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浙江工业大学个案分析郦 佳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多校区大学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个案,分析了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强化对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认同、加强校区文化的交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大学校园文化整和中的校区特色文化建设。因此“新校区”一般缺少大学应有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底蕴。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浙江工业大学个案分析郦 佳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杭州 310024)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多校区大学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多校区格局所造成的地域分割性带来了诸多矛盾,多校区大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而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因地域分割而造成的矛盾。因此,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个案,分析了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强化对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认同、加强校区文化的交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大学校园文化整和中的校区特色文化建设。

关键字 多校区大学 校园文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世纪,人们赋予了大学许多崭新的象征意义,如克拉克·克尔把现代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称之为一座城市,一个充满无穷变化、混乱、各种人群班驳杂离、人们的生活样式千姿百态的“城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多元化巨型大学”在我们周围相继出现,“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逐渐形成。然而,大学多校区所形成的地域性的分割,使多校区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文化融合的问题,相对于校园文化的传承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1.多校区大学的格局问题

所谓多校区大学,就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校区,在地理位置上分散,但在行政系统上同属于一所高等院校的概念。

1.1 多校区大学的类型

多校区大学的形成有多种类型,如“自我扩张型”是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向多校区的方向扩张;“强弱组合型”是依托一科研、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为母体,吸收整合其他弱势学校,从而使学校的办学规模等更上一层楼;“合并重构型”是各高校合并后重新分配办学、科研资源,不采取以前任一学校的模式;“混合扩张型”是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再强强联合,组建成更具规模的高校。

而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自我扩张型的多校区大学,它往往是由于学校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向外扩张建设新校区,成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校区的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 多校区大学的格局问题

多校区大学由于其较多校区特点所具有的内部组织增多,其复杂性和多样化而产生更多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多校区大学的校区又分布在若干地区,学校的剩余和服务社会功能,伴随着多校区的扩张而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多校区大学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扩大招生的需求,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等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多校区大学的弱势——地域的分割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①空间问题:由于“新建校区”或“新校区”往往在市郊接合部,与本部校区之间距离拉大或交通不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管理。②资源问题:“新建校区”教育资源不足或正处于加紧建设之中,使他们未能充分享受大学阶段应有的硬件设施和资源保障。如图书资料、实验室、医疗、后勤保障等不配套不完善,学校周边环境未开发,学生的业余生活单调无味等。③“大学精神”问题。一所大学的校风、学生、教风等这些体现大学精神的东西,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就能迁移到新校区。因此“新校区”一般缺少大学应有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底蕴。④人员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普遍较少。由于“新建校区”地处偏僻,很多教师不愿留守于新校区,只是上课时与学生接触,因而“学术关怀”很有限,更不用说“人文关怀”;“新建校区”学生构成单一,往往都是新生,使得“新建校区”的学生失去了天然的“启蒙导师”(如师姐、师兄)的关心和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同时家长对学生在如此“新”的环境下学习、生活表示担忧。与此同时,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很多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2.校园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2.1 校园文化的理解

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其解说颇多,诸如“亚文化说”、“活动说”、“氛围说”、“第二课堂说”等等。本文所讨论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的维持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共同创造一种适应于大学的教育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校园文化体系。它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具有一种群体特征,是一种特定的具有专业、教育功能的特殊文化。因此,它不仅折射出一个学校整体的历史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方针、战略目标、学科优势和特色以及独特的人文精神,更显示出学校师生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2.2 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是民族文化,它没有和民族的习俗、地域、宗教、民族心理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多种文化(有自身的和外来的)历史融合和沉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如果说具有稳定性,是因为这种文化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提炼而成的,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形象,构成一种惯有的思想指南和价值取向。这种文化曾经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利益,也可能帮助学校度过一个个难关,是凝聚一个学校师生精神的核心。这种文化优势和价值取向支撑着人心的凝聚和学校的发展与建设,自然受到师生的偏爱,理所当然成为师生利益考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浙江工业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健行”,而学风则是“取精用弘”,这就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

如果说具有可塑性,是说它是可以发展的和借鉴的,一种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与当时或一段时间特定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相结合的,但随着教育体制、经济制度、外来文化的传入和价值观念的演变,校园文化随之受到冲击。如随着之江学院的开始独立,在2005年9月,学院就在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特色新出台了一本“之江学院学生手册”。

2.3 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学校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对多校区大学。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学校在其富有火力的时候是很少会毁灭的,而缺乏火力的学校则是在自寻灭亡,这时魔鬼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将其置于死地。”正是凭借这样一种革故鼎新精神和忧患意识,哈佛大学才能历百年而不衰,依然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强不息的学校文化氛围,使哈佛成为名人辈出的沃土与摇篮。当然哈佛除了具备浓厚的自强不息和充满竞争意识以外,还拥有世界一流的雄厚的学术物质环境,其中包括先进的科学实验设备。而且哈佛大学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运行井然有序。因此校园文化在多校区大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多校区地域松散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保证多校区大学健康、稳定发展。

2.3.1 校园文化的融合作用

当一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被该校成员认同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凝聚作用,使学校成员把个人的命运与学校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节由空间造成的距离感、“新校区”缺乏历史内涵以及学校成员交流匮乏而产生的陌生感、疏离感等。学校通过倡导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校成员自觉树立荣辱与共的强烈责任感。这种责任感驱使学校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奋勇拼搏、献计献策、不断创新

2.3.2 校园文化的传递作用

校园文化强调通过文化的塑造来引导成员的行为,使学校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自觉自愿地把组织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尽量统一起来。这一稀释于文化中的学校目标更具影响力、向导力,能够引起学校成员普遍的心理共鸣与行为反应,化解由于“新校区”学生成员单一而引起的传递母校校园文化的障碍。同时校园文化在学校群体中孕育出与制度约束相协调、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对学校群体意识、舆论产生心理认同,进而使个体行为大众化。

2.3.3 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

“新校区”的周边环境都非常新,通过注入校园文化,可以使环境逐渐地迎合人的需要,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管理的人性化。同时处于社会中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学校形象,通过弥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念、目标也产生认同。这种来自外部的“向校力、信校力”,可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

3.浙江工业大学校园文化融合的难点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既有促进力量,也有束缚作用。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如此。有一位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的老师说,“北大的空气中弥漫着学术分子,任何学生都会受其感染而奔走于五花八门的学术讲坛之间。”无独有偶,哈佛大学也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哈佛心态”,曾任职于哈佛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的罗索夫斯基认为,这种哈佛心态“影响着学生和老师,使他们自觉纳入哈佛大学老传统”。

3.1 校园文化的移植、传承缺陷

在多校区大学中,各校区文化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是在特定现实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群体的意志。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文化含量越高,心态特征越强,就越会长期保持稳定,但浙江工业大学的屏风、之江校区作为学校的新校区,在校园文化的移植、传承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3.2 封闭“文化圈”的排斥障碍

从组织观念看,浙江工业大学是一个大组织,是由一个个小的组织如院系、专业、班级、社团等构成,这种组织是相对独立和固定的群体,具有相对定向交际的对象,从而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这种封闭也会造成对外部文化的排斥,成为文化融合的一个障碍。

3.3 师生个体的判断和选择

当不同的文化相遇并产生冲突,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文化选择与自然界的择优汰劣是不一样的,因为文化选择实质上仍是人的活动,它体现了较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浙江工业大学的两个新校区中,新入学的普遍是大一新生,也有些新任教的老师,他们的思想观念方面有着对自己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的现实基础,当遇到差异时,他们必然会作出不同的判断、选择和继承,甚至会产生排斥力,与现行的校园文化发生冲突。而排斥所引起的后果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以自己之“文”去“化”别的校区而不接受和吸取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4.浙江工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多校区大学中,各校区文化既有各自的长处或优势,又有各自的短处和劣势,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各校文化的简单“融合”或谁对谁的“吞并”,而是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地逐渐认同。这种融合也并非是要抹杀各校原有的特色,而是要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在共同目标和利益驱动下,兼容并蓄,采众家之长,形成新的较为统一的学校文化。在统一的前提下,允许各校区有自己的特色,以保持学科特色和活力,实现内部的平衡,形成“多样性的统一”。

4.1 确立整体发展目标,加速校区之间的融合

发展目标是一所学校努力的方向,也是全体成员的行为导向,但是只有当学校成员都认同它,才能促进校区之间的融合,因此融合的前提便是认同。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大学也是多类型、多层次的,浙江工业大学应该从实际出发,确立适宜的发展目标,发挥各自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凸现特色。有了比较优势,有了特色,学校才有生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凝聚人心,促进文化融合。

4.2 加强各校区文化的交流,强调校区特色文化建设

首先,在多校区大学文化融合过程中,不仅需要全体成员对其他校区文化的认识,也需要对新文化的认同。如果对其他校区文化缺乏认识,就不会知道该批判什么,继承什么,无法促进各校区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更谈不上对新的文化的认同。因此,校区文化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各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通过校史展等各种形式进行,使全体成员对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活动、各校区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等进行。

当然,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强调整体发展与保持特色的理念。因此对浙江工业大学来说,朝晖校区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建设,加强与新校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各方面来整合各校区文化,使其更富有学术内涵和时代气息。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文化保持衔接,并与所在区域文化相融合。同时,应根据本校区的实际,加强校区特色文化建设,使之形成既统一又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4.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多校区大学文化

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首先,对于多校区大学而言,各校区的物质环境可以是不同的,但其所蕴涵的文化却应该和学校精神相吻合。因此,浙江工业大学要从全局出发,对各个校区的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的绿化、名人雕像等文化景观的建设作统筹的考虑,精心设计各个校区的象征物,建造一些体现学校历史和精神的雕塑和文化艺术模型,创造地方风范与现代风采交融的校园美,处处体现合并后的整体意识,如新建成的屏风校区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值得推崇。

其次,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有助于凝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因此,在浙江工业大学三个校区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学校规章制度作深入的研究,对学校各级组织、团体、机构的作用,以及学校中个体行为方式的走向、过程重新做出具体规定。如在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必须统一,在学籍管理、学分制、学生管理体制等宏观上力求统一,但又要根据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制度,使得大制度和小制度形成有机整体。

最后,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各校优秀文化传统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新的学校具有了优良学风,建设了良好的精神环境,才能在无形中增强各校区成员对新校的认同感。在精神文化构建上,尤其要强调创新意识。一味地跟着别人走,没有自身独创的精神产品,只会丧失自己的个性

参 考 文 献

[1] 张应强.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沈红,陈运超等. 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1(6).

[3] 秦红,王欣. 高校实质性合并的理论思考[J]. 江苏高教,1999,(4).

[4] 刘晨元.对高校合并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5] 刘延庆,沈海滨. 高校合并办学与校园文化构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

[6] 李俊杰,董华青. 多校区大学与校园文化建设[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7] 陈春梅.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 政法学刊,2004,(2).

[8] 李泽或,姚加惠. 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J]. 高等理科教育,2003,(5).

[9] 克拉克·克尔. 王承绪译.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