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美建筑的发展

拉美建筑的发展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包括建筑在内的欧洲文化移植到拉丁美洲。随后,古典复兴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等形式也先后传入拉美。20世纪20年代末,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开始影响拉美。此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拉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主要局限于沿海大城市。拉美独具匠心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成为当今世界多元化建筑潮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被誉为建筑业的“诺贝尔奖”。
拉美建筑的发展_绚丽多彩的现代拉丁美洲文化

自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包括建筑在内的欧洲文化移植到拉丁美洲。巴洛克建筑风格随着天主教堂在拉美各国许多城市、村镇出现。随后,古典复兴建筑和折中主义建筑等形式也先后传入拉美。

20世纪20年代末,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开始影响拉美。1929年法国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访问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等拉美国家,在拉美讲学,培养建筑人才。1936年由巴西青年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1902—1998年)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年)等设计的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是拉美地区早期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建筑实例,由勒·柯布西耶担任该大厦设计组的顾问,这一高层建筑中首次体现了他提出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大厦采用大片马赛克墙面,在北立面玻璃幕墙外设成片混凝土遮阳板。此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拉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主要局限于沿海大城市。不少拉丁美洲建筑师在推行现代主义建筑中并不拘泥于模仿欧洲的建筑形式,他们把巴洛克的建筑风格与不断挖掘出来的印第安古代建筑的特点吸收和糅合到现代主义建筑中,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和本国特点的建筑风格。拉美各国的建筑师们还根据自己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特点,塑造空间形象。因此,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已趋成熟。其主要特点是:空间开豁,形体多样,造型粗犷,色彩浓郁,光影对比强烈,或者有大面积壁画装饰。不少作品个性强烈,风格迥异于欧洲、北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如1939年建成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馆,1953年建成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一些公共建筑,1964年建成的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此外还有墨西哥建筑师费利克斯·坎德拉(Felix Candela,1910—1997年)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抛物面薄壳结构等,都给国际建筑界以深刻的印象。拉美独具匠心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成为当今世界多元化建筑潮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拉美现代建筑师曾先后四次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1902—1988年,1980年获奖)、奥斯卡·尼迈耶(1988年),巴西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1928—,2006年获奖),2016年1月,48岁的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荣获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被誉为建筑业的“诺贝尔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