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论党报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论党报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党报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舆论要充分体现和宣传党的立场和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工作中的愿望和要求。

浅论党报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胡海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之不懈奋斗的社会理想,是我党在现阶段的一项中心工作。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及现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6个特征是对和谐社会的一个宏观定位,在这一大背景下,各条战线的工作者都在本领域本岗位探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领域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所办的机关报,党报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着特殊的地位。党报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承担着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神圣职责,要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就要加强舆论工作,要在引导社会舆论中促进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党报舆论要引导好社会舆论,就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将党报的舆论引导纳入科学传播的轨道,更好地发挥党报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历史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前提下,党报舆论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指的是在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检验新闻工作的第一标尺。作为党报,它所坚持的正确舆论导向就是党中央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正确的方向。

党报是与党和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宣传思想阵地,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报工作必须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党报能不能坚持正确的导向,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事关党报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导向错了,不但会干扰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巩固和完善,而且还会破坏社会的和谐。

本世纪的头20年,我们的国家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事关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心理、社会舆论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一个纷繁复杂的多样化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就显得越发重要。党报舆论要充分体现和宣传党的立场和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工作中的愿望和要求。要从政治高度对社会现象作出深刻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引导,把读者的热情调动起来,使党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方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组织力量,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受众参与,使党的声音作为主旋律广泛迅速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为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党报舆论不仅要为社会思想政治领域做导向,还要积极介入经济、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等众多贴近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领域来做导向。要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现实中开掘社会热点问题,从实践中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全方位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些非政治领域的导向工作如果做不好,也同样会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还会波及到政治领域,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党报的关注视角渗透到这些领域之后,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作为舆论导向者的意义,全方位地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党报舆论要通过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个基础。

2.党报舆论要积极引导分散化社会舆论走向和谐主旋律

社会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口头和文字传播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另一个是以印刷和电子传播为主的“媒体舆论场”。“民间舆论场”是舆论的初级形态,它往往是感性的、粗浅的、芜杂的,有时还会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媒体舆论场”属于舆论的高级形态,更强调媒介的协调和意见的整合作用,它通过反映、引导等手段,对民间舆论进行调节,使之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建和谐的作用。

有人曾经将我国当代民间舆论的特征概括为:“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舆论呈现一时的迷茫状态;由于公众心态的浮躁,舆论呈现情绪化;由于社会群体的重新组合,舆论呈现分散化。”[1]新时期,由于社会群体的分化的确导致了社会舆论的分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是其他一切社会层面的基础。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带来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形下,社会群体分散化的趋势加强了,各个群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有了新的群体利益,当然也就有了各自群体的舆论。民间舆论的分化易造成社会舆论的情绪化蔓延,局部的舆论振荡起伏,影响社会的和谐。

民间舆论的分散化及情绪化,虽然大都基于利益分配的原因,但发展经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事实上,经济发展过程本身也会伴随着一个产生不和谐的分散化社会舆论的过程。党报舆论积极、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及时为公众提供精神食粮,可以减弱舆论的情绪化,形成适度的激励力量,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前具体形势,围绕和配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具体地说,要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要做好选题,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党报舆论在引导上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就可能在受众心灵深处引起响应,得到好的传播效果。比如说,过去我们习惯于说“因为我们国家有9亿农民,所以如何如何”的话。现在这种说法显然由于舆论的分散化而显得不合适了。如今,中国已经有几亿农民进城成为进城务工人员,还有一些农民迁入小城镇定居了。在这种情况下,几种身份的“农民”就不能再一概而论了,因为他们已经出现了利益和舆论上的分化。党报在我们国家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引导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因此,在引导舆论时一定要注意受众群体的这些特殊情况。否则,非但不会把分散化的民间舆论统一到和谐主旋律上来,还会产生极端严重的后果。党报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去深入研究社会舆论多元化的问题,要多掌握并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去探寻里面科学的东西,同时还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这些东西讲出来,惟此,才能更好地结合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梳理意见,统一思想,共建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新闻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很大程度上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创造良好文化条件、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等方面,党报舆论是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十分积极的贡献的。本文对此做了一点肤浅探析,关于这方面的诸多内容还有待于学界和业界广大同仁去继续开掘探索。

〔胡海峰: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3级硕士生〕

【注释】

[1]陈力丹:《论针对我国当代舆论特征的媒介引导》,《新闻大学》199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