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夏朝霞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中国香港《文汇报》载文称,调查发现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朝霞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中国香港《文汇报》载文称,调查发现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持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一时间,大学生被指成为“垮掉的一代”,“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大学生在公众眼里不再是有思想、有活力、有希望的象征,而是懒惰、骄横、迷惘的代言人。

事实是否真如媒体所说?理想中的年轻人是否真的开始走向堕落?如果现实果真如此,这将是与我们当下所高扬的主旋律——建设“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正视现实,发现和剖析当今校园里出现和蔓延的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气,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和高校校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现状:高校不和谐音符

《文汇报》中调查结果绝非偶然,近年来高校校园内发生的事件发人深省。归结起来,当代大学校园内存在着以下几种反差和不和谐。

首先,一些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对人性的认知和对生命的尊重。

2002年2月23日,清华某大学生“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独有偶,事隔4年后,2006年12月7日,复旦大学一研究生在半年之内,从网友处领养了近20只小猫,对这些小猫先残害再抛弃。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只要不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得以解决,类似的事件仍会发生。毫不夸张地说,“伤熊”和“虐猫”事件反映出的是大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感情有仁慈心的人的人性的缺失!

任何时候,“善”都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而对生命的敬畏则是对善的最基本的要求。发生类似的残害动物,漠视人性的行为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总是讲求知识的获取,而不是真正关心内在的人的精神充实。法国学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里就指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但精神贫乏,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现行的教育似乎只关心已有的知识和概念,使人的理性和抽象思维得到强化和发展,而人的情感因素却被忽视,对于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动物,没有发自内在的思考和关注。

其次,一些大学生道德失衡和理想危机。

不论是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还是“拜金主义”的诱惑,都导致一些在校大学生个人追求的畸形、奢侈等现象的出现。高校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大学生不再把节约当作一种美德。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大学生更多的是没有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

另外,一些大学生心理脆弱,容易受挫。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因为无法正常就业,不能适应新环境;有的则因为感情受挫,一时冲动自杀。

二、原因:综合因素导致大学生问题的产生

大学生中出现上述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校及社会过度强调知识传授,缺少人文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当代青年所有的时光几乎都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度过的,学生的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2005年12月13日《中华读书报》报道,当下的青少年读名著的越来越少。在课堂之外,他们拿起的是漫画、时尚读物;在家里,他们点击网络小说,拿起游戏手柄。有不少青少年以感情为游戏,享乐青春,封闭自我,远离现实生活,沉迷于虚拟的空间之中,用幻想编织着自己虚拟成功的未来。

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是重智育、轻德育。这种倾向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要的是分数,家长要的是分数,评价学生更是看重考分。这种只重智力发展,不重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学生不会真正思考关于生命和人性的问题,是学生情感教育严重缺失,从而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其次,社会大环境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一些错误、腐朽的思潮也沉渣泛起,侵蚀着人们的灵魂;现实生活中诚信缺乏、道德失范、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豪华奢侈、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官僚黑幕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信任出现危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轻视。

同时,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也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

再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导致心理紧张和行为失常。

大学阶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学生的一大挑战,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不少在中学期间成绩较好,他们个性强,有上进心,加之社会上各种竞争加剧导致心理过度紧张失衡。另外,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也会导致心理失衡。

家庭贫富反差大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中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是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里的反映,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之间出现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形成。

最后,网络带给大学生诸多负面效应。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当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但是网络也带来不少的负面效应,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

三、对策: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构建和谐校园

面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众多“不和谐音”,应该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校园。

其实,在我国,讲求人文关怀,注重和谐观念,古已有之。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就是“和”学思想的倡导者。孔子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出发,宣扬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仁学”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突显人格的高尚与完美,把美与善交融统一,寻求审美与人生的契合。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就是一种善的表现,也体现了一种美的境界。

把“仁义”之“和”的思想贯穿在实际生活中,对人提出了“美”的双重标准:一是社会美德文与质的和谐统一;一是艺术中的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孔子的“美”的标准和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不谋而合。

在当代,对“人文素养”的定义和内涵说法不一,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不难看出,这两种定义都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人文素质视为人的素质组成之一来看待的。

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首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影展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大学精神和理念,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其次,加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和知识。

学校应开设心理卫生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类机构,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最后,科用网络开拓文化建设阵地,正确进行舆论引导。

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为高校工作创造了新的空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开辟不同类型的网站,如:校园生活网、心理咨询网、人文素养网等。通过网上讲座、论坛、对话等宣传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阵地。同时,高校也可利用校园BBS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和谐的校园文化来自于大学生内心真正的健康和积极向上,只有真正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入手,才能消除高校校园内不和谐因素,真正构建一个健康、平安的和谐校园。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辅导员)

参 考 资 料

[1] 陈建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效应. 党政干部论坛,2004(12)

[2] 石国亮.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教育报,2005-01-25

[3] 杨业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

[4] 唐毓利. 因特网上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人大复印资料,20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