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仍然是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其核心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切实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行之有效地班级活动,是加强和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建设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班集体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裴秋蕊 宫 照(1)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研究生班集体建设不能延续以往以管理为重的模式,而应该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成长成才的角度,从研究生群体客观需要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使班集体建设能够有效为研究生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以实际调研为根基、以客观规律为准绳,用“制度管”代替“人管”,凸显研究生群体的管理主体作用,以提高班集体凝聚力为核心工作,营造研究生班集体内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利用外部效应和班级骨干培训增强研究生班集体管理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而实现加强研究生群体集体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研究生 班集体建设 主体作用

研究生班集体是研究生管理的重要细胞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的重要结合点。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影响和重要意义。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都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同时,从各高校来看,研究生招生规模都在逐年扩大,而对研究生班级建设的重视却未跟上研究生规模扩大的脚步。当前,如何根据研究生的特点来加强研究生的班级建设,发挥班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较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和谐的班集体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班集体作为承载教学活动的中介作用显著减弱,而其中形成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仍然是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其核心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班级建设和自我管理过程中,集体主义精神的增强,可以帮助研究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帮助研究生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广大研究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是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班集体是研究生群体学习和生活的最小单位,是能够覆盖全体研究生的唯一组织形式,是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最小组织单位。切实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行之有效地班级活动,是加强和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建设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班集体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三)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是规模化研究生管理的需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研究生管理队伍缺岗缺编情况严重,以往相对松散的班级模式在实现研究生群体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吃力。通过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凸显研究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究生自身优势和力量,增强研究生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强调研究生骨干在群体管理里的核心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形成强而有力、深而精细的管理合力

二、影响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因素

(一)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产生内部负面因子

总体上来看,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思想普遍较为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稳定,知识层次较高。然而,研究生个体的差异性极大,生源结构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化且功利色彩浓厚,独立意识和民主意识较强,组织纪律性较差,集体主义淡泊,心理发展极不平衡。而且,部分研究生有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和心理优越感,个别人还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

价值观和个人发展方面,研究生群体更崇尚务实,讲求实际,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较为重视。尤其是文科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的研究生,价值观更趋于功利性。相对于政治意识,他们更加注重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选择就业时更愿意到大城市去、到待遇高的地方去。

在集体观念方面,研究生班集体显得组织、纪律松弛,集体参与意识较弱。研究生个体都具备了较强的成人意识,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但同时,研究生群体比本科生有着更强的自尊心和被认同感,在集体参与意识较弱的同时,又有在集体中寻求认可的渴望和需求。

(二)客观环境的变革形成外部阻碍因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后勤管理日益社会化及研究生课堂教育制度改革,给研究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研究生培养阶段,以学术科研为导向、课程设置灵活松散、宿舍单位容量少,使得个体生活、学习、工作圈子缺乏交集,缺失交流沟通平台,群体内部关联性不紧密,从而导致研究生班级意识淡化,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均凸显出参与度不足、覆盖面不广、影响力不大、实效性不深的问题。此外,一直以来研究生班集体的建设力度不足,大多属于散养型、离散型、放任自流型,在规模设定、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等方面千差万别,没有形成体制完善、机制科学、广泛适用的班级建制模式。在研究生规模日益膨胀的情况下,研究生个体的分散性和管理的松散性都严重阻碍了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进程。

(三)研究生集体建设缺乏有效途径

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质,他们承受着来自于生存、学业、就业、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研究生对参与集体建设的动力缺失,且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和期待也较高。而研究生班集体现有的活动形式,多以休闲娱乐活动和交流讲座为主,能够丰富研究生生活、促进班级成员相互了解、增进彼此感情,但也仅限在集体刚刚形成的阶段较为有效,随着群体内部熟悉度的增强,这些活动的吸引力和效用就会消失殆尽。此外,研究生群体比较关心的活动,如科研与就业等方面,也仅仅停留在经验传授层面,与研究生自身的需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对研究生的指导意义和实质性帮助也比较有限,因此很难获得研究生群体的认同感。

三、结合实际工作探索研究生班集体建设途径

在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的情况下,要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必须从探索有效的途径入手。为了保证建设途径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实际工作转变管理理念,把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最终目标定位于满足研究生主体需求、促进研究生个体的成才发展。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现有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摸清研究生班集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突出研究生群体的主体地位,通过转变管理主体,创造研究生自身参加班集体建设的激情和动力,形成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合理设置班级规模和组织机构

在开展研究生班集体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对各种规模的班集体进行观察对比发现,一般情况下,人数规模在40-50人的班集体容易形成较为强大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氛围较为融洽,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对班集体活动的参与度较高,在校级比赛及各项活动中能展现出较强的班级向心力和竞争优势。对于人数过多的班集体,班干部的群众基础、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等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增强的关键因素。即使是配备了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也会因为班级规模过大产生诸多问题,如边缘化成员较多、活动覆盖面不足、活动组织耗时耗力且效果不确定、单次活动很难满足大多数成员需求等。对于人数较少的班集体,集体氛围不易调动起来,很难形成显著的班级文化,组织活动的形式容易流于小规模聚会,成员关系易波动,群体紧密程度抗干扰能力差。此外,班集体建制应该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尽可能将相同或相似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划分到一个行政班级,为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学术研讨和组建科研团队创造基础。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要统一各类机构的设置方式,以班集体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团支部,尽可能保证被管理群体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党团组织与班集体设置方式不一,会导致人员组成上的相互交叉,增加成员身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减弱成员的群体归属性,削弱群体凝聚力,不利于党建、团建及班级建设形成管理合力。

(二)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制度管理的通识意义。但是,制度建设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制度体系是使管理模式从“人管”转变为“制度管”的根基,是使管理行为更科学、更有效的保障。现有高校班集体管理模式大多以“人管”为核心,过度强调班干部和班主任的作用,少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加强集体建设应凸显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用制度创造和谐与活力。

制度建设应在符合研究生主体需要的前提下,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和管理需要。研究生群体对民主权力的需求非常显著,所以在制度制定和实施中要坚持民主制,所有制度的拟定和修订、干部选拔及关系到重大集体利益的工作,都应该在不违反校规校纪的前提下,由广大研究生共同参与决策。在这样的民主模式下,“参政议政”的行为能够满足研究生群体的主体需要,“群策群力”的方式能使研究生感到集体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既能够避免专制管理的公信力缺失,也可以避免自由放任管理的效率低下。群体动力学的代表人物勒温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民主型管理模式更受群体成员欢迎,而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主义精神,群体成员的满意度高,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和工作效率。

班集体制度主要涵盖:(1)班级建设总则,包括班级建设目标、班级架构、班级成员权利及义务、班级活动形式及频率等;(2)班级干部公开选拔及考核制度;(3)班委会工作制度,包括工作例会制度、班委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考核制度、班级财务监督制度等;(4)班级内部评优制度,包括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外部评优的内部选拔细则及流程等;(5)班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班内同学突发疾病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及处理流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如慰问生病同学、成立帮扶小组等。

(三)提高班级凝聚力,催生班级文化

班集体凝聚力是班集体的“场力”,是成员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是成员对班集体的向心力,是群体内部团结合作的重要力量,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提高班集体凝聚力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加强研究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提高研究生班集体的凝聚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班集体目标,强化群体目标管理

对于群体来说,目标是凝聚群体成员的重要纽带。班集体目标,就好像指南针和航向标一样,让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努力,设置目标是群体凝聚力形成的第一步。而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对于群体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而且要切合群体需要,使个体能够将集体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实现外部目标内部化,增强目标对群体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

2.抓住关键期建设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期。入学之初,由于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惯性,依然会主动寻求班集体的归属。这个时期的研究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最高,而且课程设置多以公共必修课为主,班级成员相对比较集中地在一起学习和活动。要针对和利用这一阶段的特点,引导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活动,引导新生更快地适应研究生生活,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和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个关键期内,群体成员彼此适应后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群体文化,对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要给予肯定,对于偏离建设目标的要及时调整。

3.注重情感建设,增强内部人文关怀

人是情感维系的社会动物,情感依赖是产生群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在班集体建设中,情感建设是制度管理的有效补充,也是制度管理得以落实的有效保障。作为具备成熟性、独立性和主见性的研究生群体,特别是年龄较大、有一定社会阅历的研究生,往往对教条的管理制度持有较强的抵制情绪,而情感建设可以提高个体对群体价值的认同感,增强制度管理的效力。

在班级内部建设顺畅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研究生日常管理人员为引导,班委会和党团干部发挥“示范效应”,带动研究生同学相互之间的人文关怀,如慰问生病同学、为过生日同学庆生、就业环节中互相勉励、重大节日留校学生集体活动等,通过解决研究生的客观困难及满足群体需要,进行有效沟通,积淀感情。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群、校内网,搭建网络班集体,让研究生同学可以在课余分享彼此的生活体验,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融,以非正式组织的感情维系来影响正式组织的工作开展,这对于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工作将起到超越想象的重要作用。

4.利用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源于社会心理学对提高群体凝聚力的研究。所谓外部影响,是指外部的压力和影响,如来自其他群体的竞争,或来自上级的检查、评比、表扬或批评。(2)外部影响可以有效地促进群体凝聚力的提高。对于班集体建设来说,开展竞技性比赛活动和优秀班级评选活动,都可以有效增强班集体内部凝聚力。

在班集体形成初期的各项活动组织中,要适当开展班集体之间竞争性的群体比赛,增强班级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产生班集体“内部”和“外部”的区别概念,分化“我们”和“他们”的情感,使成员产生集体荣誉感,增加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提高班集体的内群体凝聚力。但同时也要注意辅以合作性的活动,减少外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增强不同班集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降低相互的敌对情绪,提高彼此的认可度,增强学院、学校层面不同范畴的群体凝聚力,培养研究生个体的合作竞争能力。

优秀班集体的评选活动,是对班集体建设成果和班集体文化的总结和升华,是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对班级文化积极向上、班集体凝聚力显著、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集体,要树立典范加大宣传,影响越来越多的班集体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总结成果、表彰优秀,形成经验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

5.培养骨干力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研究生干部是研究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班集体建设的骨干力量,对于推动各项活动的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公开民主方式选举的班干部,会得到大部分同学的广泛认同,使普通同学感到他们在班级大事的过程中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是班级的主人,这样干部当选后开展工作也会相对顺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进一步赢得同学的信任;定期对班集体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使用和锻炼干部;指导班干部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维护他们的威信,使他们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6.研究生辅导员要积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

研究生辅导员在班级建设工作过程中担负起应负的职责,通过参加班会、走访、谈心等多种方式参与班集体活动,就学业、科研、心理、就业等方面开展辅导,督促指导班集体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的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

同时要指导班干部围绕解决广大研究生同学实际需求的班级活动,要开展学风建设、学术科研和论文写作相关活动、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和有利于求职和就业的活动、开展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疏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好丰富同学生活的文体活动。

四、结语

研究生班集体是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单位,是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更是提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舞台。班集体建设在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学校、辅导员的正确引导,离不开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当前高校研究生班集体建设出现许多新问题、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加强研究生班集体建设的方式方法,促进研究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成才,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注释】

(1)裴秋蕊,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管,讲师;宫照,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

(2)张明.趟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