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信息技术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信息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因此,首先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再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将使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为开阔。

2.1.4 信息技术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如何研究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人们往往仅从表面上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只看到二者直接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信息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因此,首先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再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将使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为开阔。

1.阅读方式的变革

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与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知识爆炸”的严峻挑战面前,人类如何超越这一界限?“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hypertext)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hypermedia)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计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我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场变革之意义。自1985年起,我国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需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有用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的销量,这个数据向人类传达的信息不仅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令人震惊的。当然,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还是要以传统文本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但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

2.写作方式的变革

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科学家、秘书乃至领导干部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当代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较快外,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还可以进行自动拼写和检查。这就大大节省了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的节省。随着扫描输入、光笔与数据板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以及“眼球跟踪器”等电脑视觉系统和机器翻译系统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之后,将会出现更加“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加快电脑写作模式的普及,这对于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写作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印刷时代的写作是以文字的写作为主,只是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夹杂着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有时配上插图。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与此相适应,图文并茂的写作能力要从小培养。多媒体“脚本”的写作与制作会越来越普及,从2000年开始已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必修内容。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章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阅读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段落、甚至关键词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章数据库”。

(4)电子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阅读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在这种读者与电子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中,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这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在这种新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智能化的人机一体化的阅读与写作方式(比如当前我国的各级各类考试人员信息的自动阅读和输入处理),正在开拓着越来越广阔的创作时空,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未来教育模式。

3.计算方式的变革

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当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去探究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

(1)数字化高速运算的数值计算。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信息的最小单位)为支点的“0、1代码”,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来解决,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能够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实质,就是探讨如何用0、1,即二进制代码来表达各个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数字化模拟。如今,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惊人发展,尤其是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各种工具平台的出现,纯数字化的计算机语言正在从“前台”退到“后台”,各种“友好”界面的出现,使人们交付给计算机处理的问题指令逐渐由数字化、专业化转向通俗化、大众化。经过这样的“改头换面”,计算和计算机以公众所喜闻乐见、易学易用的形式步入千家万户,渗透到了现代社会生活之中。

(2)数字化文字的表示与计算。文字的数字化可以看作计算机步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或里程碑。此后,文字所表达和描述的世界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了,而计算机也开始从技术上升为文化。至此,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读、写、算,在计算机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这对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的挑战与促进是可想而知的。

(3)数字化多媒体的表示与计算。计算机文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她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和图像世界乃至将时间综合进来的二维、三维动画世界之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了。而把计算机文化的这个新的发展转化为现代技术,并由此改变人类整个生存环境的则是近十多年来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奇迹。

多媒体技术的含意并不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而是将各种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并自如地分解、组合,这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来实现的。如今,从图书馆中的巨著,到用声音、图像表达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图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巨大的资料库,都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后浓缩、隐身于微小的光盘之中。这些高密度的压缩数据在光、电的运载下,时刻都纵横驰骋于高速运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之中,随时等待和人类的智慧实现跨时空的“联网”与“激发”,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与乐趣,开创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天地。“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两个概念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亮相”的时间还不足12年,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越变越“小”,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

4.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爆炸性膨胀以及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也使得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1996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题为《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终身教育“四大支柱”之说。报告指出,终身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学会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也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从而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1)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在信息时代中,谁拥有知识越多,谁就越可能成为成功之人。也正如目前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国际委员会也把“学会认知”作为21世纪所需人才所具备的“四会”中的首要一项。这里的“学会认知”不仅包括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是继承人类知识财富所需。但是,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知识更新成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意味着掌握了通向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拥有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

(2)信息社会需要更具协作能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委员会所提出的“学会协作”是指在尊重多元主义的前提下,学习解决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协调合作。人们常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生活与工作中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

(3)信息社会需要既会生活又会生存的人才。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不会生存的人将会被社会所淘汰,而不会生活的人可能变得身心憔悴。无怪乎教育国际委员会把“学会做事”和“学会生活”列入21世纪人才的“四会”之中。“学会做事”指包括属于动手能力的就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技能的学习,也包括各种社会活动所需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学会生活”就是在培养良好个人品质的基础上发展个人生活能力。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那些既懂得生活又会生存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5.当代信息技术对教师、学生的影响

(1)信息时代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师角色的变化。回眸近10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相关教学理论的引动下,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教师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向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等多种角色转变:①做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和教导。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握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②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信息咨询者。设计、搜寻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④团队协作者。运用网络来促进沟通、交流,以实现跨区域、机构、学科和个体间协作。⑤课程开发者。以建构主义的方法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为一堂课设计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和作业;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⑥学术顾问。以单独或协作的方式,诊断学生完成学业方面的学术需求,帮助学生制定或选择某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评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进步情况,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⑦研究者。信息技术的认知功能,促进了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做研究者,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了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⑧学习者。在一个终身化学习的社会,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2)信息时代的学习对传统的学习者的角色提出了转变的要求。一般来说,传统的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的角色,学习是接受的、复述的、竞争的和指令性的。而信息技术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追求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它具有建构的、交流的、阐释的、协作的和反思的特点。因此,信息时代学习者角色应当朝以下方向转变:①主动的学习者。运用计算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投身/沉浸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展开思维活动,创建/呈现知识表征,并与他人交流,以达成某种目标或结果。②建构的学习者。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同化/顺应新观念(平衡),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调和认知冲突,满足好奇心,解除心理困惑;利用知识建构、信息获取等工具或通过自己制作媒体作品等活动,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个性化理解。③协作的学习者。通过社会交流媒介,如计算机会议、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形成学习者共同体,在学习/知识建构的共同体中一道工作,在学习成员之间的社会支持、示范和观察他人的学习绩效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享,达到社会协商。④意图的学习者。在计算机支持的有意图的学习环境(CSILE)中,或利用计算机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功能,学习者自行设定明晰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重点,自主自觉地追求学习成就,坚韧不拔地朝既定的认知目标努力。⑤交流的学习者。本质上来说,学习是一个社会的、对话的过程。通过计算机会议、新闻组、BBS、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等,学习者与校内和校外的知识建构共同体,并在共同体的成员中开展交流,在协作交流中,相得益彰,共同提升。⑥情境的学习者。通过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录像情节、微世界等学习模式,使学习任务达到真实的模拟,从中学习者能界定或操作特定的问题空间,建构情境特定的图式,从而解决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这对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⑦反思的学习者。能通过认知工具,阐释自己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决策过程,实现自我协商,制定调控策略。

学习者角色的变化,对传统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不仅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塑造新型的学习方式,更意味着课程、教师、师生关系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必须为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支持性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