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凸现党报文化职能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凸现党报文化职能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人与社会相融,这离不开对个人的教育与塑造。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当对党报所起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党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意义十分重大。正面报道为主,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在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凸现党报文化职能

孙 夏

一、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新时期党的执政思维发生了深刻转变,这必将引发党报文化职能自身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确立道德评判体系,营造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二、党报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1]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换句话说,人应当融入社会,社会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人与社会相融,这离不开对个人的教育与塑造。西方社会学家把人融入社会的过程称为“社会化”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为“社会化”下了如下定义:“社会化是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到延续的手段”。[2]社会学者认为家庭、学校、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体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作用日益突出。

联系我国实际,从社会构成的角度看,党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主力军。党报是党工作的一部分,在整个社会中属于中介枢纽机构。一方面,党的决策、方针、执政路线要通过党报的宣传成为主流话语;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民群众又要通过党报习得一种社会规范,实现社会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当对党报所起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党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因为:党报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规律,彰显独自特色的政治品格和鲜明风格,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主阵地,也是全国众多新闻传媒中的主力军,更是我国报业结构的骨干和主体。党报与社会的联动关系促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报如何运用好自身的社会化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报应进一步发挥文化职能

我们的党报应重新审视自身——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化”作用,特别是“政治社会化”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化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和谐社会与先进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又进一步孕育和培养了先进文化。党报在传播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职能。具体说来有以下四点:

1.正面宣传为主,营造和谐局面

“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是我们党多年新闻传播活动的经验总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这是因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维护稳定局面的必要手段,能使我们的事业少受风雨、少走弯路,同时也符合我们国家“和为贵”的传统心理。这里没有否定负面报道的意思,也并非轻视批评监督式报道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笔者认为,“和谐社会”之“和”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平和”之“和”,我们应把新闻报道与社会效果联系起来,报道宣传要本着继往开来、重在建设的思路,而不是以发泄一时之气为目的。正面报道为主,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当然,正面报道为主不是安于现状、报喜不报忧,而是本着重在建设的目标,客观阐述事实,多从积极视角入手,理性分析,胸有大局。反腐败报道关键在于治病救人,以儆效尤;案件报道关键在于普及法律,讴歌正义;灾情报道重在弘扬救灾精神,防微杜渐,总结经验教训。党报坚持“正面”的视角,就是充分利用党报社会功能,尽最大努力把社会心态引入可调控的状态之内,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挥作用。

2.弘扬高尚思想,唱响和谐之音

和谐社会的文化应该是多样化的,但如同一篇华彩乐章,“主旋律”——先进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调,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社会文化唱什么调子,一方面是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要靠主流媒体加以引导。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党报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特别是对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弘扬。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许多新兴阶层,他们拥有着各自的利益和价值取向,自然在思想追求上各不相同。我们要建构和谐社会就必须使社会成员在思想追求上获得最大的共识。弘扬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迫切任务。党报必须肩负起凝聚社会思想、提炼民族精神的职责与功能。《人民日报》从2005年3月22日起在视点新闻版(第五版)推出新专栏“人生境界”,通过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真实的人生经历,展示真善美,展示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这些真实、真切、真挚的故事,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

3.关注困难群众,引导和谐共生

中国社会阶层变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困难群众,理解困难群众,尊重困难群众,特别是为困难群众发出声音,就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在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目前新闻界的几大“热词”中,就有“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以人为本”[3],这反映出新闻界在关注平民、关注弱势群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党报应在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把对他们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实,给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各得其所、平等互爱、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鼓励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4.推出精彩篇章,展现和谐之美

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社会文化极大丰富的社会,其中新闻业的争奇斗艳也应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党报应把自己视做社会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党报的繁荣证明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政治昌明、文化丰富。党报要有自身的文化追求和业务上的美学追求,要给人以美感,要在语言美和版面美上下功夫。党报所追求的语言美不仅要给人以理性启迪,还要满足人们情感上的慰藉和文学上的审美追求;党报所追求的版面美,要给读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要让读者在大气恢弘之中看出生动与活力,在雍容之中孕育亲和之美。

〔孙夏: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2级硕士生〕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2]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3]姜红:《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热点》,《新闻记者》200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