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城镇密集地区界定条件的检验

对城镇密集地区界定条件的检验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上述城镇密集地区的基本条件,分别对全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及江苏省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发育情况进行检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中国最大和最典型的三个城镇密集地区。注 1.数据根据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相关专题研究整理。因此长三角地区的总体城镇密集程度超过珠三角地区。这种差异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对较小,在京津冀地区则很大。

1.1.3 对城镇密集地区界定条件的检验

按照上述城镇密集地区的基本条件,分别对全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及江苏省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发育情况进行检验。

1)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中国最大和最典型的三个城镇密集地区。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江苏和浙江共1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统计范围,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9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统计范围,京津冀以北京、天津和河北共1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统计范围(表1.1)。

表1.1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地发展概况

img18

注 1.数据根据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相关专题研究整理。2.除括号标注年份的以外,其他均为2004年的数据。3.另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长三角人口为8161万,珠三角人口为2398万人,京津冀2003年非农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0.4%,因不能真实反映地区常住人口,本书采用了相关规划的数据。

3个地区2004年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分别为:长三角797人、珠三角1028人(其中约450人是外来人口)、京津冀398人,全国同期人口密度为135人。3个地区都拥有1个或1个以上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巨型城市,如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京津冀的北京和天津,数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如长三角的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珠三角的佛山、东莞等,京津冀的石家庄、唐山等,以及数量较多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以县级以上城市分布密度计算,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县级以上城市密度分别为6.93个/万km2和8.40个/万km2,京津冀为6.21个/万km2。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都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建制镇撤并,因而建制镇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建制镇仍然分布密集,且规模增长迅速。经过撤并后,2003年珠三角仍有360个建制镇,包括建制镇在内的城镇密度为95个/万km2;长三角仍有建制镇1246个,另有172个乡(主要在浙江省境内),包括建制镇在内的城镇密度为120个/km2(国家统计局,2004)。因此长三角地区的总体城镇密集程度超过珠三角地区(表1.2)。

表1.2 200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县级以上城镇规模等级概况

img19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专题规划研究,2005

在城市化水平方面,长三角2000年城市化水平即超过50%;珠三角外来人口占了半壁江山,以常住人口计算,2002年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2%;而京津冀的城市化水平则明显较低,以2003年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为40.4%,另有数据称根据2000年五普数据校正计算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43.8%。不过京津冀的城市化总体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的城市化真实情况,除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相比之下,珠三角、长三角内部各个城市的整体城市化水平较高(表1.3)。

三个地区的2004年产业结构显示其非农业比重都超过9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是京津冀,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而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五个百分点。从三个区域的土地、人口和经济占全国的比重来看,长三角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14%,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珠三角土地面积占0.43%,人口占3.3%,经济总量占7%;京津冀土地面积占1.93%,人口占5.4%,经济总量占10.3%。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发展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6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6.5%,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3.9%(国家统计局,2004)。

表1.3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对比

img20

资料来源: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括号内为2003年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数据。

从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都有比较清晰的核心—边缘区域,即在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城镇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对较小,在京津冀地区则很大。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各级城镇都发育良好,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相对而言,京津冀地区的城镇体系级配不是很合理,区域发展的极化特征比较突出,缺少二级中心城市,大部分的县(市)发展欠佳,城镇规模等级过低,难以带动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

三个地区的城市化特征也不尽相同。珠三角的城市化突出表现为外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集聚,2000年珠三角聚集了广东省85%的暂住人口,逾19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6%以上,其中3/4来自广东省以外。同时珠三角的人口集聚度很高,外来人口中的82%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的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四市,同时这四市集聚了全区70%以上的人口,成为珠三角的核心区,外围的人口则相对较少[1]。虽然其城市化水平高达72.65%,但并非所有的外来人口都享受到了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和服务设施,这也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的城市化则体现了就地转移、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并举的特征[2]。江浙沪之间的人口流动非常密切,上海的外来人口中有2/3来自安徽、江苏和浙江;浙江省和江苏的苏南地区城市化以就地转移为主,并吸收了大量的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江苏的苏中地区则是就地和异地转移兼有,流出劳动力中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主要流向苏南、上海和浙江等地,另外建筑业的劳务输出占了较高比重,这部分人口流向全国各地。

京津冀地区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其次是天津和石家庄。由于区域核心城市的进入门槛高,外围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比较低,使得区域整体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从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快速交通体系的构建来看,三大区域都是当前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分别拥有各自的国际机场、为数不少的国内干线机场和重要的国际性海港,主要城市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但从区域内部的交通通达性来看,京津冀的主要交通干线都以京津为核心向外放射,因而在区域内部河北省各地和北京、天津之间的联系便利,但河北的城市间交通联系不便捷[3]。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情况相对较好,快速交通体系的构建使区域开始呈现出网络化的结构特征。

从表1.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区的公路网密度基本相同,珠三角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密度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的路网密度明显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看,长三角16市和珠三角9市所在的地区已经在整体上达到了本书界定的城镇密集地区的标准,而总面积达18.5万km2,包括河北省8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内的京津冀地区,则在城市化水平、区域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体系的网络化方面有一定差距,其经济发展、人口密度等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之间也有比较明显的落差,差距主要来自河北省的部分城市。说明京津冀地区内部的核心—边缘结构十分明显,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表1.4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公路里程和密度

img21

注:长三角、珠三角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4,为2003年数据;京津冀和全国数据源自国家发改委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综合交通专题研究报告,为2004年数据。

2)江苏省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全省构建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个都市圈,沪宁、宁通、徐连、新宜、连通等五条城镇发展轴。其中每个都市圈和发展轴的城镇密集度、城市化水平、整体发展阶段等都不尽相同。通过对三个都市圈以及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发育、城镇密集程度、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网络化等方面进行检验,以界定在江苏省哪些区域具备了城镇密集地区的基本条件。

根据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规划编制的基准年数据,三个都市圈当时的基本情况分别如下。

(1)南京都市圈——根据《南京都市圈规划》(江苏省建设厅,2002),南京都市圈范围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芜湖的全部,以及淮安的南部和巢湖的部分地区。2001年,南京都市圈总人口2343万人(江苏省内1381万人,省外962万人),城市化水平46%左右(江苏省内50%,省外40%),城镇个数440个左右(江苏省内240个左右,省外200个左右),县城以上城市30个(江苏省内14个,省外16个),城镇密度100个/万km2(江苏省内120个/万km2,省外90个/万km2)。南京中心城市人口达265万,市域城市化水平为70%。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 km范围内有仪征市、句容市、马鞍山市、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距核心城市中心约100 km范围内的城市有扬州、镇江、芜湖(表1.5)。

表1.5 江苏省三个都市圈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2003年)

img22

(2)苏锡常都市圈——根据《苏锡常都市圈规划》(江苏省建设厅,2002),苏锡常都市圈范围包括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的全部行政地域,土地面积17513 km2。1999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7%,城镇规模序列齐全,大中小城市比例均衡,城镇体系发育较成熟。城镇群体集中于沪宁交通沿线和沿江地区,呈现了城镇密集、连片发展的趋势。以苏州、无锡和常州为一级中心城市,以常熟、江阴、张家港、昆山等二级城市连同一大批小城市、建制镇一起形成形态初具、内部联系密切的都市圈。其中城市13个,建制镇在经过撤并后,由1998年的322个减少到2000年的284个,城镇密度仍高达170个/万km2

(3)徐州都市圈——根据《徐州都市圈规划》(江苏省建设厅,2002),徐州都市圈范围主要是以徐州为圆心半径100 km的圈层,规划范围包括100 km以外的连云港市。因此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山东的枣庄市、济宁市的微山县,河南商丘的永城市,总共涉及8个地级市。2000年,总人口3188.4万人,面积48042 km2,人均GDP549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2∶41.9∶32.9,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

三个都市圈江苏部分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基本上都有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相连。从2004年出版的“2003年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可见,三个都市圈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南京都市圈江苏部分(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和淮安南部的盱眙)、苏锡常都市圈[苏州、无锡、常州及其所辖县(市)]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都超过了6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总量都超过了90%,中心城市数量多,区域内中小城市发育很好。相比之下,徐州都市圈江苏部分2003年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农业占GDP的总量高达1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除了中心城市——徐州外,其他城市的规模都比较小,宿迁是全省唯一没有进入大城市序列的省辖市(表1.6)。

表1.6 江苏省3个都市圈城市规模等级(2003年)

img23

资料来源: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统计局.2003年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4

按照本书对城镇密集地区的界定条件,南京都市圈江苏部分、苏锡常都市圈已经成为城镇密集地区,徐州都市圈在中心城市发育、城市化水平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等方面尚未达到城镇密集地区的标准(表1.7)。

表1.7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个分区城市发展情况

img24

注:苏南地区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及其所辖县(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及其所辖县(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及其所辖县(市)。

资料来源: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统计局,2003年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4),其中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等级公路千米数为2004年统计数据,引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

从江苏全省来看,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以传统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片区来划分,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体系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苏中地区缺少特大城市,但产业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基本具备本书界定的城镇密集地区的条件;苏北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城市化和非农化水平还不高(表1.8)。

表1.8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个分区重点中心镇发展情况

img25

资料来源: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统计局.2003年江苏省城镇发展报告,2004

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均GDP、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绝对值也比较高;苏南、苏中地区的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分布密度、等级公路密度比较接近;苏中地区的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达到或基本达到本书界定的城镇密集地区条件;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则明显未达到本书界定的城镇密集地区条件,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分布密度、等级公路密度,也较大幅度地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另据市、县的相关指标,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的城市个体发展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总体发展走向十分一致,苏中地区内部则存在一定分异,省辖市和县(市)、沿江和江北腹地的市、县,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本书提出的城镇密集地区的概念及界定条件,江苏省的城镇密集地区范围包括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域,并延伸至江北沿江城市的地域范围。苏中地区非沿江的县(市)、苏北地区尚未达到城镇密集地区的基本条件。从更大的区域视角,江苏省的苏南和苏中沿江城镇密集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是长三角城镇密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在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城镇密度、城镇间联系程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体现出核心-边缘的空间结构特征。江苏省的城镇体系规划包含了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通城镇轴的沿江部分等次一级区域范围的城镇密集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