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对幼儿书面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幼儿专家和广大幼儿教师共同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不易改变,比较牢固,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重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资阳市乐至县希望小学 李 燕 指导老师:李丙龙

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对幼儿书面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早期阅读的语言教学中,图画读物和看、听、说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幼儿教师应积极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采取多种阅读途径,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早期阅读;培养;能力

幼儿早期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对幼儿书面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幼儿专家和广大幼儿教师共同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是我国首次将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反映出社会对早期阅读的重视和关注。

早期阅读运用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将图画读物和看、听、说有机结合,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激发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设适宜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在创设环境时,应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

《纲要》中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于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就要让幼儿随时都处在一个阅读环境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走廊的墙上,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孩子们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们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因此,为了让幼儿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激发早期阅读欲望,应该充分利用室内的三维空间,创设阅读信息环境。在幼儿园的地上、墙上、门窗上,所有适宜的空间都渗透着阅读的内容,有的是图形,有的是数字,有的是标志,有的是情境图等。例如:在教室的后墙上,张贴出自制的大型情境图;在窗子上张贴拟人化的动物情境图,让幼儿理解动物的动作;在两边墙上张贴幼儿作品、用品、图片;在幼儿作品画展栏写上“我是小画家”;在数学角写出数字等。在这种环境里,在视觉的冲击下,幼儿就在不经意间走入了阅读,在无意间读懂了图画的意思,并认识了常见的汉字。

同时,建议家长在家中的一些物品、房间标注名称,如“宝宝的房间”、“电视机”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是他们已知道的事物的文字代码。书籍更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阅读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的这一特点,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并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读本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阅读特点各不相同,应根据这些特点到幼儿园图书室有针对性地选择形象鲜明、色彩鲜艳、情节简单、贴近生活、图文并茂、符合幼儿特征的图书。如:小班幼儿的特点是注意力时间短,喜欢熟悉的,具体、生动的事物,就应该为他们选择内容短小、生动,情节简单,一次能看完的图书。中班幼儿的特点是观察画面比小班幼儿更细致,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就应该选择有感染力和思维性的图书。大班幼儿的特点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欣赏力,喜欢多种题材和形式的图书,就应该为大班幼儿选择具有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的图书。

(二)建立“读书吧”,为幼儿阅读提供方便

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建立“读书吧”,到幼儿园图书室里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图画丰富、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力但内容简单有趣的图书,放在“读书吧”里,让幼儿课间随时自主阅读。

(三)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指导家长根据自己的孩子的特点购买幼儿读本,并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

(四)鼓励幼儿将家中书籍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

幼儿的特点就是“求新”。只要有新的书,他们就有兴趣去看,但幼儿园图书馆的书和教室“读书吧”中的书是有限的,幼儿看几次就没有兴趣了。只有丰富的书籍才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将家中的书籍带到幼儿园里来,与其他小朋友交换看,实行资源共享,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不易改变,比较牢固,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重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喜欢图书,然而又不知道怎样爱护它们,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教育和培养。首先,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先让幼儿在阅读前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再示范如何从书架上取放图书,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这一过程,培养他们每次阅读活动都这样去做。还要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保持图书的整齐,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其次,教会幼儿如何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做,不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培养他们的交换意识和愿望。再次,要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争抢图书。

(二)培养幼儿看书的方法

首先,教会幼儿有顺序地阅读。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总是随意乱翻,此时老师就应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其次,教会幼儿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阅读。在看书的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连在一起的,只有按顺序看下去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再次,培养幼儿对全书进行概括的能力,即能讲出大致意思。指导幼儿阅读时,对前后画面的变化部分进行观察和比较,寻找出共同点、不同点和衔接点,分析背景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从中学会分辨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姿势

在幼儿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幼儿身体要坐直、书要放平。要求幼儿看书时眼睛要与书保持一定距离,注意用眼卫生,学会正确的看书姿势。

四、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因为幼儿不识字或只能认识少量的简单的文字,他们的阅读活动不像成人那样直接阅读、理解内容,而只是在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早期阅读活动又比较枯燥,远不如玩具、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大,如果一味地强迫幼儿进行阅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让幼儿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的,这种“看”是幼儿初期阅读的常见方式,他们甚至会出现拍书、咬书、把书当玩具等奇特现象;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假装性的阅读行为。因此,应采取以下几种阅读途径,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图片展示,帮助阅读

图片能刺激幼儿的视觉,应常常借助图文并茂的图片帮助幼儿阅读。幼儿早期阅读是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启发幼儿阅读。小班幼儿不能识字或识字少,就准备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来讲解图的意思或识字。例如:出示“手”的图片,让幼儿认识“手”字;出示“月亮”图片,让幼儿认识“月亮”。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就准备一些情境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并说出图片的内容。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就准备一些具有判断对与错、真与假、美与丑等方面的图片,让幼儿作出判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高尚情操。

(二)故事激趣,诱发阅读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采取故事激发兴趣,诱发幼儿阅读。教师应先向幼儿讲故事的开头,讲到精彩的地方,就不讲了,让他们带着悬念去阅读。然后,让幼儿把老师没讲完的故事讲完整。

(三)多方互动,分享阅读

1.开展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活动。教师应参与到幼儿阅读中,与幼儿一起阅读。教师应该经常和几个孩子一起轻声地表演图画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让幼儿模仿着认真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还能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开展同伴共同阅读活动。教师要鼓励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图书,与同伴共同阅读,这不仅能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还能达到资源共享、丰富幼儿读物的目的。

3.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则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早期阅读教育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父母应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一起讲故事、念儿歌,这不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进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四)媒体展示,体验阅读

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单一的阅读形式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只有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才能不断激发、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师除了采用常见的直接阅读读本的形式外,在阅读活动中还要常常增加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调动阅读兴趣。例如:多媒体阅读,即将阅读材料制作成课件,或在网上下载一些有趣的图形资料,让幼儿跟随课件、图形资料在图、文、声、动画相结合的情景里阅读;播放随读本配送的磁带,让幼儿跟着磁带,一边听,一边结合读本阅读,让幼儿在这种声情并茂的阅读气氛的感染下体验阅读。

(五)开展游戏,快乐阅读

幼儿的主动性要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培养幼儿的主动活动。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幼儿的阅读识字最好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也在游戏中反复巩固,巧妙地运用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主动阅读和快乐识字的有效方法。

1.图案识字。中国汉字大多都是象形文字,根据这一特点,就采用图案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如:山、月、田、目等,让幼儿看图案的形状来识字。

2.谜语识字。根据幼儿喜欢猜谜语的特点,将汉字编成浅显易懂、有趣的顺口溜或儿歌、谜语,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例如:教“李”字时,编成谜语:“十字头,八字腰,儿子下面站得牢”;教“美”字时,编成谜语:“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教“田”字时,编成谜语:“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识字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给足时间,自主阅读

教师除每周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外,还应该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安排一些定时和不定时的阅读时间。早晨到园时,便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中带来的图书,或是阅读“图书吧”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也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故事;午饭后,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前,幼儿也可以自主阅读图书。在这样的自由时间里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渐渐地养成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

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新课题,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大胆探索,积极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定能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