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写作中的材料

写作中的材料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文学作品一般将收集来的原始材料,称为素材;把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称为题材。写作时,不可遏止的情感以及他在作品中描绘的一个个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形象无不缘起于那些“事情”。

一、选材概述

(一)选材的含义

材料,是指写作主体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其内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据诸方面。材料是一个总称,它的具体含义在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是有区别的。一般文章的材料,是指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和道理。至于从文献书籍中收集来的未经加工整理的事实和道理,通称为资料。而文学作品(包括某些记叙类文章)一般将收集来的原始材料,称为素材;把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称为题材。

所谓选材,指的是写作主体按照一定的写作目的,对所占有的材料,在鉴别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过程,是使“自在之物”变成符合自己需要的“为我之物”的过程。

(二)材料的作用

材料是引发感受、形成观点、表现主题的根据与基础。没有材料,写作活动就无法产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犹如“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国古代一些文论家在论述文章的构成要素时以人作比,把主题比作人的灵魂,把结构比作人的骨骼,把语言比作人的细胞,而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可见,材料在文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说,材料在写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触发写作激情

一般说来,文章、作品的写作都起因于为一定的需要所激发起来的写作动机。写作动机是引导和制约整个写作过程的推动力。而写作动机的产生常常来源于材料的催动。《礼记·乐记》中曾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苏轼在《南行前集序》中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着,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生活中存在着广泛的触发现象:妩媚春光,万象一新,往往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徜徉春日原野,嫩草青青,秧苗浓绿,野花如星,使人油然产生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对生活充满希望之情。而连绵秋雨,天低云暗,却往往令人渐生惆怅之意。秋风骤起,落叶萧萧,草木凋零,多少人因而感叹年华易逝。人是多情善感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同寻常的遭遇、命运,都可以触动人的思绪。“心有灵犀一点通”。尤其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旦和人脑海中长期琢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发生共鸣的时候,情景其中,意溢脑海,则可以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豁然开朗的境地。[1]

例如,1841年1月9日夜晚,身为法兰西院士的文学家雨果在街上看到一个衣服单薄、双肩裸露的妓女冒着刺骨的寒风和飞舞的雪片,瑟瑟发抖地等着接客。这时,一个恶少走来,抓起一把雪扔在那可怜姑娘的裸肩上。那妓女愤怒地和他厮打在一起。闻讯赶来的两个巡警不由分说,蛮横地把这个可怜的妓女架进了警察所。雨果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冒着大雪跟了进去。由于他的仗义执言,警察才放了那姑娘。这一事件激发了雨果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后来,这姑娘便成了《悲惨世界》中受尽苦难的典型人物——珂赛特的母亲芳汀。

2.形成思想观念

写作动机的产生来自材料所显示的某种意义与写作主体某种需要的吻合。而写作主体要表达、表现的一切观点、观念、思想、意向等,同样形成于对材料的提炼和概括。在写作中没有充分详尽的材料,就难以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思想、观念和意向。[2]

列宁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事迹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这句话告诉我们,《资本论》的观点、观念、思想等来自于大量材料所蕴含的客观实在意义的科学概括。毛泽东于1927年初到湖南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丰富的材料,才从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分析中,得出了农民运动“好得很”而不是“糟得很”的结论,写出了著名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美国记者斯诺于1936年6月到10月深入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细致的采访和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才形成了“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观点,写出了轰动世界的《西行漫记》。所以说,丰富的材料是形成思想、观点等的基础。

1983年2月3日《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吃富”者,止步!》,反映的是那时农村中刮起的“吃富”之风给冒尖户带来的烦恼、忧虑和即将导致的后果。这篇评论的写作动机源于大量的现实生活材料,其选题便是从这些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据说湖北省襄阳县黄集区有一个养鸡专业户,自出名后,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人名曰参观取经,实为“吃富”揩油。一年多时间,这位专业户接待客人1000多人次,花去招待费600多元,粮食500多斤,公开伸手要钱者不乏其人。长此下去,如何得了,好心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请党支部在村口钉了块牌子,上书:“吃客止步。”《襄樊日报》记者陈心安得知这些情况后,由“吃客止步”四字又联想到一个养兔专业户述说苦衷的顺口溜:客人隔顿不隔天,烧茶煮饭不断烟。茶壶酒壶长流水,面笑心愁口难言。这时,一股创作激情油然而生,“让吃富者止步”的主题由此形成。

3.表现情感形象

写作主体的激情和印记在脑中的景象来自材料的刺激,反过来,文章、作品中的材料又是表现情感、形象的物质形态。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开篇就动情地说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写作时,不可遏止的情感以及他在作品中描绘的一个个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形象无不缘起于那些“事情”。没有那些“事情”,作者便没有那样的情感,也不可能描绘出那些感人的形象。

文学作品和一些记叙类的文章要求形象鲜明,这就要有形象化的材料。朱自清在散文《春》中为了表现春天的形象,他写了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写了争相开放的花朵,写了嗡嗡嬉闹的蜜蜂,写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写了呼朋引类的小鸟,写了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写了沾衣欲湿的杏花雨,还写了披蓑戴笠的农夫,写了嬉戏放风筝的儿童。作者正是摄取了这许多阳春三月特有的景象,才把春天描绘得色彩鲜明、生气盎然。

艺术形象应当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美感。风、花、雪、月、梅、兰、竹、菊,为什么会成为画家、作家吟咏的爱物,就在于它们客观上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并且具有天然的美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以生活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艺术形象本质的内涵的丰富性和美质。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形象的客体往往仅是写作主体情感被触发的一个媒介,而其全部内容是以写作主体原始生活积累的厚薄作为底蕴的。一朵异常的百合花,并不引人注目,就其本身来说,也无甚微言大义,但写作主体以此触发开去,延及一个壮阔的历史背景和一个人物的性格、命运的时候,这百合花便非同寻常了。我们读茹志鹃同志的成名作《百合花》,便会有这种清晰的感觉。因此,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思想容量和美感,并不完全局限于其原始生活形象的本身,而是以写作主体所遇的社会内容和感情为底蕴的。

(三)选材的程序

选材工作一般分为四步:占有材料、鉴别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占有材料是指收集、储存材料,它是全部写作活动的起点,占有材料要求“多”。占有材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写作主体直接从事实那里获得的材料,主要靠观察、实验、体验等途径获得;二是写作主体间接从事实那里获得的材料,主要靠调查、采访、检索文献、阅读书刊、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网络阅读与查询等途径获得。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把搜集材料当作一项单纯的技术性的工作,常常埋怨自己缺乏材料,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能搜集到一鸣惊人的材料上,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只要置身在社会生活之中,搜集可以写成几篇文章的材料并不难,难的是不容易发现自己所接触的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对材料缺乏独特的感受和深刻、透彻的理解。

鉴别材料是指比较材料的优劣,分析材料的性质,辨别材料的真伪,掂量材料的轻重,估计材料的意义,鉴别材料要“精”。占有材料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正确的鉴别有助于认识材料的本质,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具体程序分为总体分析、个体研究、加工提炼三项。在整个鉴别材料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认真地核实甄别材料的真实性,其方法有:溯本求源、细心考据、寻求物证等。

选择材料是指对经过鉴别后的材料进行取舍,又称“选材”,选材要求“严”。使用材料是材料工作的最后一步,即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梳理、组织和运用,将其合理地安排在文章之中,使用材料要“活”。这两项工作下面将作重点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