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模式及策略研究

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模式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区域的扩大,学生公寓的校区化、分散化、社会化等特点,资源配置在地域、时域、主体、载体不均衡的客观问题。为适应多校区高校能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要求,需首先分析多校区高校资源要素,多校区资源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分为5种资源,即:分校区财力资源、分校区人力资源、分校区物力资源、分校区教学资源、分校区生活资源。论文采用项目管理中网络图的思想,探索多校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模式及策略研究

刘军伟

(武汉科技大学)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部分高校为适应办学需要建设新的校区,或因高校合并组建新的大学后多个校区并存。这种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高校区域的扩大,学生公寓的校区化、分散化、社会化等特点,资源配置在地域、时域、主体、载体不均衡的客观问题。资源配置上权责不清,管理不力、体制不健全,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等。多校区高校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教学资源和生活资源都需都需有效协调,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才能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一、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模式

1.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要素模型

为适应多校区高校能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要求,需首先分析多校区高校资源要素,多校区资源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分为5种资源,即:分校区财力资源、分校区人力资源、分校区物力资源、分校区教学资源、分校区生活资源。

图1中,人力资源包括学生人数、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校友资源、管理人员、外聘专家等,其中学生人数按层次划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专任教师按层次划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物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实验室、办公用房、通勤车辆、宿舍用房、教师公寓、食堂、科研用房、教学用房等,其中教学用房分为电化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普通教室、阶梯教室等;财力资源包括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纵向财政拨款、学生学费、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科研设备、网络设备、图书资源,其中图书资源分为图书、期刊、文献、电子资源等;生活资源包括电力、水资源、天然气、煤气、取暖、医疗资源等。

img27

图1 多校区资源要素模型

2.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方案

为使各要素资源配置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须在资源配置时坚持如下原则:支持重点领域、支持特色领域、支持急需发展领域、支持规划发展领域、支持应急使用领域、各资源与在校层次人数匹配、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需要有效管控学校运作各环节的资源消耗情况。论文采用项目管理中网络图的思想,探索多校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网络图优化,就是在满足既定约束条件下,按某一目标,通过不断调整,寻找最优网络额度的过程。论文将设定某资源配置预算值,Xi为某资源类型,Yj为某分校区,Zk为某自愿配置活动,借用网络图中最小费用最大流思想,寻找最优项目实施的资源配置额度,如图2所示。

img28

图2 资源配置网络图

将依据图2中设置计划值,并于实际运作中各资源消耗实际值作对比,找出差额。如公式1所示。

img29

式中,ΔZk为Xi资源在Yj校区Zk资源配置环节配置效度,AXiYjZk为Xi资源在Yj校区Zk资源配置环节实际消耗量,AXiYjZk-1为Xi资源在Yj校区Zk-1资源配置环节实际消耗量,PXiYjZk为Xi资源在Yj校区Zk资源配置环节计划消耗量,PXiYjZk-1为Xi资源在Yj校区Zk-1资源配置环节计划消耗量。

在资源配置网络图的每条关键线路上寻找成本最低的计划,与实际值相比较,并对关键资源进行压缩,这里要说明的是所选待压缩的资源应是对资源平配置质量影响不大的环节和资源。为提高各个资源配置环节效率,拟建立的资源约束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见公式2、公式3。

img30

式中,CB为培育各校区资源配置平均成本;Xi为某资源类型;Yj为某分校区;Xij为某j分校区i资源;hl为某类型人员总数;hlj为某j分校区某类型人员总数;P为共p种资源;Q为共q个校区;ξi指代i资源权重;ci指代i资源成本。

多校区大学资源配置除了考虑校区距离、资源共享、文化融合和学科发展角度考虑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资源的限度。根据公式(1),将资源要素进行分类,对各资源要素赋权重,将各资源值代入公式,利用线性规划软件LINGO进行运算,即得分校区分资源应得量。

二、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策略

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教学资源、生活资源5个方面进行资源配置策略研究。

(一)人力资源

在校区整合的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的整体规划目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利用的投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管理、服务的技能竞赛和培训活动,促进学校人力资源规划向全体教职工的自觉活动内容转化;创建竞争环境,创设激励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吸纳、使用、流动的长效机制;以校区功能定位、管理模式为基础,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增强管理和服务队伍素质为目的,整合配置管理与服务队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发展为目标,提高质量为目的,整合配置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二)物力资源

1.教室资源

教室资源是最基础的教学设施,学科专业不同对教室的配置要求不同。而高校教室的特点多为流动使用,其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室的使用效率和使用频率。从固定资产价值看,教室使用频率与固定资产的折旧,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资源效率看,电化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所使用的电子产品未能够充分使用和发挥效益,照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更新淘汰。因此,合理地、充分地使用教室资源,能有效地节省学校固定资产投资,降低办学成本。另外,需统一办公用房标准,确保房屋的合理配置。

2.实验室

实验室是基础和最重要的教学设施,高校实验室是根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建设的,实验室使用范围狭窄,专用性、专业性极强,有十分明确的指定性和规定性特征,要求实验室的配置与建设必须根据专业发展的趋势、规模来确定。多校区高校学科齐全、专业众多,校区间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分开。因此,应通过学科整合,将相近或可以共用实验室的专业,安排在同一校区,既方便学生学习,又大大减少实验室的投资建设,节约学校经费,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设备动态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作用。另外,需科学配置实验室用房,确保房屋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公正性,提高实验室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3.实训与实习基地

实训与实习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载体。但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将所有实训、实习基地建在校园内,或由学校来建设。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实训、实习和掌握技能操作的需要,学校应考虑建长线课程、专业通用的实训、实习基地。而将一些较为狭窄和偏僻的专业实训、实习课交由社会承担,同时将相同相近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建在同一校区,或者多校就近联合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校、企有效的整合和配置,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减少学校的投入。

4.体育运动场(馆)

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但多数高校田径场、体育馆使用率不高。学生课外活动和休息日,大部分集中在篮球场、排球场上,田径运动场上人影基本很少;而大部分体育馆是限制开放的,因此体育基础设施的闲置性浪费还是较高的。多校区高校,应充分发挥体育运动资源的投资效益、利用效率和公共效益。对进入高校园区的学校,应在3校或4校交界处共同投资、建标准化田径场和体育馆,这样可以节约学校大量投资和大片的土地资源;老校区的体育场馆,在保证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对社会开放,形成社会体育教育态势,并按国家规定进行收费,既发挥其社会作用,又增加学校收益。

5.食堂和公寓

食堂和公寓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学生每天的日常生活质量。食堂的就餐容量和公寓的住宿容量都直接决定着校区的规模,根据宿舍容量分区建设适当规模食堂,同时加强教室公寓建设,为教学、管理、科研和引进优秀教师提供物质保障。

6.土地资源

对校园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利用,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土地,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设施、体育运动场地,又要保证学生课余活动和休息的空间,还要根据高等学校文化、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品味,构筑各种校园塑景,使校园土地真正得到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开发、利用,更要前瞻性地为学校发展保留一些土地。另外,将地处城市商业中心、面积较小、建筑设施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办学成本较高的老校区,通过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尽快置换出去。

(三)财力资源

扩大经费渠道,坚持资金来源多元化,是实现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我国高校的财力资源,主要来源于各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款项,多校区高校合并、组建和新校区建设资金,主要靠向银行借贷和自筹。统一学校财务收入与管理,是保障财力资源的基本要素。预算财务收入,主要指上级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款项。这是学校财力资源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办学主要的、稳定的财源;产业财务收入,主要指成人教育收费、各种培训班收益、合作办学收益、固定资产出租收益、经营服务性收益、校企合作开发收益、科研产品转化收益等;预算外财务收入,主要指纵向科研拨款、横向科研经费、社会捐助、企业赞助;其他财务收入,主要指银行借贷、建设单位垫支、教职工集资和老校区置换等。

(四)教学资源

1.教学设备

全面掌握和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可靠性、质量性、稳定性特征,建立健全规范、全面、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制度;建立仪器设备整合、流通、更新、淘汰的相关资料,通过修复、调剂以及采用市场手段,将一些淘汰设备调配到使用要求较低的实验工厂或社会领域。

2.图书资源

加强全校图书资料、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建立全校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施全校图书资料、文献资料的整合和共享;建立全校图书文献资料资源共享信息检索系统,全面实现全校图书文献资料的通借通还。

3.网络资源

优化教学质量,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撑和辅助。新校区在规划建设时应在教学资源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有硬件资源作支撑,软件资源作保证。不仅对网络设施、宽带、机房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等硬件设施投资,还应重视教学软件、课件制作,网络课堂等软件的开发。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采取网络教学、网上答疑等方式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五)生活资源

不断推进后勤改革与发展,最大化地提高生活设施的利用效率,完善通勤车、医疗、供电、供水、供气、供暖设施,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师生生活的正常进行。要大力推进通勤车、医疗、节电、节水、节气、节能宣传和落实工作,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降低办学和管理成本。

三、结论

部分高校为适应办学需要形成多个校区并存的态势,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高校区域的扩大,学生公寓的校区化、分散化、社会化等特点,资源配置在地域、时域、主体、载体存在不均衡的客观问题。多校区高校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教学资源和生活资源都需有效协调,建立合理资源配置方案,才能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本文在分析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现状基础上,构建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要素模型,建立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方案,提出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策略,为多校区高校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