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过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通过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伊始,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体制已陷入山穷水复的境地。这就需要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30年来,我们通过三个重大转变,实现了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新时期伊始,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体制已陷入山穷水复的境地。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破除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这就需要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30年来,我们通过三个重大转变,实现了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

(一)从社会主义特征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进行的。邓小平多次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基于特征的描述,如消灭剥削、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特征论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容易判别,但其并不完全科学。一是事物的特征有的是表面的,并不反映其本质;二是这种特征的描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缺乏实践的条件下,基于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揭示出来的。基于此,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也首先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进而通过理论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响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此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论断,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手段和根本目的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它把生产力问题置于最高的位置,把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突出的核心,提供了对社会主义完整深刻的认识,确立了评判姓“社”姓“资”的根本标准。其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特征”飞跃到“本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作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新成果,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重大的理论问题,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由传统理论形态向当代理论形态飞跃的重要标志。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实行的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断的前提——发达国家革命的共同胜利,都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列宁和毛泽东虽然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但都没有得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出发,以无畏的创新精神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市场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提出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些富有理论创造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为我国的经济改革确立了目标模式。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突破了市场经济必定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必然排斥市场经济的固有观念,改写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开拓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视野。

(三)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报告说,要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要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他根据我国国情,认为发展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也不能太短。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部曲”,即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他还提出20世纪末的具体经济指标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并把20世纪末的我国社会定名为“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雄心壮志”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投身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5000多亿元,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在我国社会总体实现小康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由“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到2020年,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国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勾画了新的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