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我注意到,最近连续有几个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研讨会在各地召开。隔靴搔痒式的理论探讨,无助于重振报告文学的雄风或提升报告文学的地位。报告文学的危险性来自它所追求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前一段时间,《红岩》杂志关于取消“红岩文学奖”中报告文学单项奖的消息,曾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

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我注意到,最近连续有几个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研讨会在各地召开。正如有人戏言“新闻无理论”,我个人认为,报告文学似乎也没有太深的理论可以探讨。报告文学写作,更多需要解决的还是实际操作层面的一些问题。隔靴搔痒式的理论探讨,无助于重振报告文学的雄风或提升报告文学的地位。刚才我听了很多作家、专家的发言,产生了一些断断续续的想法,可能也属于“隔靴搔痒”,我姑妄说之,大家也姑妄听之。我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述我的想法:

其一、“危险性”

报告文学的先驱基希有句名言:“报告文学是危险的文学样式”。我重复这句话,也没有什么新意。我是听了刚才一位传记理论研究者的发言产生了一点想法。她说,要提倡“为生人立传”,并打算就此写长篇论文。我觉得“为生人立传”,在当下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你只要到书店去看看,那里摆着一堆一堆的为活人写的传记,或活人自己写的自传。很多当代作家,有的出版了自传,有的出版了别人为之写的传记或评传。但为“生人”写传,如何确保写作者的独立性,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才是一道难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写作者在这方面遭遇“滑铁卢”的情况。比如有的作家写的反映某位官员政绩的报告文学,把该官员吹得天花乱坠。但后来该官员犯了严重错误乃至犯了罪。那么,这样的作品怎么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呢?前不久,一位年轻作家写了一本书,叫《焚书指南》,书中提出:假如遭遇极寒,你躲进图书馆,必须通过烧书来取暖,你先烧什么书呢?他认为第一批该烧的是那些成功学、励志学方面的书;其次,该烧的是那些忽悠人的缺少科学依据的保健类书;再其次,就是那些各路明星、名人写的自传、成功经历和感悟类书。因为其中充满自吹自擂的东西……这就是写“活人”传记的“危险性”,这样的“危险性”同样存在于报告文学的写作中。

报告文学的危险性来自它所追求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如何在凸现作品批判性的同时,在真实性上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让你的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才是写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需要解决的课题。

其二、“环境”

我所说的“环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文化生态环境;二是媒介环境。

前一段时间,《红岩》杂志关于取消“红岩文学奖”中报告文学单项奖的消息,曾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这个小小的奖项,其实不值得媒体如此关注。但媒体关注有其背后的原因,那就是报告文学缺少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何建明会长和我,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当下报告文学存在的批判性功能弱化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埋怨文化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我觉得并非如此简单,作为报告文学作家,首先自己要反思是否具有追求事实真相和鞭挞假恶丑的激情和勇气?你写的报告文学有多少是坚持了主体独立书写和评判的立场?环境是靠人一点点地去拓展和改造的。不要总是习惯于听别人说,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你自己要有挖掘和选择合适题材的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不要受某些商业利益的诱惑,去写为某些人歌功颂德的“文字垃圾”。要高度警惕受某个人或某个部门邀请去写报告文学,这里面必然有邀请单位和个人的利益诉求在里头,如果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不具备自己独立选择采访写作题材的能力,那我就奉劝你远离这一文体的写作。但是有的人,已经习惯了受邀而去写报告文学,他们自己则缺少写作追求的方向感。

关于“环境”的第二层意思是媒介环境。应该看到,当下报告文学的媒介环境与它刚刚诞生时比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只有少量的报刊纸质媒体,现在除了报刊大幅增多,再加上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使得人们每天都处在信息大爆炸的裹挟之中。报告文学所具有的“三性”(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中的新闻性功能,实际上已经被各种新媒体所取代。报告文学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在传递信息的速度方面要远远滞后于各类新闻媒介,因此,我认为报告文学在挖掘材料的深度、穿透材料的思想力度、表现描写对象的文学美感度上不能超越资讯的层面,是调动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从对报告文学的定性来说,我也建议从事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人员,把原来的“新闻性”改为“当代性”。这样,报告文学既与史传文学有所区别,不失去报告文学原有的近距离反映现实的特征,同时又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拓宽报告文学表现的疆界。比如《中国在梁庄》,没有什么新闻性,但它是反映当下农村现状的,也应该看作是报告文学。

其三、“队伍”

前不久,我参加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换届会,发现学会的会员中年轻的会员极少。目前还在写报告文学的作家,大多已经年过半百,最年轻的也已经40多岁。当下的年轻的写作者,大多对悬疑、职场、言情、穿越等类型小说感兴趣,因为这些文体有大量的阅读者,能比较快地获得市场的回报,写作者关起门来,有一台电脑,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写作,除了时间,几乎是零成本。而报告文学是要跑出去,花大力气去采访搜集材料的,除了时间、精力,还需要差旅费用等采访成本的投入。过去,报告文学作家中,很多是从报纸从业人员中的文学爱好者中转换而来的。但我们看看今天新闻媒介中的记者们,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被沉重的发稿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发稿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他们哪有精力来从容采访获取素材和写作报告文学。即使写一部报告文学,费时费力,获得的那点低得可怜的稿酬和版税收入,怎么去养家糊口?报告文学写作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要重振报告文学雄风,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实在在地为培养和造就年轻的报告文学作者队伍,采取一些措施。诸如设立现场采访援助的基金会,资助那些进行社会问题调查的报告文学写作者,让他们从生存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以从容的心态完成某个题材的写作。

(本文根据作者在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后刊发于2012年12月《解放日报》副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