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过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通过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及时向全党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新观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和五个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巨大政治经济压力,面对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发展问题尤为紧迫。邓小平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30年来,我们党在发展观上实现了三个跨越

(一)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

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社会活动主体,但只有在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基本生存条件之后,才会追求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等更丰富、更高层次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大声疾呼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状需要的。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以富裕带贫困,才能从局部到全面地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在提出搞活经济的同时,还强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江泽民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上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初,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开始显现。胡锦涛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敏锐地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实现社会和谐。如果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终经济发展也会难以为继。”从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及时向全党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新观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和五个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二)从“部分先富”到协调发展

“部分先富”是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同,科技教育水平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实现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他同时严厉告诫人们“要防止两极分化”。

事实证明,“部分先富”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方针。协调发展、成果共享,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鲜明体现。

(三)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

自从世界上产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同其他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十月革命后,列宁根据新的革命论和革命不能输出论,预见到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存共处的不可避免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但由于战争阴影时隐时现,这种共处不可能是持久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由于“冷战”的影响,这种共处只能是冷战共处。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指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是必然的和长期的,这一论断为制定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基本原则。

20世纪末,江泽民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分析,认为其“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这也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也不行”,进而提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一论述为我们跳出“腐朽论”、“垂死论”的窠臼,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高度来对待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问题。从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出发,敏锐洞察到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强调我们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以合作者、建设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之中,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努力,维护和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既向世界宣示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为我国赢得了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同时表明我们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理论成果;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党对四大基本问题和四大规律的认识将日益深化和成熟,将以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12‐19.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央文献研究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3]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基金课题:本文为刘昀献(刘献)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项目批号为07BK503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本篇载于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枠2009年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