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华通讯社概况,新华社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新华通讯社概况,新华社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新华通讯社一、新华通讯社概况新华通讯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简称新华社。和西方通讯社的报道比较起来,新华社的报道更受发展中国家的欢迎。新华社的新闻消息被联合国列为主要参考资料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华社已具备全国性通讯社的规模,并且建立了国外分社,负责对外传播。

第一节 新华通讯社

一、新华通讯社概况

新华通讯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新华社采集和发行有关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能引起共同兴趣的新闻。

img44

20世纪50年代初的新华社

新华社订有世界各地各在对外传播方面,现在新华社总社设有对外新闻部、国际新闻部等部门,在亚太、中东、拉美、非洲等地设有总分社,在香港、澳门及海外地区设有100余个分社。新华社现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对国外发布新闻,还向外发新闻照片和新闻特稿。新华社在香港和国外有出稿站,分别出版和发行新华社新闻稿,在香港和巴黎、伦敦等地设有图片出稿站,在亚洲、拉美、中东、非洲、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建有电传供稿点,向当地报纸、电台和通讯社提供多语种电传新闻,在总社与国内外分社之间设有专用通讯网络,先后与80多个国外通讯社和政论新闻部签约交换新闻和新闻图片。

种文种的报刊近500种。每天它从来自海外的大量材料中,选译、编辑各种参考资料和参考消息,供广大干部和群众阅读,成了他们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动向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稿件传递、业务往来主要是通过国际卫星线路和微波线路进行,发稿时效显著提高。图片自动传递系统也开始建立,为发展对外图片供稿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强与世界新闻界的联系和合作,新华社同国际性的新闻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新闻机构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友好往来,并同58家外国通讯社签订或达成协议,相互交换文字和图片新闻。

img45

新华社

现在的新华社已形成了以中国新闻、发展中国家新闻和世界热点新闻为重点的多语种、多渠道的新闻发布体系。发稿量不断增加,时效性增强,显示了在国际新闻竞争中的实力。对外发稿形成了以英文通稿为主,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萄牙文和海外中文专线全面发展,以对内中文通稿为依托,各路专线、专稿多层次延伸的完整体系。2000年,新华社全年公开报道各条线路共发稿13.65万条,总计7859万字。现在,新华社已经建成了一个能够搜集全国和全世界新闻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依靠自己的新闻渠道和来源,迅速掌握国内外动向,基本上做到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当天发出消息。

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新华社力争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许多重大国际新闻的竞争中,新华社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新华社的摄影报道注意改善通稿结构,积极改进专稿服务,多渠道分类发稿。国际新闻、文艺体育新闻比重明显增加。新华社还建立了以卫星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为主干的通信技术网络,具备了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不间断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形成了为全球各种媒体和其他用户有效服务的现代化供稿体系。

新华社派驻海外的分社和总分社发展很快,对国际新闻的采写和报道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新华社每天收集和处理的国际新闻达200万字,大大地增强了在国际新闻界的竞争能力。在这些新闻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占一半以上。和西方通讯社的报道比较起来,新华社的报道更受发展中国家的欢迎。这是由于新华社的报道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报纸和电台纷纷订购新华社新闻稿。

目前,新华社已在海内外建立了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手段的国际新闻传播体系,从海内外100多个分社布点情况来看,已经与历史悠久的西方大通讯社差别不大。该社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七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日均发稿约50万字。英文广播是新华社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主要标志,在各语种对外广播中发稿量接近西方大通讯社的水平。现在,新华社发展海外新闻订户的工作正从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推进,在美国的直接用户就有20余家。新华社的新闻消息被联合国列为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新华社还办有多种报刊,如《经济参考》、《参考消息》、《瞭望》周刊、《环球》和《半月谈》等。除了公开发行的报刊外,新华社还办了许多内部发行或定向发行的刊物。

新华社主管的新华出版社成立于1979年,以出版社科图书为主,主要编辑出版新闻、时政、国际、经济、文教类图书,画册、图片等艺术类图书和内部参考图书,还编辑出版中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二、新华社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新华社1931年创建于瑞金,原称“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从1940年底开始,新华社还负责管理广播事业。1946年初新华社总社的工作人员有124人,其中编辑人员22人,业务主要是抄收各国电讯,给《解放日报》供稿,联络解放区的通讯,组织中文和英文新闻稿的播发。当时其分支机构已发展到在解放区有9个总分社和许多地方、部队分社,在国统区有重庆、北平、南京3个分社。新华社1944年开始对外用英语广播。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有很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华社已具备全国性通讯社的规模,并且建立了国外分社,负责对外传播。1947年6月,新华社以记者黄作梅的名义在伦敦出版《新华社新闻稿》,每周1期,期发行量为500份。1948年上半年,新华社在香港和伦敦成立分社。同年底,布拉格分社成立,向总社提供国外新闻,也向国外播发中国新闻照片。1948年10月,新华社总社工作人员发展到800多人。

英语播音部历史上的第一次重要连续报道是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新华社的英文发稿基本没有中断。在延安的窑洞里,英语播音部的编辑们都有一幅地图和一把尺。对新闻稿中提到的地名,他们要在地图上找出来,用尺量出它与国外读者相对较为熟悉的最近一座大城市的空间距离,作为背景补充到英文稿里。比如,中文稿说八路军某月某日在某地歼敌多少,英文编辑不会照直翻译,而要说“在距北平西南多少公里的山西某某县”,以拉近读者对这个地方的距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英语播音部在延安坚持工作直到3月17日晚。在撤离延安的当天,先行到瓦窑堡的人员在那里继续以“新华社陕北”的电头对外发稿。从3月29日起,另一批人在河北涉县接替了陕北的发稿工作。接力发稿一直持续到1948年5月,新华总社随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在这种接力发稿的流动中,英语播音部坚持让世界听到正在孕育的新中国的声音。英文专业的年轻大学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的国际人士,一批又一批地加入到英语播音部的行列。

对外报道的读者对象、所用的语言与对内报道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对外报道的内容、方式以至预期目标,都必须有别于对国内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吴冷西都很重视对外报道和它的特殊性。精通英文的廖承志不仅在英语播音部审阅英文稿,而且遇有重要的中文长稿需要抄写和分段翻译时,他也参加抄写和翻译。他说,要了解外国读者兴趣所在,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他还说,对外传播要有自己的记者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报道。

当年英语播音部的编辑们处于较为闭塞的环境,与国外读者没有直接的接触,对他们的兴趣以及不断变化的语言习惯都缺乏了解。而且许多人没有学过新闻,对国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新闻报道方式不熟悉。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英语播音部的年轻编辑们当时每天的一门必修课就是看外电,从中琢磨写新闻导语和报道的基本功。他们还常常向外国专家请教。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华社在英语播音部的基础上组建了统管国内和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对外新闻编辑部。

1949年4月22日,新华社主办的英文《新华每日电讯》(Xinhua Daily News Release)开始出版。1959年创办了俄文版。1960年创办了法文版和西班牙文版,1964年又创办了阿拉伯文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华社逐渐发展成全球主要的国际性通讯社之一。新华社总社设在北京。50年代初期,全国各直辖市、省、区共设有新华社分社31个,在一些重要城市有记者组。国外分社有19个,它们是布拉格、平壤、莫斯科、新德里,华沙,河内、仰光、柏林、雅加达、伦敦、卡拉奇、乌兰巴托、布达佩斯、金边、索非亚、喀布尔、开罗、布加勒斯特、地拉那分社,此外还有香港分社。

1950年,新华社的中文电讯稿有三种:第一种每日播发2万到2.5万字,其中国内新闻占50%,国际新闻占20%,评论、专文、资料占20%。供稿对象主要是国内报纸和广播电台。第二种中文电讯的供稿对象是新华社海外分社、华侨团体和海外中文报纸,每日播发五六千字,内容主要是国内外重大新闻、评论、通讯等。第三种电讯是新闻参考资料,供各地报纸和电台使用。每日播发6000字左右。上述三种新闻来源一是依靠国内各总分社、分社采写的国内新闻,二是依靠驻外分社采写的国际新闻,三是抄收许多国家的通讯社播发的电讯。

1952年,新华社总社组建了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地方新闻编辑部。对外部的建立加强了新华社的英文对外传播。1953年新华社对外部向国外播发的英文字稿每天达到8000字。

在50年代,新华社的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改进。1956年9月总社开通了莫斯科—北京的无线电传通报电路、北京—斯德哥尔摩之间无线电图片传真业务、北京—柏林之间无线电图片传真电路。当时新华社的业务也发展较快。1956年底,新华社每天发稿4.8万字,每月对外报道国内新闻100条。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为向世界报道这次比赛,新华社对外部派出十名记者编辑,电务处派出的报务员一起在工人体育馆设立了发稿中心。为保证时效,他们首次尝试滚动发稿。记者用打字机在现场边看比赛边写稿,编辑现场编好后由发稿人审定,随即交报务员发出。在当时通讯手段远不如今天的条件下,他们做到重要场次的比分在比赛结束后3到5分钟发出,快讯10分钟内发出,详讯在20到30分钟内发出。除了对比赛进程做详尽生动的描写,他们还提供了主要运动员的简况、经历和成绩等背景材料。外电采用这些报道的比例达70%以上,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对这些报道以及报道时效予以赞扬,路透社记者还专门到对外部发稿中心来了解新华社报道的方式和提高时效的途径。

对外报道要特别强调报道的针对性。在朝鲜战争中,针对英美等国公众普遍珍惜人的生命的特点,新华社对外部及时公布英美战俘的名单,包括他们来自哪个州或哪个郡,所在部队的番号,对战俘进行专访,并设立战俘信箱,帮助他们与家人取得联系。这些报道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能够打动读者,对外报道还注重用事实说话。被俘美军士兵受到志愿军的宽待,他们希望停止战争,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报道都是由真名实姓的人现身说法,因而更加可信。

为了方便读者,新华社对外部先从长文件中摘出要点发新闻,随后再发英文全文。从读者的需要和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出发,对外部于1956年组建了自己的记者队伍,采访报道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直接用英文写成消息,而不再仅仅编译国内部的中文广播。

在“文革”期间,读者兴趣、英文定稿都成了“资产阶级新闻观点”,被一概否定,新华社对外报道必须按照中文逐字逐句翻译,文风僵硬,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内外不分。在某非洲国家发生叛乱的时候,提供“造反有理”的新闻,还曾向阿拉伯国家宣传过关于“大养其猪”的“最高指示”。这样做的结果是严重损害了中国对外报道的声誉。

“文革”期间的中国新闻语言缺乏人情味和个性,千篇一律,非常单调乏味,被国外受众称为“委员会风格”。[1]1977年6月,英国作家兼电影制片人、英中了解协会副会长费里克斯·格林对新华社以至中国的对外传播坦率地批评说,“你们的出版物目前的文风和表达方式很缺乏感染力”,这些对外宣传“从整体上说是失败”。他说,中国的一些政治词语,西方不关心政治的一般公众是不懂的。可是中国对外发表的文章报道,好像外国受众“懂得你们的速记式的词语”。格林建议中国每一个从事对外传播的工作者,“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标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格林的批评震动了整个中国的对外传播界。1977年8月3日,邓小平对格林的谈话做了批示:“我以为格林的意见很重要,无论宣传和文风等等方面,都值得注意。建议印发给宣传、外事的同志看看。”此后,对外报道开始重新重视读者兴趣。这种拨乱反正很快就见到了成效。1979年7月8日,格林致函新华社社长说:“在我看来,新华社新闻写作和报道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进,我每天都从新华社伦敦分社收到新华社英文电讯稿,现在我总是渴望收到它,高兴地阅读它。改变表达方式,使之适合西方读者而不是中国读者的口味,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我衷心祝贺你们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新华社对外传播60年的历史中有将近40年时间是处在被封锁的环境下的。在延安时代是日寇和国民党的封锁,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冷战时期美国及其操纵的一些国际组织的封锁,而在“文革”时期是极左思潮的自我封锁。但是一代又一代对外传播工作者冲破了封锁,让中国的声音传遍了世界。

为了加强国际新闻传播,1979年9月,新华社国际部专门成立编辑小组,在每天下午四时半以前选编当天的国际要闻大约8条,共1500字左右。这些稿件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六时的新闻节目中播出,随后在晚七时中央电视台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配上图像播出,并且为国际台的亚洲地区近30种语言广播提供了当天的国际新闻,使这些语言广播的新闻时效提前了一天。

img46

新华社主楼

1983年,新华社北京总社同国内各分社的专用线路开通,总社和国内分社都安装了文字传真机、图片传真机。各分社寄往总社的稿件均用传真机传递,做到了快捷、迅速、准确。国际新闻编辑和播发的技术手段也大为改进。1985年订购新华社对外报道稿的报纸有170家。1986年,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新华社特稿300多篇。与此同时,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也有了明显进步。目前,新华社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六种文字对外播发国内新闻,每天播发的新闻有120条。对外部的中国特稿社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泰等十几种文字向海外报纸提供专稿。新华社在133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设立了136个电传供稿点,有514家主流媒体成为新华社用户。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一批主流媒体相继成为新华社的用户。

1983年,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奋斗目标,在新闻业务、经营管理、队伍建设、通信技术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1989年,新华社驻外分社和总分社已达100个,有编采人员400多人,这是新华社搞好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1998年1月,新华社宣布已基本实现在20世纪末建成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形成了面向全球的24小时不间断对外发稿体系。新华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建立了30多个国内分社,还有10多个支社,拥有国内采编人员3000人。新华社在世界五大洲的92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100多个总分社、分社和支社,有国外工作人员500多人,其中编辑记者约300人,还在35个国家雇用了当地的记者、编辑及其他工作人员。

1997年11月7日,新华社网站建立。2000年改名为新华网,并进行改版,栏目数达168个,每天及时更新内容100万字。网络事业的成功为新华社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新闻、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的新华社已经拥有32个国内分社,48个支社和记者站,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个总分社和101个分社,用户超过5000家,日发稿量超过200万字,另外还办有35种报刊,工作人员超过8000人。新华社对外报道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实事求是的坦诚态度愈来愈为人称道。如1998年1月对张北地震的报道,无论时效还是报道的数量和深度广度,都抢在外电的前头。除地震当日发出消息,对外部两名记者在第二天赶到灾区,在72小时内采写了12条现场新闻。

新华社对外报道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声音,包括国内、国际和体育新闻的对外报道,从单一的英文发稿发展为英、法、西、俄、阿、葡和中文等多种语种,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提供各类新闻总字数达40多万字,其中仅中国国内新闻的英文对外报道,就达日均70条。

表5-1 新华社2000年对外播发稿件的数字统计表

img47

资料来源: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247页。

三、新闻摄影与图片

新华社还是全国最大的新闻照片发稿中心。从这里发出的国内、国际方面的新闻照片,由1962年的75万张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500万张以上。它发行的照片已遍及世界l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新华社还和世界上一些大的图片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向他们提供专稿。

img48

中国新闻社

新闻摄影与图片是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4月,新闻总署设立了新闻摄影局。1951年底,新闻总署把新闻摄影局移交给新华社,组建为新华社新闻摄影部。该部在总社的支持下,组建新闻摄影记者网。到1956年,新华社在国内31个分社都建立了新闻摄影记者组。1956年,新华社的新闻摄影记者已有140多人,发行新闻图片320万张,发行对象有国内报刊、文化部门、机关、学校、外国报刊、华侨报刊、中国驻外使馆等。

50年代后期,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较快。1958年,中国发行新闻图片830万张,是1956年的两倍半。这一年,中国开辟了对国外的定向照片传真广播业务。1959年,中国的专职摄影记者人数有了很大的增长,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从1952年的27人发展到这时的179人。

现代报纸注重形象新闻,报纸新闻摄影图文并重是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摄影可以把建设成就、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各种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反映得更加丰满、更加真实、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感人,因此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