一堂工程的基德纳在几年后独立设计了多个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有建于1877年的汇丰银行大楼和建于1878年的宝顺洋行大楼等。

圣三一堂于1875年被升格为基督教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座堂。1876年履新的主教罗素(W.A.Russell)进一步将其命名为大教堂(Cathedral)。教堂于随后的大约30年间历经了一系列的改建。1893年在教堂东北位置处增建了钟楼,使教堂的规模趋于完备。钟楼与教堂之间通过走廊连接,钟楼的八边形锥顶由砖块和石材建造,四角有4个形制相同的小锥顶。电灯照明于1908年安装。1914年安装了大管风琴。1918年,一个纪念性的私人祈祷室又添置在教堂西南角。教堂西侧的教区学校建于1928年,由上海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设计。西侧的教长宅邸亦于同一时期建成。

基督教圣公会的中国信徒直到1937年才首次被允许进入教堂礼拜,因其时圣保罗教堂已毁于日军空袭。1941年圣三一堂成为日军占领时期上海英美侨民的避难所

当1951年许多英国人离开上海之时,教堂已呈年久失修状态。1953年教堂理事会请中国政府管理圣三一堂,1955年上海市政府拨款对建筑进行修缮,教堂也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接管。1958年实行联合礼堂制后,开始被中国联合教堂使用,但仍以圣公会仪式举行礼拜。房产划归有关房管部门管理,其中九江路219号的部分原神职人员办公房由黄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使用。至1965年10月,九江路219号办公楼全部由该医院使用,同时教堂成为上海市卫生局的门诊部,被用于非宗教目的。

1966年“文革”开始后,红卫兵用卡车拉倒拆除了教堂的锥顶并毁坏了部分教堂建筑。随后教堂在“文革”中变为上海市直属机关革命造反联络部卫生连队门诊部,1969年6月由黄浦区革命委员会接管,至“文革”结束。

“文革”结束后,教堂由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下属的各部门使用。1977年11月,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原建筑的大修,教堂被改成黄浦区政府礼堂。由上海市黄浦区房屋修缮公司第六工程部对教堂进行了加层改造,其中在教堂中厅部分的侧窗下采用混凝土梁和预制板插建了第二层,楼面作了整修,人字形天花板用木吊顶覆盖,作办公用房。教堂的底层部分改建为可供会议和演出用的会场。为了适应建筑作为剧院在声学和视觉上的效果,地面被提高形成斜坡,圣坛改建为舞台,在舞台前的左右延伸部分的两侧插建了侧光室,在东端靠近门厅处插建了放映间,原建筑的许多特色部分在这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中被遮挡或拆除。原教堂前面的绿地也于1977年被改建成街区花园,全部景观遂不复为公众所见。

1985年7月至1986年4月,结合九江路219号区政府大楼的维修,对原教堂的有关设备和装修重新施工。1986年在教堂的东侧建造了车棚和2层办公楼。1999年12月,由于钟楼外墙多处风化损坏,粉刷脱落,由瑞福房产物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维修处理。

2004年教堂被停止作为礼堂和办公室使用。2005年开始进行以恢复基督教圣三一堂宗教目的的进程,历时4年,如今已经恢复了原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