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华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红色之都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由于敌人的分割封锁,新华社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外发布新闻的唯一渠道。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新华社通稿主要依靠分布在国内外的记者采集。对内播发的各类国内新闻,由国内部处理。

一、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红色之都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西安事变后为响应抗日统一战线号召,红中社于1937年1月改名为新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1944年9月1日,一个新的无线电讯号出现在美国的西海岸,这就是新华社的对国外英语广播(英文口播部)。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国开始转入对德、意、日轴心国的反攻,美国政府在旧金山有一批专业人员,收听世界各地无线电传播讯号。他们捕捉到这个新的电波讯号并记录下来,每天摘取最重要的内容编辑成册,分发给华盛顿的400名高层官员。这些讯号即来自中国陕北延安的新华社英文每日电讯。这是日后成为新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走向世界的开端。当年接听、记录的新华社最早的英文电讯稿,至今还作为美国国家档案,收藏在马里兰州联邦传播委员会档案库。研究过这批珍贵史料的美国记者李苏珊说,新华社英文广播上天之前,美国官方关于中国的信息源是日本同盟通讯社。自接收到新华社英文电讯后,美国高层领导看到的中国华北战争图景,便有了急剧改观。[2]抗战时期,新华社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由于敌人的分割封锁,新华社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外发布新闻的唯一渠道。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创建新生政权的国家新闻事业系统。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的《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所属各机关单位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经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通过或同意的一切公告(如文告、法律、决议、命令、训令、通令、计划、方针、外交条约、外交文书、判决、起诉书等),以及须经过上述机关负责领导同意后发布的一切公告性新闻(如关于政府会议、政府重要措施、政令解释、工作总结、外交事件、重要案件等等的重要新闻),均由国家通讯社即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1950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新华社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的指示》,4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通过《关于统一新华社组织和工作的决定》,11月21日,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基本完成。

1955年12月,针对新华社在发展国外工作(包括对外报道)方面思想保守、行动迟缓的状况,毛泽东对新华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3]50年代中期,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开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1983年经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89年发表的《世界交流报告》认定,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新华社和埃菲社是世界性通讯社。[4]而Thomas L. McPhail在《电子殖民主义》一书中认为,美联社、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和塔斯社这“五大通讯社”“传布大约整个世界90%的资讯”。[5]目前,新华社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被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

1987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联合发布的《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部分“新闻单位之间应加强分工协作”再次明确:“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它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准确地、及时地统一发布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决定、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新闻、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和同外宾会见、会谈时发表的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重要人事任免、领导人去世等新闻。这些重大问题上,有一个统一的发布口子和口径,可以避免因多版本的报道引起的混乱以及因着重点不同而引起的外界猜测和流言蜚语。”[6]

新华社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台湾地区派有驻点记者(2001年开始,2005年4月被台湾当局中止,2008年9月恢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目前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北美6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目前,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另外,还有两百多名外国专家和境外雇员。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含港澳台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解放军分社等采编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负责组织报道。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各类新闻信息日均发稿总量达10000多条。接收新华社新闻信息的用户分布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的各类新闻产品用户总数达到1500多家,海外用户月均采用新华社对外新闻的数量在4万条次以上。2007年,新华社海外有效用户增加到14500多家,向海外用户月均提供120版的专版服务,落地稿件3000多条。每天播发文字稿在150万字以上,新闻照片100底。新华社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新华社通稿主要依靠分布在国内外的记者采集。总社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有关编辑部处理、国内分社采写的稿件由分社负责人签发后,传送总社有关编辑部处理。对内播发的各类国内新闻,由国内部处理。需对外播发的国内新闻,对内对外播发的外事新闻,由对外部处理。涉及港澳台的新闻和由香港、澳门分社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港台部处理。驻外总分社和分社记者采写的稿件,需对内播发的由总社国际部、联合国分社欧美编辑部中文编辑室处理,需对外播发的外文稿件按发稿分工分别由总社国际部、授权直接发稿的驻外总分社、编辑部处理。国内国外采写的体育新闻主要由体育部处理,少部分稿件由具有发稿权的驻外总分社、编辑部直接编发。国内国外采集的图片新闻由摄影部处理。记者采写的当日新闻必须以最快速度发往编辑部。总社各编辑部实行24小时值班发稿制度,用8种文字,按照国内外日报、晨报、午报、晚报的截稿时间,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播出时间,电子媒体的内容更新时间,抢发新闻。[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