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书斋”里的青年时代

“书斋”里的青年时代

时间:2022-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书斋”里的青年时代莫斯科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伊凡·伊里奇·瓦维洛夫夫妇含着激动的泪花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默默祈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把幸福的笑容永远地留在瓦维洛夫的脸上和心中。在学校里,瓦维洛夫很快就成了最优秀的学生。很快,5年时间过去了,13岁的瓦维洛夫结束了他的小学生活。入学后,瓦维洛夫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读
“书斋”里的青年时代_科学史上的惨痛教

“书斋”里的青年时代

莫斯科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1887年11月13日的凌晨,寒冷的夜色依然笼罩着这座静寂的城市。街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只有近郊的一座院子里透出了一缕温暖明亮的灯光。忽然,亮灯的房间里响起了一阵婴儿的哭声,断断续续的哭声被卷着雪花的夜风传得很远,很远,终于打碎了夜的沉寂。繁星在深蓝的天幕上眨着眼睛,似乎是要告诉所有睡梦中的人:又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了。伊凡·伊里奇·瓦维洛夫夫妇含着激动的泪花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默默祈祷。这个男孩就是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伊凡·瓦维洛夫家的第一个儿子。40年后,苏联最杰出的农学家、植物学家、遗传学家、作物地理学家。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瓦维洛夫已经长到8岁了。他像所有顽皮、淘气的男孩子一样,喜欢户外活动。父亲伊凡·伊里奇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正直并热爱工作。母亲是一位雕刻艺术家的女儿,善良、勤劳而且聪慧过人。他们从不干涉儿子的兴趣,只是尽可能地给儿子以良好的发挥空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把幸福的笑容永远地留在瓦维洛夫的脸上和心中。小瓦维洛夫极其热切地眷恋着大自然。他常常一个人在花草树木和各种庄稼之间走来走去,抚摸它们,和它们亲热地交谈,每一株树,每一颗庄稼的生长变化都令他惊叹不已。

春末的一天,父亲从外面回来,经过花园时,发现小瓦维洛夫正蹲在一株果树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什么。伊凡·伊里奇感到很有趣,走过去好奇地问:

“小家伙,你在干什么?”

“爸爸,这株树生病了!”

“不会吧?你看,它已经开了这么多花!”

“可是,爸爸,这株树根部的皮已经开始烂了,它不会结出果实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忧虑。

伊凡·伊里奇俯下身,认真地看了看说:“尼古拉,好孩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也许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坚强挺过这场灾难,你去玩吧!”父亲说完,就走进屋子里去忙自己的事了。留下小瓦维洛夫一个人坐在地上发愁。想了好一会儿,他忽然下了决心似的拿出一把削铅笔的小刀,细心地把溃烂的表皮一点儿一点儿刮下来,然后又端来一盆清水,慢慢地把伤口洗干净。这株树从此成了小瓦维洛夫的特殊病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洁白的花落了满地。又过了些日子,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父亲早就把这件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一天,他忽然发现树上的果子比每年结得都多,觉得非常意外,忙把心爱的儿子叫过来,问道:“尼古拉,你可真能干,能告诉爸爸你有什么‘法术’吗?”

小瓦维洛夫得意地笑了笑说:“我喜欢这株树,我不愿意让它死掉。”

父亲被深深地感动了,他郑重地对儿子说:“尼古,好孩子,你应该去读书了,老师和书本会教给你更多的知识,你可以用学到的知识让更多的树和庄稼健康快乐地生长。”这一年的秋天,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活。

在学校里,瓦维洛夫很快就成了最优秀的学生。老师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同学也爱和他待在一起,听他讲述那些发生在植物世界里的故事。瓦维洛夫讲得活灵活现,有时候,完全沉入自己编织的童话中,瓦维洛夫甚至会忘掉身边的一切。放学回到家后,瓦维洛夫总要静静地在房中温习当天学过的东西,然后拿过一本字典细心地查找不认识的字词,这个良好习惯对瓦维洛夫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读书累了,瓦维洛夫就会跑出家门,到附近的田野里去收集各种他感兴趣的东西。有植物的种子、标本,还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瓦维洛夫把它们分门别类地装在自己制作的小纸盒里,有的不知道名字,就去问父亲和姐姐。姐姐阿列克山德拉也特别喜欢读书,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地教给弟弟,帮助他一起查找答案。父亲看着这姐弟两个读书用心,非常高兴。他常亲切地拍着两个孩子的肩膀说:“好好学吧,小家伙们,快点儿长大,你们应该成为我们祖国有用的人。”

勤劳的瓦维洛夫和他亲手栽种的小树一天天长大了。大自然中美丽的生命常常给他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看着那些粉红的花在风中愉快地笑着,花瓣上滑动着晶莹的露珠,看着金色的麦浪随风起舞,沙沙地诉说着成熟的喜悦,瓦维洛夫在内心深处对未来充满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很快,5年时间过去了,13岁的瓦维洛夫结束了他的小学生活。按照父亲的安排,到另一所重点学校——莫斯科商业学校继续读书。老师的讲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瓦维洛夫对知识的渴求,父亲开始按他的意愿不断地给他买来更多的书。瓦维洛夫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书籍,装着各种植物种子的小盒子整齐地摞在一起,上面贴着字迹工整的标签。还有一些小瓶子、小罐子,里面栽种着很多只有瓦维洛夫才能说清楚是从哪儿弄来的植物。即使是在漫天飞雪的隆冬时节,瓦维洛夫的小屋子里依然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充满了生命的渴望和力量。小瓦维洛夫就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多彩未来。

瓦维洛夫15岁生日那天,父亲回来得很早,而且还带回来一个神秘的大盒子。弟弟谢尔盖、妹妹莉季娅争着抢着要看看是什么礼物,说不定是什么好吃的糖果呢,瓦维洛夫也在心里兴奋地猜测着。晚饭后,父亲把全家人请到客厅里,拿出那个神秘的纸盒,对大家说:“我们的好孩子阿列克山德拉想当一名医生,我很高兴她有这样高尚的追求,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现在,尼古拉喜欢研究农作物,我相信他会有所收获的,让我们一起为他加油吧!”停了一会儿,父亲郑重地打开手中的盒子对瓦维洛夫说:“孩子,我买了放大镜、显微镜,还有我国农作物产地图等等送给你,希望这些对你有用。”瓦维洛夫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这些东西是他盼了多长时间的宝贝啊!父亲竟想到买来送给自己,这可是比任何糖果都宝贵一万倍的礼物啊!瓦维洛夫快乐地在屋子里大叫大嚷,全家人都微笑为他祝福。

瓦维洛夫的生活越来越忙碌了,他一边大量阅读生物学方面的书籍,一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外语。学校里开设了英语课,瓦维洛夫还同时自学德语和法语。不到两年时间,瓦维洛夫已经能独立阅读各种外文书籍了,所有的老师都对他的进步速度感到惊讶。时光瞬逝,一转眼,瓦维洛夫19岁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高大健壮、乐观自信、博学多识的青年。从莫斯科商业学校毕业后,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瓦维洛夫顺利地考入莫斯科农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入学后,瓦维洛夫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读书计划,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面掌握作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世界先进理论,并且力争在未来五年里,初步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越来越广博、越来越艰深的专业知识丰富了瓦维洛夫的头脑,同时也充实了他的心灵。瓦维洛夫习惯了紧张有序的生活,老师和同学都对他走路的速度感到惊异。可是,当瓦维洛夫在路上碰到同学有什么问题请教他时,他却能马上停下来陷入深深的思考,如果一时之间没有准确的结论,瓦维洛夫就会拉上这个同学一头钻进图书馆,边查阅资料边争论,一直到找出两个人都满意的答案为止,有的时候,甚至还要请上一两位教授加入这场讨论。老师对瓦维洛夫这种严谨的学风极为赞赏,经常以此鼓励其他同学,瓦维洛夫的勤学好问很快就在全校传开了。

第二年,瓦维洛夫已经不能满足于整天埋在图书馆里攻读理论,他找来几个平时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商量说:“我们只停留在书本上,缺少交流、缺少实践,恐怕对国家建设没什么帮助;况且不了解我国农作物生长的实际状况,也很难在理论上有针对性的突破,我觉得大家应该走出校园,去乡村,去田野,去农民中实地考察一下,然后再回到实验室,回到科学分析研究上来,找出作物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你们认为怎么样?”一个低年级的女孩似乎有些疑虑,她想了一下,直截了当地问:“我们现在的课程很多,出外考察,不会耽误学习吗?更何况谁来组织我们搞这些活动呢?学校不会反对吧?”瓦维洛夫点点头说:“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所以我找你们商量。学校那边我去说,我想由咱们自己来组织一个科学俱乐部,在校内可以多搞一些学术讨论或讲座等活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出去考察时则注重个人能力的训练,要让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所有考察工作我们都利用节假日的业余时间进行,再请几位老师做指导,你们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在大方向上取得一致意见后,几个人又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二天,这几个青年人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瓦维洛夫很快取得了学校的支持。学校还同意提供大部分活动经费,尽管当时学校的经费十分紧张。同学们都说,学校的支持和瓦维洛夫的个人影响是分不开的。的确,瓦维洛夫的坦诚自信和他对事业的高度热情往往能给周围的人以极大的影响。说干就干,瓦维洛夫做什么事一向不拖泥带水,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科学俱乐部正式成立了。同学们一致推荐俱乐部的发起人瓦维洛夫担任负责人。瓦维洛夫欣然接受了大家的重托。他很快制定了近期活动计划。

学校放暑假时,瓦维洛夫带着十几个同学去高加索等地考察。在那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农民耕种的土地不少,可是作物品种却少得可怜,而且生长期长,产量很低,农民大都生活在饥饿之中。瓦维洛夫沉默了,他觉得应该做的事实在太多、太重要了。从外高加索回来后,这些青年人带回了大量植物的标本,然后埋头在实验里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从此,瓦维洛夫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假期”这两个字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低,一些人没有节制的休息、娱乐在他看来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犯罪。

1909年,瓦维洛夫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阅览室里,对着达尔文(Darwin.Charies Robert,1809-1882)、孟德尔(Mendeb Johenn Gregor,1822-1884)等人厚厚的著作沉思,俄国的农业现状令人忧虑,从什么地方做起呢?瓦维洛夫不断地给自己施加着压力。这一年,正逢进化论先驱达尔文100周年诞辰,学校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瓦维洛夫利用自己多年积累和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写成了一篇关于达尔文主义与实验生态学的论文,并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得到一些专家的高度评价。从此,瓦维洛夫开始一砖一石地构建自己的生物学理论大厦。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对瓦维洛夫产生了重大影响。瑞典科学院把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金授予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Sstwald Frich Withelm 1853-1932)。乍一看来,这件事和正在农学院三年级学习的大学生瓦维洛夫的命运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瓦维洛夫的同学、朋友却不止一次地听他提起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瓦维洛夫的注意了呢?原因似乎很简单:奥斯特瓦尔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拥有世界声望的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与站到诺贝尔奖领奖台上的时间相隔不久,奥斯特瓦尔德在柏林出版了《伟大的人们》一书。瓦维洛夫一口气读完了作者对19世纪6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生动描述。这几位在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历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光辉的人生历程深深地打动了瓦维洛夫的心灵。

对于瓦维洛夫来说,前人的命运并不仅仅是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要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激励自己,同时激励自己身边的人。瓦维洛夫的好朋友,萨拉托夫是一位著名的医生,得了不治之症,被疾病折磨得非常痛苦,不想再活下去了。瓦维洛夫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给这位朋友写了一封长信劝慰,鼓励他。在信中,瓦维洛夫诚恳地写道:“我要把罗曼·罗兰写的《米开朗基罗传》寄给您,请您务必要读完这个传记,它写得真是好极了。当您读完它我想您就会忘掉一切痛苦,振作起来,拿出百倍的勇气和信心面对生活,抵抗疾病。我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戴维(Dav sir Humphry,1778-1829英国化学家)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诗人)的画像,每当生活中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总是想起米开朗基罗,想起他在被人们抛弃,几乎遭到放逐并且身患重病的悲惨境况下,仍从亚平宁山上拉下一块大理石,平静、顽强地雕刻他至今尚无人能超越的震撼世人灵魂的伟大作品……”

奥斯特瓦尔德的这本书之所以引起瓦维洛夫强烈的兴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最后几章中,奥斯特瓦尔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回答了长期以来萦绕在人们心中的几个问题:科学中的天才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样的条件促进了天才的发展?又是什么样的条件可能摧毁一个天才?奥斯特瓦尔德关于天才的论断给瓦维洛夫极大的启发,他一连读了好几遍。作者在他的书中谈到:“伟大人物的才能很早就表现出来了,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还是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了他们主要的发现。潜在的天才的主要老师是书籍,法拉第(Faraday.Michaell,1791-1867)因为没有办法读到所有自己想读的书,所以去印刷厂当了装订工人;李比希(Lvie big Iustusvon,1803-1873德国化学家)为了读书,宁愿长期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助手……任何一项重大发现都需要巨大能量。”

奥斯特瓦尔德把科学家分成两大类:即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创造得又快又多,因而需要一种来自他的冲动所能接受的环境。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来,因为他充满激情,并且善于将这种激情传输给别人。他就这样把相当一部分参加者吸引到自己身边来,这些人心甘情愿地和充满感恩地接受来自他的影响,并为他的热情所鼓舞。”

事实证明,瓦维洛夫正是这样一位浪漫主义的天才学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领导的科学俱乐部中来了,这些有才气有志向的青年紧紧围绕着瓦维洛夫,他们一起读书、讨论、考察、试验,瓦维洛夫热情地指导每一个人,同时又不断地向他们虚心求教,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可爱的太阳”。

五年级时,瓦维洛夫开始着手自己的毕业论文。他选定的论文题目是:“莫斯科省的园田害虫蛞蝓”。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瓦维洛夫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大量阅读各国遗传学、免疫学、作物学专论;同时他还挤出一些时间到莫斯科省各地实际考察。在强烈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充分的实践基础上完成的论文得到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并且光荣地获得“莫斯科工艺博物馆的波格丹诺夫奖。”

1911年的夏天,瓦维洛夫大学毕业了,农学院院长亲自找瓦维洛夫到自己的办公室,恳请他留在学校任教,瓦维洛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五年,老师们给了我极大帮助,我愿意留下来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作物学各论教研室的教授们用慈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欢迎瓦维洛夫的到来。年轻的瓦维洛夫开始跟随普良尼什尼科夫教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在校属的莫斯科育种站跟随鲁津斯基从事谷类作物品种资源研究。

第二年,他兼职到彼得堡(即今天的列宁格勒)农业部果戈尔领导的应用植物局,同时在微生物与植物病理局跟随雅柴夫斯基。在此期间,瓦维洛夫还一直义务为果里津妇女高级农业培训班讲授应用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瓦维洛夫治学严谨,待人谦和的作风和他工作起来完全忘我的奉献精神令周围的人对他肃然起敬。

为了加强与世界生物学界的交流,莫斯科农学院计划派一名教师去英国进修。教授们纷纷推荐年轻有为的瓦维洛夫,并且相信他能够珍惜时间,学有所成。1913年春天,瓦维洛夫一个人来到剑桥大学校园。他在听课的同时还要在实验室工作,并且要到摩顿的园艺研究所,在贝特森领导下进行研究。天色未明时,早起锻炼的人们常常看见一个年轻高大的身影,夹着厚厚的书籍,脚步匆匆地走向教学楼。这就是胸怀大志的瓦维洛夫。他要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独立研究的能力,在世界生物学界已有的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祖国个体的地理环境,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让最优秀的作物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茁壮成长,这就是自己的任务。一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瓦维洛夫不知道自己究竟读了多少书,也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他只知道,自己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没有在咖啡店消磨过一个周末!剑桥生活不仅给瓦维洛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也为他以后在生物学史上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打响了。世界局势骤然变得紧张。瓦维洛夫服从祖国召唤,离开剑桥回到莫斯科。重新踏上祖国熟悉的土地,回想起一路上看到的无数在战火硝烟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瓦维洛夫的眼里盈满了热泪,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科学研究是炮火无法阻挡的,总有一天,战争会结束,自己将用所学到的知识为祖国的人民开创幸福美好的未来。瓦维洛夫就这样含着泪在机场前站了许久,默默祈祷和平和光明早日到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沙皇统治,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瓦维洛夫虽然出身于商人之家,可是他从小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一直深深地同情生活极端困苦的农民,这一切使得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为工农苏维埃服务的队伍,加入了大革命以后的改造和建设的洪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