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青年马克思》的三个问题

《论青年马克思》的三个问题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尔都塞明确指出,这场辩论始终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一是“辩论的起因是青年马克思”;二是“辩论的题目则是青年马克思是否已经是马克思的全部”;三是“辩论的结果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死存亡”问题。在对待论敌对马克思的挑战问题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起码有两个,一个是“或者承认青年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或者断言青年马克思就是马克思”。

第三节 《论青年马克思》的三个问题

这篇著作是阿尔都塞1960年10月写作完成的,他在讲马克思青年时期的哲学思想时,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他的主要目的是要系统阐发自己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看法,以凸现自己的哲学观点。这篇著作的推出与《国际研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积极态度有关,即实际上,在这篇著作出版之前,不论是前苏联,还是德国、波兰,就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已发表了几十篇文章,人们有着强烈的兴趣。阿尔都塞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想借此机会探讨几个问题,消除某些混乱,并澄清几个观点”。这篇著作是反映阿尔都塞整个核心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他从政治、理论、历史三个方面进行阐发。同时,他为了怀念自己的知己也是挚友奥古斯特·科尔纽,在著作的一开始就声明这篇著作是献给科尔纽的,因为科尔纽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青年马克思。

政治问题

关于所谓政治问题在这里是指对青年马克思的态度问题,而之所以说它是政治问题,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和波兰为主,围绕对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展开辩论而进行的,因为这场辩论关系到对马克思本身的划分问题和总体评价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辩论的现实问题

这场辩论首先是一场政治辩论。梅林已对这场辩论的历史和意义揭示得很清楚。在辩论的过程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则把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翻了出来”,利用它们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种伦理学的理论,不是哲学理论,应对其进行批判。在这种力量的号召下,德国和波兰纷纷投入到这场批判运动中去。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家们“投入到了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中去,他们要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本原,要他们承认成年马克思不过是化妆了的马克思。或者,如果马克思在年龄问题上不肯让步,他就应该承认成年时期的罪过,承认为了经济学而牺牲哲学,为了科学而牺牲伦理学,为了历史而牺牲人。”这种对马克思的批判欧洲社会各界表现出极大的非议,反映出理论上、思想上极大的尖锐性,即马克思的划分问题不仅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这关系到马克思的生死存亡问题。

二、辩论中的艰难选择问题

阿尔都塞说,所谓善良的批评家们批判的结果和强烈要求,我们只能做出一种选择,要么是有青年马克思,要么就对马克思进行背叛,主要以对《资本论》的批判为代表,它“或者是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表现,或者是对这一哲学的背叛”。阿尔都塞说,对这两种情况必须做出一种选择,这就是我们必须做出全部的解释,并“必须回到体现着真理的青年马克思去”。这就表明,阿尔都塞认定有一个青年马克思的问题。

三、辩论的三个问题

阿尔都塞明确指出,这场辩论始终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一是“辩论的起因是青年马克思”;二是“辩论的题目则是青年马克思是否已经是马克思的全部”;三是“辩论的结果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死存亡”问题。这再次证明,对马克思的划分问题必须做出选择和解答。

四、辩论过程的具体问题

1.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选择

在对待论敌对马克思的挑战问题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起码有两个,一个是“或者承认青年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或者断言青年马克思就是马克思”。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不论以什么样的具体问题和形式表述上述观点,基本精神是不变的。二是必须自卫反击。阿尔都塞说,这场辩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没有明智的策略考虑,不能不做出自卫的反击”。同时,有些马克思主义者担心,在辩论的过程中,由于“仓促上阵”,力量不够,怕“尽不到自己的责任”,“保不住马克思主义的遗产而对不起自己和对不起历史”,在保卫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自觉的保卫马克思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像阿尔都塞这样的人的肩上。

2.对调和马克思的态度和观点不能同意

阿尔都塞指出,为了驳斥把马克思与青年马克思对立起来的观点,有一种观点却走向了极端,“他们把马克思同他的青年时期调和起来”,无马克思的前后之分。具体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待马克思的著作方面,“他们不再通过《论犹太人问题》来阅读《资本论》”,而是相反方向的阅读;二是“他们不再在马克思的身上找青年马克思的影子”,而是反方向地寻找马克思的影子;三是他们不是立足于面对现实辩解和论战,而是臆造出一种“未来完成式”的所谓哲学史理论作为辩解的依据,始终未能超出黑格尔的理论框架。这样看起来他们似乎要保卫马克思,但实际上这样的力量是软弱的,这只是一种所谓本能的反应。所以,对这样的观点和力量是不能认可的,而应历史地思考马克思,并坚持科学思考的原则,就是要把本能的东西先搁置至一边,用理性的观点彻底对待马克思,因为“即使是处于防守的地位,没有正确的理论也就没有正确的政策”。真正保卫马克思的态度和观点是要坚持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即用历史的眼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理论问题

这一问题是阿尔都塞这篇著作的中心问题,是阿尔都塞确立和阐明自己思想的关键篇幅。它涉及的问题有关于青年马克思的理论问题本身未弄清楚问题、理论的总问题、以拉宾为代表的对马克思的理论论证有偏颇问题、科学和意识形态问题等。

一、未解决的理论问题

阿尔都塞说,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至今未真正得到解决,或者说始终未得到解决,或者说“涉及这个问题的大多数论著没有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现在到了该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且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二、人们阅读青年马克思著作存在的原则性错误

阿尔都塞认为,青年马克思著作中的理论问题之所以未能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和事实依据,就是学者们在阅读青年马克思的著作时,犯了一系列原则性错误,必须纠正。

1.错误表现形式

(1)只做简单比较,缺少历史分析。阿尔都塞说:“在阅读青年马克思的文章时,人们往往满足于把各种观念随意地连接起来,或者对各种术语做简单的比较,而对文章本身却缺少历史的分析。”事实上,阿尔都塞并不否认这种读法,只是要指出它的层次太低,他说,这种读法可以产生一些理论成果,但只能是也仅仅是“真正理解原著的先导”,因为这种比较性的读法,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肤浅的,另一种可能是深刻的。但这两种可能带来的后果会带来一些误解,“而误解本身毕竟是错误的”。同时,这种比较性的读法也可以带来一些新境界,“但这种比较并不始终是正确的”。阿尔都塞举例说:“在阅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时,人们可以把集中的术语同黑格尔的思想进行比较;在阅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可以把集中的原则或者同费尔巴哈相比较,或者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相比较;在阅读《1844年手稿》时,可以把他的原理同《资本论》的原理相比较。”但比较的结果就会产生上述问题,解决不了青年马克思著作的根本理论问题。

(2)拼凑而读,不做深层探讨。阿尔都塞说,对青年马克思著作的读法,还表现为拼凑式的阅读,这实际上是教条式的读法。他说,拼凑的阅读,即使拼凑得体,但它永远超不出大学里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的框架,最终只能走向所谓的“源泉论”等死胡同。犯教条主义错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2.阅读错误的三个理论前提

(1)三个理论前提的含义。阿尔都塞分析说,在人们阅读青年马克思的著作犯教条主义错误时,所涉及的“源泉论”或称“前提论”,实际上,悄悄起根本作用的是以三个理论前提为基础的,这就是“分析性前提”“目的论前提”“观念论前提”。这三个理论前提的含义是,“第一个前提是分析性前提。根据这个前提,任何理论体系、任何思想结构都能够还原为各自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条件下,人们就可以对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成分单独进行研究,也可以把它与属于另一个体系的另一个类似成分相比较”。“第二个前提是目的论前提。这个前提建立了一个历史的秘密法庭,对交给它审理的观念作出判决,它甚至还可以把(其他)体系分解为组成部分,确认它们作为成分的资格,然后根据自己的真理性标准去衡量它们。”第三个前提是观念性前提。“第三个前提是前两个前提的基础,它把观念的历史看作自己的组成部分;它认为,历史上发生的一切归根结底无不是观念历史的产物,观念世界本身就是观念自己的认识原则”。

(2)三个前提的本质是折衷主义的原则和方法。阿尔都塞说,深究这三个前提,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以外,“我们所接触到的就是重视这种理论目的论以及观念的自我意识”,是折衷主义的表现形式。在这一观点的支配下,阿尔都塞用了较多的篇幅具体地论证了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在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发展史问题上,这些读者似乎要把马克思还原为“成分”,即唯物主义成分和唯心主义成分,以此来决定文章的意义。阿尔都塞强调,实际上,不论从马克思为《莱茵报》所撰写的文章看,还是从1843年所写的手稿看,是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实际上割不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黑格尔的关系,割不断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关系。但读者们则是带着目的论来对待青年马克思的这些著作的,即没有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对待马克思。“由此可见,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法庭,目的论的法庭,对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做出判决,决定把这些著作肢解为成分,只能破坏他们的整体性。”其实,拉宾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他也认为,“正是这从结束向开始的回溯,造成了把整体肢解为成分,又把这些成分确立为独立成分”,造成了用“后”代替“前”的效果,破坏了马克思的整体性,即马克思什么时候是唯物主义者,什么时候是唯心主义者,永远搞不清楚,这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3.“分析目的论”是破坏马克思整体观点的最大障碍

阿尔都塞分析说,这种折衷主义的方法与分析目的论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分析目的论总是把一种思想肢解为各种成分,这就破坏了思想的整体性,对待马克思同样如此。面对分析目的论,“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实事求是地来评价马克思的思想,也就是说,不知道该如何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在这里恰恰表明了阿尔都塞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动机,即在间接和谦虚中昌明自己的态度,就是要用整体性原则和总问题原则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结构主义”打下前提性基础。

阿尔都塞还特别强调和尖锐指出,分析目的论是破坏马克思问题上的最大敌人,是典型的折衷主义。分析目的论声称,既然把马克思进行肢解,整体论就自然不存在,整体的观点就自然不能成立。阿尔都塞用批判和否定的语气说:“这个结论是荒谬透顶的,他充分暴露了分析目的论的秘密:这个不停在作出判决的方法,却对不同于自己的整体不能作出任何判决。这岂不等于承认:分析目的论只是在自我判决,只有通过它所研究的对象重新认识自己;他永远不能离开自己,它所要研究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研究自己在自己内部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黑格尔的思想,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这当然是一种倒退。

阿尔都塞还用拉宾的思想缺陷来论证分析目的论的弊端。他指出,拉宾的思想有正确的一面,也有自相矛盾的一面,不论拉宾是论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还是马克思的唯心主义,不论是论证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还是论证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都未能超越黑格尔的思想体系,走向了自我的辩证法,自然脱离了实际,是唯心主义的。阿尔都塞之所以要从这个方面论证分析目的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思想框架中来,即不仅要用整体的观点对待马克思,而且要用现实的观点对待马克思。这实际上也表明了阿尔都塞的独特思想方法论和独特的哲学观点,即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批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说,不与分析目的论一刀两断,就不能对青年马克思的著作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此,必须彻底同这一方法的前提相决裂,并运用马克思关于思想发展的理论原则去研究我们的课题”,这就是我们批判折衷主义的目的。

三、阅读青年马克思著作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的内容

阿尔都塞集中讲了三项原则,这些原则与过去的原则有本质的区别。

(1)“总问题”原则。“每种思想都是一个真实的整体并由其自己的总问题从内部统一起来,因而只要从中抽出一个成分,整体就不能不改变其意义。”从阿尔都塞的整个哲学思想和对马克思的态度来看,这一原则是他理论创新的核心原则。任何理论都有“总问题”这一原则在统揽全局,使得该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把握住了总问题就等于把握住了所有问题的要害和关键。同时,理论具有结构功能效应,把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去掉都会改变整个理论本身。

(2)思想整体与意识形态环境关系原则。“每个独特的思想整体(这里指的是某个具体个人的思想)意义并不取决于该思想同某个外界真理的关系,而取决于它同现有意识形态环境以及同作为意识形态环境的基地并在这一环境中得到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每个独特思想整体的发展,其意义不取决于这一发展同被当作其真理的起点或终点的关系,而取决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该思想的变化同整个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同构成意识形态环境基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的关系。”这一原则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思想整体变化与本身无根本关系,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有着根本的关系,而意识形态的变化与社会现实即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二是思想整体的意义不取决于其理论的起点和终点的关系,而取决于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变化的关系。所以,认识思想整体及其意义,不能只从其真理本身的意义来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从变化着的整个社会的根本因素中去理解和把握。这一原则为阿尔都塞在自己的整体理论中凸显“多元决定论”的独特思想打下了前提性基础,这也是阿尔都塞理论的创新之处和其思想的美丽所在。

(3)外在客观决定动力论原则。“推动独特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在该思想的内部,而在它的外部,在这种思想的此岸,即作为具体个人出现的思想家,以及在这一个人发展中根据个人同历史的复杂联系而得到反映的真实历史。”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社会中的个人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其根本和终极原因,是取决于其外部的客观条件,而不取决于自身,这似乎看起来是外部决定论,非内部决定论,违背了事物的自我否定规律。但我们仔细推敲,这里阿尔都塞在主观限定上是专指个人,即社会个体,这一观点就不难理解,就自然回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了。

2.对三项原则的界定与理解

(1)以上三项原则的确立,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故而对这三项原则的界定应框定在科学原则的范围内,即理解为科学原则,而不是意识形态原则。阿尔都塞说:“还必须指出,以上三项原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原则,而是科学的原则。”“它们不是绝对真理,而是相对真理。”很显然,在这里阿尔都塞是站在理论和科学研究的立场上对待和探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样是一门科学,而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否则,研究马克思主义就会受意识形态特定含义和政治因素的禁锢,也易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敌人的轻易攻击,保卫马克思的任务就很难完成。

(2)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才能真正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认为,只有对这三项原则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才能实现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条件”的转变,什么青年马克思,什么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都不难理解;对马克思主义本身而言,在自我意识过程中解决自身问题同样会实现科学化长效成果。阿尔都塞说:“正是在这一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才能认识自身以外的他物:不仅能认识作为他物而存在的自身成长过程,而且能认识历史上产生的所有其他变革,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在历史实践中导致的种种变革在内。”所以,为了了解马克思从何产生,必须原则在先,方法在后,“无论为了了解马克思从何产生,或是为了了解马克思有何创造,都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原则”。这里再次证明了阿尔都塞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的求实方法论。

四、关于研究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问题的提出

阿尔都塞分析说,我们提出研究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1)每个人都有他的青年时代。因为,“为了正确提出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问题,第一个必备的条件是要承认,即使哲学家也有自己的青年时代。哲学家总要先在某天某地诞生,然后才开始思考和写作。”这也就是说,哲学家也是人,是人就有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没有比其他人特殊的地方。马克思也同样不能例外,马克思有青年时期也就是必然,这也是个常识问题。

(2)“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开端。”阿尔都塞说,有的反对者认为,“决不应该发表自己青年时期的著作,甚至根本不应该写这种著作”,似乎研究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可有可无,意义不大。阿尔都塞说,这是极其错误的,这种人连黑格尔派都算不上。因为万物均有开端,而且这种开端不由人自己决定,“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开端”,马克思也一样,“马克思既没有生下来就要当思想家,也没有选择要在德国的历史都集中于大学教育这样的意识形态世界中进行思考。他在这个世界中成长起来,在这个世界中学会行动和生活,同这个世界‘打交道’,又从这个世界中解放出来”。所以,马克思有一个青年时期,马克思主义有个开端就成为必然。

(3)“事实确实是有一个开端。”“为了叙述马克思个人的思想发展史,必须从马克思这个具体个人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世界中出现,再集中开始思考,并同当时的思想进行交流和辩论的那一刻起,立即抓住马克思的思想运动。”正是有这样的运动和条件,在不论是辩论还是交流中,我们都看到了马克思活生生的一面和丰富的思想。

(4)要通过著作认识和研究人。“思想家被他的著作所掩盖,人们通过著作只能看到思想家的严谨思想;具体的历史也被当时的意识形态论题所掩盖,人们所看到的只是意识形态的体系。”所以,关于具体个人和真实历史何以不出现的问题就成了我们研究的关键问题。这就是要研究其著作,从著作中发现问题,要从意识形态体系中研究问题,要从意识形态体系与环境关系中研究这一问题,而开端是非常重要的。

五、关于研究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的“总问题”

从原则问题引出方法问题,从方法问题集中到“总问题”,这是阿尔都塞研究马克思特别是研究青年马克思的独特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讲,若没有这一特殊路径,阿尔都塞是无法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也就不称其为阿尔都塞了。

1.意识形态环境与独特的思想整体

阿尔都塞认为,上列所揭示的研究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的三项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个方法论问题。而“这项方法论上的要求首先意味着,必须对这种意识形态环境的本质和结构具有真正的认识,而不是虚假的认识。它还意味着,人们不能满足于把意识形态世界想象成一个不偏不倚的舞台,听任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名人由于偶然机会而在这里同台表演”。依照阿尔都塞的观点,解读青年马克思,不仅要研究当时的意识形态,而且要研究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环境,还要实事求是,尊重意识形态规律,不能走折衷主义路线,更不能因名人效应而影响和制约这种研究。阿尔都塞还用了较长篇幅,介绍了马克思青年时期,从写博士论文到与黑格尔的关系、与费尔巴哈的关系角度,表明了他的一个观点,这就是马克思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他的成长同样有一个具体的过程,有青年时期和成熟时期,他的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而不是像权威人士所断定的那样,马克思一开始就是成熟的马克思,就是天才,就是领袖。阿尔都塞举例说,就是“马克思主张使哲学成为意志,使哲学走出精神世界去改造政治世界,他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他对给他的老师的第一反叛,但这个观点同新黑格尔主义的基本解释却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没有能超出新黑格尔主义者们的思想。阿尔都塞还举例说,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来看,有人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许多思想包括具体的话语都划归为一,而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但这恰好证明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以上观点再次证明,研究马克思要坚持整体的观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阿尔都塞总结说,就马克思研究费尔巴哈也要深入到费尔巴哈的总问题中来研究,“也就是要深入到费尔巴哈的真实思想的整体中去”,也就是说,“这个思想整体既是现有意识形态环境的领域,又是马克思赖以进行独立思考的领域。由此可见,不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就无从研究某个独特的思想整体;而为了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又必须研究独特的思想整体”。可见,“总问题”是研究思想的总原则,要使这一原则落到实处,必须研究意识形态及其环境,在完成这一任务后,要研究对象的独特的思想整体,这几者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即是不可分割的。这也正是阿尔都塞想要表明的态度和要达到的目的。

2.思想整体与“总问题”

(1)思想整体与总问题是一种内在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描述或叙述。阿尔都塞说,所谓思想整体,就是指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是结构性的统一性,并且与总问题始终相伴随。而不是像人们随便简单地说某某人的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们往往不去探究文章的内在整体性和思想的内在本质”,事实上,人们经常说一种思想是一个总体,实际上是从叙述角度说的,从这一角度看这是正确的,“而就理论而言则不然,因为这种叙述一旦被改变为理论,就有可能使我们只想到毫无内容的空洞理论,而想不到整体的特定结构。相反,如果用总问题的概念去思考某个特定思想整体(这个思想直接以一个整体而出现,它明确地或不明确地被人们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总体化’动机而‘体验’),我们就能够说出连结思想各成分的典型的系统结构,并进一步发现该思想整体具有的特定内容,我们就能够通过这特定内容去领会该思想各成分的含义,并把该思想同当时历史环境留给思想家或向思想家提出的问题联系起来”。所以,真正认识思想整体与应用总问题原则是无法分开的。

(2)总问题对思想的成分始终起统摄作用。阿尔都塞紧紧抓住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关系来论证这一问题。他说,我们以1843年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例,可以找到费尔巴哈的论题,如关于主谓的颠倒、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类存在的理论等,但有些论题同样找不到,如政治、国家与私有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各阶级的现实等。可见,我们认识问题只停留在组成成分层面,就会陷入前面所批判的“分析目的论”的死胡同,还会陷入纯粹的术语与含义、趋向与意识的一整套虚假的答案之中。所以,人们不可能在分析思想成分本身中得出问题的答案,“因为一个人所谈到的问题并不直接就等于是他的思想”;“确定思想的特征和本质的不是思想的素材,而是思想的方式,是思想同它的对象所保持的真实关系,也就是作为这一真实关系出发点的总问题”。同时,“一切都取决于总问题的性质,因为总问题是组成成分的前提,只有从总问题出发,组成成分才能在特定的文章里被思考”,正如费尔巴哈的思想与他的总问题一样,总问题是一贯起统摄作用的,具体问题是总问题的分述或具体表现,阿尔都塞说:“例如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不仅能成为宗教的总问题(《基督教的本质》),而且能成为政治的总问题(《论犹太人问题》),甚至能成为历史和经济的总问题(《1844年手稿》),而在本质上它依旧是人本学的总问题”,这就是总问题的本质和作用。可见,“总问题”是阿尔都塞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正是他的理论和思想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3.哲学问题与“总问题”

哲学更注重思维方式,哲学家更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阿尔都塞说:“哲学家一般并不思考总问题本身,而是在总问题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哲学家的‘推理顺序’同他的哲学的‘推理顺序’不相吻合。”就总问题本身来看,“一般说来,总问题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隐藏在思想的深处,在思想的深处起作用,往往需要不顾思想的否认和反抗,才能把总问题从思想深处挖掘出来。”所以,哲学家并不直接运用总问题,而是在思维的运动过程之中运用和把握总问题。阿尔都塞说,正是有了这个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无形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在解读马克思的历史著作中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而马克思本人无形中也是这样做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把握。当然,这也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应尽的义务。

4.揭示“总问题”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阿尔都塞在总结了总问题的地位与意义的基础上说:“为了一种思想的发展,必须在思想上同时了解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必须揭示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即思想的总问题。要把所考察的思想的总问题同属于意识形态环境的各思想的总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断定所考察的思想有什么特殊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是否有新意义产生。”

5.“总问题”与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与总问题是联系的,总问题受意识形态及其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马克思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应是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自然有青年时期与成熟时期,这种历史的必然与现实,无论是否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具体来说,意识形态是历史事实与价值的表现,“是以意识形态总问题为背景而建立的各思想对象、思想论点和思想价值的中心结构,而总问题本身又随着与之相联系的、变化着的、受真实历史制约的意识形态世界而演变”。阿尔都塞以讽刺的口气说,一个人不论是儿童期也好,还是青年期也好,不论是人们消磨时间也好,还是珍惜时间也好,历史总是客观的和现实的,马克思要长大,马克思的思想必然从青年时期走向成熟时期。

历史问题

这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历史观角度,讲马克思的思想成长与变化过程问题,即马克思的思想变化与发展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与德国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关,与法国、英国的发达程度有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理论有关,也与其他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有关,马克思有青年时期,也有其成熟时期。

一、问题的提出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过程,似乎与其他理论家的论述和观点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但他看问题的角度较新,始终离不开自己的总问题谈自己的思想,始终离不开意识形态和科学原则阐发自己的思想。阿尔都塞在这一问题的一开始就尖锐地指出,折衷主义的第三个前提就是坚持“全部意识形态历史都是在意识形态内部进行”的观点。既然如此,我们就谈历史问题,具体谈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过程问题。

阿尔都塞认为,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来看,几乎还是一个空白,所有的理论者们,除了陶里亚蒂和拉宾的论文有所涉及外,还没有谁能真正涉及这一问题,对马克思的系统研究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阿尔都塞说,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多年前人们提出的“马克思的道路”问题,“也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各重大事件同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真实历史既是单一的,又是双重的,它是思想的真正主体”。阿尔都塞说,事实上,真正从人和历史的结合双重角度看马克思,目前是有严重缺陷的,对马克思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弥补这种双重缺陷,要“使具体的人和真实的历史出场”,因为人的思想始终与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清楚马克思的思想。

二、马克思的个性与马克思主义形成本身的关系

阿尔都塞认为,无可争议的是,马克思的个性是其他理论家难以比拟的。而马克思又是一个具体的人,他的思想同样和其他思想家一样,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一,阿尔都塞说,他不想谈马克思的个性,但马克思的成长历史表明又不得不谈马克思的个性问题,马克思的个性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具有强烈的批判热情、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和无与伦比的现实感”,他具有非凡的理论气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在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中肯定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十分鲜明的作风:善于提问、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第二,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坚持不懈地抓住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并能找到其产生后果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能发现马克思思想的真实连续性。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把马克思与黑格尔、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进行比较时,我们才会发现,“虽然出身于相同的社会环境,面对相同的意识形态论题和历史问题,却经历了不同的命运”,这种结果才是我们“以便懂得莱茵河畔的一名资产阶级子弟怎样变成了铁路时代的欧洲工人运动的理论家和领袖”,马克思就是马克思。

三、马克思思想演变的意义和“动力”

1.马克思成长和发展问题上的折衷主义评论家们的观点

阿尔都塞说,在马克思成长和发展问题上,折衷主义的评论家们总喜欢“从意识形态历史内部去寻找答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人说,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方法同黑格尔的内容做了区别,并运用了黑格尔的方法去研究历史”。第二,“也有人说,马克思把头足倒置的黑格尔体系颠倒了过来”。第三,“有人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运用到了历史中去”。第四,“有人说,马克思把异化理论(黑格尔的或费尔巴哈的)运用于社会关系的领域,似乎这一‘运用’就改变了异化理论的根本意义”。阿尔都塞总结说,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以往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阿尔都塞并毫不客气地说,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所谓彻底和不彻底的理论是启蒙哲学家们为了他们个人的需要而玩弄的一个小小的意识形态花招”。这里,阿尔都塞是要澄清这样一个观点,即事实上,马克思是活生生的人,在是否彻底这一问题上,要具体地和历史地去分析。观念是意识性的存在,历史是真实的。若说历史是荒谬的,那只能说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

2.对折衷主义评论家们观点的评论

(1)阿尔都塞并没有彻底否定折衷主义评论家们对马克思的观点。但阿尔都塞明确指出,这些评论家们“依旧没有摆脱幻想的束缚,即认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变过程是在思想的范畴内进行和决定的,而这种演变的根据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提出的思想进行了思考”。阿尔都塞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轻描淡写地说马克思把他们的思想进行了理论改造,就是完成了理论创新和完善了理论,也是相对的,因为,理论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再具体来说,马克思把黑格尔的理论头足颠倒了过来,只是位置的变动,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这只是一种理论问题上的比喻,“事实上,哲学的结构、问题、问题的意义,始终由同一个总问题贯穿着”。这里,阿尔都塞还是要强调,总问题即深层结构的变化,才是马克思辩证的否定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理论的发展只能是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

(2)思想的激情不能代替理论问题上的理性原则。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对前人不正确思想和理论进行了不妥协批评,并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读过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的读者对此都深有感触。很少有别的著作家能像马克思那样,在对待思想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尖锐性、不妥协性、严谨性等许多美好的美德”。但这并不能代替理论本身和研究理论的原则。事实上,“马克思把思想当作他所要研究的具体对象,如同物理学家对待自己的实验对象一样,以便从这些思想中抽出一点真理,即思想的真理”,这正是青年马克思对待理论的缺陷所在。他还举了马克思关于书报检查、林木盗窃法案等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就试图通过这样的具体而典型的事例来揭示关于新闻自由、私有制、异化等思想和理论的真理性问题。马克思的这种精神和通过典型探求真理的信念,往往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和误会,这就是马克思的青年时期的思想是绝对成熟的,“这种信念又加强了读者的信念”。事实往往就是这样,这是理解青年马克思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

所以,阿尔都塞得出结论说:“我们不仅要防止上唯心主义思想史观的自发幻想的当,并且更要防止受到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给我们的印象的影响,防止接受青年马克思的自我意识。”

四、关于“青年马克思”的道路问题

阿尔都塞在批判折衷主义与唯心主义对马克思不公的基础上,用理性主义原则强调,要真正读懂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的自身成长道路问题。

1.马克思思想的开端问题

阿尔都塞说,要搞清楚马克思的成长道路问题,首先应搞清楚马克思的思想开端问题。因为,“任何思想家都必须在某日某地诞生,然后在一定的世界中开始思想和写作”。而这个开端的起点是什么呢?就是当时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对思想家来说,这个世界就是当时他生活的意识形态世界,即刚诞生的思想家开始思想时的意识形态世界。”就马克思而言,这一意识形态世界就是指19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当时支配着这个世界的是德国的唯心主义”。而德国的意识形态受当时世界意识形态的压迫,受神秘主义和异化思想体系的深刻影响,“马克思就在这一世界中诞生,并开始思想”,这正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独特历史条件,这种历史条件造就了马克思。阿尔都塞把当时的历史条件比喻为沉重的襁褓,而马克思当时就被这种襁褓包裹着,但马克思不同于常人的恰恰就是成功的“从这块沉重的襁褓中解脱了出来”。

所以,阿尔都塞得出结论说,马克思很现实地有一个青年时期,我们既要历史地看马克思,又要现实地看马克思,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才真正回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阿尔都塞批评说:“我们往往容易认为,青年马克思的意识是现成得来的,却看不到这一意识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襁褓的奴役和影响。我们往往容易把马克思后来的意识投射到这个时代,并把这段历史写成人们所说的‘未来完成式’。”

2.德国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襁褓问题

阿尔都塞是从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自己的后期著作中解释清楚了这一问题,不是阿尔都塞强加于马克思的。其中心观点就是独特的意识形态只有德国有,“而在法国和英国却没有”,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德国的历史落后(经济落后和政治落后),以及反映这种落后的社会阶级状况。”当时的德国即19世纪初,“由于刚刚经历过由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所造成的巨大动乱,被打上了不能实现民族统一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刻烙印”。这一影响十分深远,可以说它支配着整个德国的革命进程和以后的历史,以至于德国才有了独特的意识形态。正是德国落后的历史和十分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农民战争,以及在欧洲较漫长的封建历史,决定了后来产生的德国独特的文化和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政治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德国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软弱的意识形态促使了哲学的高度发展。阿尔都塞说:“德国的这种无所作为的情形决定了在18世纪和19世纪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给它深深地打上了软弱的印记。这种软弱无力的状态迫使德国知识分子‘思考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并且是在他们软弱的条件下去思考。”这正是德国的职员、教授、作家等小资产阶级阶层所要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受奴役和压迫,同时,他们又有愿望、有能力思考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哲学特别是唯心主义哲学就得到了飞速的、长足的发展。从此以后,德国的哲学道路就走向了自己独特之路,德国就成了真正的哲学故乡,这确实与马克思前后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贡献是密切相关的,德国对世界的贡献,特别是对哲学的贡献是任何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媲美的。而且,在这种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财富和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影响着德国的一代又一代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德国哲学家,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世界哲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直到今天也仍然如此。

3.关于“重新退回”的问题

阿尔都塞认为,这一问题是理解青年马克思的一个关键问题。

(1)德国人的理论思维特别发达。“马克思说过,法国人有政治头脑,英国人有经济头脑,而德国人则有理论头脑”,阿尔都塞说,马克思的这一句话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德国的过分落后造成了德国人的过分发达的理论思维。事实证明,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问题的提出,要求我们要重新退回,重新思考问题。阿尔都塞说,发达的思维和意识形态襁褓包裹着人们,这一现状迫使马克思不得不思考,“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分发达实际上同时也是德国历史不发达的表现,因而必须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阿尔都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搞清楚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也才能搞清楚马克思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以便真正搞清楚青年马克思与工人运动的关系。阿尔都塞的这种观点,正反映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把问题置入历史与现实中来思考和解决。在马克思哲学思想问题上,首先要把马克思放入其生活的时代中来审视马克思,而且要退回至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审视马克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马克思和尊重马克思。

(3)“重新退回”的原因。阿尔都塞说,为什么要使马克思退回至青年时期呢?这不是随意得出的结论,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其原因是,历史是一个具体的过程,马克思与前人特别是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过程关系,而人们往往在这一问题上只讲发展和结果,不讲历史和过程,就容易把马克思神话和绝对化,这不是一个科学地对待人和事的态度。具体地说,“人们往往用马克思超过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这类说法,来暗示发展的某种连续性,暗示有某种发展的存在,而发展的不连续性则要放到由历史时段(马克思的历史和当时的历史)所证实的同一个连续性成分内部去思考(恰恰是按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模式去思考)”。所以,阿尔都塞的观点是要表明,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之间不仅是一种人物形态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与哲学形态上的关系,既是内在的历史发展过程关系,更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过程关系。要澄清这种关系,就必须退回至历史时代,退回到真实对象上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搞清楚我们所想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想要得到的事物的答案。

为此,阿尔都塞还特意举了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从一些著作家和一些历史事件中看研究对象的退回问题。具体来说,黑格尔的成长吸取了许多著作家的营养,这些著作家包括英国的经济学家、法国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就马克思而言,在1843年开始读英国经济学家的著作时,在开始研究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时,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时,马克思没有像黑格尔那样仅限于书本,而是站在现实中重新审视黑格尔所涉猎的研究对象,并用自己的观点研究这些对象,并退回到所研究对象的此岸或彼岸搞清事实。在这里,阿尔都塞是要说明,不是我们说研究马克思就一定要退回到青年马克思时代中去,而是马克思本人在研究问题时就退回到所研究的对象上去了。我们没有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与马克思的身上。阿尔都塞说,事实上,“马克思重读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理论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退回到了黑格尔的此岸,退回到了对象的实际”,不论是马克思对英国经济学家的看法,还是马克思对法国哲学家与政治学家的看法,均能回到历史中去具体分析,这是实事求是的立场和观点。阿尔都塞说,如果不这样看待马克思,就无法搞清楚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无法搞清楚在辩证法等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借鉴和继承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从理论形态退回到现实形态的例子。这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欧洲革命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和痛苦思考中,使自己由纯理论的追求者转向了革命的实践者。具体来说,当德国在19世纪初,青年黑格尔派与黑格尔的理论进行交战和发展时,就已经在无形关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现实。1843年,马克思在关注法国和英国形势时,希望能得到英、法、德三个国家不同状况的理论答案,以解决人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不断寻求美的神话。但事实并不是像马克思想象的那样美好,现实比理论更残酷、更重要。在经过艰难的探索和思考后,“马克思作出了一项根本的发现,他发现法国和英国并不符合它们的神话,他发现了法国的现实和英国的现实,发现了纯政治的谎言、阶级斗争、有血有肉的资本主义和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这种残酷的现实就迫使以人类的使命为己任的马克思不得不从书本中走出来,直接面对现实。正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两人又做了明确的分工,马克思科学地发现了法国的现实,恩格斯理性地发现了英国的现实,两人就在立场、观点、追求、理想诸方面,从理论走到了现实,从黑格尔、费尔巴哈时的马克思与恩格斯,走到了自我意识的马克思与恩格斯。这就是一种退回,“而不是超过,也就是从神话退回到现实”。显然,这里阿尔都塞是要表明,他的退回观点是有充分历史依据的,退回不是一种倒退,而是想更充分地说明马克思与其他哲学家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一个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分。要实事求是地解读马克思和保卫马克思,就必须历史地、现实地、分阶段地看马克思,在马克思的成长道路中分析和解剖马克思,这才是真正对前人和马克思负责任的表现。阿尔都塞的这一观点正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认真和重新阅读阿尔都塞的这一著作,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后退”是因为与一种崭新现实的发现是同时发生的。为了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青年马克思,阿尔都塞在讲“后退”问题时,又恰恰讲了“前进性”问题,即马克思之所以有个退回去的问题,则是因为马克思在痛苦求索与挣扎中,发现了意识形态以外的市民社会的复杂现实问题,这就是新的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问题,时代的主题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不断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阿尔都塞说:“就这样,马克思在法国发现了有组织的工人阶级,恩格斯在英国发现了发达的资本主义,以及不需要哲学和哲学家的干预而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的阶级斗争。”阿尔都塞认为,这一发现,不仅使人们发现了意识形态所涉及的现实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使我们真正自然而然地发现,这种现实“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双重发现,正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伟大之处,“马克思所以成为马克思,这是因为他以严谨的理论思考了这双重的现实,改变了成分,并思考了新成分的统一性和现实性”。

当然这种发现,与德国的历史,与马克思在这种环境中的成长过程是无法分开的。阿尔都塞说,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外的现实在变化,德国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这个假‘自由派’变成了专制君主,出现了1840年的普遍失望,曾经满怀希望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整个理论体系也就垮了台”,马克思也受到了迫害和驱逐,阶级和阶层也进行了分化。这种情况使马克思从意识形态的变化中清醒过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的神话已不复存在了,在外国照样不存在了,应丢掉幻想,回到真正的“剑拔弩张”的阶级关系中来认识形势和世界。这就是马克思个人经历的不同和思想的前后变化,先退回再前进,是对马克思的实事求是态度和理性认识。

4.关于是否使用“超过”和“发现”这两个关键词的问题

阿尔都塞认为,由于马克思的思想有个演变过程,“就必须从此不再使用‘超过’一词,而用‘发现’一词”。同时,“必须抛弃超过(扬弃)这个概念所包含的黑格尔的逻辑精神,因为这个貌似无害而实质害人不浅的概念,无非是根据真理固有的幻觉而把马克思后来的思想提前;必须承认真实经验和真实成长的现实逻辑,从而破除真理固有的幻觉;总之,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从而赋予马克思的个人风格和他所具有的非凡的求实精神以实际的意义,这一意义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也是它所要求的”。在这里,阿尔都塞才真正揭示出了人们混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或者笼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原因,这就是人们固有的思想把马克思简单化了,并且跳不出马克思与黑格尔等人的思想渊源关系框架,还把马克思个人的人格和精神幻想化了,从而又神话了,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5.理解青年马克思的其他途径

阿尔都塞说,真实的历史我们已经清楚,而要真正了解和理解青年马克思,还必须具备其他一些条件,这就是要读科尔纽“老头”的著作和梅林的著作,当然是关于他们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同时,要真正搞清楚马克思的真实历史及其思想所产生和带来的问题,如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部分;马克思的青年时期肯定有一个开端。阿尔都塞指出,“青年马克思的确在向着马克思主义发展”,但条件是要彻底搞清楚马克思的根本发展道路和思想实质,还要彻底搞清楚马克思在真理与神话的两难选择中的意志力量和理性力量等。这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负责精神的体现和对读者的诚挚忠告。

五、“青年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从阿尔都塞此篇著作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这一问题是该篇著作的最后一个问题,从阿尔都塞研究马克思的目的和思想归宿来看,是阿尔都塞对青年马克思研究的落脚点。用阿尔都塞自己的话来说,青年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但青年马克思发展到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开端的必然性问题”。

1.马克思用“走远路”的形式摆脱了所谓的开端

阿尔都塞说,马克思遇到的开端实际上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用了强烈的意志力,克服了多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破”和“立”的矛盾斗争中摆脱了这个开端,在历史唯物主义还没有彻底立起来的情况下,马克思用自己的最大努力,以“走远路”的形式,进行了理论的长征,“他从远离终点的起点出发,长时间地停留在哲学的抽象中,走完了很长的距离才找到了现实”,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真正解决。

2.青年马克思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客观条件与结果

阿尔都塞淋漓尽致地总结了青年马克思与到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条件,这就是:第一,马克思经过了千辛万苦,“把他的批判精神磨砺得比任何人都更加尖锐”;第二,“他从历史中获得了关于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无比敏锐的‘临床经验’”;第三,“主要通过与黑格尔的接触,他弄懂并学会了为建立一切科学理论所不可缺少的抽象,弄懂并学会了理论综合,以及由黑格尔的辩证法提供了范例的纯抽象过程的逻辑推理”。这使得马克思不仅得到了理论培养,更重要的是使马克思学会了“从事理论工作”。

阿尔都塞说,正是具备了上述条件,才使得马克思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结合过程中,从青年马克思走向了成熟的马克思,走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这看起来似乎是一场戏剧,姑且认为这是一个戏剧,而事实是“这场戏剧性冲突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小 结

《论青年马克思》这篇著作,是阿尔都塞的思想精华部分之一。他所认为的马克思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青年马克思是以马克思的一系列思想为依托的。这篇著作就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

这篇著作分“政治问题”“理论问题”“历史问题”三大部分,“理论问题”是主要部分。虽然,著作形式是这样划分的,但其中心内容却始终是围绕“青年马克思”这一主题而展开。

在“政治问题”中,阿尔都塞是要强调,在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要站在“政治”的角度和高度,来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阿尔都塞引出围绕“青年马克思”这一主题,当时德国的哲学家们对这一主题掀起了辩论的热潮。而辩论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德国的哲学家们,围绕青年马克思的著作而展开的。辩论的过程,有一个艰难的选择问题,这就是马克思是否有一个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分的问题。辩论所得出的结论,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就存在一个青年马克思的问题。

在“理论问题”中,阿尔都塞主要系统论证了青年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批评了一些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行为,指出了一些专家学者,在青年马克思问题上的种种原则性错误和具体失误。提醒人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说,人们在阅读青年马克思著作时存在一些原则性错误,如对马克思的著作只做简单化比较,不做历史性分析,简单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表面阅读,不做理性分析,现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等等。人们之所以犯这样简单化的错误,是因为人们在阅读青年马克思的著作时,犯了一系列前提性错误。

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青年马克思的著作呢?阿尔都塞认为,最基本的任务是,我们要坚持一定的阅读原则。这就是“总问题原则”“思想的整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原则”“客观决定动力原则”等。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马克思有一个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划分问题呢?阿尔都塞做了较充分的解释。他说,每个人都有青年时期,马克思是人不是神,自然有一个青年时期;“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开端”,人有生有死。马克思是人,同样有一个生的问题和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就自然有个开端。“青年马克思”结论的得出就成了必然。

“青年马克思”结论的得出与研究问题的“总问题原则”是有直接关系的。阿尔都塞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事物和理论,都有一个总问题充当总原则和大前提,统领其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有了这些原则,才使事物和理论有其个性,并使其相对独立。马克思之所以分为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同样有一个“总问题”始终在起作用。虽然阿尔都塞始终未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总问题”是什么,但从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的整体关系、马克思的思想与“总问题”的关系、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总问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证。阿尔都塞得出的结论是,“总问题”是藏在事物和问题“背后”的“存在”。

在“历史问题”中,阿尔都塞用“历史”这样的术语,来表明马克思像正常人一样,有一个生命成长过程和思想的演变过程。青年马克思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就成为正常和必然。阿尔都塞说,马克思是富有个性的人,他有批判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他能坚持不懈地抓住现实问题研究到底;他善于提出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他在曲折衷变化和成长,最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而在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智者”们总是始终有争论,有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问题上的折衷主义观点;有在“主义”问题上的情感大于理性的观点;有在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关键人物关系上的是非不明的观点等。这些争论和不同的观点,恰恰证明了马克思确实存在一个“青年马克思”问题。同时,在开端问题上,阿尔都塞说,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的思想同样如此。加之,马克思当时出生和生活的德国,历史落后,意识形态还在襁褓之中,德国的知识分子有自己固有的软弱性,德国又需要哲学。在这样的国度里,马克思的成长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就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有一个“青年马克思”的存在,也就成了必然。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阿尔都塞说,我们要“后退”和“超过”已有的结论和观点,“发现”新的问题和结论。这就是要“倒回去”,重新审视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已有结论,实事求是地对待权威者的结论和“巨人”。这才是哲学家的博大胸怀和长远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