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心得_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_教师教育研究.第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杨 杰摘要:为了培养初学文言文同学的兴趣,笔者尝试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还原古文真实场景,降低学习难度。本文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探索了通过表演课本剧学习文言文,期望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第一组是文言文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课本剧的形式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心得_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_教师教育研究.第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

杨 杰

摘要:为了培养初学文言文同学的兴趣,笔者尝试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还原古文真实场景,降低学习难度。本文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探索了通过表演课本剧学习文言文,期望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课本剧

那是2000年的一天,该上《扁鹊见蔡桓公》了。三天前,我布置下去,要三组同学分头准备三种形式的课本剧,这可是孩子们上初中之后的第一次课本剧的表演,不知准备的怎样了。推开教室门,发现后排有人来听课,是最让人头疼的那种事先不打招呼的“推门课”,而听课的人又恰恰是全校最严谨、最古板,同时坚决反对课改的那位老教师。这群十三岁的孩子到底表现的怎样?我不由忐忑不安。(www.guayunfan.com)

一切都在按程序进行:小导演介绍演员、剧情、旁白人员,表演开始。

第一组是文言文组。表演得很顺利,只是略显紧张。当然了,由于言语的隔膜,更有听课老师在场,况且这是孩子们上中学后第一次上台表演,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纠正或强调了字音,尤其是通假字的读音,“还走”的“还”应该读“xuán”,“火齐”的“齐”应该读“jì”;字形难写的“腠”“寡”“熨”“髓”,则当场根据学生各自情况写三至五遍,以加深记忆。我偷眼看去,听课老师严肃的脸上分明写着“没什么新意嘛”。

在吸取了第一组的经验教训后,小导演做了适当的调整,三分钟后,第二小组上场表演。第二组是方言组,由于没有了语言的隔膜,又不必循规蹈矩,充满地域色彩的语言和称谓,妙趣横生,气氛相当热烈,当然也不乏搞笑之嫌。就在我忍俊不禁时不经意地回头,看到听课老师不屑的表情,他一定在想“胡闹嘛”,我的心又不由一沉。

张波是第三组——现代文标准翻译表演组的导演,随着他的介绍,我的心情是越来越沉重了,这小家伙竟然说道:“马玮鑫是第一个蔡桓公,苗强是第二个蔡桓公,董永斌是第三个蔡桓公……”天哪!这小子到底看没看课本?我头都大了,同学们也是一头雾水,议论纷纷,这时连听课的老师也微微觉得诧异。还要不要演下去?这时观众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在短暂而激烈的矛盾斗争后,我首先鼓掌,示意演出开始,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他们如何收场,同时已经开始准备点评时对他们批评的委婉措辞和安慰的言语。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同时也暗暗感慨小导演张波的匠心独运。

只见,扁鹊第一次进见时,马玮鑫饰演的蔡桓公面色红润,哪里有一丝病态?配着疾在腠理却自称“寡人无疾”的蔡桓公形象,确实得当;苗强同学脸上略长着几颗青春痘,饰演扁鹊第二次进见时发现疾在肌肤的蔡桓公更有几分神似;董永斌同学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在表演时故意有气无力地与神医对话,活活像煞了病入膏肓的蔡桓公……聪明的孩子,用这种最直接的方法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冲击,简明而有致地给观众呈现了蔡桓公的发病过程。

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就连后排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课后,他坦言,三个蔡桓公的思路是神来之笔,我们教师是很难从这个角度去构思的,只有这样的形式才会有这样的表演,看来,是得换一种方式教书了。

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之余,我若有所思,以此为契机,探索完善了此类课型的教法,心得如下。

就教学目的而言,因为初学文言文,为了培养兴趣,还原真实场景,降低难度,所以采用课本剧的形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适于这种教法,比如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论语十则》就是语录体的,不太适合排演课本剧,但《扁鹊见蔡桓公》却非常适合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

就授课形式而言,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模式,但肯定有最合适的模式可供选择。《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课本剧的形式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下面把三个小组表演的作用简要地分析一下:第一组相当于情景朗诵,在旁白的串联下,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不大,但却可以发现读音、断句存在的问题,表演结束后,纠正、强化相关知识,可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第二组相当于个性化理解,同学们用自己最熟悉的话来阐释,理解的偏差与独到之处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教师随即予以肯定和通过讨论来予以校正;第三组相当于提供经典参考,并非是标准答案,同学们在保留个性化体会的同时可领略标准的普通话的表述,从而发现差距,见贤思齐。

就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而言,本节课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发展个性与回归经典结合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动力。课本剧——尤其是方言版的课本剧——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准备的过程中,必定要在解读文本上下足功夫,以期取得最佳的演出效果。三个版本侧重点各不相同,这无疑分解了难度。学生自觉引进竞争机制,参与度空前提高,认真程度自不必言说。发展个性是新课改的一个目标,回归经典是新课改的另一个要求,在这节课里,十三岁的孩子们,触摸到了这两个点。

就知识框架的构建而言,本节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了思路,而且为以后的剧本单元教学奠定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筹备演出的前提就是弄懂课文,编写出操作性强的剧本,而且是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进行的合作、创新学习,暗合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在编写剧本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当然他们也会想到一些应对的办法,也许还有用,能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但肯定效率不高,当然更谈不上专业了。有些同学会想到查剧本的相关知识,凭着自学分出个子丑寅卯,自然是善莫大焉;有些同学仍然懵懵懂懂,那也不要紧,在以后学习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豁然开朗;即便是有些同学在课后不热心剧本的知识,他们也会在学习剧本单元时不感到隔膜,甚至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课堂节奏与环节而言,知识与技能的生成是其最主要的评价依据。成功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的成功是学生学习了多少,并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真正有效的教学环节,而不是强调通常意义上的庸俗的“完整”,这种“完整”往往强调是否有回顾,是否有导入,是否有提问,是否有踊跃的回答,是否有练习,是否有板书,是否有作业……在这节课中,缺失了以上所谓必须有的环节中的大多数环节,但它有思考,有创新,有真意,有感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生成。

就课堂开放度而言,生成了很多原本就没有的预设,体现了教学的非指示性,这其中倾听是关键。教学原本是应该进行预设的,否则强烈的随意性将会导致教育的盲目性和不可重复性,影响教学的效度。但是,在课堂的动态交流中,妙手偶得的智慧火花,是应该小心呵护的,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又是教师教学成果标志性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倾听的耐心,容忍的大气。往往就是在与众不同中闪现这样的灵光。有时候,也许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静静地听孩子们的倾诉,默默地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出一点声音,也许你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就像在这节课遇到继续表演还是当堂喝断的时候那样,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理解,是一种大气,一种从容,更是给这个孩子一份勇气,一种自信。而实际上,当时我什么都没做。“教是为了不教”是一种追求,“不教是为了不教”更是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多一点倾听,多一点忍耐,结果也许会不同;就让我们多一点点倾听,多一点点忍耐,结果真的会不同。

这节课对本人的启示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去实践、去创新,结合课堂实际,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利用课本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动态生成教育成果,力求课堂上不拘一格,同时井然有序。

十年过去了,这堂课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十年前,就在这帮孩子刚上初中时,我借用王小波一句话告诉他们: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哪怕坐井观天,也有井口一方的天空是自己的,有了真实,才有可能正确。孩子们也正是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智慧,匠心独运地上演了一部让老师怎么想也想不到的课本剧,在他们十三岁的时候。

(本文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课改十年——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一等奖。)

作者简介

杨杰(1982—),男,汉,宁夏固原人,教育硕士,中教一级,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一中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