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对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是通过信息及信息载体来实现的。网络技术对于编辑而言,从表象上看,是编辑工具的更新换代,但改换一种工具很容易,改换一种观念则是长久的工作。这种趋势状态,对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中,作为人类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编辑出版业,只有自觉顺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编辑出版工作的现代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看,它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深层次的计算,它主要为高精尖的科学研究提供迅捷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全球网络的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网络技术赋予传统的传播方式及编辑方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在加快了出版业及编辑主体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促进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编辑出版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出版的优势

即时性。网络出版具有速度快、周期短、及时便捷的特点。网络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简短、快捷地将信息发布出去,同时出版可以说无处不能,无处不在。与此相比,传统出版业仿佛总是慢几拍,传统出版物的时效价值正在被网络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条件改变。网络出版技术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习惯在网络阅读的读者,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

广泛性。与传统的出版业相比,网上信息有深度不够、系统性欠缺的不足。但这些信息涉及的广度却是前所未有的,它打破了地域背景、知识背景、交流途径等因素对选题策划的限制,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进行创意选题提供了有效借鉴和丰富的材料来源,也为不同地域及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了全面的阅读内容。

平等性。在网络条件下,每一个网络的阅读者都有发表言论、相互交流的权利,只要愿意,每个读者都可成为“作家”,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网上,网上的信息也可为每一位读者任意摘录、引用、阅读。网民的喜爱与接受程度成为网络出版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促进了网络出版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阅读者的地位。

交互性。从人机关系的角度看,交互过程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人通过人机界面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把输出结果呈现给用户。从传播学角度说,这种传播模式不是直线性、单一性的传播,而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表现为传者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网络为网络间自由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与网络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网络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业

信息技术对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是通过信息及信息载体来实现的。在信息技术面前,传统的出版所具备的内容、文字、材料、形态、生产制作方式等五个构成要素中,除内容外,其余诸项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文字的改变。传统图书最早是由图画来表现内容的,后来人们发现文字比图画具有更大的概括力时文字才逐渐取代了图画,以至于今天人们看到的图书主要以文字为主。在信息时代,尽管在出版中依然以文字为主,但人们已开始在文字中加入了各类符号。这些符号与文字无异。这样的图画符号尤其受年轻人的喜欢,这预示着图画符号会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材料的改变。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许多不同的物质都曾作为图书的载体材料。后来,因为纸张的成本低、生产量大、价格便宜等特点成为图书的重要载体材料,才使图书有了大量流行的可能。信息技术发展到圆园世纪后期,图书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磁化材料、感光材料的出现,信息记录的速度与密度大大增强。这种变化是图书载体材料史上的一次深刻变化。

图书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形态的不同因为载体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今天,当人们看书时,只要是看电子图书、网络图书、视听图书等新型载体材料的书,其形态就会迥异于传统的方方正正的四边形,也不是用“本”“册”等作为单位。它可能是“卷”形,如微缩图书、磁带;也可能是“圆形”,如光盘;可能是软盘,也可能是薄薄的小砖头形,如外接硬盘等。

图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刀刻锥画到手写、到印刷,由手工印刷到半手工机械印刷再到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图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图书的形态,缩短了图书出版周期,扩大了图书载体材料的使用空间,增强了材料的密度。现代信息的存储方式和制作方式及输出方式,使图书的出版变得更加快捷。

三、信息技术对编辑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编辑与作者、读者必须形成一种互动的交流关系。在传统的出版工作中,编辑较之于读者处于主动地位,读者只能通过编辑被动地接受作者信息,编辑编出什么出版物,社会和读者就得接受什么出版物。编辑和作者、读者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也受到了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作者、读者建立同步、互动、交流的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作者发表创作作品只要愿意,就可以一面交出版社,一面贴在网上,扩大转播范围,读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挑选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可以参加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编辑对作者的作品可以借助多种媒介迅速交流意见。这样,三者在同一网络界面上体现一种多向互动关系,从而及时有效地改变作者投稿不符合编辑选题、出版物规范化要求和编辑加工图书的形式及内容难以满足读者要求、读者反馈信息难以收集等现象。三者的及时、有效互动,更减少了编辑、作者工作的盲动性,提高了编辑、作者的创作质量,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丰富了文化产品。

对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对于编辑而言,从表象上看,是编辑工具的更新换代,但改换一种工具很容易,改换一种观念则是长久的工作。现代社会开放程度高,编辑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与各种信息互补渗透,才可能实现与外界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换,以这种平衡保证编辑系统稳定有序,维持协调发展。这种趋势状态,对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现代出版技术使编辑从大量繁杂的操作性事务中解放了出来,而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策划选题、结构布局、优化图书品种上,实际对编辑压力更大,对社会文化生产、传播要求更高。适应这一切,都靠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为全面提高编辑质量,优化编辑内容、结构、强化竞争力奠定基础。

编辑主体的职业性质更加凸显。信息时代最让人目不暇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编辑作为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传播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或导向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组织编排,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各种来源及不同价值取向的无序信息予以选择过滤,将其加工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食粮。编辑面对大量来稿,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原稿并不一定符合要求,必须经过编辑的加工。编辑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知识创新的重要一环。要把好这一环,必须发挥能动性。可以这样说,信息时代对信息的利用率对编辑职业能力是一种考验。因此,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编辑活动必须强化编辑的选择、优化等导向功能,有效审视、分类处理和传播信息,使编辑的智能得到充分发挥。

对编辑工作的效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出版业来说就是加速了信息物化和传播的速度。编辑工作只有高效优质才能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才能在日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内容层面上来讲,编辑要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文化修养,善于快捷地从各种来源的信息流中,选择、优化出那些有价值的、导向正确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劳动,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文化产品,迅速推向市场,以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双赢效果。从技术层面来看,要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就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录入、电子排版、黑马校对、网络传播等编辑现代化手段。编辑只有在实践中练就一双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发掘出有价值意义信息的双眼,练就一双熟练驾驭各种现代化编辑手段的双手,才能不断提高编辑劳动效率,为社会奉献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

(原载于《共产党人》2016年第1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