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介绍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英语阅读策略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是教师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普遍关心的问题。奥苏伯尔解释的这三种内驱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潜在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当代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者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行为或过程构成的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研究阅读理论是为了揭示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思维活动规律和心理活动特点,分析清楚影响阅读的诸因素,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阅读教学。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以说,英语阅读策略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动机激发策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兴趣是学生积极开展英语学习的直接推动力,是学生进取向上的潜在力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切兴趣来源于动机的驱动,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挖掘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是教师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做到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首先要了解学生有哪些需要和动机,可以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向学习。奥苏伯尔说过这样的话:“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功动机,至少应包含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奥苏伯尔解释的这三种内驱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潜在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三种内驱力,随着时间、环境、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我们在一切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英语阅读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自身内部动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应该强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的价值,让学生在动力中学习、在兴趣中收获。此外,教师对学生公正、合理、积极的评价以及学生间的赞许等因素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强有力的动机因素。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唱英文歌曲、排演英文课本剧、英语朗读或快速阅读比赛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增强参与意识。也可以选些英语比较地道、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氛围感染策略

感染是每个个体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引起的与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普遍认为,感染有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两种。所谓情绪感染就是所有参与者在态度、信念和价值取向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被感染产生的促进个体间的模仿过程。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调动班级群体或阅读群体的积极因素,产生群体阅读动机,自然会带动每个个体的积极的心理阅读指向,反过来,每个个体的积极阅读动机又会促进群体阅读动机的形成,这种相互作用的感染,是培养学生用英语阅读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习惯养成策略

习惯应该是人们的一种行为的养成和自觉,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接受下面的说法: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总而言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英语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如果能让学生形成一种自动、稳定、良好的惯常阅读行为,自然会对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十分重视以下几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1.查资料的习惯。

在平时材料阅读中,总要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其他疑难问题,这时要指导学生运用词典、工具书来解决疑难,最好借助纸介质英语词典或相关资料,让学生经过查找的过程后自行解决。持之以恒,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不但能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朗读背诵的习惯。

让学生充分利用每节英语课前2分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英语短文,从而产生朗读带来的语言美感的体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有背得熟,才能理解得深,领会得透。正如胡春洞教授所述:“大量背诵是通往真实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作为预备性的言语练习和巩固性的语言练习的重要形式来使用的。”朗读背诵英语中的精彩句子或精彩段落,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语感等。

3.默读的习惯。

(1)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养成无声阅读的习惯,通过视觉迅速感知文字符号,获得文字信息,迅速理解所表达的意义,避免嘴唇的蠕动或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进行材料阅读题训练。采用限时阅读、快速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在抓好课文的前提下,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文章体裁应多样化,如故事、科普、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经常坚持;也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简易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阅读量够了,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阅读才能上台阶。同时还要注意阅读质量,及时讲评也很重要。定期拿出好文章,对文章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必要讲解,实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

4.积累的习惯。

鲁迅先生曾说:“无论干什么事,如果继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学习英语也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学生要建立“积累档案”,积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短语、谚语、西方文化常识等。经常坚持,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整体英语水平也会有提高。

(四)素材积累策略

1.英语知识的积累。

(1)词汇和短语

学生掌握的词汇的多少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如果将英语阅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垒起大厦的块块方砖。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否则就无从谈起。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把学生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放在首要地位。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适当集中、反复循环”、“以理解促记忆”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语法

句子结构是呈现语言内涵的主要形式,而英语语法是决定句子结构的主要因素,所以熟练掌握英语语法是高效阅读的必备条件。集中讲练是让学生接受英语语法的一种省时、高效的策略。

2.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往往找不出上下文的联系,领会不到文章的内涵,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时间,广泛阅读,以便更多地了解名人轶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识和最新的科技成果等。

(五)英语课文阅读策略

我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一线摸索,加之借鉴和尝试基础教育界一些成功前辈的经验,又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在自己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尝试了这样的“五步阅读法”:热身巧导入→泛读领大意→精度梳细节→深读括主旨→讨论升主题。

1.热身巧导入。

新教材的每个模块阅读课文前都有热身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引领、提示,又是进入阅读课文的一个前期准备和素材收集的过程。巧妙而恰当的导入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必要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导入部分要尽量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时间长短安排适度。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借助与课文相关的事实材料、故事、歌曲、电影片段、图片、名言等,也可用提问的方式或热门话题的讨论等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技巧,教师应将新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导入活动中。比如Book 1,Module 3The Violence of Nature的课文导入就收集了世界各地所发生的自然灾难现场实录或照片(洛杉矶大地震的场景、日本海啸、中国南方洪水等等),把学生领入真实的场景,去感受这些灾难带给人们的苦难,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有所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自然灾难有深刻的认识。

2.泛读领大意。

在学生带着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投入阅读时,教师便可设计出明确的阅读任务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课文浅层阅读。教材中也配有一定量的阅读习题,都可以作为学生泛读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浏览文章,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到相关信息,这种阅读技能是高中教材中规定的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技能。最常采用的泛读方法有略读、快速阅读、查读或扫读。略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文章的标题、插图,文章的首段、尾段及各段的主题句或结构句了解文章的基本思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采取的泛读方式不尽相同,并要配以不同的阅读任务。比如数据较多或年份、人名较多的文章还可设计出适当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以查读的方式找出相关内容完成任务。如学习必修3,Module 2时,在课文热身后,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领会大意。

3.精读梳细节。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读、细读,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来获取文中的细节信息。在这一步,教师应设计一些表层理解类的问题,如文章明确提及的人物、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顺序。设计这些问题在于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为深层理解提供了前提条件。如在学习必修2,Module3的阅读课文时,用表格的形式把三位音乐家的情况做了对比,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精读课文,填上相关内容。这种细节题不宜太难,能把文章的有用信息梳理清楚即可。

在读这篇文章时,就要让学生把全文作为整体仔细阅读,读后教师可结合全文所提及的细节信息让学生来填。设置表格一来可以检测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二来可以清晰地再现文章中的细节内容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当然也可以提问或判断正误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细节的能力。

4.深读括主旨。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认知规律,实现把零散的信息升华概括的能力,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深层理解的过程,提高学生对语篇整体结构的认识能力,从而达到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能力和加工能力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不断提高。针对文章结构、内容、篇幅长短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于段落较少的文章,则可逐段处理。学生掌握了每段的细节信息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进而根据每段大意来总结全文的宗旨;而对于段落较多的文章,学生掌握了文章的细节后,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分段,把内容相近、关系紧密的几个段落视为一部分。将文章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后再来总结每一部分的大意进而推断出文章的主旨。如学习必修3的Module 5时,在学生逐段精读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每段细节逐一回答每段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每段的大意,再将学生总结出的每段段落大意陈列在黑板上,有了这种直观效果,学生便立刻能根据每段大意总结出全文的主旨。

5.讨论升主题。

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之后,又全面地了解课文细节,最后,教师设计探究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课上课下各种形式的讨论探究活动,来升华主题。我们继续用这个例子:学习必修3的Module 5时,在学生逐段精读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每段细节逐一回答每段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每段的大意,再将学生总结出的每段段落大意陈列在黑板上,有了这种直观效果,学生便立刻能根据每段大意总结出全文的主旨,即全文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学说及思想精髓,向人们展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最后,给学生设计探究题:What i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学生在本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信息,提炼升华。这样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适时地融德育于教学中。

总之,在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注重课前的巧妙导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和参与机会,并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方法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培养概括总结等的阅读技巧,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除以上几种方式外,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母语迁移等也是有效的阅读训练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各种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尤为重要的是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