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题干明显指出,社会形态包括“骨骼”和“血肉”。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反对主观主义是本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而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说明在当时党内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错误便是教条主义。因此D是正确答案。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考点定位】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作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将题干抽象的意思形象化地理解。从题干表述来看,说物质和意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问这个范围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问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什么。很明显选项A正确。

【知识链接】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这两个方面中,第一个方面说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区别,即对立;第二个方面说的是思维和存在的联系,即统一。

2.D

【考点定位】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2)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以,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知识链接】 略。

3.B

【考点定位】 社会形态的内涵。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认真读完题干以后,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可以看出,里边的关键词是“社会形态”。题干明显指出,社会形态包括“骨骼”和“血肉”。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也就是说,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这个“骨骼”和“血肉”分别对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的定义便是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以B是正确答案。A是社会存在的内容,CD是上层建筑的内容。

【知识链接】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4.C

【考点定位】 人的本质。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原话,C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人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人的本质便是社会属性,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C

【考点定位】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即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商品价格总额增长多少,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得增长多少。去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3万亿元,而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由此推出,所需要的货币量也要增长10%,即要增长0.3万亿元。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C。

【知识链接】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货币流通。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6.A

【考点定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其作用。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就是剥削雇佣工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无论是何种情况下都是如此,所以A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为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私人垄断资本借助于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社会再生产,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维护和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7.B

【考点定位】 资本有机构成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不变资本会增加,因此资本价值构成会有所变化。所以B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8.D

【考点定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关键词,很明显是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有些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有些则是革命动力,即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敌人。因此,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D。

【知识链接】 1925年,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应该成为革命的动力。

9.D

【考点定位】 延安整风运动。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延安时期进行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本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而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说明在当时党内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错误便是教条主义。从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等可以看出,要求重视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断,便是要反对主观主义,当然,最重要的是反对教条主义。因此D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略。

10.B

【考点定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3月民主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召开的;而AC的内容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党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D项的内容也显然不是建国前的政策,均排除,只能选B。

【知识链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11.C

【考点定位】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四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C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第一,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现实的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全体成员。第三,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2.A

【考点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可见,A是正确答案。

【知识链接】 略。

13.C

【考点定位】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知识链接】 之所以将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14.略。

15.略。

16.略。

二、多项选择题

17.ABCD

【考点定位】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是温家宝针对美国金融危机而说的一句话,“信心”对应意识,温家宝的话的意思是只要民众有信心,则可以度过危机,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所以A正确。“恐惧”情绪是意识的一种,带着恐惧的情绪,会影响实践,也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B也正确。“问题”与“方法”是一对矛盾,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只看到问题,而没有看到方法,找到方法的过程需要意识的反作用,C也正确。“事不避难,知难不难”的意思是只要提前有心理准备,知道事情的难度,则会加速问题的解决,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因此D也正确。

【知识链接】 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也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第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二,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第三,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控制与调节。第四,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18.ACD

【考点定位】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进行思想理论创新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而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对于科学的理论我们应该坚持,所以B表述错误。只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A是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理论的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C也正确。另外,理论是服务于大众的,进行理论创新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D也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CD。

【知识链接】 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静止地、抽象地看待二者的统一。

毛泽东总结的认识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和认识路线。

19.AC

【考点定位】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和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都是人民群众,而不是科学技术,所以BD表述是错误的。

【知识链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0.AB

【考点定位】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所以A是正确的。同时,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其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B也正确。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归宿,所以C表述正好相反,是错误的。有些人生命已经终止,可是其个人价值仍然影响后世,D也表述错误。正确答案为AB。

【知识链接】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21.BCD

【考点定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信用制度,所以A表述是错误的。题干中提到“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体现了B;题干中还提到“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体现了CD。所以正确答案为BCD。

【知识链接】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协调关系。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总量平衡,从而引发了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22.ACD

【考点定位】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可见,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正好对应ACD选项。

【知识链接】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3.BCD

【考点定位】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土地所有权便属于国家,直到现在并未改变。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经营权的变化,不是所有权的变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为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A表述错误,BCD都是正确的。

【知识链接】 略。

24.ACD

【考点定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表明将公平提高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要维护公平主要靠国家和政府,而不是市场,市场讲究的是效率,所以B是错误的。将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有助于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ACD都是正确的。

【知识链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差距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25.BCD

【考点定位】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也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即无产阶级政党,也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故BCD正确。只有A表述错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先是与国民党合作,大革命失败后,又坚持攻打大城市,当遭遇挫折以后,才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的新道路。可见,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不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的。

【知识链接】 略。

26.BC

【考点定位】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对于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扬弃,而不是一味地反对,所以A表述错误。而D是指“大众的”的文化。所以只有BC才是“民族的”文化的含义。

【知识链接】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27.ABC

【考点定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AC属于混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将应该分为两步完成的事情合并为一步完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便将民族资产阶级当成革命的敌人,属于只看到两个革命的联系,没看到两个革命的区别。而B只看到两个革命的区别,没看到两者的联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将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只有D是毛泽东等人坚持的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知识链接】 “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是一次行动就完成所有本应分期做完的事。这句话出自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在“八七”会议上,罗米那兹提出了“不断革命论”,他根据国共合作和大革命失败后各阶级分离组合的情况,认为中国革命是“不断革命”。他说,“广州时期是四个阶级的联合,武汉时期是三个阶级的联合,南昌时期只有工农,是两个阶级,中间不经过任何停留,不经任何阶段,一直发展下去,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十一月扩大会议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革命,“革命必然是急转直下从解决民权革命的责任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现在的革命斗争,已经必然要超越民权主义的范围而急遽地发展。”在党内有些人看来,中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样,就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混淆了。共产国际在纠正第一次“左”倾错误时,仍然把资产阶级列为革命的对象,1928年7—9月共产国际“六大”则提出,中国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者、地主、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

“二次革命论”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28.ABD

【考点定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方法推荐】 错误排除法。

【详细讲解】 1949—1956年为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完成三大改造以后,这一过渡时期完成,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要从初级阶段开始。所以,ABD都是正确的。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因此C表述错误。

【知识链接】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BD

【考点定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AC是安定有序的内涵,因此是错误的。

【知识链接】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0.ABC

【考点定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方法推荐】 基本记忆法。

【详细讲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知识链接】 第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第二,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即在全国各个城市普遍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城市居民对居住地公共事务的管理。

第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在中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实行民主管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1.ABCD

【考点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等。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从题干来看,抢救和解救大地震中的受灾群众,很明显地体现了AB,即珍爱生命。同时题干中也提到,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说明了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几项内容,其中“八荣八耻”之一便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与D的意思一致。所以ABCD都应选。

【知识链接】 略。

32.ABD

【考点定位】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方法推荐】 基本理解法。

【详细讲解】 题干中的“网络表达”这四个关键字与ABD三项是衔接的,但不属于政治体制的内容。

【知识链接】 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也叫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

33.略。

三、分析题

34.【考点定位】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答案详解】 (1)上述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它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即同果异因,因果关系中存在着同因异果和多因多果等复杂现象。华佗通过望色、诊脉,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现象,而本质则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6分)

(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4分)

35.【考点定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答案详解】 (1)CPI与PPI上升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在逐步加剧,存在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向;CPI与PPI的迅速回落表明,存在着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风险,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2分)CPI一路上扬的直接原因是:粮食、食用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通货膨胀预期则是价格持续上涨最为关键的因素。CPI和PPI回落的原因:国家采取“两防”的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分)

(2)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了不同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分)当经济呈现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2分)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适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2分)

36.【考点定位】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详解】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56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回答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2分)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4分)

(2)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根源主要在于体制;明确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分)

37.【考点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答案详解】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5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深化、丰富和完善。(5分)

38.选做题Ⅰ:

【考点定位】 大国关系。

【答案详解】 (1)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出台于冷战时期,后者的提出则是冷战结束后;目的不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建立全方位的美欧同盟,加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后者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控制,打击恐怖主义和推行其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对法、德等西欧大国的态度不同:前者是笼络、扶植,后者是排斥、防范。二者均打着“经济援助”和道德正义的旗号,但后者还带有直接的军事行动;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产物,都有着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5分)

(2)在外交政策上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在欧洲安全主导权问题上的分歧加大;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的主张与手段不同。(3分)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美欧同盟的基础动摇;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的经济势力和国际地位增强。(2分)

选做题Ⅱ:

【考点定位】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等。

【答案详解】 (1)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6分)

(2)中国之所以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4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