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丝绸之路与海原

丝绸之路与海原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海原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就是如此。关键词 丝绸之路 海原 历史文化丝绸之路是一条由若干条路东西相连,南北交错构成的交通线路。汉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经海原县境分为没烟峡古丝绸之路和萧关古丝绸之路两条支线。
丝绸之路与海原_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郭勤华

内容摘要 丝绸之路是一条由若干条东西相连,南北交错的网络交通线路组成的大道。它的发展具有历史性。人们为了叙述的方便,从地理和政治的角度把它划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在每一段上,都有几条并行的线路,其大致方向和一些主要路段较为清楚,而有些具体的地点因缺乏文字记载和交通路线的经常变动很难在今天的地图上反映出来。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海原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就是如此。本文经过实地考察,对海原县域内的丝绸之路略作梳理,以此来说明,海原县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运输内容和其他地段的丝绸之路虽有所不同,但也起着辅助作用,在一定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沟通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应该说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海原 历史文化

丝绸之路是一条由若干条路东西相连,南北交错构成的交通线路。它的发展具有历史性。人们为了叙述的方便,往往从地理和政治的角度对它进行划分。丝绸之路的东段、中段和西段就是这样得来的。在每一段上,都有几条并行的线路,其大致方向和一些主要路段较为清楚,而有些具体的地点因缺乏文字记载和交通路线的经常变动很难在今天的地图上反映出来。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海原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就是如此,千百年来,虽然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作用、运输内容和其他地段的丝绸之路有所不同,但也起着丝绸之路的辅助作用,在一定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沟通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应该说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海原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及其基本路线略作探讨。

一、海原县境内的古丝绸之路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县境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县、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春秋战国时期,海原县为戎人游牧区。秦属北地郡,汉属安定郡。魏属原州,魏晋时期亦为少数民族居住。隋属平凉郡。唐复属原州,神龙三年(707年),置萧关县后,分属原州萧关县和会州会宁县。五代时受吐蕃、党项部族控制。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族夺得以天都山为主的今海原县境。1038年西夏建国,属西夏,元昊在今县境西置南牟会城。宋元符二年(1099年),南牟会新城复为宋地,置西安州,属秦凤路。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攻取西安州,更名为南威州,又名安州。元初,大批回回人来此定居,称为海喇都原,置海喇都堡,属开城路。元豫王建国于海原西安州。明为楚王(朱桢)、黔宁王(沐英)牧地,海喇都堡又称海城,属固原州。成化年间设西安、镇戎、平虏守御千户所。清初属平凉府,顺治三年(1646年)隶平凉府盐茶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年),原驻固原城的盐茶同知移驻海喇都堡,起建厅署,遂为盐茶厅城。同治十三年(1874年)裁厅设海城县。民国3年(1914年)改称海原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民国17年(1928年)将海原县划为5个自治区实行自治。

海原县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政治历史的变迁,处在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属唐中叶以前的长安——凉州的北道,并“丝绸之路”东西分道过境。据旧志载海城疆域为“前控六盘,后恃高泉,左抱下马,右据天都;崆峒阻其南,黄河绕其北;为甘凉之襟带,乃固靖之咽喉”。[1]其地处西陲军事要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控扼着丝绸之路。汉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经海原县境分为没烟峡古丝绸之路和萧关古丝绸之路两条支线。其中,没烟峡古丝绸之路大致走向是:由西安沿泾河向西北行进入固原城后沿清水河向北行,经三营进入海原县黑城(古称没烟前峡,现改名为三河镇),再沿没烟后峡(今海原县三河镇西苋麻河谷内)至郑旗、贾塘,再经过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进入甘肃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黄河。萧关古丝绸之路大致走向是:丝绸之路进入海原县黑城后,向北沿清水河经隋唐所设之萧关(即他楼县城,今七营镇北嘴古城)进入同心县境。没烟峡古丝绸之路沿途平坦,山不险峻路不陡,大车可通行无阻。东汉时刘秀亲征高平,河西太守窦融与五郡太守驾车会高平,浩浩荡荡的大军与战车就是走这条道。北宋初年,另一条路是石门关古丝绸之路,其大致走向是:由咸阳至北地郡治所宁州(今宁县),沿茹河进入固原后向北走,至三营折而向西,经宋平夏城(位于今黄铎堡),出唐石门关(今固原县须弥山寺口子),进入海原县李俊乡,沿杨明河再进入红羊后折而向北,经关庄乡窑儿梁后山水系,沿菠萝泉,从树台乡大嘴、红洪井子、刘河、二百户、七百户一带到刘家井河分为两条,一条西行绕甘肃靖远县种田沟一带到双铺,渡黄河。一条至西安州后又分为两支条路,一路由西安州到兴仁,再到靖远;另一条路由西安州经干盐池至靖远县打剌池。

历史时期,沿着此通道,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绵延不断,大批外国使节、胡客商贩、佛都信徒往来其间,进行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留下了灿烂的商旅文明并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的历史文化。

二、丝绸之路海原段上的多元历史文化

(一)丝绸之路上的“菜园文化”

海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菜园文化”尤为典型。

菜园文化遗存位于海原县西安镇菜园村以南,即南华山北麓坡地上;处于石门关古丝绸之路天都寨(今海城镇耙子洼村,现名柳州城)、西安州中间地带,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存,面积为41250平方米。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存进行了大面积发掘。该遗存分为居住遗址和墓地。据推断,该遗存距今约4240年,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是一支农牧并重、崇尚简朴、兴盛篮纹素陶的土著文化,不同于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被称为“菜园遗存”。

菜园遗存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生产劳动的场所和墓葬地,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和甘肃陇东纵横数百里的范围内,尽管有六盘山的阻隔,但清水河、葫芦河、泾水河等各个流域的先民们仍是交流频繁,共同创造了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原始文化,菜园遗存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陶、骨等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及其他装饰品,其中,居住遗址的窑洞被专家誉为“黄土高原窑洞之祖”。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路上的石窟文化。石窟是丝绸之路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石窟造像和石窟壁画承载着内涵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这些石窟向我们展示着当年这条古老商道上贸易往来频繁、商旅云集的景象,也向我们诉说着东西方文化及宗教的交融与碰撞。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产物,是佛教东传后生成的宗教文化繁荣的形象化载体。佛教产生后,经中亚一带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丝绸之路从三营向西,出唐石门关(今固原县须弥山寺口子),进入海原县境杨明和红羊河谷后,这里的地质具备石窟开凿的条件。丝绸之路海原段沿途分布有金佛沟石窟(今李俊乡牛家堡子村)、元龙山石窟(今红羊乡张元村)、上甘岔石窟(今红羊乡上甘岔村)、东海坝石窟(今红羊乡前进村)、上窑石窟(今红羊乡上窑村)、凤岭龙山石窟(今红羊乡红羊村)、天都山石窟、玉泉山石窟(今甘盐池管委会甘盐池村)等许多石窟,并形成了一个石窟走廊。海原县因此有了“石窟走廊之乡”的美誉。

丝绸之路海原段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为天都山石窟,石窟的开凿年代尚无确切定论,有专家认为从开凿手法来看始于北魏,也有说法称始于唐代,据《海原县志(1991~2008)》记载:天都山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石窟古有荣光寺、金牛寺之称,清乾隆以前有石窟三孔,康熙年间先后又凿成六孔,此窟群融佛、道、儒三家于一体,体现了丝绸之路海原境段上在汉唐以至宋夏元明各个时期宗教文化所展现的盛况

(二)丝绸之路上的古堡文化

历史上的海原为盐茶马道上的重镇,为保障和防御这条丝绸之路的畅通,历代在这条古道上修筑和设置了许多的护路堡寨和驿站。据《宁夏交通史》记载,早在汉代,今海原境内就有车马大道。从长安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北段东西过境。另据续修《海原县志》记载:唐代,县境有长安至凉州北道,由今苋麻河谷穿过六盘山脉的北端,途经贾塘、西安州、盐池到会州界;唐末,此道陷于吐蕃而不通。宋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收复天都后,开辟自镇戎经平夏城(今须弥山寺口子)至西安州驿道(即石门关丝绸之路),途经通峡寨(今三河镇黑城村,故没烟前峡)、荡羌寨(今郑旗乡王家树沟村西,故没烟后峡)、临羌寨(今贾塘马营村)、天都寨(今海城镇耙子洼村,现名柳州城)、西安州、定戎寨(今甘盐池管委会驻地盐池村),全长200余里;沿途设有石门驿(平夏城)、秋苇驿(临羌寨)、南牟驿(西安州)3站。至清乾隆时,县境有海城驿,由南路的三营驿分支向西北至海城,全长150里,设有郑旗、海喇都驿2站。

宋夏时期,海原地区(天都)处在北宋政权的鄜延(今延安)、环庆(今庆阳)、泾原(今平凉)、秦凤(今天水)、兰会(今靖远)五路要害,“左控五原(今陕西定边),右带兰会(今甘肃靖远),黄河绕其北,崆峒阻其南”,因其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牧草丰美的自然环境,战事屡起,烽烟弥漫,为加强防御,宋、夏都在这里构筑堡寨。宋夏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在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蒙古伐西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驾崩海喇都行宫。明代,为抗御蒙古鞑靼人入侵,再次修建城堡,清代沿用这些军事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古城堡和烽火台等各类遗址400余座。其中,位于丝绸之路上具有代表性的古城堡属西安州古城和甘盐池古城(史书记载甘盐池为“干盐池”)。西安州古城平面呈正方形,黄土夯筑,边长九里三分。明代筑隔墙一道,将古城分为南北二城。《宋史·地理志》记载:“元符二年(1099年),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西安州为宋夏两国必争之地,宋朝仅控制27年,西夏控制此城长达百年。元代,“世祖取灵州,进兵盐州川,命豫王建国西安州”[2],西安州遂成为元豫王王府国都。明代设守御千户所、清代设游击府。甘盐池古城古称“干盐池”“乾盐池”,城平面呈东西长方形,黄土夯筑,城周约五里,残高4~6米。据《宋史·地理志》载:“定戎寨,元符二年(1099年)赐名,地本碱隈川。”据明嘉靖《固原州志·乾盐池碑记》,甘盐池老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由宋定戎堡旧城遗址“增益故垣”改建而成,“隍阔池深,气象巍严,独胜边方诸城”。因此云“定戎寨,一名乾盐池”。光绪《甘肃全省新通志》也称“干盐池堡,即宋崇宁间所建之定戎堡也”。城内出土文物属汉唐时期,其中出土的石碑碑文记载干盐池有“八节景”的诗句。诗曰:“定戎古寨几千秋,四壁青山遮古州。西湖吐玉无价宝,东海碧波水倒流。北寺神泉滴绿水,南山石沟卧金牛。四季不断八节景,好似百鸟朝凤楼。”这首诗描绘了古干盐池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该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盐、泉水、矿石)。早在唐代,今海原西部属会州管辖,甘盐池时称“河池”,甘盐池盐湖为唐十八盐池之一。甘盐池古城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城镇之一。

海原县由于有众多的古城堡寨遗址,被国内史学界称为“古城堡博物馆”。位于丝绸古道海原段上的古城堡承载着这片旱塬上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也见证了海原文明的悠久和辉煌。

(三)丝绸之路上的“花儿”文化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代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大大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同时处在盛世中的大唐帝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内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接纳了世界上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据汉文文献和阿拉伯文文献、维吾尔文文献的有关记载,唐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西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且多渠道进行;传播的路线大体上沿着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范围遍及西北各地,其中以东部长安地区最为集中,是全国伊斯兰教传播的中心。

武宇林教授认为:“‘花儿’歌谣与回回民族及其历史有密切关系。元代回回多聚居西北地区的历史史实,是‘花儿’产生的人口因素。元明两朝,大量的回回人迁移到大西北屯田、戍边的情况,可谓‘花儿’诞生的人文背景。屯田的苦难生活正是‘花儿’歌谣产生的原动力。”[3]据《续修海原县志》记载:元代,海原地区被蒙古军队占领,其境为军队屯田地,朝廷多次安置迁徙屯田之民,大量被称为“探马赤军”的回回人口为这里的屯田人口,这成为海原县回族入居的重要源流。明成化年间,为加强边防,曾先后组织了规模较大的移民。清朝初期社会安定,有大量回族人口移入,至清乾隆时期,海原县境回汉人口比例已形成“回七汉三”。因此推断,“花儿”在海原地区的渊源可追溯到元代,广泛传唱于清代。

“花儿”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字记载中是南北朝时期的《玉台新咏》诗集,其收录沈约的《领边绣》一诗中出现了“花儿”。据现存史料考证,“花事”一词在海原出现最早是在清《乾隆盐茶厅志》[4]第一八卷《文艺·杂诗》录入的《题爱山堂》[5]一诗中,诗云:“官赀连屋书千卷,花事成功酒数杯。”据清《光绪海城县志》[6]第十卷《文艺志·海城八景》和《杂诗》中录入的清同治海城知县朱美燮撰写的《双涧分甘》《海城春日杂咏四首》和《海城下车书感二十四韵》中描述了“花儿”在海原全境传唱的情景。其中,《双涧分甘》诗云:“膏腴滋稼穑,到处起田歌。”从上述诗中可以看出,清代同治年间,“花儿”在海原就广泛流行。

因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海原被称为“花儿故乡”。丝绸之路沿线所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花儿”,不但在华夏民族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人类民歌遗产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海原回族“花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海原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花儿艺术之乡”。2009年,“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四)丝绸之路上的地震文化

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之六盘山西北麓,属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区;位于阿拉善地块以南、青藏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接部位,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最重要的一条第四纪左旋走滑断层带,是地震灾害的多发、频发地区。

民国9年岁末,海原地区民间流传着《摇摆歌》《古怪歌》《手桃歌》等童谣,似乎冥冥之中预示着大自然正在酝酿一场即将降临人间的灾难。1920年12月16日发生的海原8.5级大地震,伤亡惨重,损失空前,震惊世界,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地震,史称“环球大震”。因海原地处黄土高原,地震发生时人们多居住拱窑和崖窑,地震造成27万余人死亡

海原因1920年大地震被世界所熟知,地震使该地区山河发生巨变,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罕见的地震遗迹和遗址景观,并且形成了“纪难节”、“劫难节”、祭祀倒油、吃原粮、一穴多葬等独特的地震文化和民俗。海原大地震活动断裂带是世界著名的地震带,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被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称为“活教材”的地震活动的地表显露。1920年大地震形成的地震遗迹和遗址景观成为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遗产,它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其中,地震时造成山体左旋走滑位移,将位于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村的一棵古柳撕成了两半,但其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坚韧地挺立,因风沙磨砺显得干枯苍老,其底部已枯朽,却枝繁叶茂。故,哨马营古柳被地震专家称为“震柳”。当前,海原县委、政府将“震柳”定为海原精神,该精神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五)丝绸之路上的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海原的活动最早开始于1932年6月,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在谢子长、焦维炽、王儒林等领导下,曾打算在兴仁乡扩大游击队伍,但未如愿,后游击队在西安镇园河进行整编。同年末,共产党员牛华东领导一支由工农红军游击队组成的西北抗日义勇军到达海原县境,积极宣传革命思想。1935年,陕北红军游击队支队长霍中蒙以挖草药为掩护,在高崖、李旺地区一边搜集国民党的活动情报,一边向群众介绍毛泽东、朱德的革命业绩,讲解红军打土豪救穷人的事迹,宣传革命思想。

1936年5月18日,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燃烧起来的时候,党中央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增强抗日力量,发展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按照“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方针,进行西征战役。红军西征期间,先后解放了海原县境内的七营、李旺、高崖、关桥、郑旗等地区,并在宁夏豫旺、海原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革命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虽然仅存在了短短1个多月时间,但它对西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回族人民的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党的民族自治政策在解放区初步实践的结果;为我党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全面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红军西征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这些红色遗址资源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丰厚的革命精神财富、永久的精神丰碑。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之所以以“丝绸之路”冠名,说明它不是一般的交通建设和经济项目。丝绸之路的基础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一带一路”的建设离不开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文化资源既是生态资源也是无形资产,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开发,是实现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只有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原县志(1991~2008).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共海原县委,海原县人民政府编.西征红军在海原.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海原县人民政府编.海原大地震1920.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编审)

[1](清)杨金庚总纂,刘华点校:《光绪海城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2]武宇林撰写的《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武宇林撰写的《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乾隆盐茶厅志》为海原第一部地方志书,由清盐茶同治朱亨衍总纂,始修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著成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

[5]《题爱山堂》由清盐茶同治朱亨衍撰写。

[6]《光绪海城县志》由清朝海城知县杨金庚总纂,始修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著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