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和“问题”教学

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和“问题”教学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校的新教师教学比赛中,小施选的课题是《早期的西学东渐》。○利玛窦被誉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而徐光启则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教师自己有这样的解读无可厚非。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往往是害怕讲不清、讲不透问题,于是就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在带教过程中帮着青年教师步步深入地找问题,从学生的视角思考认识历史问题的逻辑并层层推进,才能以学生为本,彰显课改理念。

2014年,我带教了青年教师小施。小施毕业于复旦大学,又是社科院的研究生,历史学科功底扎实,作为青年教师,有着一股子执着与韧劲,我很欣赏。在学校的新教师教学比赛中,小施选的课题是《早期的西学东渐》。选择这一课题的理由是西学东渐和徐家汇、徐汇中学有比较大的关联,而她又承担着学校的校史拓展课,对这一课题有兴趣有想法。

选定课题后,快手快脚的小施很快写好了教案,拿给我看。我一看,不得了,详案,加上材料附录竟然有接近9000个字,简直是一篇论文。她非常认真,但是上公开课绝不是宣读论文,教学立意之下要有设计和策略,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倒给学生是新教师的通病。要让小施自己意识到这一点,这是跳进我脑海的第一个想法。我建议小施从两个角度尝试修改,一是根据教学立意,精选合适的材料,二是思考如何“教”给学生。第一次试讲,不出所料,学生起初被丰富的细节和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述所吸引,但后来就表现得索然无味了,似一出老师的“独角戏”。小施有点沮丧,问题在哪里呢?我陪小施一起看了课堂录像。对话如下:

○你是如何定位这节课的?

●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在传播宗教的同时带来西方自然科学人文学术,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借此开阔眼界,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早期的西学东渐为中国带来了启蒙的曙光,同时,儒家文化也通过传教士逐渐被西方所了解,从而形成双向的文化交流。

○围绕这一主题,有没有感觉教学中有些内容属于“节外生枝”?

●有。比如回顾和讲述中西文化交流的佛学和历算学,还有花了不少篇幅讲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

○如果开宗明义,从有关利玛窦的角度引入,有没有比较好的材料和方式呢?

●我曾经看过《山海经》里的“天下图”,如果和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放在一起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冲击性比较大。

○教学录像中有大段大段的教师“独白”,你自己觉得效果最不好的是哪一段?

●讲述利玛窦和徐光启的事迹,其实我讲了不少小故事的。

○那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更好的聚焦学生的思维呢?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带教青年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给予他们信心。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一定要直接指出哪里不对,不要多用“你应该怎样”的语句,可以尝试和青年教师一起发现问题,然后由他们自己思考如何解决。既不将带教者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体现带教的民主性,又要引导被带教者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主体性

第二次试讲,小施又发现了新问题,挖掘了细节,设计了问题,可是为什么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相呼应还是不尽如人意呢?我又陪她细细琢磨:

○能举一个你刻意挖掘,比较中意但是学生反响不大的细节?

●一年的中文学习使利玛窦得到了回报,因为会说中文的传教士赢得了两广总督的好感,允许传教士在广东肇庆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

○为什么这个细节引起你的注意?

●明明是天主教堂,却叫做“寺”,联系利玛窦剃头、穿僧衣的举动,说明传教士初来中国,希望模仿佛教的成功经验来传教。

○如果把你的疑问直接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历史是由无数精彩而又鲜活的细节组成,历史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历史课如果缺乏了细节,就只能是抽象和乏力的。传教士在广东肇庆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为什么是“寺”而不是“教堂”,就是一个很好的细节。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透过这个细节再结合其他史实,去分析利玛窦传教的特点。可见,老师需要一双慧眼,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说到底是发现历史。透过细节故事,不仅仅是感知历史,更是发现历史,这就是历史无尽的魅力。

○有没有哪个问题,你觉得学生可以回答却说不出什么的?

●有的,关于徐光启的。

○你怎么问的?

●作为每天身在徐家汇这片受到徐阁老庇佑的土地上学习的孩子,你们对徐光启了解多少?

○我感觉你问的有点居高临下了,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

最终修改教学设计,重新设计的系列问题如下:

1.考一考大家,徐光启是哪里人?他出生在上海的哪里?死后又葬在哪里?

2.大家有没有去过学校附近的徐光启墓地?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之前我们分析了利玛窦的多重身份,你知道徐光启又有哪些身份呢?

4.《几何原本》的原作者是谁?

5.这部著作为什么如此重要?几何到底教会了人们什么?

6.你能猜一猜这本书是怎么翻译的吗?

7.《几何原本》的翻译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的课堂中还经常有学生不会问、不想问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不会问,不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多老师的问题经常有随意化、缺少思考价值或问题设计过于宽泛、过于深奥的毛病。问题设计的科学、有效,对于构建有效课堂来说至关重要。怎么以立意为核心精选内容,发现问题,怎么设计问题,怎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体现基于学科本体的评价标准是历史课永恒的话题。

第二年,小施虽然在高二年级任教,但是依然主动在高一借了一个班级,重新打磨了一遍这节课。

○这次你磨课的重点在哪里?

●教学主旨中的启蒙曙光和双向文化交流,如何让学生理解。

○你准备怎么做呢?

●从一张画作《利徐谈道图》的解读开始,引导学生观察,从整体的画面上看,感受一种什么样的格局?

○你想引导学生得出什么结论?

●这幅画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背景有很多变化,比如中间的圣母像变成天文仪器、十字架等,但是不管哪个版本,整体画面的格局始终对称平衡、利徐俩人体态、穿着、神情都很一致。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我的解读是中西文明的交流是平等的,互为师生关系,互相学习,在早期西学东渐的同时,也有东学西渐。

○利玛窦被誉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而徐光启则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教师自己有这样的解读无可厚非。如果更聚焦一点的话,是不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两位学者的友谊背后折射出是两群人的交往——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这两群人背后则是两个文明的相遇,平等、双向、互利是文明交流的前提。

教师水平再高,如果缺乏教的艺术,那么想法再多也传达不到学生那里,目标达成必然是无效的。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往往是害怕讲不清、讲不透问题,于是就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倒给学生。但又总是会听到抱怨:历史内容太多,一节课怎么上得完?可问题是,老师为什么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讲呢,即便什么都讲了,学生是不是什么都能记住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过往历史教学专家提出的“一堂课一个中心”非常重要,当然,中心尚有些侧重于知识层面,今天,学界倡导以立意为核心。只有具备了立意核心意识,教师才可能根据立意确立目标、精选内容、开发资源等,这样的课才不会因为没有灵魂而面面俱到不着重点。在带教过程中帮着青年教师步步深入地找问题,从学生的视角思考认识历史问题的逻辑并层层推进,才能以学生为本,彰显课改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