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吉思汗与草原丝绸之路

成吉思汗与草原丝绸之路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丝绸之路,尤其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决不能绕开成吉思汗。13世纪,称草原丝绸之路为“黄金绳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黄金纽带”。成吉思汗崛起,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之后,这条“黄金纽带”便开始重新恢复,渐渐得到复兴。可以说,成吉思汗及子孙疏通和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编织了“黄金纽带”。成吉思汗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

巴拉吉尼玛 张继霞

研究丝绸之路,尤其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决不能绕开成吉思汗。回顾历史就不难看出,草原丝绸之路与成吉思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3世纪,称草原丝绸之路为“黄金绳索”(详见《蒙古秘史》第25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黄金纽带”。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北方存在着一条草原丝绸之路,它东起蒙古高原,西逾阿尔泰山和中部天山,经过伊犁河谷和楚河流域,或者南下阿姆河流域,西经伊朗和伊拉克,前往南欧和北非;或者经哈萨克草原,西渡伏尔加河,进入欧洲中部。但后来由于诸国纷争,东西方交通严重受阻,此疆彼界、关垒城池,使这条“黄金纽带”逐步衰退,甚至中断。成吉思汗崛起,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之后,这条“黄金纽带”(草原丝绸之路)便开始重新恢复,渐渐得到复兴。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了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之后于1219—1223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史称“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统治时期(1229—1241年),蒙古大军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进行了第二次西征,建立钦察汗国(1240—1280年)。蒙哥汗统治时期(1251—1259年),蒙古大军在旭烈兀的领导下进行了第三次西征(1253—1258年),建立了伊利汗国(1258—1388年)。至此,蒙古大军席卷了欧亚大陆,征服了东欧俄罗斯平原、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中亚草原及东亚这样广袤的地区,经过四位汗王半个世纪的奋战,建立起横跨欧亚两大洲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帝国。蒙古铁骑所至,给封建经济带来了血与火的灾难,同时也摧毁了横亘于东西方传统贸易之路上的种种障碍,为元朝丝路贸易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这客观上促使古代欧亚诸民族、族群走出了孤立封闭的地域,逐步摆脱了复杂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通商关卡,开启了对外交流门户的通道。可以说,成吉思汗及子孙疏通和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编织了“黄金纽带”。

今天,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对成吉思汗及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有了新的认识。蒙古帝国时期统一政权的建立,为各国、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时建立首个国家间的邮政通讯系统(网络)——蒙古驿站,以首都哈剌和林为中心,连接了世界各地。与此同时,尤其马可·波罗的东来,把中国的发明,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通过“黄金纽带”传播到了西方,给后来的航海事业打下了基础,以致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为各国海外贸易提供了方便,逐渐建起全球化的信息通道。众多被孤立、分隔在各自小圈中的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开始逐渐融为一体,国家之间的往来有了统一的洲际交通、商业、技术交流等体系。蒙古帝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以及保障自由、和平通商的政策,让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织品以及为特别的市场需求增加的新商品远销欧洲。这些可称为是当今全球化贸易的雏形。

学者们认为,蒙古人为了军事行动,便于运输货物,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修建道路和桥梁,设立驿站,保护商路,保证了东西方交通畅行无阻,同时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成吉思汗一直重视和保护商业贸易,窝阔台及其继承者都继续执行保护商业贸易的政策。在建立驿站制度的同时,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地的蒙古统治者也都注意保护商道。当时除古老的商路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商道。一千多年来时断时续的东西方交通,这时畅通无阻。陆路北穿南俄,南贯伊朗,其中有一条从中亚细亚沿天山北麓直通蒙古和林,再从那里通到大都(北京),另一条从西伯利亚南部沿萨彦岭北麓直通和林和大都;当然还有从中原经河西走廊直通中亚的传统商道。成吉思汗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14世纪的意大利商人裴哥罗梯在《通商指南》中说,“据商人曾至契丹者言,由塔那至契丹,全途皆平安无危险,日间与夜间相同”。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写道:“成吉思汗统治后期,他建造了大半个世界和平安定的环境,实现了繁荣富强;道路安全,骚乱止息;固此,凡有利可图之地,那怕远在西极和东鄙,商人都向那里进发。”

对这段历史,蒙古国著名蒙古学学家沙·毕拉教授分析得十分透彻,他说:“当时,成吉思汗麾下骑兵的铁蹄冲出了亚洲,踏进了欧洲大地,半个地球归属于他的统治之下,用武力将自己的主权范围、政治制度和主张扩大到了全球各地。他开辟了‘驿路’,设置了‘驿骑’,把驿站延伸到了西域。设置了钦察道、波斯道等国际交通网,远至波斯、叙利亚、俄罗斯和欧洲各地,设立驿站,天堑变通途,连通了世界各地。大蒙古帝国还把达鲁花赤(断事官)派往到他们的统治地区,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推行黄金家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力图建立在‘大蒙古帝国’框架下的国际新秩序。一时间,畏兀儿蒙古文(后来取代它的则是八思巴文)成了世界文字,就像今日的英文一样广泛通用于被占领国家和地区。由大蒙古帝国帝王成吉思汗(1206年)钦定的‘忽里勒台’……他一手建立的众贵族推举新汗的制度是民主制度之一种,当时这一制度被迅速传布到了被征服各国,并对他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颁布了史上第一部法典“大札撒”,为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创造了条件。

对世界而言,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和复兴,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它不仅是一条商业要道,同时也是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作为一条“黄金纽带”,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各个方面,影响和推动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完全有理由说,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超过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

据学者张来仪的研究,在蒙古帝国控制的东西方广大地区中,有两个文化中心,一个是中亚河中地区波斯继承古伊朗文明的伊斯兰文化中心;一个是中原黄河流域的汉文化中心。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中心,开展了广泛的文化交流。正如苏联著名的东方学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前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指出,“穿过中亚的陆上贸易在蒙古人统治下复兴”。蒙古帝国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局面,是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提条件。

当时(蒙古帝国时期),道路畅通,商业兴盛。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兴起了许多国际性的都市。哈剌和林是成吉思汗1220年左右建立的都城。窝阔台就任时,哈剌和林基本上是一座营帐城。在他统治时期,哈剌和林很快就成为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欧洲的使臣、教皇的使节及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不断来到哈剌和林。经过东西方工匠的建设,蒙哥汗统治时期,哈剌和林成为世界真正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通往该城的大道上,挤满了走向蒙古大汗表示敬意的人们和到蒙古都城经商的生意人。

丝绸之路的复兴,国际关系空前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吸收,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多元交融、繁荣昌盛的时期。

成吉思汗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汗国,道路四通八达,并建立驿站制度,至元朝建立,以上都、大都为中心,设置了帖里干、木怜、纳怜三条主要驿路,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元代全国有驿站1519处,有站车4000余辆,这些站车专门运输金、银、宝、货、钞帛、贡品等贵重物资。当时,阿拉伯、波斯、中亚的商人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往来中国,商队络绎不绝。草原丝绸之路的发达,为开放的元朝带来了高度繁荣,使草原文明在元朝达到了极盛。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在元朝达到了顶峰。他说,草原丝绸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丝绸之路东段最为重要的起点是内蒙古长城沿线,也就是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所在地。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链接点。

然而长期以来成吉思汗编织的“黄金纽带”行动,曾经遭到很多近代西方历史学家的非议和贬斥,以“征服”“侵略”“凶暴”“破坏”等来形容“黄金纽带”。蒙古统治者发动的远征,屠城掠地,滥杀无辜,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地阻碍了亚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成吉思汗亲手编织的“黄金纽带”,不仅恢复和振兴了草原丝绸之路,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实践证明,成吉思汗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建设者和振兴者。(陈高华)今天,对这个观点和结论,世界各国的学者不但有了认同,而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美国人类学家、蒙古学专家杰克·威泽弗德认为,成吉思汗将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引入了蒙昧时代的欧洲,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他用古代“驿站”预言并实践了今天“网络”的功能,联通了东西方的交流,并重新划定了世界的版图。由此看来,仅看到蒙古的铁血征服是片面的,征服只是为全球商业及文化交流图景奠定一个基础,而后者的建设性意义以及它对于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蒙元史学家杉山正明说,20多年前,他向世界提出了“蒙古时代”这一视角,如今看来,世界各国的主要研究者接受了这一提法。具体来看,蒙古帝国在十三四世纪形成了人类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亚非欧世界的大部分在海陆两个方向上联系到了一起,出现了可谓“世界的世界化”的非凡景象,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各个方面出现了东西交流的空前盛况。上述十三四世纪“蒙古时代”成立、展开之后,这一动向得到了延续。在15至17世纪的非洲—欧亚大陆之上,俄罗斯的出现与扩大、图格鲁克王朝以后的印度次大陆的整合,以及横跨陆地与海洋的奥斯曼帝国的形成,这些都是与所谓的“近世”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变化。这种情形大体上意味着,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后蒙古时代”这一命名下,将其综合性地理解、概括为非洲—欧亚大陆的后续展开。另外,这一“后蒙古时代”的说法,是他和美国代表性的学者约翰·伍兹几乎同时提出来的。另外,就中华地域而言,在蒙古的撤退、帖木儿席卷与退潮的过程中,明清帝国得以形成,进入了下一个时代。总之,从蒙古帝国开始,经过三个或四个阶段,可以说如今正在形成真正的“世界体系”。

2005年6月16日至9月25日,波恩联邦艺术展览馆全面展示“成吉思汗及其遗产”,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尚属国际首次。这次展览,用事实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成吉思汗的误解。

印度共和国前总理曼莫汉·辛格认为,成吉思汗在辽阔无垠的帝国领土上大力发展商业和文化的交流,推出了全球化这个概念。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认为,一体化只有成吉思汗时代才出现过。美国学者捷克·法萨切伏德认为,成吉思汗改变了世界地图,当时的欧亚两洲是以无数封建小国组成,成吉思汗把它们统一成类似今天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国家地形。法国学者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说:“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

加拿大史学家斯塔夫里阿塔斯认为:“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往来于这条大道的商人们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国的路上行走,是绝对安全的。”这条“横穿中亚的商路”,对于当时东西方商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传记作家哈罗德·兰姆称成吉思汗为“人类帝王”,他说:“虽然成吉思汗从未接受过物质文明的熏染,竟能为50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信使可以纵横50个经度,一个少女怀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握手”

韩国学者金钟日说:“大地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园,这是当今人类‘全球化’的新概念。然而‘全球化’则起源于成吉思汗的大统一。”他在著作中写到,成吉思汗的经济政策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成吉思汗在其统治的广大地区,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以及宗教信仰、思想各个方面都实施了开放政策。就众多宗教和教派而言,在当时的世界各地,只有在成吉思汗统治的地区才能够平等相处、共荣共存。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评说,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同样,他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700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关系新秩序。

德国学者费朗索儿冯额尔多满认为,在欧罗巴,也与西部亚细亚同样,不重新树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样无论在欧洲和亚洲,使它们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去摇动它们是迫切需要的。这样摇醒它们的强有力的手出现了,这就是不屈之王铁木真及其后裔……他们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运后不久撤离了历史舞台。

草原丝绸之路又素有“黄金之路”美誉。成吉思汗疏通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蒙古军的征服,文化、宗教、技术以及商品贸易在壁垒消除的洲际通道中,安全地进行交融、流通。大军西征使草原文化接触到中国、印度、阿拉伯、希腊、罗马文化体系,带动东西方文化交融,也把中原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成吉思汗到蒙哥汗时期,蒙古人通过对疆域的拓展、通商、设驿、驻军遣官等措施复兴、拓展和维护了草原丝绸之路。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被视为对外交流的经典,对研究中西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金纽带”是世界贸易史上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在中西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元朝丝路贸易对世界中世纪史上空前规模的一次东西方物质、精神文明的大交流、大融汇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元朝丝路贸易恢复了宋朝以来基本中断的东西方国际陆路贸易,为明代前期中西陆路贸易奠定了基础。

草原丝绸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相比,草原丝绸之路分布的领域更为广阔,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有路可走。主要路线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欧洲地区。

“黄金纽带”(草原丝绸之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睿智,现在已成为人类文明沟通的桥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国家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不仅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新时期的“黄金纽带”,提供了新的思路。

那么如何构建新时期的“黄金纽带”?我国元史学家刘迎胜教授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让中国和包括蒙古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这话说得非常到位。

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建设者和振兴者成吉思汗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一个遗产就是“互利共赢”四个字。历史证明,“互利共赢”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精髓,又是“黄金纽带”的核心理念。

文化来自历史又面向未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用心挖掘、深入探索草原丝绸之路的现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美国一位著名人类学学家说:“成吉思汗离开历史场景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的影响将持续地萦绕在我们这个时代。他在塑造现代世界方面,超过其他任何人。在动员专业化战争、促进全球商业和制定持久的国际法准则方面,成吉思汗完完全全是一个现代人。”

当世界进入21世纪时,经贸文化的全球扩展,使不同国家变为相互依存的整体,信息思想的自由传播,把天涯海角变成毗邻村庄。800年前,是那个握着血块降生的男孩儿。他亲手编织的“黄金纽带”,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无疑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认为,要编织新时代的“黄金纽带”,最根本的是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认真贯彻互利共赢的战略。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沿线区域城市合作共赢,推动沿线各地共同繁荣发展,尽早实现全球一体化,尤其是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意义十分重大。互利共赢是推动各国交往和交流的助推器。构建的新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沿线各地共同繁荣发展。草原丝绸之路把沿途各地区串联为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将沿线各个地理单元间的诸政权、诸民族打造成了一个经济命运共同体。尽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掳掠,但都没有阻隔这条线路上的贸易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通过互利共赢来保持了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达到共同繁荣发展,就能为沿丝绸之路各国之间重新架起一道空前宽畅的桥梁。

草原丝绸之路也承载着对外开放、与各国交往的历史重任。要鼓励企业“走出去”,让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旅游贸易,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加强互利、务实合作,还应积极组织各类论坛、展会等各方参与的活动,搭建多边接触平台,夯实交往、合作的感情基础,建设新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

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仍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深入研究和重新激活古老“黄金纽带”之路上的友好合作、交流方式,为世界各国间的文明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全球化外部条件下,只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现实和未来,就能够为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撑。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升华。“黄金纽带”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纽带与桥梁,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今天我们对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和开发也将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注释:

①钱伯泉:“成吉思汗与‘黄金绳索’”,《丝绸之路》,1996年5期。

②[蒙]沙·毕拉:“严格区分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和神话了的成吉思汗两者的界限”,《蒙古学信息》,1995年。

③张来仪:“蒙古帝国与丝绸之路的复兴”,《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④陈永志:“论草原丝绸之路”,《内蒙古日报》,2011年7月26日。

⑤[美]杰克·威泽弗德著,温海清、姚建根译:《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重庆出版社,2009年。

⑥黄晓峰:“日本学者杉山正明谈蒙元帝国”,《东方早报》,2014年7月29日。

⑦2005年6月16日至9月25日在波恩联邦艺术展览馆展示“成吉思汗及其遗产”,《德国之声》,2005年6月17日。

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70年。

⑨[美]哈罗德·兰姆著:《征服世界的人——成吉思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⑩[韩]金钟日著:《千年历史人物》,基里尔蒙古文,2005年。

⑪[德]费朗索儿冯额尔多满著:《不屈之王铁木真》,1950年。

⑫蒋致洁:“蒙元时期丝绸之路贸易初探”,《新疆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8月。

⑬刘迎胜:“‘合作共赢’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光明日报》,2015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

巴拉吉尼玛,成吉思汗文献研究专家、内蒙古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创始人、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名誉会长;张继霞,成吉思汗文献研究专家、内蒙古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名誉馆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