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主义建筑在上海

现代主义建筑在上海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主义建筑曾被称为“现代派建筑”,是专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流传到上海以后,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并未被广泛采用,其主要表现为大量独立式私人住宅的建造,并且集中于以后的短短20年间。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尚存近代上海的现代独立式住宅约有800栋。的确,这是一件不同凡响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

现代主义建筑在上海

现代主义建筑曾被称为“现代派建筑”,是专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和激进的色彩。

img92

图091 萨伏伊别墅

在现代主义诞生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还是维多利亚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建筑深刻体现了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20世纪早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巨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一批令全世界耳目一新的建筑。在这三位被后人誉为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下,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的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持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到后来就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并不深刻,仅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上面提到的萨伏伊别墅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现在被公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别墅在设计之初,柯布西耶原本的意图是用这种简约的、工业化的方法去建造大量低造价的平民住宅,没想到老百姓还没来得及接受,却让有亿万家产的年轻富翁萨伏伊相中,于是成就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它表现出来的现代建筑原则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世界建筑的走向。

img93

图092 流水别墅

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建于1936年至1939年,是20世纪最上镜的、被拍摄得最多的私人住宅。尽管它远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的阿巴拉契山脚下,每年仍然还有超过13万的游客访问。赖特由环境而激发起创作灵感,他在一块背崖临溪,最宽处不足12米的地方精心设计了这座依山就势、凌空飞跃、参差俯仰相间的建筑。他的创作见解为后来的“有机建筑”奠定了基础。流水别墅中凹凸起伏的墙垛,上下左右前后错叠的阳台栏板,以及室外平台、阳台面积几乎与室内面积相近的大范围内外交融,使人置身于绿树玄岩、清泉湍流的美好环境中,这种构思真可谓空前绝后。

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流传到上海以后,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并未被广泛采用,其主要表现为大量独立式私人住宅的建造,并且集中于以后的短短20年间。因为此时上海的人才和资本都已经积累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一阶段是上海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新的社会生活观和价值观成了主导趋势。也正是上海建筑从20世纪初盛行的折衷主义、带商业化的巴洛克等西方历史主义风格整体走向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主义的时期,我们称作是上海现代建筑发展的花样年华。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尚存近代上海的现代独立式住宅约有800栋。考虑调查遗漏及被拆除、毁坏等因素,解放前的20多年里,上海建造的现代独立式住宅应超过1 000栋。

上海现代派住宅的分布明显地带有区域性特点,它们多数位于外国租界区域内。英、法租界的界路(今延安路)两侧,住宅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和密度上的差异。法租界内的现代住宅多数建于1930年后,密布于法租界最后一次越界筑路拓展区域——中央区、福煦区和贝当区。主要由于该区域市政设施齐备、环境优雅、地价又相对低廉,是理想的居住区。最集中的地段有:华亭路、长乐路一带;湖南路、武康路、永福路一带;衡山路、高安路、永嘉路一带;华山路、安福路一带和泰安路一带。

img94

图093 上海铜仁路原吴同文住宅

法租界内的现代住宅,东部中央区的住宅建造年代略早,多为1937年抗战前建造;20世纪40年代后建造的住宅主要位于较西的福煦区和贝当区,呈自东向西发展的态势。这也是级差地租因素导致的租界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由于法租界原先的东西向主干道霞飞路两侧的建筑已经饱和,两侧的蒲石路、辣菲德路、古神父路和贝当路遂成为现代住宅建造的支线,不断地构筑着旧上海花园洋房“钢窗蜡地”的美妙诗篇。原公共租界部分,现代独立式住宅相对较少,但不乏设计和施工均为上乘的精品,留存至今的吴同文住宅和延安中路严公馆都堪称佳作。

img95

图094 上海新华路现代式花园住宅

吴同文住宅位于北京西路铜仁路交界处,是一栋外墙贴满了浅绿色面砖的四层楼弧形建筑,可以想见它在新的时候一定非常醒目。它一直是上海最被人称道的现代建筑,在这栋房子上体现出来的一些现代主义原则,如不规则的平面和立面、室内外连成一片的流动空间、底层架空、平屋顶、横向布窗等等,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建筑的常规理解,所以在它建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人们争相谈论和模仿的对象。可以这么说,邬达克正是借着这栋房子,将他理解的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给展示了出来。的确,这是一件不同凡响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邬达克是一位和上海有着很深渊源关系的匈牙利裔建筑师,他在上海20年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几十件建筑作品,国际饭店的成功曾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而最后一件作品完成于1938年,就是这栋具有清新脱俗风格的私人住宅,此时建筑师对各种建筑形式早已熟稔于胸,创作手法也已炉火纯青。当初他对业主说“这栋楼再过50年看起来也不会落伍”。细细算算,如今已过去了多少年?看起来却依旧很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