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什么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被釜底抽薪,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的,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是别的思想。

一、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世界观,也提供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矛盾、创造价值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丝毫不能动摇。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被釜底抽薪,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全局。

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的,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价值主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导向。

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在此过程中,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断滋长,特别是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同时,面对新的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存在着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的问题,甚至导致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乘虚而入。我们还面临着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艰巨任务。所有这些,都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新的挑战。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和谐文化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是别的思想。以别的思想为指导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似是而非,南辕北辙。有些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然要以人为本,那么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可以作为指导思想。这种观点需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辩证分析。应当肯定文化遗产内蕴的合理成分。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道主义反对以神权压制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后来发展到鼓吹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对摧毁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即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种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仍有进步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这种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在实践上也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友善,有益于社会进步。但是,这种人道主义有两个根本缺点。

第一,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是科学的历史观,而是抽象的人性论。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缺陷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来谈论普遍人性,把人性描绘成与生俱来而且一成不变的东西,不是用历史来解释人性,而是用人性来解释历史,把历史的发展解释成人性的异化和复归。这种所谓普遍人性实际上又是以资产者的现实要求为“模本”描绘出来的。说到底,所谓人权,就是资产阶级的权利;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和贸易自由,也就是资产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和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就是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包括资产者购买无产者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原则;博爱,就是要求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互爱合作。在这种人道主义看来,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普遍性形式掩盖着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某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也有激烈的批评,甚至很像是颠覆性的批评,但实际上还是以维护和改善资本主义为前提的批评,并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和现实,也不能提供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第二,正因为这种人道主义以不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为前提,不提供消除阶级利益对立的途径,反而以普遍性的形式掩盖了阶级对立的实际,它也就无法在实际上彻底实行。至于现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一方面鼓吹自由、民主、人权,另一方面又为了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更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虚伪性的露骨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也主张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基础不同,它不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是无产阶级在初期对未来社会的本能渴望的反映。但是这种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抽象人性论,只不过它认为合乎人性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已。它也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问题,指明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都不同。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思想遗产。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大力宣扬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基本思想。许多古代先进思想家关心人民疾苦,谴责剥削压迫,揭露贫富悬殊,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不朽篇章,他们的仁爱之心是真诚的。这种民本思想对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作为伦理原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其中无疑包含着我们今天仍然必须继承、借鉴以至弘扬的积极内容。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所依据的哲学理论也是以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形式的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从批判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开始的。以往的一切张扬人、推崇人的理论,其共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脱离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理解人。在这些理论中被渲染的“圣人”、“超人”,只是从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也就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只是思想家虚构的幻象,而不是现实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了打开这个“黑箱”的钥匙,第一次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最终原因,人的本质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探求,人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实际存在的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这一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石破天惊的发现,它扫荡了笼罩在思想史上的千年迷雾。此后,社会历史不再是无规律可循的神秘王国,而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人的解放也不再是悲天悯人的善良愿望,而是可以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去逐步实现的目标。这是思想史上最具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成果。在今天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研究人的问题,都不应该离开这个最根本的观点和方法。离开了这个观点和方法,就有些类似在有了电灯之后还秉烛夜游了。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我们说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现阶段的具体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也就是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解决的关于人的问题也不是抽象的问题,而是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的一个一个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人为本就会流于空洞的口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无从实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培养教育青年一代,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主旋律前提下的思想多样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广泛性。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必须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赋予人们价值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理想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信仰。理想决定行动,共同理想决定共同行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现实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建设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我们当前的共同理想。只有形成这样的共同理想,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才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和谐方能团结,而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有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乃至人自身的心灵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也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然催生出与之相匹配的和谐文化。正是在这个根本意义上,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最大限度地在思想上形成社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和支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5]这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和谐文化,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6]

三、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来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品格。和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各族人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文化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和谐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和谐文化同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既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自创精神,大力建设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不断把创新事业推向前进。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无视世界发展潮流,必然会落伍。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必须发展爱国文化和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爱国和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主流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荣辱观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成败。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同时又蕴含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

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十分重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第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既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也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第二,“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第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直接传承,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内容上看,它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它既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作出了高度概括。二是肯定与否定的有机统一。“八荣”是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精辟概括,从正面强调了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耻”则从否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进一步阐释,明确提出要反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言行,对当前社会的不良品德和歪风邪气进行了有力鞭挞。三是现代社会优秀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统一。它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要求,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民族性的特征。四是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7]作为和谐文化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足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进而转变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由此,必然引申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是获得了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是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是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的人,是有着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时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培育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它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实践中自觉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求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要求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奉献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指出,它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伦理学角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应当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知荣辱、讲正气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服务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团结互助,引导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强调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要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艰苦奋斗,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党风正促干群和、社会稳,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社会环境的建立,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制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来保障,而且需要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来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牢记做人做事的标准,克己自律,追求崇高,关爱他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从而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创造力,而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创造力又直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培育一种风清气正、崇荣弃耻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创造力,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赢得光明的未来。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呢?中央在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段话,从理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作出了概括,全体党员都要身体力行。在开展对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胡锦涛总书记高度概括新时期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的六条基本要求:“(一)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8]

必须贯彻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人们的一切价值观念都只有通过自觉不自觉的行为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价值规范的底线。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贯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具体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需要以社会和谐为宗旨,重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9]建设和谐文化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坚实基础。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培育和谐精神,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习惯。和谐文化只有获得社会主义道德的支持,才能有效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履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道德准则;才能在处理诸多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最终取决于人的内心。和谐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我完善,强调道德良心和道德人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摆在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和价值规范。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必须突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总是对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起着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新时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与以往时代鲜明不同的时代精神,而改革、创新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改革强调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创新强调开拓创造,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发明深化改革。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最鲜明、最突出的时代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逐渐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任何人的言行都自觉不自觉地受某种价值观的引导。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不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利益关系不同,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是,任何社会都必定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共同的导向,否则社会不能存在和发展。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就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各行其是,步调零乱,互相掣肘,甚至离心离德,构建和谐社会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但这种价值体系不能自发地形成,需要精心建设。以什么思想和理论来建设,就成为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和谐”概念的哲学含义。和谐不是无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特殊状态。这个概念的内涵不能泛化。首先,不能把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的状态都说成和谐。矛盾双方只要还没有破裂,就共处在统一体中,即使是斗争非常激烈的对抗性矛盾也可以处在这种状态。这当然不能叫做和谐。其次,矛盾双方斗争比较缓和,统一体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以叫做稳定,但还不能叫和谐。只有矛盾双方不仅相对稳定地处在统一体中,而且一方的发展对另一方的发展有利,即“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的状态,才是哲学意义上的和谐。在阶级社会里,只要阶级对立的根源没有消除,这种和谐现象就不可能是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本质属性,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太平盛世”也好,“福利社会”也好,都不能叫做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最高理想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那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刚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还远远不能达到这种水平。但社会主义社会与阶级对立的社会却有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有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在初级阶段尤其难免。正因为这样才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消除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就在于它能够逐步消除人际利益根本冲突的根源,形成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的客观基础。正是这一点使整个社会的和谐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和谐违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利益,是应当消除也可能消除的现象,而和谐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必须实现也可以实现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的,建设这种价值体系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共同理想,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中,舆论反映着国家的文化形象和社会的精神面貌。舆论引导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强引导。新闻媒体应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扶正祛邪,振奋精神,鼓舞人们奋发向上。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使我们的宣传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新兴的高科技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总的方针是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新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