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报告原文关于健康权的表述

报告原文关于健康权的表述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全国人口死亡率超过20‰,其中半数以上死于传染病。除了性传播疾病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下降到较低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大中城市率先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病为主导死亡原因的转变。此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疾病发病、死亡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报告第145—209段是关于健康权的表述:

145.中国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政府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兴办各类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和建设专业卫生队伍;在城市建立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建设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培训乡村医生,逐步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群众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47.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在国有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国有企业的做法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初,公费医疗享受人口达3000万人,国家每年支付医药费用70多亿;劳保医疗覆盖1.4亿人(另有职工供养的家属6000万人,半费),全年医疗费支出400亿元。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多种社会医疗救助形式,满足特困人群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需要。

148.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通过建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和乡村医生队伍,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三项建设”等,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承担了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90年,中国政府印发《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分成贫困、温饱、宽裕和小康四类地区,从13个方面制定了不同经济地区的最低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计分方法。到2001年底,全国95%的农业县(市、区、旗)初步实现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阶段性目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2年6月,中国政府又印发《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前,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工作正在全面开展。

149.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政府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医疗机构遍布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系基本形成。194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仅3670家,医疗病床8.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0.15张、卫生技术人员0.93人、医生0.67人、护士(师)0.06人。到2001年,全国卫生机构已达到33.0万家,医疗床位320.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50.77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2.39张,医生1.69人,护士(师)1.03人。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2001年的6.43‰。国民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1.4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150.1949年,全国仅有妇幼保健所9个,病床床位及工作人员微乎其微。2001年,全国已有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584个,妇幼保健所、站254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到2001年,全国已有妇产科西医师127864人,助产士也由1949年的13900人发展到42140人,农村接生员达到22.7万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76.0%,新法接生率达到97.3%,孕产妇死亡率降至50.2/10万。妇女的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的36岁提高到2000年的73.3岁,比联合国提出的到2000年世界妇女平均预期寿命65岁高出8岁。

151.1949年,全国有儿童医院5所,床位仅139张。到2001年,全国儿童医院已达37所,床位9907张,儿科西医师达65995人。婴儿死亡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200‰,至1991年降至50.19‰,至2001年降到3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由1991年的61.03‰降至39.7‰。

152.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效控制了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蔓延。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国,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是影响国人健康和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口死亡率超过20‰,其中半数以上死于传染病。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1961年消灭了天花;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效控制了霍乱、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通过扩大计划免疫,消灭或基本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和麻疹等传染病。2000年完成了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实现了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3200/10万下降到2001年的188/10万。2000年与1980年相比,总变化率为-91.06%;其中霍乱、白喉、流脑、百日咳、麻疹、疟疾等变化率为-95%以上。除了性传播疾病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下降到较低水平。2001年除霍乱、麻疹、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变化不大外,其他传染病均继续下降,基本控制了大多数地方病和寄生虫病。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大骨节病、克山病、氟中毒等地方病病区不断缩小,发病患者显著减少。血吸虫病发病率也大幅下降,2000年末,全国41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3个县(市、区)达到消除和基本消除的标准。

15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中国人口的疾病谱发生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大中城市率先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病为主导死亡原因的转变。此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疾病发病、死亡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据2001年统计,死因顺位中,城市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

154.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新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性病、艾滋病等发病人数增长。1999年全国新发生性病患者近84万例,比1998年增加32%。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到2002年底,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十万人。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率达10%,有些地区高达20%以上。全国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有肺结核病人500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患者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在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精神问题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一类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负担总数的18%。此外,意外伤害,包括交通事故、中毒、自杀等,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占我国死亡总人数的5.87%,已经上升到死因第4位。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职业与环境危害等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新的卫生问题。

155.旧中国,少数民族医疗卫生状况十分落后,地方病、传染病流行蔓延,人口锐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巨大改善,健康水平大幅提高。2001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由1949年的361个增至15942家,病床由3310张增至371651张,卫生技术人员由3531名增至487700名。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只有3401.3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8.04%,上升为8.41%。

156.中国重视发展老年医疗保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中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从人口结构的变化看,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国家大力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制定了老年病防治研究规划纲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老年卫生保健服务。

157.关于卫生保健开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医疗卫生保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总费用由1990年的743亿元增至2000年的4764亿元,人均卫生费用由65元增至376.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4.0%上升到5.3%。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等预算卫生投入逐年增加。2000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709.52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14.9%。与1995年相比,政府预算支出增加了326.4亿元;与1991年相比,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增加了507.5亿元。但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率呈下降趋势。

158.政府预算支出中用于初级卫生保健(PHC)的费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支出和公费医疗支出。其中公共卫生支出主要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卫生院的正常经费补助、专项补助(农村改水、农村居民使用碘盐等资金投入);合作医疗补助以及防治防疫经费;妇幼保健经费等。但不包括政府给予城镇各级医院及企业内部医院用于居民预防保健的费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用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也逐年增长,PHC支出占政府卫生支出的比例稳定在44%左右。

159.关于婴儿死亡率。中国一直把保护儿童健康作为卫生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经过50多年不懈努力,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下降到2000年的32.2‰。1991年中国建立国家儿童死亡监测网,覆盖全国81个监测点,数据可分城乡。1991年,婴儿死亡率为50.2‰,2000年为32.2‰,已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0年的目标。

160.关于获得安全用水。中国政府赞同、支持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第35届大会发起《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活动》,争取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与卫生”的全球目标。从1982年开始,普遍开展了农村改水工作。国家采取中央、省、地、县、乡村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设自来水设施,帮助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饮用自来水问题。国家制定的第七、第八、第九三个“五年计划”,分别列入了农村改水的任务和指标。1981—2000年,中国农村改水总投资达59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资助占22.7%,集体经济支持占27.6%,受益个人投入占44.5%,贷款及捐赠占5.2%。2001年农村改水投资总金额为68.8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30.5%,集体投资占27%,个人投资占39.1%,其他投资占3.3%。到2001年底,全国9.46亿农村人口中改水受益人口达8.6亿,达到91.0%,其中,饮用自来水人口5.2亿,占农村总人口55.1%,饮用手压机井水人口2.1亿,占农村总人口22.4%。全国有673个县、县级市、市辖区(占23.7%),80%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了自来水。

161.关于获得足够的排泄物处理设施。从1993年开始,中国在全国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标准是,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不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996—2000年全国用于农村改厕总投资13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资助占13.61%,集体经济支持占16.12%,受益农民投入占68.73%,捐赠及贷款占1.54%。2000年底,全国2.39亿农户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4.84%。全国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31.22%。全国有197个县、县级市、市辖区(占6.9%),80%以上农户家中建成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2001年底,已有1.14亿户农户新建成不同形式的卫生厕所,获得了足够的排泄物处理设施,占农村总户数的46.09%。

162.计划免疫是公认的投入少、效益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是世界各国政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致行动。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20世纪80年代初期,典型调查资料表明,中国1周岁内儿童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白破联合制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四种疫苗的免疫覆盖率不到10%。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了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先后于1988、1990和1995年实现了以省、以县、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目前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每个孩子在1周岁内都要完成基础免疫。据2001年统计,在中国,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白百破)接种率达到98.2%;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7.72%;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达98.32%;卡介苗接种率达97.59%。

儿童免疫覆盖率的提高,有效控制了过去造成儿童死亡和残疾主要原因的麻疹、白喉、百日咳等疾病。1978—2000年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麻疹等四种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总发病率由实施计划免疫前的年均1336.35/10万,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年均11.7/10万,下降幅度均在99%左右。

163.关于预期寿命。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人中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50—60年代为57岁,80年代末增长到68.55岁,2000年达71.40岁。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从性别看,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与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相比,男性增长了2.79岁,女性增长了2.86岁。

从城乡结构看,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农村。从行政区域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生育率、死亡率低,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3岁。中部地区人口生育率、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平均寿命超过70岁。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生育率、婴儿死亡率较高,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为68岁左右。从少数民族人口看,人口增长幅度增大,身体素质提高,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164.199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77.5%的城市家庭距离最近的医疗机构在1公里以内,城市居民步行20分钟基本都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拥有的基本药物远远超过20种,能够解决居民的一般常见健康问题。可得到经过训练的人员治疗常见病和损伤并可在一小时步行的路程内定期向其提供20种基本药物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城市已基本达100%。2001年底,全国有乡镇卫生院48090所,设置医疗点的村数637084个,89.7%的行政村设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90595人,平均每村拥有1.82人。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提出的甲级卫生室的最低标准是:(1)有诊断、治疗、药房三室分开的专用房间;(2)至少有120种常用药品及必要设备;(3)至少有一名获得乡村医生证书的医生,有一名女乡村医生或女卫生员(接生员);(4)有一套管理制度,如门诊、发药、收费、消毒、防保等项制度。到2001年底,全国95%的农业县达到和基本达到要求,因此中国农村可得到经过训练的人员治疗常见病和损伤并可在一小时步行的路程内定期向其提供20种基本药物的人口比例约在90%以上。

165.据1996—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怀孕期间和分娩期间可得到经过训练的人员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比例在逐年上升。据1996—200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在逐渐下降,但城市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有较大差异。死亡时间约80%在产后。据200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占47.8%,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又以产后出血为主。

166.在中国,经过训练的照顾婴儿的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个体诊所、外资医院及诊所医护人员;经培训从事婴幼儿保健及家庭护理的看护人员。

167.在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卫生工作相对比较薄弱。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包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这些地区卫生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资金投入等尚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在贫困农村地区,一些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还较高,严重危害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如过去已有效控制的结核病出现回潮,现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病、血吸虫病等重点地方病分布很广,危害很大,大都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现症病人总数达5100万。由于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保证。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减缓或停滞,城乡居民健康差距进一步加大。

168.中国政府要求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全面完成2001—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意识,促进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69.2002年,中国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通过初中毕业后学习5年或高中毕业后学习3年的高等专科教育等方式,定向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卫生人才。到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力争用5年时间,将县、乡两级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卫生机构在职技术人员轮训一遍。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从2003年到2010年,中央及省、市(地)、县(市)级人民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

170.2001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西部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出继续增加对西部的卫生投入,继续加大中央现有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全国卫生系统,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持等方式开展对西部地区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和重点领域的卫生监督执法。从2003年开始,政府有关部门动员组织东、中部地区500家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农村卫生机构,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辖区内的市(地)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本地区农村卫生机构。组织医疗队,建立了巡回医疗制度,配备车辆和设备,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开展巡回医疗活动。2001年,中央补助地方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项目资金0.8亿元;全国贫困县县医院建设项目116个,中央投资1.2亿元;中央投资6.7亿元进行中西部血站建设。2002年中央下达专项投资3亿元,继续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医及专科医院建设。2002年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8亿元,进行西部地区省、地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等。

171.中国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鼠疫、霍乱、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开展血吸虫病、碘缺乏病控制工作。加大对西部地区大骨节病、地方性氟(砷)中毒的防治。仅2001年,中央政府拨款8.5亿元,解决中西部10省(区)地氟(砷)中重病区300余万人饮水问题。确定“十五”期间提供1.8亿元用于西部12省份和中部6省国家级贫困县购买乙肝疫苗和疫苗注射器材,使这些地区每年600多万新生儿能享受到乙肝疫苗免疫服务。2001—2002年每年提供2000万元资金为中、西部省份购置冷链设备,以改善上述地区计划免疫设备陈旧状况。

172.争取国际多边、双边和港澳台的无偿援助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的赠款和优惠贷款,建立新项目。2001年,在国际合作项目中逐步向西部倾斜。

通过多边、双边、民间和港澳台合作项目,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消除碘缺乏病、疾病监测、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资助总金额近1亿美元。同时还为西部建设培训人才。

173.中国制定了《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婚前保健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开展以婚前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和医学检查为内容的婚前保健服务,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到2000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平均为64.55%。但农村婚前保健覆盖率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开展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中国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减少了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降低了孕产妇及胎婴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但是目前中国贫困地区的孕产期保健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保护弱势群体,关注贫困地区的母亲和儿童健康,一直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重点。

174.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有限,资金和项日不可能覆盖全部贫困地区。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妇女健康仍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为:孕产妇死亡率高,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53/10万,边远地区为114.9/10万,局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甚至高达400/10万以上。在农村,90%以上孕产妇死亡发生在落后的地区,在家中分娩死亡的占40.5%。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贫困地区人群落后的经济条件阻碍了孕产妇住院分娩,一些愚昧落后的习俗和淡薄的健康意识也使得孕产妇的安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第二,农村卫技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层次低,技术落后,服务能力差。根据1998年卫生部的调查,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只占1.4%,中专学历占53%,有36.4%的人员是普通高中及以下的水平。大多数卫技人员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不具备单独处理孕产妇急症的能力,成为孕产妇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第三,贫困地区卫生服务设施落后,在很多地区转诊、急救工作无法开展。很多地方乡镇卫生院产科设施简陋,处理急症能力差,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此,中国政府一方面结合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十五规划”和西部开发战略,积极制定关于改善贫困地区妇女健康状况的政策和战略规划;另一方面,继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等国际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尽快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妇女卫生工作。

175.为降低死产率和婴儿死亡率、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摸清中国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将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1/3的战略目标,卫生部在全国按分层抽样方法,进行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1991年全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0.19‰和61.03‰,2000年为32.2‰及39.7‰,表明我国已实现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3的目标。

176.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口服补液盐(ORS)及儿童腹泻及口服补液疗法(ORT),以降低儿童腹泻因脱水造成的死亡。1994年在全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5岁以下儿童51690人,腹泻儿童ORT使用率84.47%,其中城市80.87%,农村85.30%,全国城乡ORT使用率均在80%以上,实现了ORT使用率达80%以上的目标。几年来,中国儿童腹泻死亡率有明显下降。监测资料表明:1991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为443.1/10万,1995年为275.2/10万,2000年降至192.8/10万,2000年比1991年下降56.5%,已完成儿童腹泻死亡率下降50%的2000年目标。

177.监测资料表明,1991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为1512.7/10万,1995年为1062.4/10万,2000年为773.6/10万,2000年比1991年儿童肺炎死亡率下降48.8%,儿童肺炎死亡率已实现2000年降低1/3的目标。

178.1999年,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项目在中国实施,项目试点阶段选择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项目省(区),2001年推广到甘肃、内蒙、安徽等12个省(区)。项目实施以来,中国政府组织专家根据国情改编IMCI教材、挂图和练习册。举办了三期示范培训班和师资培训班,有178人接受了培训。项目地区的卫生工作人员掌握了简单、实用的儿童疾病评估、分类和治疗方法;规范了村医生用药、减少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为乡村卫生院配备了基本的设备;加强了危重患儿的转诊管理。

179.1991年,卫生部召开“中国促进母乳喂养研讨会”,制定了《中国促进母乳喂养率规划》,自1992年后,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婴行动,经中国及国际母乳喂养专家按全球标准严格评估,1995年底,中国创建2957所爱婴医院。突破中国向国际社会所作的1995年创建1000所爱婴医院的承诺。截至1999年底,中国共创建爱婴医院7329所。爱婴行动推动了全国母乳喂养。1998年全国调查表明,4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全国为67%,城市为54%,农村为72%。

180.2000年开始,中央政府安排4.2亿元专项资金,为中西部地区的所有县和东部地区的部分贫困县配备了2400辆服务车,车上装备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设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水平。2000—2001年间,中国政府在西部12个省、378个贫困县组织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总投资2亿元。针对贫困地区的母亲和儿童,开展了孕产妇贫困救助、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对基层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健康教育以及专家指导检查等工作。项目总目标: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到2001年底,12个项目省378个贫困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8.79%。以省为单位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一半的省有7个,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甘肃省,下降了72.64%;西藏从715.8/10万下降到324.7/10万,藏族农牧民孕产妇的保健水平在短期内有了较大提高。二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12个项目省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都降到了1‰以下,达到了项目目标。经过2年努力,项目总目标和支持性目标大多数已实现,带动了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下降。

181.为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业卫生,1990年,中国建立了疾病监测系统(DSP)。

截至2002年底,在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每个城市根据规模设有2~7个监测点位,其中空气自动监测系统146个,自动监测子站在380个以上。全国31个省共设145个疾病监测点,覆盖人群达1000万。有28个城市同时设有空气质量监测点和疾病监测点,从而构成了空气环境与人群疾病监测网。

182.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立了饮用水卫生监测点。在农村,实施了提高农村安全饮用水计划。1998年在19个省农村进行的饮用水水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饮用水水质已明显提高。70.6%的人口使用地下水,56.5%使用集中式供水。调查人群中有32.3%人口的饮用水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而1985年则只有10%。从2000年底开始,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每月对其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推广到了部分地级城市。此外,还开展环境污染所致人群健康危害程度的研究工作,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进行了深入研究。

183.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人口大国,全国现有劳动力人口7亿左右。截至2000年底,全国有工业企业总数790多万个,乡镇企业总数2000多万个,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万多个。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卫生工作的需要,中国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网络,有近3万人从事职业卫生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组织进行了大量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1981年前后,通过普查,掌握了铅、苯、汞、有机磷农药和三硝基甲苯等职业中毒的发病和分布情况。1983年对接触8种致癌物质的10余万职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986年至1990年开展了全国尘肺病流行病回顾调查,建立了系统的尘肺病档案。1996年对7省市1421家三资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状况调查。通过大规模普查,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各大工业系统如冶金、煤炭、石油石化、铁路、电力等,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如煤炭企业多年来积极推行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冲洗岩邦、净化通风口等综合防尘措施,使煤尘浓度下降了68%~89.5%。据2000年中国职业卫生统计信息网统计,全国对职业危害作业点检测显示,64.8%的国有企业基本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目前工厂的高温车间已基本消灭了重症中暑的发生。多数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或接近国家卫生标准。防治职业中毒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许多工厂采取了以无毒代有毒、改革工艺、加强密闭和通风等综合性措施,基本杜绝了跑、冒、滴、漏的发生,常见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2000年全国对370292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对已查出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

184.为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其他疾病,中国政府制定一系列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法律规范。如《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十五”计划》、《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意见》、《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

185.中国政府提出“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防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作为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各种专业预防保健机构和队伍,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确定了“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基本工作方针。实行计划免疫、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等。建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国债资金8亿元用于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国家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于2002年1月正式启动,基本实现县、地(市)、省、中央的四级疾病信息报告传输与管理,疫情报告信息化管理已初步形成。救灾防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已完成设计,2003年开始在全国运行。

186.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利用国债项目加强全国血站建设,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基本建立了艾滋病患者关怀策略框架,制定了艾滋病治疗方案,开展以治疗和关怀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优先解决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及艾滋病预防控制经费的保障。

187.落实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政府积极组织落实省级财政负担乙肝疫苗经费。为帮助西部12省份和中部6省国家级贫困县加快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中国与国际免疫与疫苗联盟签署了合作项目,双方共同出资为上述地区采购乙肝疫苗和自毁型注射器,2001—2005年,中央财政将每年负担3600万元经费。

188.继续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坚持实施强化免疫策略。加紧制定《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办法》和《预防接种工作条例》。加强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十五”计划》。在贫困地区开展“消除铁缺乏行动”。在一些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居民补助面粉和铁等微量营养素强化工作。

189.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强大型建设项目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技术规范(试行)》、《青藏铁路建设鼠疫防治技术工作方案》等,加强对大型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对一些地区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及时给予业务指导和经费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并对各地救灾防病工作和受灾地区的疫情监测与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19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方面的政策和规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快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2001年10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并已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结合此前已经发布的一系列国务院法规,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以及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多个规章和《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而基本建立了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实施规范等构成的职业卫生工作法律体系框架,为实现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19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设不断加强。在过去多年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组织对职业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和整理,重新发布了157个共500余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包括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诊断标准、放射防护标准和放射病诊断标准等,形成了既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又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192.政府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中毒控制信息体系,涵盖职业病防治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中毒控制、应急救援、化学品毒性、技术咨询、培训教育、资质认证等重点环节,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信息水平。成立国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93.中国政府重视职业卫生工作。针对主要职业危害问题,加强尘毒治理,改善劳动条件。国家各大工业系统如冶金、煤炭、石油石化、铁路、电力等行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有效的内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有害作业安全卫生操作规范、作业场所监测制度、职工健康监护制度等等。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特别针对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带来的新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首先加强了法制建设,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2000年在全国开展了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矿企业职业卫生健康促进活动,普及职业卫生知识。中国政府还通过制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逐步限制、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材料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模式。

194.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已从1990年的5.58%上升到2000年的6.96%,标志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年型。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慢性病患者增多,病程长,医药费用不断增加,对医疗保健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障老年人服务医疗的措施,确保年长者的健康权益。

195.中国政府制定了《老年病防治研究“十五”规划纲要》。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将老年人作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发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卫生保健服务;制定相应的老年社会服务规范,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保障老年社区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的开展。逐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和保健需求。

196.推动大中型医院积极开展老年医疗领域,增加老年医疗服务项目和方便老年人服务的措施。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发展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日间观察、临终关怀,逐步建立老年人家庭医疗与急救呼叫信息服务网络等。加强基层老年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技能培训。加强对老年病防治的研究,指导老年人科学健康的文明生活。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针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增长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病,开展社区综合防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服务。

197.社区卫生服务可以给予社会弱势群体特有的人文和健康关怀,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帮助居民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维护和增进居民健康,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印发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据2002年底统计,中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城市已经覆盖全国358个城市,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700多个,在社区还有大量的老年护理院(站)、诊所等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专项卫生服务。

198.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文件、1999年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到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到2005年,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框架体系;到201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1年制定的《关于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建成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力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2002年8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同时要求政府在财政补助、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社区卫生服务优惠政策措施。

199.中国政府规划,到2005年至少有80%地级以上的城市基本建成以非营利性机构为主导,以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少有35%的县级城市形成适合本地实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70%的居民从住所步行15分钟内,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机构,能够通过电话取得联系。到2005年初步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平均每1万城市居民至少有1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有条件的城市努力达到2名以上;至少有50%在社区工作的护士经过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城市居民到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与2000年相比有明显增加,在大中型城市一般达到50%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计划免疫接种率、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率、妇女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老年保健管理率等与2000年相比,有明显提高;居民平均综合医药费用支出增长速度与2000年相比基本持平或有所降低。

200.2001年10月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试行)》明确了现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卫生论断、精神卫生、社区医疗、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社区康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老年保健、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报等工作。

201.关于加强健康问题教育。1997年中国政府下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1999年制定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和2000年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确定了包括健康教育的公共卫生事业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的补助政策。

202.2001年11月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规定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2001年中国政府《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普及医药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02年下发《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将该“行动”纳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指标。

20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展全国范围的城乡社区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在农村重点实施“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向农民传播基本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建设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生态环境。2002年,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确定工作主题为安全与健康,以母婴安全、安全注射、安全性行为、安全食品等为核心信息进行传播。通过加强《规划》的落实,尤其要保障贫困地区农民获得学习和掌握自我保健的机会。目前,已提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读本》和《九亿农民健康教育广播稿》近20万册;制作和免费下发了140个卫生节目的录像带和30个卫生节目的录音带,总计11万多盘(盒),以及宣传画、小册子等系列传播材料。各地也因地制宜编印了宣传画、传单、小折页等,并利用宣传板、展览、咨询服务、讲座、知识竞赛和诊治疾病等多种方式传播健康信息。全国有2000多个县市的电视台和电台,播放了相关节目,部分省、区将其译成少数民族或本地方言进行播放,有702家县级电视台开展《卫生天地》健康教育联播,覆盖人口达6亿以上。

204.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健康促进合作项目从1990年开展以来,一直关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脆弱人群健康,着重传播生育、母乳喂养、儿童生长、预防接种、家庭卫生及腹泻、咳嗽、疟疾、艾滋病、碘缺乏病、中学生预防吸烟等基本生命知识。该项目已扩展到28个省区的488个县。项目阶段效果评估表明,项目县75%的目标人群掌握《生命知识》一书中75%的信息目标已经实现。

205.从1979年开始,中国陆续颁布有关控制吸烟的法规、条例和通知共24个。包括《烟草专卖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到2000年4月,全国已有14个省、直辖市和88个城市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通过制定法规和一系列宣传活动,为清除环境烟雾,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6.从1998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把卫生体系发展列为全球四大战略方向之一,即:减少死亡与残疾、降低危险因素、发展卫生体系,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政策中的卫生参与。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扩大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争取到一系列配合中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卫生改革的课题研究预算外项目。成功地把卫生改革内容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正规预算项目。

207.几年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了4000多万美元的正规预算项目,还申请到一批预算外的项目,总金额达2800万美元。中国获得5400万美元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项目,以及3800万美元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从1984年开始,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署10项贷款,用于支持中国综合性区域卫生发展、农村卫生及人力开发、基本卫生服务、疾病、传染病(艾滋病、性病、结核等)和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医学教育、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重点卫生工作。通过卫生贷款项目实施,提供了大量国内外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适宜人才。

208.中国政府开展一系列双边合作。如英国政府无偿援助的艾滋病控制项目、城市社区卫生项目;日本政府的扩大免疫项目、结核病防治项目;比利时的达米恩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日本世川奖学金第二个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中国、澳大利亚政府合作控制艾滋病亚洲区域项日等。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卫生往来,参与区域卫生合作。中国参与了湄公河流域五国卫生部有关“人口移动和艾滋病易感性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署,积极承办了“湄公河流域六国疾病监测合作项目部长级会议”,六国卫生部长签署了“关于湄公河流域疾病监测项目的谅解备忘录”。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会上,我国领导专门阐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医疗合作问题。中非卫生合作已成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措施。

209.中国还与国外非官方机构,包括与一些著名大学的医学院以及医学科学研究院所和非政府的国际专业组织开展了卫生科技合作与交流。瞄准世界生物医学发展的方向,开展基础医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合作领域已经扩大到医学的各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