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贯彻于教育事业中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在这批9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公民中,90后追求的是新潮,95后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亚青 王丽娜 周 燕

2013年,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面对委员们对中国教育发展问题的关切和一片赤诚之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真诚回应,动情处娓娓道出——我的中国教育梦:让学生幸福成长人人长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和研究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是中国教育梦的核心主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贯彻于教育事业中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袁贵仁指出:“所有的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对学校来说,谁是人民?就是我们的学生。为学生服务,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教育要育人为本,学校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学校要鼓励全体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有爱心、有信心、有恒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前提。自2013年起,大学的校园们开始迎来了1995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在这批9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公民中,90后追求的是新潮,95后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1995年后出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欣喜地看到他们这一代主流的同时,也要清醒地估计到他们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会遇到一系列“成长的烦恼”,特别是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复杂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高等教育的对象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简单地沿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要解决95后成长成才的诸多问题,就要从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入手,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机、生活方式、成长需要出发,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支持他们全面成才,做到尊重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二)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1.立德是基础和前提。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立德,树立德业。古语中多有著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河北农业大学也尤为重视大学生德育,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我与文明同路同行——“农大式排队乘车”、带着妈妈一起飞的何飞等,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2.树人是目标和归宿。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标”和“路线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才能是个人健康成长、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三)学生幸福成长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教育是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这既是目标,又是过程,按照袁贵仁部长的中国教育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有教无类——平等受教育。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学校可以搭建更多的平台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受各种教育(人品、修养、礼仪、特长、技能、创新、健康、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的机会,教师、教育工作者时刻做到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个性化教育通过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科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提供涵盖一个人一生的系统全面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推动终身学习。

3.终身学习——可持续教育。“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可以离开学校,但不能离开学习”是对终身学习的鲜活描述。终身学习(LifeongLearning)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适应社会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推动终身学习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由好学向学好的转化。好学指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使学生爱上学习,爱好学习,即乐学;学好指的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技能的程度很高,能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二是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学会指的是掌握了已学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会学指的是学到了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人人成才——幸福式教育

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通过教育途径实现人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需要,更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十大期盼中第一个期盼就是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教育是获得更稳定工作、更满意收入的基础,是一个人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获得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前提。高校要让学生因享受良好的教育而拥有较高的成长幸福指数,形成具有较高幸福感、快乐感的学生群体、教师群体,通过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学生,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中国教育梦的实现路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这一工作作风应用于中国教育梦就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知行统一,以知导梦、以梦促行、以行筑梦。

(一)注重学生学情分析,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学生心里怎么想,他们对于心中期盼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对党员干部怎么评价,对于社会现状是什么样的感受,教育者要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进行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1.针对学生价值迷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5后”大学生主要通过沟通、理解、调适、合作与摩擦来不断地认识和选择,他们的空间大,选择多,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一部分大学生更注重内部世界的发现与价值;另一部分大学生对外部世界汹涌的资本逻辑存在迷惘而造成人生观的混乱;“95后”中存在着思想意识、政治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有时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或是分裂的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数据课堂”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2.针对学生喜爱网络载体、手机载体建设“大数据”课堂。2014年1 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而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近日,360手机助手针对90后用户们展开手《90后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半数90后用户不到15分钟就条件反射地查看一次手机。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弱化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地位。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创新平台,但同时也推动了部分大学生沉溺虚拟空间和网络游戏。

2013年被称为世界“大数据元年”,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它正在日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就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

翻转课堂:用“视频再造教育,创造了人性化学习方式”。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大数据预测可帮助教师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

MOOC课堂: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以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像是同级审查(peerreview)、小组合作等;还可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等,巩固和评价学习效果。

微课程:利用微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家、在宿舍、在课堂以外的场所自主学习。如果学有困惑,可以暂停、倒退、重放,方便个性化地达成学习目标。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方便教师提供指导。

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传播的信息量少,影响小,缺乏对其研究的鲜活数据,降低了点击率。可借用大数据丰富类型(数字、文本、图片、图表、动画、邮件、音频、视频等)重新包装,建设数据网站、网络课堂、微课堂、微信课堂,增强吸引力。

(二)展望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奉行知识经济的社会。教育家赫伯格·乔伊曾说: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可见,学习能力正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技能之一。而对于即将踏进社会门槛的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善能力体系,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就业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适应能力、处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实践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毕业后就业以及在社会中的未来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进而不断地探究学习的规律,达到驾驭学习、适应科技迅猛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信心,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明白学习要靠自己艰苦的努力,从而才能在受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逐步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实现幸福成长。

心中有梦,就会有方向、有精神、有力量。脚下有路,就会有行动、有进步、有收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同心共筑中国教育梦。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五四”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依靠学生,成为一切学生的依靠”,将会是当前和以后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源于中国教育伟大实践,也必然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社会实践中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