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社会必然包含和谐文化的内蕴、并建筑在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并且,孔子将易道的宇宙和谐论贯彻于社会生活,提出了“和为贵”的治世主张,倡导仁爱为核心的礼教。他使老子的宇宙和谐、孔子的社会和谐进一步演化为人际关系和谐。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_文化遗产保护诠说

17.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img18

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根本存在。和谐社会必然包含和谐文化的内蕴、并建筑在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广义性的文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性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和谐表示令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协调、有序、安定,或形容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和顺、平稳、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质、高速发展,也有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社会主义文化在实现本身和谐的前提下为社会的整体和谐提供道德基础、价值观念、精神支柱、知识力量。

一、继承和谐文化传统

和谐是“和”与“谐”的并列式合成词,指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配合得适当”。[1]在中国古代,和谐是一个包括哲学思想、社会理想、道德知识等在内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可以归纳为和谐文化。

1.在哲学层次上,和谐文化所主张的是自然、社会、人生的完美存在及关系构建,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和一”,其最高原则是“和而不同”。有关资料表明,《易经·乾·象卦》中就已经存在“太和”的思想:“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亦即“太和”,表示事物由阴阳二气作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沉浮、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img19蕴相荡、胜负、屈伸之始”[2]。对此,老子的《道德经》有类似的阐释:“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和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也是一个调整各种关系、使之相适应的动态过程。而且,这种存在是矛盾双方的非对抗性存在,这种过程是事物内部各种因素从对抗到协同、从排斥到兼容的转化过程。

除了道家儒家也秉持相似的观点。并且,孔子将易道的宇宙和谐论贯彻于社会生活,提出了“和为贵”的治世主张,倡导仁爱为核心的礼教。根据“和则实生、同则永断”的理念而提出的“和而不同”原则,使孔子的“和谐万邦”成为可能。作为孔子的忠实信徒,孟子也继承发展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堪称以人为本和谐思想的代表者。他使老子的宇宙和谐、孔子的社会和谐进一步演化为人际关系和谐。

墨家与法家虽与道家、儒家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但他们的宇宙观与社会观中的和谐思想却与道家、儒家息息相通。如,墨子就坚持人与人之间要“兼爱”、处理国家关系须和平“非攻”,人类社会要“尚同”。作为法家学派的先师,荀子亦主张“和则一、一则力”,“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可见,他们所诠释的是团结、和合、统一之重要性,亦即和谐思想的基本精神。

总之,承认客观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事物关系的包容性、追求社会存在的和平性与统一性的和谐思想乃是一根贯穿于中华文明史的红线。它不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是这样,而且在秦汉以后超稳定地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也是这样。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及康有为主张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都是传统和谐思想的延续表证。

2.在社会理想层次上,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不懈追求。由于这种理想建筑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其复杂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空想,但它曾经给饱受灾难而无望无助的生灵以心灵的安慰,以及生活的方向、生存的希望,因此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积极的意义。

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五帝之际,正是“大同”时代。黄帝、颛顼、高辛、尧、舜,他们均禅让为帝,以德治天下。结果,帝喾之际,“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唐尧之时,“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3]《礼记·礼运》对“大同”社会的定性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样的社会里,“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比之“大同”社会,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所治者为“小康”社会。其特征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4]。比之“大同”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帝王无特权、社会成员完全平等、没有战争,“小康”社会已经出现私有制,以及家庭与国家、等级制度、世袭政治、战争械斗,但靠着礼义、制度等的约束,社会尚能保证基本的和谐。

与这种“大同”与“小康”社会相类似的理想国也在古代经常被编织于故事传说之中,蓬莱、瀛洲等仙山琼阁自不待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世界亦令人销魂,它那“不知魏晋,何谓两汉”、和平宁静、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正如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亚特兰第斯王国及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康帕内拉所描绘的“太阳城”、希尔顿刻意描绘的“香格里拉”,都是超越现实的和谐社会。

3.在道德知识层次上,和谐文化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及道德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比如,人际关系重视礼尚往来、以“和为贵”,邻里之间注重“和睦相处”,接人待物讲究“和颜悦色”,家庭内部主张“家和万事兴”,社群团体追求“内和外顺”,个性修养偏好“心性平和”,商贸活动倡导“和合利市”,言语表达以“和声细气”为雅,危难面前躬行“和衷共济”,民族关系往往实行“和亲”政策,出现矛盾大多采取“和解”方式,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是“政通人和”;在知识领域,数与数之间的相加结果被称为“和”,声韵重视“阴声”与“阳声”协调的乐感,文学艺术中的韵文创作应答乃是一种“酬和”,叙事作品结尾大抵取团圆、“祥和”的形式。

可见,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文化中,和谐就是秩序、存在、平等、尊重,和谐也是团结、合作、美好、和平。源远流长的和谐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鲜明个性及精神品质,并强烈地影响着社会规范及人们的心理定式、行为观念、审美理想,至今仍在发生作用、并具有发展与升华之趋势。

二、弘扬和谐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贯穿和谐的精神,中华民族素有酷爱和平的传统。我们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便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事物之间的存在关系,把握宇宙存在的状态,抽象出了“和谐”这一最高原则,并将它贯彻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存在状态之中,创造了和谐文化。这些思想及其文化“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不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今天,在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继承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弘扬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对我们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并促进文化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和谐、并不断提升和谐层次、不断提高和谐品质的社会。

作为一种软实力,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力量。没有和谐文化的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就会衰竭;没有和谐文化的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会动摇;没有和谐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会缺少精神支柱;没有和谐文化的配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将受到制约。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6]和谐文化正是这样一份传承数千年的遗产,需要我们“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给予它“一定的科学的地位”,并推陈出新,以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但最基本的精神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统一性的整体发展观。中国古代和谐文化中的和谐是一种整体的、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和谐,而且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存在中注重其统一性。过去,我们党曾高举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并注重对对立性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与社会变革的伟大胜利。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在根据新时期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性思想,致力于解决矛盾、协调社会,分别在个人、社会、自然、宇宙等各个层次认识与把握事物的联系性、整体性、系统性,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同存异,致力于“五个统筹”,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科教文化的极大发展、精神生活的极大充实。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也是对和谐文化精神的一种弘扬。

2.注重相对性的和平共处观。除了统一的整体发展思想之外,和平精神也是和谐文化的精粹,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继承、诠释、发展。和平指事物间的非对抗性共生关系,它以事物之间承认各自的存在价值及其尊严为前提,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但强调矛盾的可控制性以及解决矛盾的非暴力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平才能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才能确保生命的权利不受侵犯,才能守望人类的尊严、良知、道义、文明不受伤害。和平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与义务,没有国内的和谐与国际的和平,就没有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因此,新中国才以“共和”作为自己的国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石,以“和平发展”为方针致力于安邻、睦邻、富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历史证明,只有继续高举和平主义的旗帜,我们才能造福人类、共享文明,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维护世界和平。

3.注重合作性的团结统一观。团结、统一是和谐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凝聚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继而联合成一一个政治共同体,靠的正是和谐的精神、和谐的力量。和谐使我们处惊不变,坦然地面对各种内忧与外患;和谐也使我们以包容宇宙的心态拥抱与吸收各种文明成果,完成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文明体系的构建,使中华文明得以历尽万劫而薪火相传,使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自强弘毅。团结是力量、是纽带,统一是保障、是长城。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国家的统一,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弘扬以团结、统一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保证。

4.追求完美性的道德观。和谐文化的又一精神内涵是重视道德完善。在先哲的眼中,阴阳和谐即是道:“一阴一阳谓之道。”自然的“道”是社会的“德”的基础,社会的“德”是自然的“道”的升华。“道”与“德”的结合便是“天人合一”和谐原则的完美体现。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是道德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实际化。它的作用是教化社会、规范社会、组织社会,并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润泽人心、敦化人伦,以实现社会的根本和谐。“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共产主义的道德建设,积极实施体现和谐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合作、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可以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善于扬弃我国古代的和谐文化传统,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不断提升其品质、不断发展其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名著《中国问题》中曾这样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谐是第一位的。”它“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不同的性质。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建筑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并进而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达到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和谐的目的。

就其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此,江泽民同志曾作过极精辟的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8]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当前我们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姓社,它与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谐文化”具有根本的区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其指导方针只能是“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其基本手段只能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其实现方式只能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主要目标只能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主要目的只能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主要任务只能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才能确保思想清醒、方向明确、纲举目张。也只有这样,我们所建设的和谐文化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和谐。

2.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着力于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优质的、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解决滞后、粗俗的文化生产与高雅、精湛的社会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文化生产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作为:一是加大资源利用与整合,对外来文化资源做到“洋为中用”,对传统文化资源做到“古为今用”,对现实文化资源做到“激活创新”;二是壮大高素质队伍,优化生产环境,增强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水平调动文化生产者的积极性,达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目的;三是改进生产手段,在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加大高科技的投入及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的引进。

3.加快体制改革、开发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是一个社会内自觉建立起来的文化生产关系。这个文化生产关系必须适应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今天,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度、文化产品分配制度、文化生产者之间及文化生产者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大的改革,文化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管理形式也都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并理顺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充分认识文化的多种职能,既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同时也承认文化的商品属性及市场价值,推动文化产业的开发,使文化的事业性与产业性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克服目前文化消费水平低、总体规模不大、面临国际市场冲击、结构性功能缺失严重、产业内各领域关联性差等困难,以增强综合国力。

4.正确处理文化关系、全面实现文化和谐。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经正确处理文化关系,优先实现文化本身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便没有文化的和谐。同样,没有文化的和谐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众所周知,文化可作多种分类,在范围上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在层次上可作上层、中层、下层之别,在时间上有古代、现代、当代之辨,在形态上有物质、非物质之差,在符号上有文字、口头之异……它们之间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必须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内部的和谐,继而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法律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就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目前,亟待协调并使之实现和谐的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之间的关系、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关系、现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唯有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并使它们得到和谐的发展,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共生、共荣的和谐文化生态才能形成并发展,并给中国社会及中国人民带来的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丰富力,给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以巨大的文化润泽。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与极富创造力、想象力的人民群众,加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和谐文化的宏伟战略,中华民族必能在新的时代下充分发挥文化优势、继承文化和谐传统、弘扬文化和谐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成就,同时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再创辉煌。总而言之,文学艺术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责任尤为重大,使命尤为光荣,任务尤为艰巨。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张载.正蒙·太和.

[3]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

[4]礼记·礼运.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2.19.

[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34页.

[7]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2.19.

[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9.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